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幼子的从容人生-第2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王趁乱裹挟了璐郡王,合力十几府卫撤回了太庙,武贤妃那个女人没能突破乾封帝的防线设计皇太孙,便将阴谋一早套在了东宫长子元清身上。
  天坛玉阶下面埋着苏泽衡交给她的最后半箱黑火,份量不多,却足以把皇室内阁一网打尽,魏王身有残疾,难登大位,待皇室尽数罹难,元清便意味着正统。
  乾封帝此刻处在暴怒的边缘,他自问对老大这个孽畜百般留情,甚至百年之后还有意复其王位,以蔚宋氏在天之灵,没成想这逆子贼心不死,不待在宗人府好好思过,竟敢伙同武成侯几个老贼叛乱,这个不肖行畜,合该千刀万剐!
  诚王仰头听着乾封帝嘶哑的咆哮、怒吼,心中半分波动也无,他戏谑的望着天际边上那个威严的男人,看着他下令全部兵马反扑,诚王知道,他们几个动手的时机到了。
  “呛啷”
  “扑哧——”
  两刃入体,原该正对腹部的那一刀临插进去时往左偏了三分,只扎在了腰侧,倒是心口上那一下,稳准狠,若非被厚重冕袍下的软甲卸去了大半力道,只怕乾封帝就该当场殡天了。
  天坛上金吾卫已全部奔出,只剩一列虎贲围在圣驾前方,执盾防贼。
  可谁能料到,真正的杀招其实早就被乾封帝自己招到了身旁。
  一击未中,乾封帝不可置信的望着眼前两个欲置他于死地的人,这,可都是他的亲子啊……


第225章 
  乾封帝老了,不再是当年那个弓马娴熟的长皇子; 他的体能早就被连绵的朝政消磨; 此刻; 连拔剑自保的力气都不够了。
  胸口处几道血线喷射而出; 映着清河郡王狰狞快意的脸庞,最后一丝意识支撑着乾封帝后撤,可腹部随即传来的剧痛让他不由自主的抽搐,踉跄着,爬行着,终究是一脚踩空,从高高的玉阶上滚落而下。
  寥广太庙; 霎时一静; 所有人都停住了手上的刀兵; 视线紧紧黏在那九龙冕袍的起伏上——圣上啊,可还活着吗?
  不约而同,盛阆顼、盛阆祯兄弟两个心神恍惚闪摇,随即纵声大笑; 苍凉悲夷。清河郡王看都不看身旁那个瘫在地上的懦夫; 紧攥着染血的兵刃,飞步跃下天坛,直奔生死不明的乾封帝而去,不亲眼看着他咽气,自己背负了二十余年的血海深仇便不算了结。
  俪王右脚微跛,脚踝处简陋的缠了两层纱布; 红星点点,一看就是不久前刚被敲断的,他一身亲王墨袍,面容寡淡,眼波死寂,凛立在刀光中,就像是个被人揉碎的烂木偶。
  其实,就算乾封帝赶尽杀绝也没什么,他在皇陵这些年早就是生不如死,乾清宫百般折辱为的不过是光宗当年留下的几封遗诏,可东西若真在俪王手里,当年孝元烈皇后又怎会被逼自戕!
  帝后合寝,孝元烈皇后死后二十余年还要被人惊扰,这是俪王绝不能接受的事情,乾封帝怠慢先皇后遗体便是在俪王荒芜的心田上扎下成片利刃,一边扎一边还要逼问他疼不疼。
  再怎么样也是先帝爱之重之的“嫡”幼子,俪王在宫廷间哪会半分根基没有。
  冯保当年背弃了他们母子,出卖梁王兄,导致宫城哗变,宗室罹难,可他不会想到先帝早就防了一手,内侍监属下几大义子皆是皇家谍卫出身,陈合、吕芳、齐秀英……,这些奴才虽说听命于乾封帝多年,可在他们心里,唯一的主子只有当年丹房里的老祖宗,若非误以为巫咸被强行殉葬,他们还会继续潜伏下去呢。
  说到底,都怪乾封帝当年太急了,光宗将其放养多年,以为被孟璋教养的出类拔萃,结果不过稍加打压便原形毕露,眼光短浅,手段拙劣,兼之性情凉薄,猜疑多思,不说为帝,哪怕做藩王,都铁定是个不安分的。
  这种情况下,光宗连储君之位都要另行商榷,哪还会把自己的政治布局和帝脉隐秘交给他,乾封帝最后能爬上帝位,全是因为江南士族与北疆军团两大方势力的利益诉求,他即位之初力排众议保留内侍监,也不过是为了保全己身的无奈之举。
  圣驾周列一早被清了个干净,内侍监武宦此刻全部按兵不动,吕芳眯着眼,嘴角漾起微微笑意,义父他老人家一辈子谁都不信,此次若非鬼门关前走一遭,只怕也不会把这最后一张保命符吐出来。
  虎贲军以一挡百不难,可来自身后的偷袭如何能防,电光火石间大批精锐死于阉宦手下,天坛上血流成河。
  任谁能料到内侍监竟临阵倒戈,协助反贼行刺帝后!
