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11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诏一声令下,宗室内部赶紧找房子办学堂。
  顾玖嫌弃宗室办事太慢,还浪费钱,直接安排人主管这件事,审计司负责核查账目。
  学堂分男女校,校舍暂用族内公房,等明年修好了新的校舍,届时再做搬迁。
  顾玖人尽其用。
  让宫里最严苛的嬷嬷管女校,钱富管男校。
  钱富一脸懵逼,让他管学校,不如杀了他。
  他委屈,他诉苦,可不可以不管。
  刘诏一句话堵回去,“皇后说了,这个位置非你莫属。你先管头一年,先把规矩立起来。等明年另外找人接替你。”
  钱富想哭!
  他真不想管这帮没教养没规矩的宗室子弟,贫富差距巨大,又都姓刘,在世人眼里这群人就是一帮刺头。
  刘诏知道钱富在担心什么,于是他说道:“朕许你使用任何手段,只要人不死不残就行。”
  “有了陛下这话,老奴好歹有了点底气。万一有人进宫告状……”
  “谁敢告状,朕抽他。”
  钱富终于放下心来,撸袖子准备大干一场。
  宗室男孩女孩,从五岁到十六岁,上千号人,穿着统一的校服,上学去啦。
  这帮混蛋孩子,总算有人管了。
  这在宗室内,也算是一件大事。
  引来了各方议论,报纸上也进行了报道。
  有朝臣嘀咕,“陛下办免费学堂,强制宗室内所有十六岁以下,五岁以上的孩子读书,而且男女一视同仁,何意?”
  “不就是读书,有何稀奇。”
  “放屁!这是简单的读书的事吗?事关宗室,任何事都不是小事。这么多人读书出来,能做什么?难道当官吗?”
  “一个少府归宗室,难道还不够吗?”
  “读点书总归是好事。”
  “对宗室是好事,对朝廷来说未必是好事。”
  有人猜到了刘诏此举,恐怕有深意。
  却万万没猜到,刘诏敢对宗室放开科举和军武。
  轰!
  就像是一颗炸弹,投入到官场中,将文武百官炸了个血流成河。
  “昏君!”
  之前大家还在议论纷纷,讨论西北军出兵,反击西凉一事。
  文武百官反对轻启战争,反对让西北军出兵。
  就算要和西凉打仗,也该让西北大都督府出兵,坚决不能让西北军出兵。
  好不容易将西北军关在笼子里,岂能轻动。
  西北军一动,对西北军的各种限制手段,都将名存实亡。
  鲁侯可不是老实人,绝不会遵守朝廷命令。
  别的领兵将领,怕打仗,怕削弱势力,怕损害钱财军械,除非必要坚决不出兵,情愿拥兵自重。
  到鲁侯这里,全反过来。
  鲁侯就渴望打仗,西北军也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战争中发展壮大。
  别的军队,打仗打到最后人都没了,龟缩不出,保存实力。
  西北军打仗,打到后面人越打越多。
  为何?
  因为西北军不守规矩,一打仗就招兵,各处劫掠,积累财富。
  事后,只往兵部报上一份招兵名单。
  兵部能怎么办?
  事关西北军,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还得主动帮着西北军办好各种征兵手续。
  为了打仗一事,朝堂上天天撕逼,还没吵出一个结果。
  刘诏就发了一个大招,放开宗室科举和军武,将朝打懵了。
  此事爆发,没人再去关心西北,西凉,西北军,爱咋的咋的。
  让西北军出兵反击西凉,随便!
  户部有钱有粮,随便折腾。
  对宗室开放科举和军武,绝对不行。
  自刘诏登基,金吾卫数次出动抓人,依旧不能阻挡文臣武将前仆后继,跳起来大骂刘诏一声:“昏君误国!”
  “祖宗家法岂能更改。”
  “放任宗室,国将不国啊!”
  “大周列祖列宗,死不瞑目啊!”
  “请陛下收回成命!”
  “陛下此举,是要将大好江山葬送啊!”
  “宗室狼子野心,陛下可有想过放开后会有何结果?就不怕宗室有二心,造反吗?”
  “到底是谁在陛下吹风,让陛下做出如此糊涂的决定。”
  “清君侧!”
  “对,清君侧!诛杀陛下身边的小人。”
  “清君侧,清君侧……”
  众臣叫嚣清君侧,刘诏直接砸了砚台,拂袖离去。
  林书平尽职尽责,唱喝一声:“退朝!”,急忙追上刘诏。
  区区发怒退朝,可吓不住众臣。
  和皇帝刘诏斗智斗勇近两年时间,朝臣的战斗力是稳步上升,胆子同样稳步上升。
  只要不死,就要战斗到底。
  而且被金吾卫抓起来的朝臣,大部分都是流放海外,并没有杀头灭族。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敢情刘诏为了发展海外,将官员流放,还助长了朝臣的嚣张气焰。
  气煞人也!
