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幼子的从容人生-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毕竟是他身上流淌下来的血脉,将来他们五房所有的子弟哪个能走得最远还说不定呢。
  三爷心里千般思绪,脸上却还是温润的笑容,孩子大了,也不用他牵着,就只是领着他出去就是了。
  赵家也算是京城的名门,但他们还真没一次能见到如此多的士林名宿,这会儿见着人,偏偏又没有好的借口可以上前搭讪,可把一介年轻公子们憋得不轻。好在,时辰已经差不多了,这次加冠礼马上就要开始了。
  加冠礼一生只有一次,按理应该在赵家宗祠办,但赵秉安情况特殊,永安侯府三辈以前还是武勋世家,宗祠里摆的都是祖宗先烈的灵牌,非开年祭祖是进不去的,都由赵家的死士守着呢。赵秉安这次虽然可以说小有成就,但离开宗祠还远着呢,除非他也能做到像沈阁老那样的位子,或许祖宗们才会愿意在下面听他叨咕几句。所幸邵家愿意包办,侯府这边也算是松口气。
  学庙里,邵家几位爷看见正主已经出来了,也没耽误,相互示意,可以开始了。玄渊先生邵文渊首先站了出来,担任这场典礼的正宾,这倒是引起很多人侧目,看来这赵家小公子跟岭南邵家的关系匪浅啊,两代大儒给他背书。
  三爷侧立,露出身后的儿子,父子俩先给满堂宾客行礼,随后仪式开始,“某有子秉安。将加布于其首,愿敬首之教之也。”
  邵文渊对曰:“某不敏,恐不能共事,以病吾子,敢辞。”
  三爷:“某犹愿吾子之终教之也!”这句话是转而对邵雍说的,而此时赵秉安也已经跪在地上给邵雍行弟子礼了。
  “固所愿也,不敢请尔”邵雍这句话答得风轻云淡,却也给足了赵家颜面。拍拍椅子,邵雍很轻松的站了起来,缓步走向赵秉宰捧着的礼盘,取出了一顶深墨缁布冠,郑重的戴到了赵秉安的头上。“吉月令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
  “遵师令,弟子莫敢逆。”


第一回 合礼成,表示赵秉安从此有了参政的资格,可以担负起家族社稷的责任。
  三爷他们接下来已不能陪着赵秉安回内院了,下面的流程得他自己来。不过,比起头一回合的生疏,接下来的两场,赵秉安应付的很是轻松,十二章衮服到底还是用上了,不过外罩换成了玄青色,更显稳重。这一场,玄渊先生亲自给赵秉安系上了玉革带,倒是让在场宾客如梦初醒,原来如此,看来邵赵两家联姻的消息很快就会放出来了。这事说起来也寻常的很,镜水楼台先得月嘛,有好苗子当然得先给自家人留着了。不过,先头他们听说沈赵两家不是暧昧着呢吗,怎么今儿突然转过头和邵家贴上了,这里面,有没有什么故事啊?
  赵秉安来来回回折腾了三回,才算是从他老师手里戴上了那顶轻巧的发冠,“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耇无疆,受天之庆。”
  “是!”赵秉安再拜首,他没有起身,因为这才刚进行到一半。
  “礼仪既备,令月吉日,昭告尔字。爰字明诚,髦士攸宜。宜之于假,永受保之。”
  “明诚谢礼,谢师尊。”赵明诚,听起来倒是一个不错的表字,最起码比他祖父起的赵秉安要有内涵的多。
  赵秉安,新出炉的赵明诚,加冠礼刚结束就被他老师拉着拜见几位长辈,能和邵雍说上话的在京城文圈里都有一定的地位,和这样的人打交道可马虎不得。赵秉安顾不得疲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务求留下一个好印象。
  前边赵秉安周旋于一群老头子中间,后院里蒋氏和沈氏可就轻松多了。邵家一水的青葱女郎,未出嫁的都赶来看热闹了,她们不能去前院,就在后宅的小楼里听着前院的鞭炮声,相互打趣,尤其是前院里邵文渊亲自给赵秉安系玉带的消息传来后,大家都忍不住开始偷偷打量倚在栏杆旁一位身着水蓝色袍裙的少女,偏偏她们不是正经的看,看两眼相互一对视,就忍不住偷笑起来,只把那楼外的少女羞得面红耳臊。
  夫人们瞧着这小儿女情态,也不愿出口打扰,做女人的也就在娘家这几年可以松快松快,等嫁了人,可就没有这么轻松的日子了。
  “媛馨这孩子从小被我养的娇惯了些,往后还得您多担待。”邵四夫人对自家闺女还是有信心的,诗词书画,女工中馈,没有拿不出手的。就是这性子拗的很,平常看不出来,关键时刻老想不开,要不是看在这赵三夫人是个好糊弄的,她还真不敢把闺女许出去。
  “哪能啊,您家这样的要还算娇惯,那我家那个就不能拿出来见人了。我吧,一见这姑娘就觉得投缘,恨不得啊,马上娶回家去做媳妇呢。”
  “咳咳……”三嫂说得也太露骨了,虽说要结亲,但两家还是摆在同等的位子上才好,自家太热情,恐会被人低看的。沈氏看着不远处的那个姑娘,容貌好,性子也不错,有主见却不固执,刚才三嫂一箩筐废话下来也没什么不耐烦的表情,不管是不是真心真意,最起码为人处世这一条就比老六媳妇强。不过,言谈里到底还是有些世家的娇气,这点邵家夫人倒是没撒谎,一看就是娇养大的。
  蒋氏一听沈氏咳嗽,后背下意识的就挺起来了,这么好的姑娘,弟妹不会没看上吧,那待会自己怎么圆场啊?
