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夫妇生活-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她也没信心,所以也就偶尔说下撒撒娇。
  钱七示意孙保财也吃些,这一盘她也吃不了,两人边吃西瓜,边聊些最近发生的事。
  主要是孙保财说她听着,不时说下自己的建议。
  听孙保财说柳尘玉,已经研究出鱼罐头了,现在实验的保质期是一个月,这个期限还能延长。
  对此深感佩服,古人的智慧不容小瞧。
  这里她还给了些建议,怎么做出来的鱼罐头好吃,比如熏制法等等,能使鱼保存时间长的法子,当然这些也就是参考。
  他们能这么短时间内,研究出鱼罐头,确实很厉害。
  孙保财听了钱七的话,也表示赞同,从这件事上,能看出柳尘玉很有能力。
  这位少爷从看了计划书后,就开始招募研究鱼制品人员。
  据说现在有二十多人,这些人里有高薪挖来的大厨,还有一些有腌制品手艺的人,听说还有药铺医馆之人!
  这些人每天的任务,就是研究鱼制品。
  孙保财听了后都感叹,有钱办事就是容易。
  现在柳尘玉已经开始盖加工作坊了。
  他跟邵明修买了地,在东石县城西十里外,那里的荒地有上百亩,全被柳尘玉买了。
  鱼加工作坊盖在那里,孙保财还去看了下,听完柳尘玉的话,知道那里将来会成为东石县,最大的鱼制品工厂。
  这要是发展起来,能解决东石县城大半闲散劳动力。
  鱼加工作坊,肯定不会只有柳尘玉一家,等别家也陆续进入后,到时会带来更多的工作机会。
  那时他估计人手都不一定够,一是本地农民会把精力,放在稻田养鱼上,顶多会出来打短工。
  所以他才会觉的,东石县以后长期工人会缺,到时估计会涌进来,很多外地人,来东石县工作。
  人多了各方面的需求也多了,经济自然就繁荣了,到时商家看到商机,也来东石县发展。
  东山石和鱼制品名声在外,如此反复东石县想不繁荣都难。
  想到这里,不由想到何二,他看柳尘玉这阵仗,这先机人家是占定了。
  本想把何二介绍给他,到时混熟了,弄个代理权啥的,还是没问题的。
  没想到上次去找何二,得知他去了镖局做管事。
  说是镖局正好缺个管事,他师父介绍他去的。
  对此他也不好说什么,毕竟镖局管事的职位,在这里人眼里是个好差事,嗯,相当于白领吧。
  钱七听后忍不住笑了,她老公明显目的不纯。
  孙保财在这里扮演什么角色,她自然最清楚。
  有时候她都会忍不住想,如果没有她,孙保财是不是能在这里,开创一个商业帝国。
  这还真有可能,孙保财本身就能力出众,在运用现代知识,也不是不可能。
  这样看来是她耽误他了,笑着把这想法说了,招来孙保财白眼一枚。
  孙保财白了老婆一眼后,夹起一块西瓜挑眉笑道:“所以你要珍惜我,你看看我为你,放弃了那么多东西,来张嘴,乖乖把这块西瓜吃了。”
  如果没有她,他就算真的拥有一个商业帝国又如何,心不还是没有地方安放。
  有她的地方,才是心安之处。
  在说他老婆这人,别看现在安于家里,坐看云卷云舒。
  如果没有嫁给他,那野心也不容小瞧。
  只不过婚姻之中,注定要彼此谦让包容,舍去一些不重要的东西。
  这个道理他们前世不懂,才把婚姻弄的一团乱,现在懂了才会这样幸福…
  钱七闻言直接笑了,对于老公的厚脸皮早已习惯,配合着点头,表示一定会好好珍惜他。
  张嘴吃了西瓜,吃完摇头表示不吃了。
  拿起桌上的水杯喝了口,冲淡嘴里的西瓜味。
  孙保财看老婆吃了,差不多半盘西瓜,还行,比往常吃的多些,于是把剩下的吃了。
  想着跟邵明修说下,跟他在要些葡萄,给钱七换换口味。
  这里水果太少了,要是家里没种西瓜,除了大枣还真没啥别的水果。
  他家种的葡萄,等明年就能吃上了,到时就不用从邵明修要了。
  两人正说着话,田村长来了。
  把他请到堂屋坐下,钱七用盘子装了几块西瓜,端到桌上放下才回屋。
  田村长坐下看有西瓜,这东西目前就孙保财家有。
  他打算明年也种些,不指望卖钱留着自家吃也行。
  也不是不想种这东西卖,而是没有多余的空地。
  村里大多数旱田,都改成了水田,也就能在自家菜地里,种点留着吃。
  拿起西瓜吃了一块才道:“这眼瞅着就快秋收了,这稻田里的稻子长势好,鱼也长的大,你说这些鱼可咋办啊…”
  他家今年稻田里,养的草鱼和鲤鱼,那鱼可是比别家养的鲫鱼大多了,足足得大了一倍,一家人心里都高兴。
  但看着鱼大了,特别是站在稻田旁抬眼一看,全是稻田里养鱼的,这得多少鱼啊,这到时他们怎么卖呢。
