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夫妇生活-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七听完确实是这个理,一时竟然莫名有些感伤。
  也不知是为这里整日下地劳作的爹娘,还是为了其它。。。
  老杜的大儿子赶着骡车,到了红枣村村口。
  问了人后,找到孙保财家,把骡车停下后,老杜和儿子们下来。
  看到破旧的院墙是该重修了,让大儿子上前敲门。
  孙保财听到敲门声,放下毛笔说道:“可能是老杜来了,我去开门到时带他看看活。”
  看老婆听后只是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眼睛都未离开纸张,不由笑了这是看入迷了吗。
  出来打开门,看确实是老杜,后面的几个大汉应该是他儿子。
  笑道:“老杜你来了,出来的挺早吧,抱歉今天是我娘子回门日,所以才让你们一大早就往这跑。”
  老杜连忙表示无事,跟孙保财介绍了后面的儿子,又含蓄了几句,才开始跟着孙保财看活。
  孙保财先带着几人,看了要修的院墙。
  等老杜的儿子们,丈量完围墙的尺寸后,又带着他们去了荒地。
  到了地方,孙保财用手指了指这一片荒地道:“这里一共五亩荒地,要弄成晒场的,就是这块挨着良田最近的。”
  这地里的情况听钱七说了,确实有些难办。
  老杜看这块地面都是碎石,不由皱眉问道:“这要铺平整就可以吗?还有这地底下,多深才有好土呢。”
  铺平整也要用好土垫一层才行,要不根本弄不平整。
  孙保财听后笑道:“这地底下将近一尺下才是好土,这片地确实不好弄,这活你看怎么干才好呢,如果有好的意见,跟我说说可好。”
  他家这些活他也头痛,不觉问了出来,看看老杜有何好的方法。
  毕竟他干这行有二十多年了,经验肯定丰富。
  老杜听后想了下才道:“我们垒墙都是用土坯垒,土坯用麦秸切短和泥做出来的你也知道,我这么说的意思是,如果你能提供足够的糯米浆的话,用你这地里的碎石土垒墙,其实也是可以的。”
  停顿了下颇为不好意思说道:“这样的话费时间和功夫,可能要另外加些钱才成。”
  他们做土坯也需要去弄土,如果用荒地里的碎石土的话,最大的好处就是近,能节省好些功夫。
  当然这荒地肯定不太好取土,但是要是加些钱的话,这活还是可以做的。
  毕竟他接了要把一亩荒地,弄平整做晒场的活。
  要是在这里取土的话,晒场也好弄。
  孙保财听后想了下,觉的老杜说这事可行。
  这样的话以后修整这片荒地的话,也省了大功夫了。
  想了下说道:“砌墙能用多少这里的土,要加多少钱,老杜你直接说就行,还有这墙多久能弄好。”
  老杜听后心里算了下笑道:“这五亩地上的碎石土,应该能用大部分,至于价钱吗,在加八百文如何,这样的话一共三两银子,这钱我不要,是雇人挖土的费用。这活大概十五天左右能完工。”
  这挖土的活他要找人干,他和儿子们主要做土坯和砌墙。
  孙保财听了点头同意,觉的八百文这价格可以接受。
  雇一个干短工的,一天是二十文左右,如果请四个人干个十天的话,正好八百文。
  两人又商量了些细节,约定好明天正式开工。
  他先给了一两半银子,约定剩下的完工在付。
  等送走老杜后,看天色不早了,回屋和钱七拿着东西,赶紧往钱家走。。。
  王氏走到门边看了几次,七丫头咋还不来呢。
  眼瞅着快吃午饭了,心里气的直嘀咕,死丫头不会把今天三朝回门的事给忘了吧。
  这般想着刚想叫钱五去提醒下,就听到女儿说话的声音。
  蹭的一下站了起来,看闺女和姑爷手提着东西进来。
  连忙上前笑着把东西接过来,召唤钱五招待姑爷,示意女儿跟她回屋。
  钱五看着娘和妹妹回屋的背影,对着孙保财笑道:“怎么才来啊,娘都到门外看了好几次了。”
  孙保财笑着解释道:“这不,我想把我家的院墙修了,你也知道我总往出跑,要是不修了的话,我在外面也不放心啊,所以昨天去县里找了个泥瓦工,约了今天一早来家里谈活的事,没想到晚了些。”
  钱五听后点头,也觉得那老宅的院墙是该修了,破旧不说墙高还矮。
  这以后小七一人在家的时候,确实不太安全。
  两人不在说这话题,又聊起了其它。
  钱七拿着东西跟娘回屋后,刚放下东西,没想到胳膊上就挨了一下掐。
  回头看王氏叉腰怒瞪着她,知道她娘这是因为她回来晚了生气呢,无奈的连忙解释。
  王氏听后释怀了些,看着拿来的东西,忍不住说道:“怎么拿来这么多东西,咱家不缺这些,以后可别这样了,你这刚成亲,得想着以后过日子的事。”
  忍不住又说了一堆过日子的事。
  钱七微笑的听着,王氏虽然说话语气不好,但是话里充满了对她浓浓的关心。
  在这里有个这样朴实关心她的娘,真的很好很好。
  中午时两人一起跟钱家人吃了顿回门饭,两人到了下晌才回去。
  而这时关于钱七和孙保财的新流言,已经传遍了整个红枣村。


第21章 晋江首发
  红枣村的最新话题是,孙家的三娃子把他家东边的五亩荒地买了。
  大家都在村里住的,自然知道那块地什么成分。
  有一部分人开始说,那两人成亲,哪里是会过日子的人啊!
