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脱轨-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光着脸来,就给稍微打个底,弹一点散粉,有的人眉毛画得像蜡笔小新,就给擦一擦重新勾两笔……
  只是多费些棉签和一次性海绵。
  陈方舟背着手,溜达到忙得不可开交的江晓媛旁边,十分不可思议地想:“这小丫头片子还挺能琢磨。”
  江晓媛百忙之中塞给他一句:“没事的老板,到了开店时间我们就收摊,不影响生意,你放心!”
  陈老板没吭声,皱着眉抬头看了大熊摄影师一眼,摄影师蹬鼻子上脸地抓拍了他一瞬间的表情。
  “喀嚓”一声,一张显得有点愤世嫉俗的遗照新鲜出炉。
  祁连早晨上班,本想顺路来看看,结果诧异地发现美发店门口没地方停车了,他把车停在马路对面,驻足围观了片刻,和陈方舟一样,先是茫然,随后有些惊讶。
  三分钟以后,祁连摸出手机打了个电话,报出了自己的位置,对那头的同事说:“同志们,我今天半路上看见个不错的素材,快过来看看。”


☆、第31章

  快要到美发店的开门时间了,活动被迫收摊结束;江晓媛感觉自己已经快给冻挺了,她正要操持着僵成一团的手指收拾东西,突然听见有个熟悉的声音说:“等等;先别收,拍一张。”
  江晓媛抬头一看;只见祁连带着一个陌生的摄影师站在不远的地方,“喀嚓”一声;她寒风里快要冻出鼻涕的挫样就永远定格了。
  祁连拍拍摄影师的肩膀:“行,兄弟;辛苦;你先走吧,我过去聊几句;中午回单位请客吃饭。”
  此人做冤大头请客吃饭的事大约是常有的;摄影师也没和他客气;嘻嘻哈哈几句;跳上一辆车跑了。
  江晓媛震惊得险些忘记缩起脖子:“你……你不会真是记者吧?”
  “记者采编的活我都干;”祁连搓了搓手,“进去吧,太冷了。”
  一听就是个乱七八糟的小报,说不定里面排的都是征婚小广告……江晓媛裹紧了羽绒服,默默地把“自己能上一回头版头条”的白日野望给拍灭了。
  走秀的模特们冻得孙子一样,呼啦啦一窝蜂地狂奔回去换衣服,祁连慢吞吞地走过来,和对面影楼那位遗像专业户一起,帮江晓媛把桌子抬了进去。
  进门后祁连鸠占鹊巢地占据了前台一把转椅,还像模像样地拿出一个《XX日报》的素材本,打开清了清嗓子,正经八百地问江晓媛:“你这个叫……”
  江晓媛:“街边秀。”
  祁连:“哦,你怎么会想起办这个的?”
  江晓媛:“……等等,这是采访吗?”
  她以前被人拉住街拍过,但还没有人这样一本正经地采访过她,不由得心如鹿撞、有些激动,感觉自己的人生好像开启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祁连托了托眼镜,冲她展开一个文质彬彬的微笑:“嗯,社会民生版块,没事的不收你广告费。”
  江晓媛想:“切……”
  她心里那只鹿半死不活地趴了回去,死活不肯撞了。社会民生版块鬼会看啊?除了娱乐版和财经新闻,其他都是垫桌角的。
  不过有总比没有强,她也不便得太过便宜卖乖。
  江晓媛屁颠屁颠地给债主倒了一杯热水,趴在收银台上答记者问:“这不是我们店要开发造型设计的新业务么,这个事我在管,我打算趁机多赚点外快,想出来一点营销手段。”
  祁连漫不经心地歪着头,在本上“刷刷”地记着,江晓媛踮起脚探头一看,只见他写的是:“随着都市人的生活情趣与审美要求提高,时尚美丽产业开始落户我市,街边造型设计走秀无疑是一次大胆的尝试,我们或可以期待一个全新的行业就此拉开帷幕……”
  江晓媛的市侩与记者的文艺之间的鸿沟,真是劈叉也迈不过去,江晓媛满心赞叹地想:“天哪,我这债主可真能编哪。”
  不知道什么时候凑过来的陈方舟也探出个头:“天哪,大哥,你们每天写这么不要脸的文稿,还能吃得下饭吗?”
  祁连给他吃了一肘子,然后面带微笑地抬起头问江晓媛:“那你是怎么想起做免费妆容修改这个点子的呢?为什么不是做整体的造型呢?”
  “这都什么狗屁问题,”江晓媛心想,“整体造型得做到猴年马月去,人家不上班啦?”
  不过话到嘴边,她顿了顿,又学着祁连的腔调吞回来包装了一下,一脸端庄地说:“因为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我们要做的不是把自己的审美强加于顾客头上,而是在保留他们风格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打造完美。”
  她的成长速度太迅猛,祁连那上下翻飞的笔尖都卡壳了一下,一时间竟然没赶上记。
  陈方舟在旁边看得啧啧赞叹:“这么快就把这套学来了,我算知道什么叫‘学好三年,学坏三天’了。”
  多嘴多舌的陈老板被厚颜无耻的祁记者打跑了。
  等到周围一帮人都看完了热闹,各自去干活了,祁连才把他那冠冕堂皇的笔记本收起来,不知是漫不经心还是旁敲侧击地开口问:“我一直忘了问,你以前是学什么的?”