  难道都去集市上卖,那他们村的人家,要是一家出一个摊子,那集市上半条街,都得是他们村卖鱼的。
  越想越觉的心里没底,现在村委会的人,都各忙各的,一时也找不齐人,索性来找孙保财商量下。
  孙保财听了田村长的话,明白他为何这样顾虑。
  这么些鱼要零散卖,得卖到什么时候,而且价格肯定卖的便宜。
  他知道柳尘玉会收这些鱼,但村里人不知道,就算是冒冒然说了,先不说村里人会不会信这事。
  就说这万一出了岔子,这个责任他也担不起。
  想到这里看着田村长道:“村长别急,明天我去县城一趟,问问知县大人这事怎么办。”
  明天去找下邵明修,还真得把这事解决了。
  要弄个章程约定下,像柳尘玉这样的收鱼商。
  这倒不是为了针对柳尘玉,而是将来这样的鱼商多了,早些把规矩立了,省的以后麻烦。
  这样也能让农民安心,大家有了保障,才能心无顾忌稻田养鱼,这对以后全县开展稻田养鱼,有着莫大的好处。
  田村长听孙保财这么说,心放下一半了,这事要是没想出解决之法,另一半心还得提着。
  又说了会话,让孙保财明天回来去他家一趟,知县大人什么意思跟他说下。
  孙保财笑着一一应了,看村长要走了,让他等会,去厨房拿了一个西瓜给他。
  今年因为老婆怀孕,在说也不差那几个卖瓜钱,所以今年的西瓜,没让刘氏卖。
  都是留着吃和送人了,特别是给邵明修没少送。
  这家伙也乖觉,把西瓜让人送回临安府,给他娘子和家人吃。
  带回些别的水果给他,他俩算是交换水果,给各自怀孕的娘子吃。
  田村长推辞了下,看推辞不过,只得接过西瓜,本想走了。
  但抱着西瓜想起个事,索性跟孙保财一并说了。
  “三娃子你看能不能,把这种西瓜的技术,教给村里人啊。”
  现在村里大多数人家,都弄稻田养鱼,这眼看着日子都好过了。
  可是还有几家,过的特别穷苦,家里都是坡地,当时改水田,坡地属于改不了的就没改。
  这几家人家,他打算明年,让他们都佃村里的集体用地,到时也稻田养鱼收入也能多些。
  因这几家的地,都是坡地收成不好,想着不知种西瓜能不能行。
  毕竟去年刘氏卖西瓜的事,他可听说了,这东西能卖这么多钱,要是不种出来,多可惜…
  把这话一一跟孙保财说了。
  孙保财听后,想了下知道村长说的,是哪片坡地了。
  看着他道:“那片坡地我知道,种西瓜倒是可以,但收获如何,我不能保证,村长可以跟那几户人家说说,要是他们同意,明年我可以教他们种西瓜。”
  那几户人家的地收成不好,种西瓜其实比较适合,就像村长说的,到时在佃几亩水田也挺好。
  两人又说了会,田村长才满意的走了。
  孙保财回屋和老婆说了,田村长来为了何事。
  钱七听了,也跟着说了几句,等孩子出生后,她也没时间管别的事,估计整天哄着孩子,就够她忙的了。
  两人把围棋拿出来,玩了会五子棋,一边下棋一边闲聊。
  等钱七有了困意,两人才去午睡…


第79章 晋江首发
  两人吃过晚饭; 孙保财拿着锄头,跟老婆一起往自家地里走。
  他去锄草钱七去散步; 孙保财让老婆在晒场走动; 那里平坦他放心些。
  看老婆答应了,才拿着锄头去锄草。
  钱七在晒场走了两圈; 看晒场北面到崖壁下还有些地方; 琢磨能不能把温室盖在那里呢。
  随手拿起个小木棍开始画,画到两人商量的尺寸; 看占了晒场不到三分之一的地方。
  觉的这个距离还行,也不耽误晾晒; 还离着自家后院近; 照看起来也方便; 打算一会跟孙保财说说看。
  关于冬天种菜的事,孙保财问了不少人,也查阅了书籍。
  大景朝冬天种菜有两种方式; 一种叫火室,采用人工烧火提升室内温度; 达到蔬菜生长的温度。
  有权势人家的火室,多数是房子里采用火炕升温,这种造价高。
  还有些温室是采用的炕洞升温; 这个因不用盖屋子造价低些,但因着长时间不见光,据说长出来的蔬菜,没有火室的好。
  这点也是权势人家; 喜欢用火室种菜的主因。
  第二种是帛上涂一层油,使帛变的不透气,原理就是吸光不容易散热。
  但这种方法,用在京城以南适用,那边冬天不太冷。
  他们这边就不太适用了。
  孙保财得知邵明修家有火室,还特意去了人家庄子上看了看。
  回来后把了解到的跟她说了,两人商量后,改进了温室。
  打算把温室盖成土坯房,在南面开两扇窗透光。
  火炕用火墙代替,孙保财回来说火炕太占地方。
  毕竟他们只是弄来种些菜自家吃,地方本来就不大,要是被火炕占去太多地方,也不太划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