  有点闲钱就开始瞎花,就是这话里的酸味太浓。
  村里的老一辈人听了,也直摇头,有那钱还不如在添点,买两亩旱地了。
  还有一部分到张氏和小刘氏跟前搬弄是非。
  话里的意思不外就是,你公婆分家时,肯定把钱都给了小儿子。
  要不他咋会有银子,买那五亩荒地啊。
  这话倒是成功让张氏和小刘氏恼火了。
  公公婆婆要是真这样,那真是太过分了。
  两人互相看了眼,同时起身把衣服往盆里一塞,强压着怒火往家走。
  一路上妯娌两人达成一致,要找上自家的男人,一起去找公公婆婆谈。
  要是她们俩去找,肯定会被婆婆一通乱骂。
  但和自家男人去,就不一样了,这事公婆一定要给个说法。
  刘氏正在屋里和老头子吃午饭,听到声音抬头看,原来是老大两口子和老二两口子。
  不由纳闷这个吃饭点,他们一起来干嘛。
  孙老爹也皱眉看着他们,一起来是有事啊,放下碗筷等着他们开口。
  刘氏看这几人在那一站也不言语,注意到两个儿媳妇用手戳儿子的小动作。
  纳闷道:“你们有什么事直接说。”
  一看就知道宝金和宝银是被媳妇叫来的。
  看两个儿子站在那,欲言又止的样,心里顿时来了气。
  看着张氏和小刘氏生气道:“他们不说你们俩说吧,要是不说赶紧走,我们饭还没吃完呢。”
  这番做派看着就不舒服。
  张氏看自家男人不说话,婆婆又这么说,看了小刘氏一眼,示意她帮忙说。
  看小刘氏点头了,才出声说道:“娘,现在村里都在说,三弟把老宅东边的五亩荒地买了,这可是要不少银子呢,我们家祥子要上私塾,现在钱还没凑够呢,爹和娘可不能这么偏心啊,把银子都给老三败家吧。”
  “祥子可是老孙家的长孙,他上私塾的事,你们可不能不管啊!”
  这边话刚落,小刘氏赶忙接上:“就是啊,都是爹娘的儿子,爹娘得一视同仁吧。哪能把银子都给了小儿子,不管其他儿子啊。”
  他们家现在虽然只有一个丫头,但是也不能亏着他们吧,毕竟儿子以后肯定会有的。
  刘氏听了愣了愣,这都说的啥啊。
  转头看老头子也不明白的样子,于是皱眉说道:“你们浑说什么呢,没谱的事别乱说。”
  村里人说三娃子的事多了,哪个是真的了。
  一群听风就是雨的闲人,一天正事不干,就知道乱嚼舌根。
  “在说祥子要上私塾,我和你爹能管什么,我们要是有本事,早让我儿子去私塾了,你们做爹娘的要是有本事,就把祥子送去,但是要指望别人帮衬着,那就别送了。”
  没那本事就别逞能,三娃子那么聪明,她和老头子都没动过心思,让他去私塾。
  他们始终想的是让这一大家子,能吃饱穿暖,攒些钱好多买几亩地。
  张氏看婆婆这么说,当即变脸他们想让祥子出息错了吗。
  祥子要是念书出息了,老孙家不沾光吗。
  这农村家里要是供个读书人,哪家不是用上了举家之力。
  他们家现在分家了,他们也没让二弟三弟帮吧,让祥子的爷爷奶奶帮帮怎么了。
  在说你们能把银子给老三花,为何就不能给我家祥子交束修呢。
  知道先不能说祥子的事,平复了下心中的气愤说道:“我们可没乱说,这话可是村长的儿媳妇说的,说村长昨天跟老三去了县城衙门办的这事,老三确实把那五亩荒地买了。”
  要是别人说的她们还会疑惑下,但这是村长家里人说的,这事肯定是真的了。
  刘氏听这事是村长儿媳妇说的,知道那这事估计是真的了。
  心里震惊不已,三娃子买那块地干嘛,有钱也不能这么瞎花啊!
  至于儿子为什么有银子买地,这事她到没有多想。
  毕竟这些年,那小子除了每月固定给她的,手里始终留有银子花。
  现在能拿出买荒地的银钱,她也不太意外。
  在说三儿媳妇的嫁妆她看了,估计得有二两左右,这可是村里多少年来的头一份。
  私底下钱家还给没给三儿媳妇钱,这个都不好说呢。
  她想不通的是,三娃子花那么多银子,买那破地干嘛。
  想着过会去老宅详细问问。
  这会想到刚刚两个儿媳妇说的话,这话里的意思是她给三娃子钱了。
  看来这事今天得好好跟他们掰扯个明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