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幼子的从容人生-第2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怀珺身为忠义伯,按说是没有可能跻身六部堂首的,可架不住其子妖孽,赵秉安从踏足仕途开始便是一个异数,往往化不可能为可能,如今他手掌湖湘又依傍皇嗣,要想从董臻手里撬走工部尚书一职也并非痴人说梦。
  唐家五子兄友弟恭,大老爷唐雎出任鲁南地方,远离京城,二老爷唐珏与三老爷唐阪蒙荫入仕,一直兢兢业业,谨慎为官,其余两房虽领了泰平帝赏赐的官职,但很少在前朝走动,唐家子孙起于清贫,对诗书传承倒是重逾官身权势。故而不用董臻谋划,唐家人就自动退出工部权柄的争斗,这次邀请赵秉安过府相叙,也不过是为了圆老爷子的心愿。
  几日未见,没想到精神矍铄的唐阁老已是气若游丝,赵秉安心生感慨,坐在塌边呐呐难言。
  老人家年事已高,经过杖刑之后便高烧不退,如今泰半时间都在昏睡,唐府长孙唐玉烟跪在一旁伺候着,谁也没忍心打扰。
  直到午时,日晷碰针,水钟鸣磬,唐耀山才悠悠转醒。
  “阁老……”
  “你来啦。”
  “玉烟,去把你二叔三叔唤来,老夫有事要交代。”
  唐玉烟很不放心留下两人独处,可又不能忤逆祖父的意思,只能忧心忡忡的退下了。
  “淮扬河道工程繁巨,非能吏不能修缮,董臻其人虽心术不正然干才非凡,留他参与治河国政,可人尽其用。”
  “是。”
  “中枢不振,地方难平!原本河南即是政局靡乱,而今……,朝廷已经抽不出人去治河了,遑论清查腐吏,先竭尽全力救灾吧,能免一部分百姓苦难也是好的。”
  “晚辈已着有司准备赈济的钱粮,只是苦于无外放的人选。”
  “从吏部选,如今沈炳文离巢,吏部是最孱弱的时候,你可着手抽调其精锐遣赴河南,丛岚尚在,只要增添京官在河南的阵营,自可让地方势力投鼠忌器。”
  “只要熬过大灾之年,其余之事你可徐徐图之,切勿操之过急,谨记。”
  “晚辈受教。”
  “老夫大限将至,回顾一生,悲喜两端。幼时读书,求功名富贵,显耀门楣;中年为官,屈卑于君威,未尽忠言直谏之责,眼见忠臣良将含冤而终;老来卑鄙自保,冷眼旁顾党争伐异,于国务民生无功无绩,忝活高龄。”
  “阁老莫如此说,您心忧天下,务实忠恳,若无您这样的中流砥柱,朝局哪能维持至今。”
  “老夫悔不该放任先帝以嗣为蛊,若无诸王相争,我大朔的朝局该何等清明!明诚,你万不可重蹈老夫的覆辙!”
  唐耀山紧紧握着赵秉安的手,浑浊的双眼里满是恳切。
  “当今甚于先帝,明诚纵是有心却也只能被迫辗转其中。”
  “您还不知,晚辈已被点为东宫讲经,可犬子却被诏入毓庆殿行走,圣意难揣,晚辈如今亦是如履薄冰。”
  “当初你就不该帮他即位,而今所有人,都骑虎难下了……”唐耀山身为临死之人,说话已是百无禁忌,况且房中仅他们老少二人,有些事实说出来也无妨。
  “形势所迫,造化弄人,都是无奈何。”
  “赵氏一族已经行至风口浪尖,不进则死!老夫不探究你是否有其他打算,只问一句,明诚能安社稷否?”
  “……,晚辈定会鞠躬尽瘁。”
  赵秉安的回答让唐耀山有些失望,他的脸色渐渐消沉,血色渐失。
  “安国置于自保之后,老夫本身如此也无颜对你强求,只是,当今那位行事愈发邪祟,恐非圣君之相,江山交到他手里,怕是贻误苍生。待老夫与沈炳文双双离世,这大朔朝野连个能拦得住的人都没有,要是事有不怠,谁可力挽狂澜?”
  “故此老夫有意拆分寒门,将忠君体国之人移送乃父麾下,你意下如何?”
  “勋贵限于文职三品,这是历朝历代默认的规矩,阁老盛情,家父恐难消受。”
  “事在人为,规矩是人定的,自然也可由人来改,季清质俭纯朴,老夫属意。”
  “您怕是意不在此吧,让家父进取工部尚书,随后顾椿等人会迫不及待的将家父擢入内阁,做个像黎焕中那样的傀儡阁老,如此既予了工部体面,也挡住了晚辈的‘痴心妄想’,对否?”
  “您既想我匡扶社稷,又不想我入阁为宰,凭什么呢!”
  “凭你年轻!弱冠太傅,耸人听闻,你享的是实权不是虚爵!功高慑主,你难道还看不清这浅显的道理吗!”