  是不是要多杀几颗大好头颅,这帮朝臣才会消停。
  顾玖劝住刘诏,“让他们闹去,不闹一闹,这事就没完。以后会被人翻旧账,你这个皇帝被朝臣秋后算账,可不是什么好事。宗室是时候放出来打擂台。”
  “你去听听那帮朝臣说的话,忒难听。”
  “朝臣说话,向来难听,你又不是不知道。”
  “朕就是气不顺。”
  顾玖拿出样书,“周世安最新大作,《论宗室的前世今生》,过几天就正式出版发行。”
  刘诏拿起样书,“能管用?”
  顾玖笑了起来,“周世安靠一本《官场》,已经奠定文坛大佬的地位。这本《论宗室的前世今生》,必定会掀起新一轮购书热潮,对读书人以及市井小民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你知道这里面的内容些什么吗?写宗室如何荒唐。然后深刻剖析为何如此荒唐?
  因为宗室没事情干,整日混吃等死,不干点荒唐的事情,时间怎么打发。养猪一样的养着宗室,最终结果就是将宗室养成了一群废物。每当王朝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之际,宗室却无法担起重担,主要还是因为他们被人养废了。浪费钱粮不说,还拖后腿。”
  刘诏脸颊抽搐,“在书里面揭短,宗室不要面子啊,朕不要面子啊?”
  顾玖笑了起来,“有舍才有得。为了打赢这场硬仗,舍点面子又算得了什么。”
  刘诏哼哼两声,“少府家令的继任人选有眉目了吗?”
  “最近翻了几百份档案,还派人私下里调查,暂时还没人能入我的眼。宗室真的被养废了。”
  是啊,早就成一堆废人。
  希望从下一代开始,有所长进。
  ……
  朝臣的战斗力,迅猛又犀利。
  朝堂上,弹劾皇帝刘诏,弹劾宗室荒唐行事的奏章,犹如雪片一般飞到刘诏的案头。
  无论大朝会,小朝会,都有人出面劝解刘诏收回成命,万万不能对宗室仁慈。
  区别在于,小朝会上,大家还会给刘诏留点面子。
  大朝会上,那群不怕死的御史,指着刘诏大骂昏君,唾沫横飞,那是一点面子都不给。
  朝堂外,朝臣以报纸为武器,写文章大肆抨击抹黑宗室。
  其实宗室干的那些事情,根本不需要抹黑,本来就很漆黑。
  挑起小民对宗室的仇恨。
  《大周生活秀》,《山河书院报》纷纷跟进,发表文章。
  宗室的确很黑。
  可是光骂宗室黑能解决问题吗?
  宗室为什么这么黑?
  为何历朝历代最荒唐的事情都发生在宗室。
  来来来,大家都看过来。
  《大周生活秀》和《山河书院报》可不是那些辣鸡报纸,只知道骂人。我们不仅骂人,还会深刻剖析里面的原因,寻找解决的办法。
  双方看似都是在骂宗室,却在某些方面针锋相对。
  等到宗室下场,撸袖子大干,局面彻底混乱。
  湖阳公主带头,联合宗室,花钱包场子。几家报纸的头版头条全包下来。
  文臣武将为何如此忌讳宗室,恨不得宗室全部死绝的态度?
  来来来,听本宫慢慢道来。
  想当年啊,文臣武将就是一群弱鸡,在宗室面前屁都不敢放。
  委屈啊,不服啊,于是挑拨离间,制造事端,勾连罪证,说某某宗室要造反。
  人家不造反,也要一百零八招手段,把人逼得不得不反。
  手段龌龊不要紧,只要好使。
  当然好使,从那以后宗室就被当成猪仔来养。
  文臣武将趁机圈地划分势力,双方斗个你死我活,斗了上百年
  现在的世家大族,都是那个年月占了便宜发展起来的。


第996章 夜观天象
  文臣武将吃肉,连点汤都不肯给宗室吃。
  宗室区区几万人,还不是一条心,能干个屁的大事。
  如今连商人子弟都能科举,宗室凭什么不能科举?
  连流放犯都可以从军,靠着军功重获身份,宗室凭什么不能从军建功立业?
  又没要求开后门,只要求一视同仁,凭什么就跟十恶不赦似的。
  分明是文臣武将怕宗室抢了他们的机会,夺了他们的利益,所以才会急得跳脚,一力反对宗室科举从武。
  文臣武将说什么为民请命,分明是一群自私自利,只为私利,哪管百姓死活的奸贼。
  湖阳公主带头,包下各大报纸头版,在报纸上发出连声质问。
  “难民安置,全是皇后娘娘一力筹谋。请问为民请命的文臣武将在哪里?”
  “是皇后娘娘贴钱让三和快递取代民夫,免了数十万民夫的徭役,请问这个时候文臣武将在哪里?可曾出过一文钱?”
  “历朝历代,难民十不活五,这都是口口声声为民请命的文臣武将干出来的事情。”
  “只有在本朝,在陛下和皇后娘娘的主持下,难民十存十,最后全都平安回到家乡。”
  “宗室吃的是少府的饭,喝的是少府的水。国祚两百年,没吃过文臣武将一粒米,也没喝过一口水。反倒是文臣武将蚕食百姓利益,逼良为仆,侵占良田,将自耕农变为佃农甚至是奴仆。这事,宗室可比不上文臣武将。”
  “宗室被圈在京城,手伸不到京城以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