  江晓媛:“陶——不过学了才知道不大喜欢,我比较喜欢水彩。”
  祁连垂着眼睛思考了片刻,指尖在笔记本上默默地敲着:“我以为你会重拾旧业,会选择你们那种……”
  他顿了顿,似乎不知该从何说起,笑了一下,显得又谦逊又诚恳:“其实我也不懂,就是那种比较高级的艺术,可以开画展的那种。”
  江晓媛的上身搭在高高的前台上,双脚在地面上轻轻地晃了晃:“我办过啊,我爸赞助的,印了好多门票,门票是请专人设计的,比我的画还艺术——不过我知道那些票都是他送出去的,大家也都是看在他的面子上来的,最后大部分的作品都是我们家亲朋好友买走的,全是自己跟自己玩,没劲。”
  祁连:“什么主题?”
  江晓媛一摆手:“说了你也不懂,估计在别人眼里就跟美术馆里的那些烂墨点子差不多,不提了。我跟你说,艺术这个东西是很虚无缥缈的,搞这个的,只有一小撮人是有真才实学的,剩下的大部分跟我一样,滥竽充数,拿所谓艺术当借口混混日子。”
  “一个家族,”江晓媛掰扯着自己的手指说,“第一代人艰苦创业,东边挖煤西边打鬼,什么都干,第二代人学财经、学法律,然后回家守成,第三代江山稳固了,败家子们才有条件浸淫文学艺术——我以前是败家子,现在变成个艰苦创业的,就算追求艺术,也只能追求能赚钱的艺术了。”
  不知道是不是江晓媛的错觉,她总觉得随着他们的谈话,祁连的目光似乎柔和了一些,被眼镜片一折射,近乎是温柔可亲的,不过她无暇过多研究债主的神情,江晓媛在外面冻了半天,刚进室内暖和下来,鼻涕也跟着活份起来,她只好胡乱地从前台旁边的小柜子里摸出一打香味刺鼻的面巾纸,捂住了波涛汹涌的鼻子。
  此时,什么形象与格调、品味与优雅,都被她一并喂了狗。
  如果江晓媛单单是落难、穷,她尚且能端着架子,保持住自己固有的漂亮,但此时还有一个遥远的目标要追求,狂奔都来不及,俨然已经顾不上了。
  祁连忽然问:“有没有想过不成功怎么办?”
  “不成功接着干呗,”江晓媛瓮声瓮气的,破罐破摔地用只有他们两个人能明白的话说,“反正我都落到这步田地了,回是回不去了,在这边大概也没法更惨一点了吧——对了,债主,我得跟你商量个事,你上次给我奶奶打的钱,我还得慢一点才能还你,这俩月要干这个,绩效奖金没有啦,让我缓到过年,给你利息。”
  祁连深深地看了她一眼,这句话没有记下来。
  他毕竟还要上班,坐了不久就离开了。
  不知道是不是江晓媛的营销手段起了作用,傍晚的时候,她终于第一次开了张。
  一个年轻妹子来到了店里,说是要去相亲,来整理个造型。
  这江晓媛激动得险些找不着北——和她第一次接待美发顾客的感觉完全不一样,给头发抹药水的破事她讨厌死了,做那些事完全是为了糊口身不由己,但这一次,她却是为自己开张的。
  江晓媛使出浑身解数,全情投入,恨不能将客人身上每一个细胞都拉出来改造一番,足足耗时一个多小时,陈方舟都快看不下去了,很想过来提醒她一声——这个妆才一百块钱,比随便修个发梢贵不了多少,根本不值当这么挖空心思。
  顾客受到这样严肃的对待,当然满意而归,江晓媛本想效仿海伦,让对方也加自己的微信,以后好发展成长期客户,掏出手机才想起来,她那破遥控器压根没有“微信”这功能,只好垂头丧气地把电话号码留给了对方——她知道客人不会存的。
  客人愿意在微信里加几个莫名其妙的服务人员,就好像在淘宝买东西加几件到购物车一样顺手,却肯定不愿意把他们的电话记在通讯录里。
  因为存了这个人的电话,就好像真实生活上和他有了某种更紧密的联系似的,相比起其他社交工具,电话号码通讯录始终是更“高贵”一些的东西。
  好在眼下店里只有江晓媛一个造型师,属于垄断经营,她这单生意别人抢不了。
  过了一两天,当地某日报上的社会民生版面果然刊登了江晓媛街边走秀的新鲜事,那版报纸在店里传阅了个遍,小K的白眼都快能糊住墙了,江晓媛热泪盈眶地发现报纸免费宣传果然是有效果的,从那天开始,隔三差五总会有几个顾客跑来光顾生意,江晓媛从壁花的状态里挣脱了出来。
  可惜,还不够。
  之前算过,要满足总部的营业目标,一天至少得有两到三个单子,江晓媛眼下的情况是两到三天不一定有一个单子。
  想想也是,需要登台演出或是拍照的,人家自己会有化妆师,眼下寒冬腊月天的,普通人谁没事花一百块钱找人化妆?
  为了把这项新业务推行起来,江晓媛简直是拼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