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颤抖吧,科举考生-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徽州书院,文庙居于整个书院的正中间。
  文庙中,四个密封严实的朱红色木质箱子摆在孔老夫子雕塑脚下的供桌上,受香火供奉。
  一套繁复的礼节做完,萧逸之在身旁的端砚书童取来的净水中将手洗干净,用顶好的棉布擦干手,监管宋清等人落座之后,这才打开那朱红色的漆木箱子,一排排卡在小木格子中、由牛毛黄。色丝绢包裹起来的竹简出现在众人眸中。
  端砚书童取来四盘颜色不同、刻有数字也不同的木球,让宋清等人从每盘木球中各自选出一颗收在手中,这才退下,由徽州书院院长萧逸之宣读考核规则。
  萧逸之清了清嗓子,正色道:“此次考核题目全部由国子监算科博士命题,总分十五分,分设五道题,其中第一个箱子中的题目分值一分,第二个箱子中的题目分值二分,第三个箱子中的题目分值三分,第四个箱子中的题目分值四分,总分十分。”
  白言蹊:“……”这不废话么!
  萧逸之不知白言蹊丰富的心理活动,继续介绍道:“四题均无错漏之处者,直接录用为算科博士;若是解题过程中出现错漏之处,则看第五道题。第五道题目已经放在了诸位桌子上,届时还请诸位以刀代笔。”
  前四道题目的考核方式中规中矩,宋清等人还能接受,可这第五道题的考核方式是什么鬼?
  摆在他们几人面前的只有一张平整的桌子,一把刻刀,一方砚台,一只笔,哪有什么第五道题?
  见宋清等人迷惑,萧逸之暗搓搓地偷乐了一下,当初他听到第五道题的考核方法时,同样也是一头雾水,不过等他想明白第五道题考核方法的妙处之后,不得不赞叹国子监那些老学究的一片苦心。
  萧逸之心里过足了瘾,这才不疾不徐地开口解释。
  “第五道题并非让你们答题,而是让你们出题。整个考核过程一共三炷香的时间,前四道题占两炷香时间,第五道题占用一炷香的时间。考生须在一炷香燃尽之前,用刻刀将自拟出的题目刻在桌案上。第五道题答题过程中,前四道题现场批阅,第五道题答完,直接公布前四道题成绩,满分者直接录用,若是前四道题得分未足五分者,直接剔除。”
  萧逸之顿了顿,再度冲着白言蹊等人放出一个重磅炸弹。
  “所得分值介于五分到十分者,需要等一月时间方可知道成绩。这一月时间内,你们都必须待在徽州书院,届时你们的第五道题将送往其他州府的书院甚至是国子监互破,若是题目被破,那将无法得到这五分,考生将进入待定,若是在这一月中能够破题五道,将获得复活资格,可破格录取为算科博士。若是一月之内无人破除题目,那这五分将暂时算在出题人头上,一月之后由出题人公布答案,若是答案正确,出题人亦可破格录取为算科博士。”
  白言蹊:“……”
  宋清、陈硕、王肖、沈思之:“……”
  这五人的表情生动形象地诠释了什么叫五脸懵逼。
  国子监的人脑子究竟是怎么长的?居然能想出如此复杂的方法来,真是把考生当贼一样防着!
  不过好在宋清等人整日都同算学题目打交道,逻辑思维还不错,虽然听着有些绕,但是想要听懂萧逸之话里的意思还是不难的。
  根据抽中的小木球上的对应的那些数字将题目一一从各个箱子中抽出来,宋清等人开始提笔作答。
  白言蹊看着抽中的四道题目,稍微斟酌一下,将答题的空位安排好后,正式落笔。
  她抽中的四道题中,有一道纯粹的计算题,分值一分,若是按照寻常方法一步一步解的话,半柱香的时间不一定够用,但是利用因式分解和组合,很轻易就能将答案算出来。
  还有一道是变种的几何证明题,分值三分,属于三。角形问题,不过是顶了一个行军打仗时布阵用的帽子,破题不难,解题更容易。
  剩下的两道题目都是应用题,二分的那道题目属于数学中典型的行程问题,看似复杂,实则只要捋顺思路之后,解题过程根本不难,而分值最高的那道题则是完全秉承了国子监出题的套路,题干又臭又长,用不着却能够绕晕考生的无用条件给了一大堆,实则只要考生将题目的内核看破之后,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就能解出答案。
  一炷半香的时间眨眼而过。
  为了保险起见,白言蹊将题目又仔细审了一遍,把答案检查了三四次后,确定作答无误,这才将卷子折叠起来,由端砚书童收走呈了上去,拿起刻刀开始准备第五道题。
  她脑海中那些难题太多了,若是想要难住这个朝代的人,不用将前世那么多数学家绞尽脑汁都没有算出结果的猜想拿出来,只需要将前世高考题目中的那些数学题拿出一道来就足以让这个时代的诸多算学爱好者挠秃头了,不过白言蹊并不打算这么做,她仔细斟酌盘算一下,脑海中有了合适的题目。
  ‘海盗分金’问题!
