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开封府此时还未开始审案。
因为证人吕七娘被拦在了外面,经过几番验证传话,证明了吕七娘的身份,才给放了进来……
好容易,吕七娘来了,外面来报,吕端到了!
吕端倒没人拦着,虽然退休了,新提拔的四品的武将也许会不认得他,但潘铠一直守在那条路口,见了吕端,恭恭敬敬的行礼,然后让人放行!
吕端一到,福儿也起身了,这可是老臣,上任宰相!辅佐小眼睛登基的宰相!福儿恭恭敬敬的请吕端上座。
吕端一来,吕庆和吕七娘都哭了,跪在吕端跟前,哭哭啼啼的,又耽搁了一番时间……
从吕端的神色上,看不出什么端倪来,但张大人一直提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蕙安是郡主,按说在大堂上也是有座位的,但奈何不是官方的旁听人员,因此和王十二娘一起站在一旁,自然,视线是最好的!
蕙安本来还在说小眼睛和福儿下了招臭棋,这案子谁碰都讨不了好,顺了儿郎的意思,骂名肯定不少,让小娘子们满意了,呃,得,这事压根就不可能让小娘子满意,满朝文武压根就不会准许的!福儿不光得骂名,怕是先生都得给重重罚福儿!
结果,一看到吕端,蕙安不由松了口气,不论这案子怎么判,福儿的名声都保住了!蕙安突然觉得,阿爷选三伯父当官家还是有原因的!是闹腾了些,但留着后手啊!
在人群中的耶律信见到吕端,则暗暗深深的叹了口气,为什么当初在辽国不扣下眯眯眼呢?!
而潘仁美在得知吕端到了开封府后,则大大的松了口气,“我就说嘛,官家自己胡闹惯了,但这些年也只是自己胡闹,这次怎么会将福儿牵扯进来,原来早有安排……”
“吕端到了,福儿就万无一失了?”潘夫人不大理解。
潘仁美道:“不管吕端偏向谁,他都会维护福儿的名声的!而福儿,也不是那没眼力的,案子若判得好,名声是福儿的,若判得不好,吕端自然会担责……”
“你知道?”潘夫人不信。
潘仁美正色道:“因为吕端和我一样,都是大宋的忠臣!忠诚贯白日,直己凭苍昊!”
第638章 审案(一)
为福儿保驾护航的不止领兵封锁路口的潘铠,来到大堂入座的吕端,还有站在福儿身侧的曹铨,曹综的长子,一直在宫中禁军中历练,在小眼睛身边实习了一年半,今儿头次在福儿身边亮相!
小勇和小猛也身穿盔甲,手持杨家枪,一左一右端端站在案桌下方,呃,这两就是当背景板的,小眼睛让他俩以这番造型亮相,主要是觉得这样舞台显得好看些。
王素,富弼,蔡伯希身着正装,分别站在小勇和小猛的下首,包拯当了原告,人数少了个,不好看,小眼睛昨夜派人通知冀王的三儿子允让明儿一大早去开封府看热闹,务必到场,小眼睛负责接送,冀王纳闷,一想,允让最小,大概是怕允让和允熙一起搞鬼?冀王觉得自己真相了,便放开不提。
允让很雀跃,本来就要去的啊,开开心心的应了,结果,一到,先是被带到开封府旁的一小巷,允让急啊,府衙前已经很多人了啊,再待着,就挤不进前排了啊!
当福儿一到,小勇等人就不知道从哪个角落冒了出来,跑到大堂上分别站好,一直在催促的允让终于也出了小巷,愣是被人给推进了开封府大衙内,允让好开心,皇伯伯的人就是厉害啊!
结果还没站稳,王素就过来拉着允让站到自己上首。
允让没在意……用手扇扇,四周一瞅,咿,位置不对,赶紧就缩着脖子溜,结果被王素给拉住了。
允让……我只是奉旨来瞧热闹的啊……不用站那么显眼的地吧?
福儿一帮来看热闹的堂兄弟们一瞅,赶紧朝人群里钻,看不见我,看不见我……
站在大门口第一排的蕙安踊跃举手,“我来!我来!”
允让猛点头,和堂姐换!你情我愿啊!
小勇瞪眼:“站直了!”
允让……“我站久了腰疼……”
王素:“腰断了,也站着!”
允让……太欺负人了……
“抬头挺胸收腹!”小勇轻呵道,“站好了!”
允让……我又没弯腰驼背!深呼吸……我深呼吸……不敢发脾气,只能深呼吸……
接下来,才是开封府的衙役分列两旁……
因此,从大门朝里看,这造型布局还真的挺好看的……
耶律信微微扬眉,好像有个词,叫中看不中用啊……心中隐隐有了份期待。
要知道,小眼睛被批得一无是处,可他在开封府审案的日子,那口碑却挺好的,弄得赵匡义都嫉妒了,小眼睛的能力是出乎众人的意料啊,而如今福儿是名声在外,呵呵,没准这案子一审,福儿的能力也出乎人的意料呢……
张大人瞅着这阵势,只觉得眼皮直跳,太子也太注重这些花花架子了吧,官家当初多简朴啊……
坐定的吕端微微一扫四周,也呆滞了一秒,太子喜欢这调调?太喜欢形象工程貌似不大好啊,得给官家提个醒……
福儿瞅这架势,也是无语,谁让阿爹喜欢呢……福儿觉得小眼睛没让人在城门外鸣炮已经很难得了……福儿真想知道小眼睛头次在众人面前办差是咋出场的……
福儿见大家都各就各位了,不急不躁的拿起惊堂木一拍,声音不大不小:“带原告!”