  “三嫂,你把人家小姑娘说的都脸红了……”
  蒋氏松了一口气,不是不同意就好,“是吗,我这人说话直,几位夫人千万别介意。呵呵,呵呵……”
  邵府几位夫人私下里交换了眼神,这赵家五夫人可不好忽悠,媛馨嫁过去,恐怕还有的磨。


第56章 祭天(一)
  赵秉安因加冠礼一事直到五月初才真正进了国子监,一进监; 他就被太学馆的博士陆远渊拉去排练去了。讲真; 要不是永安侯府和邵家他都惹不起; 陆远渊都不爱搭理赵秉安。这事多紧急你知不知道; 给你六天时限,你就真的敢拖到最后一天才来,就你这态度,还想不想参加祭天大典了。
  不过吧,看在赵秉安本身的才华和能力的份上,陆远渊决定先忍下这口气,等大典之后再慢慢收拾他。反正祭酒大人也说了; 要自己好好“打磨”这块璞玉!
  离立夏不过月余; 国子监东拼西凑; 将将选满三千人,这些人要先排练半月,看表现才能确定最后名额。赵秉安年龄实在是小,跟太学馆那些师兄们最起码差了三四岁; 所以他的个子是最矮的; 要是放在方阵里面,压根连一点影子都看不见。偏偏这位是礼部的关系户,又是自家祭酒大人亲自求回来的,不物尽其用岂不是太亏了。
  太学馆的学生自从赵秉安入馆以后,再也不敢跟人抱怨自家博士要求严苛无人性了,他们这位小师弟实在是太惨了; 从早到晚,他们站着他站着,他们坐着他站着,他们都要睡了,小师弟还在外面练着呢。陆远渊不管学生们怎么想,他觉得既然赵秉安这小子敢姗姗来迟,那多花些时间跟上其他人的进度就是应该的,至于他承受得了承受不了,陆远渊一点都不担心,且不说这小子耐操练的很,就是真撑不住,那不还是有备用方案吗,苏阁老家的几位公子可眼巴巴在国子监外等了好几天了,也不知祭酒大人能撑到什么时候。
  赵秉安哪里看不出来这位太学馆的老师对他有意见,但他以为是因为他前番在整个国子监面前落了太学馆面子的事让这位先生还心有芥蒂,想着受点罪能把这事补过去也值了。但他真没成想自己居然被扣在国子监里整整半个月啊,这半个月,就跟他在考场号房里过得日子差不多,卯时睁眼,亥时末入睡,白天四个时辰的礼仪教程简直能把一个普通人的脑子填炸。除此以外,他还要和诸位师兄进行友好的文化交流,输一场,加练一个时辰,惨的师兄们都不大好意思来和他切磋。
  但有付出就有回报,赵秉安不仅以奇迹般的速度追上了诸位师兄的进程,而且还因为优异的表现被安排在前排领班之位。祭天礼仪繁琐,分摊到他们国子监头上的主要是三段祭歌,皇帝祝文后,储君祭词后,最后就是祭祀结束时祝祷天地之文了。赵秉安作为领班,不仅要顾好他自己,还要负责让他身后一队三十个人不出差错,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得先让这一对人都听他的啊!
  都是天之骄子,就算承认赵秉安这个小萝卜头肚子的墨水确实比他们多那么一两分,但让他们什么都不做就俯首称臣那也不可能。赵秉安也没其他高招,直接一趟车轮战碾过去,无一败局,这才让所有人心服口服。也是他们这一对人好,没什么刺头,要搁在旁边解宾那一队,输了都不见得听你话,说什么都白搭。
  魏世宁开头几天还经常来找他闲聊,不过在见识赵秉安那魔鬼般的训练量之后就识趣的不来打扰了。倒是赵秉安托他给永安侯府带了封书信,以安慰家人的心。本就沾亲带故,双方又有心接洽,很快便熟识起来。魏世宁虽然考上了太学馆,但颍川伯府这一辈仍是主领武职,要在禁军和京城几个驻军那里谋个实缺不在话下,但在朝堂六部的人脉就少得可怜了。魏世宁特别羡慕赵秉安,因为赵秉安就属于勋贵门里转型成功的二代,既可以和勋贵相交,文官那边的资源父辈们也都给打好基础了。尤其赵秉安身后还站着沈家和邵家,资源雄厚的让人恨不得上前咬上一口。
  邵雍不只一次评价赵秉安狡猾如狐眼光如钜,他哪能看不出魏世宁这人埋在豪爽面下的虚伪,只是双方各取所需,他看重的也不过是颍川伯府在军中的势力。
  其实,赵秉安心里一直对北疆战场有一个大疑问,百思不得解,他祖父赵汝贞上过战场,回来后赵家就由武转文了。抚远将军也是从北疆回来的,之后他唯剩的子嗣也从了文路,现在在北疆的诸多勋贵,虽然长子嫡子大都还在前线搏命,可要是细究一下,就会发现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