  唐耀山声嘶力竭,他觉得这是对赵秉安最好的安排,只要淡漠无争的赵怀珺占据阁老之位,那至少能把赵秉安摁在太傅的位子上十几年,哪怕到时候朝局上还是无人能与其争锋,可不惑之年的权臣也比如今这般容易让天下臣民接受,有些时候,文人就是想要这么一块遮羞布来自欺欺人,予他们就省了许多波折。
  “今晨,西山传来消息,马如艮被赐死,事实上,太医院如今已经十不存一。”
  赵秉安乖坐在塌边,轻轻握着老人家瘦骨嶙峋的手掌,嘴里吐出的话却足以让天下大乱。
  “靳啸隶归京,桂西军团却无处安置,其与京郊四方驻军势必有一场恶斗;蒙喆与皇室结亲,戍守宫闱,但四万兵马中屯疆、御林派系分明,想整顿军务,至少需要两三载的功夫,在此期间,禁军战力只能发挥五成;师芎因师泰之死对朝廷仇怨颇深,他已公开表示支援东宫,因此新近崛起的南郊武勋亦被拉拢到东宫阵营,还有郭涔麾下的辽河军团,一向是与黑云一系共进退,眼下双方战力基本持平,可若是晚辈出面应援,骁骑营的上万兵马便会倒戈东宫,届时扶持谁,就不用晚辈多说了吧。”
  “江南士族想重演太庙之变,结果作茧自缚折了沈炳文的首辅之位,而今你又要冒天下之大不讳,再行一次弑君之举吗?!”
  “不,明诚为臣,怎会以下犯上。不过那些把持朝政、祸害朝纲的奸佞之徒晚辈打算一次肃清,还天下臣民一个朗朗乾坤!晚辈要成事只能借助东宫的兵力,这也是无可奈何……”
  唐耀山急促的心跳缓和了下来,他刚才就怕听见赵秉安要谋逆作乱,现在一听只是打算清君侧,心下安了许多。
  不过设想是好的,但对朝堂进行大清洗要诛杀多少人,文臣要是都死光了,谁来钳制那些拥兵自重的武勋,非万般无奈之下万不能让赵秉安行此险招。
  “不必倚重兵权,想收拾朝堂,我们自己来即可。”
  “但晚辈实力不济……”
  “老夫助你!”


第281章 避而不见
  “爹,把名录交给赵秉安真的合适吗; 西山龙帐那边已经过去数日; 却一直没有旨意传诏他; 皇帝怕不是已经对他这位心腹起了疑心?”
  “嗯; 你们能看清这一点老夫也足以安心了。”
  “当今尚未即位之前就多疑多思,赵秉安此人腹藏经天纬地之才,却一味取用小道,埋没了……”
  “您的意思是,赵秉安仍在藏拙!”
  唐珏难得惊愕,毕竟短短两三年赵氏便在赵明诚手上发扬光大,这份成就羞煞官场多少前辈; 如若这些还不是赵秉安所作所为的全部; 那这个人不仅所图者巨而且心机深不可测!
  “皇帝还处东宫之时曾被放入内阁求学; 若他真有帝王之器,何以诸阁老无一人相佐。实在是气量狭小,无容人之德,伏其麾下; 必有兔死狗烹之日。”
  唐耀山靠在玉枕上; 蜡黄的脸颊红绯渐深,撑着自己还有两口气,他得把这一大家子都安顿好。
  “赵秉安智谋无双,皇帝用之防之甚,顾裳之事即可看出一般。”
  “因沈栗谋逆,前朝大臣们一叶障目; 没人留意到顾裳的下场,儿却知这位五公子不仅折了一条腿,还被顾彦郴废去了官身。”唐阪没有二哥机敏,但他心细如尘,对京中大小事务的动向皆有所留意。
  “可知何故?”唐耀山压抑着喉咙里的痒痛,握拳憋回一口气。
  “坊间传闻多是关于赵氏后宅的风花雪月,可儿子们却觉得此事背后大有深意。明面上顾裳担了所有骂名,可实际上那道圣旨下得并非仓促,冼马巷一时涌入五百御林卫,足以说明皇帝早对赵家忌惮非常,甚至可能暗中陈兵……”
  “而顾裳在归京途中惊马,身上还带着圣谕,若不是意外,那还能是谁对其下的手。君臣二人早在这惊天巨变来临前就交过一次手了,而今赵秉安对沈家的手下留情,不过是把他们之间的嫌隙扩大了……”
  唐珏的脸色愈发沉重,推测至此,已无需继续,赵秉安悬在刀刃上,他那个太傅有名无实,如今再看倒更像是赶鸭子上架,不得已被推出来与前朝博弈的弃子。
  “呸,皇帝以为自己养了一条忠犬,熟知那是一匹饥肠辘辘的豺狼,赵秉安绝不是打碎牙和血吞的温软脾性,有人胆敢三番四次拿他家眷要挟试探,哪怕那个人是九五至尊,以他的性子,也绝不会善罢甘休!”
  “爹,那名录交到这种人手上岂非祸国殃民?”
  “祸谁的国殃谁的民,皇帝他心里只惦记自己屁股底下那把椅子,什么时候关心过天下苍生!若让他执掌大权,那这党争之势何时才能消停!”悲愤之下,唐耀山咯血不止,床边儿孙眼眶红润,想是也知道老爷子大限即在今夜。
  “政局清明,国泰民安,这是我辈读书人毕生所愿,可老夫在他身上看不到希望……”
  “赵秉安与沈炳文在某些方面是相似的,他们都把政务摆在首位,虽然为成就大业免不了一些手段,但由其执政,百姓能有所依。
  之所以最后选中赵氏子,还有一点也是老夫私心作祟,唐家出身寒门,又因老夫晋身内阁而执寒门牛耳数十年,利益关切不是尔等退让便可抽身,这名录交给董臻是祸,流落世家更是灾,也只有赵秉安,在接受老夫的馈赠后会庇护尔等扶柩返乡。”
  “爹……”
  “人终有一死,不必作小儿姿态,老夫过身后唐氏族人不得滞留京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