开封府衙役都很卖力,敲着杀威棒,喊声震天:“带原告!”
下一秒,吕庆,允熙和包拯都站了出来!
吕七娘被拦住了,今儿是审理允熙和吕庆之间的冲突!吕七娘是证人!
福儿很公允的让吕庆先说,“鼻青脸肿的,看着就像苦主。”
吕庆便将允熙告了,请福儿严惩这类恶徒!
福儿便问允熙,“吕庆所言可属实?”
允熙挺着小胸膛,“不属实!臣弟是原告,状告吕庆不忠不孝,不仁不义,薄情寡义,令朝廷蒙羞!”非常的骄傲,自己的语气语调拿捏得多好啊!没枉费功夫!
福儿拍了一下惊堂木:“孤在问你,吕庆状告你带人当街殴打他是否属实?!”
允熙愣了一下,排练不是这样的啊?!看了看包拯,又看了看福儿,没得到暗示,没吭声,包拯办事太不牢靠了!
“不属实!”大殿外第一排站着的蕙安高叫道。
“不属实!”允熙立马道。
福儿拍了一下惊堂木,“何人喧哗?!”扔了一个令箭,“再有喧哗者,仗二十!”
蕙安立马拉住王十二娘……
王十二娘……郡主,做人要厚道啊……
好在福儿已经在继续问允熙:“不属实?你没带人殴打他?”
允熙想了下,“臣弟是带人教训了他一下,没有殴打!”
不等吕庆反驳,福儿就问,“怎么个教训法?”
允熙瞅瞅包拯,见包拯还没给个暗示,气闷,自己背了那么久的台词竟然用不上,包拯你给我等着!我也是有脾气的!当下噘着嘴道:“打了他几下……”
围观者……
福儿重重的拍了一下惊堂木,“赵允熙!你告诉孤,殴打和打差别在哪儿?!吕庆脸上至今留有瘀伤,不是你让人殴打的,是你让人打的,是也不是?!”
允熙吓了一跳,下意识的去瞅包拯,见包拯轻轻点头,终于舒了口气,台词没用上,好歹给暗示了,当即扬声道:“是!”
“放肆!”福儿怒道,允熙吓得肩膀跟着一耸……阿娘都没这么一惊一乍的!
包拯上前半步,“太子息怒,此案另有内情,还请太子容禀。”
福儿道:“孤王问你话了嘛?”
包拯道:“赵允熙年幼,学生愿代为申辩。”
福儿道:“你是讼师?”
讼师在春秋时期就有了,在唐朝开始活跃起来,唐律专门针对讼师制定了两条罪名,一个是帮人写状纸,夸大其词的,一个是教唆当事人无中生有,诬告他人的,前者仗七十,后者仗八十!
而大宋沿袭了唐律,因此,讼师并不多,很简单,夸大其词怎么定义?
因此,听福儿如此问,包拯当即就摇头,“非也。”
“你是他长辈?”
“非也。”
“那缘何由你代他申辩?”福儿道。
包拯此时朝皇宫方向拱了拱手,“当初北伐,官家为了全国将士敲了登闻鼓,学生不才,今儿为了一个‘公’字,愿代赵允熙申诉!”
围观者一听,立马议论纷纷,“是啊,官家敲过登闻鼓的……”
“官家为杨家敲登闻鼓……”
“不是,是为天下将士们……”
蕙安一脸的仰慕,皇伯伯真牛啊……
福儿再度敲了下惊堂木,“肃静!”
“威……武……”衙役们敲起了杀威棒……
第639章 审案(二)
衙役们“威武”一出,围观群众瞬时安静下来,吕端微微欠了欠身,“太子,且听包拯怎么个说辞。”
福儿恭敬道:“老大人,这对吕庆不公。”
吕端道:“吕庆乃国子监监生,饱读诗书,说起道理来头头是道,陈王三公子年幼,由包拯代辩倒也公平。”
吕端不朝小眼睛敲登闻鼓上扯,只说双方还是势均力敌比较好。
福儿略为沉吟,“老大人高义,就听老大人的,包拯,你说!赵允熙命人当街打吕庆该当何罪?”福儿着重强调了“打”字!你不是说不是殴打嘛,那就打好了!
允熙很高兴,顺利交差啊,接下来就是包拯的事了!于是,昂着小脑袋,做出微笑状,形象很重要呢,包拯说了,不能显得飞扬跋扈,要显得乖巧懂事,这个自己擅长!
包拯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赵允熙率众打人,按律当罚,但此案另有内情,还请太子容禀!”
福儿道:“说来听听。”
包拯便将吕七娘敲登闻鼓一事说了,“赵允熙也是为弱女子打抱不平才莽撞行事,还请太子考虑此情,念在赵允熙一片赤子之心的份上,免了责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