  刻刀握在手中,白言蹊稍微组织了一下语言,将‘海盗分金’问题本土化处理了一下,刀尖点在桌面上。
  “五名强盗共抢到了一百两黄金,他们按照辈分的顺序依次提出分配方案:首先由老大提出分配方案,然后五人表决,超过半数同意后方案才被会通过,否则老大将被丢下万丈悬崖,绝无生还可能。以此类推,假设每一个强盗都绝顶聪明、足够理智,而且他们都希望自己得到的黄金能够最多,那么请问强盗中的老大如何分配黄金才能满足要求?”
  前世在数学控制理论和实变函数课上被‘海盗分金’问题摧残过无数遍的白言蹊知道这题目究竟有多么凶残,莫说是这个朝代的算学还处在刚过萌芽且尚未鼎盛的时代,就算这个时代的算学正处在鼎盛时期,那也不一定能够有人解出这道题来。
  刻刀落下,白言蹊审视一遍自己刻在书案上的题目,字迹工整,与前世打印出来的宋体基本没有太大区别,看起来极为舒服,她对神经病系统强塞在她身上的木工技艺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彼时的计时香已经燃了两炷半,白言蹊举手示意,立马就有端砚书童将桌案的案面同四条腿拆开卸下来,将整张桌面呈了上去。
  此时的宋清等人仍在绞尽脑汁地想第五道题目该如何出,白言蹊静坐在场中,等徽州书院的院长萧逸之公布成绩。
  那些密存于朱红漆木箱子中的题目都自带有答案,皆存放于那道题目对应竹简下的暗格中,只需要对照着考生手中的小木球将答案拿出来就好。
  此次算科考核的性质为朝廷算学人才的补位考核,题目大多数来自国子监中的师长和监生都没有具体方法计算的难题,不过通过累举法还是可以勉强得出正确结果的。
  对上这样的题目,白言蹊传授给宋清、王肖、陈硕三人的方程解题法就派上了用场,除了分值最大的那一道题外,宋清等人解起其他题目都没有多大的难度,唯有沈思之一人解第一道题就用了一炷香的时间,第二道题更是提笔就卡壳,堪堪赶在第二柱香燃尽之前得出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
  看一眼气定神闲的白言蹊已经略微有些紧张的宋清、王肖和陈硕,沈思之内心不断地哀嚎,他的算学水平并不比王肖等人差上太多啊?为何他看着王肖等人都不怎么着急呢?
  宋清等人确实不大着急,前三道题根本没有太大的难度,就连第四道题也不是特别难,虽然他们不懂二元一次方程组,但是利用一元一次方程可以将解题难度简化一大步,再利用之前的传统算法,足以解出答案。
  白言蹊等人解题时虽然用到了解方程思想,但是逻辑通顺,哪怕萧逸之看不太懂算学的东西,但是根据白言蹊等人给出的步骤一步一步核算下来,还是可以确认那答案与国子监给出的答案一致无二。
  第五道题的五块题板陆陆续续被收了上去,白言蹊等人的前四道题目成绩也相继公布了出来。
  白言蹊和宋清皆是十分,直接录用为算科博士,答题卷、题目以及第五道题的题板这三份东西立马密封好,由专人快马加鞭地送往国子监,十日之后准备在徽州书院入职。
  王肖八分,陈硕七分,答题卷、题目暂时留在徽州书院,第五道题的题板立马送去国子监等待分配调度,二人需留在徽州书院等待送来的各式题板,进行加时复活赛。
  至于灵活的胖子沈思之,只得到一分的他注定无缘本次算科考核,类似于这次考核的机会不知道何年何月才会有,他若是想要走上仕途,多半还是需要按部就班来参加的。
  公布成绩的那一瞬间,沈思之的眼珠子差点瞪了出来,他知道白言蹊的算学天赋高,但是宋清、王肖和陈硕的算学水平何时变得这么高了?
  此刻的沈思之总算明白,在不知不觉间,他的这些小伙伴已经甩他太远了。
  三炷香燃尽,太阳已经升到天空正中央。
  萧逸之连带着几名在徽州书院教授算学的老师眼疾手快,将准备悄悄溜走的白言蹊抓住,顺带着抓住了宋清,连拽带请,将白言蹊和宋清拖到了徽州书院的饭堂中。
  有萧逸之在,这群人自然不可能坐在饭堂中随便将就着吃,而是被请到一间还算雅致的小包厢内,萧逸之点好菜后,目光便离不开白言蹊和宋清了。
  虽然萧逸之等人是徽州府算科考核的主考官,但是并不代表他们的地位能够比算科博士高到什么地方去。
  从俸禄上就可以看出差距来,萧逸之身为徽州书院院长,一年的俸禄只有五百石,而算科博士的俸禄却是八百石。
  萧逸之斟酌再三,问白言蹊道:“白姑娘,等十日后朝廷证明的文书令牌派发下来,你有什么打算?是留在我们徽州书院任教?还是去往其他府城的书院?亦或者是去往国子监?”
  国子监就在京城,白言蹊自然不会傻乎乎地将自己的脑袋往那遍地都是权贵人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