  清河郡王刀尖狠狠下落,不需要探查了,补上这一刀,一切就结束了。
  “咻——”
  利箭破空而至,直接洞穿了盛阆疾的右臂,力道之大竟将人生生带退两步。
  “是陆冉!咱们南郊的兵马,到了!”
  江夏侯驰骋北疆数十载,就没打过像今日这么憋屈的仗,都是半生戎马的老猎手,却被几个奶都没褪干净的皇子赶来追去,奶奶个球的,不给皇室点颜色看看,真以为他们武勋都是任人拿捏的软蛋呢。
  老永安侯一直护着太子,且战且退,这会儿看见南郊的旌旗也是松了一口气,不管来的是谁,他们几家的性命总算能保全了。
  乾封帝现在生死不明,太子是名正言顺的储君,今日只要收拾了这几个闹事的,把人拱上去,将来禁军、金吾卫还不都是他们的囊中之物。
  现在且先观望着,待那四位王爷自己决出个胜负,他们再收拾残局也不迟。
  东宫连失两子,悲痛刻骨,胸头滔天怒火却不得不忍。南郊武勋今晨刚被他摆了一道,众多后嗣困陷东宫,方才乱局中武成侯那个老贼更是瞄准了他这边猛攻,不是永安侯英勇,死死拽着他,只怕乱军早就把他砍成肉泥了。
  南郊受他牵累良多,这会儿未必肯真心替他出力,太子不敢发号施令,还得缩着脖子等,等赵秉安的大军来临,那才是他立身的资本。
  清河郡王重伤,携箭伤败退,乾封帝被残余虎贲军救走,抬至李卓身旁时仍然昏迷不醒。
  俪王木木的望着远方,看着皇宫方向飘扬的烽烟,脸上浮现出静谧安详的神情,他踮着脚,摇摇晃晃的扶起光宗帝后的灵位,整齐的安放在祭坛之上。
  匕首早就淬了毒,皇帝活不成的,父皇母后在天有灵,看到他如今这般下场,也可安息了吧。
  唯一可惜的就是疾儿,明明可以送出皇陵,隐姓埋名,安度一生,偏偏被人把持操控。孟璋深恨父皇,连带定北侯都积怨不浅,几番教唆外人哄骗兵符,居心叵测。
  不过,“辛亥年,岁星当令,主天下大变!”,那个孩子伴着巫咸的批命而来,碾灭了俪王最后一丝侥幸,大朔延续了不到一百四十年的国祚可能就要断送于太子之手,俪王轻轻扶着先帝的灵柩,略微有些难过,为什么呢,当年为什么要留下那样的旨意,皇长兄根本不配坐拥这如画江山,不管为子,为兄,还是为帝,他俱不合格!
  定国公眼见南郊大军天降,气得目眦眼裂,陆冉这个孽畜,坑累公府巨矣!
  赵秉峻统率三千骁骑,筑成东宫中帐。太子紧拽永安侯袍袖,他现在除了赵家谁都信不过。
  南郊武勋归位,两万大军瞬间有了主心骨,陆冉眼见兵权被分也无可奈何,只能老老实实的顶在前面。他是被驱逐的丧家之犬,没有南郊收留,天下之大也无他容身之所。
  金吾卫现在四面受敌,诸王谋逆,东宫态度不明,当此之时,李卓已经掌控不了局面。乾封帝身上的两处伤口都不致命,可眼见血流不止,口唇青紫,众人便知这是要不好了。
  内阁里六老惶惑,全没了主意。
  沈炳文眸色极沉,千算万算,没料到皇帝把自己给玩脱了,清河郡王,内侍监,一步接一步,先帝当真是老谋深算,死了那么多年都不消停。
  “圣驾罹难,快快护佑国本……”
  “圣上还没驾崩,顾阁老慎言!”
  厉声呵斥,沈炳文少有疾言厉色的时候,可他一旦动怒,顾椿还真是只有诺诺的份。
  乾封帝倒下了,这打了沈炳文个措手不及,却让苏袛铭以及麾下诸多士族死里逃生。苏次辅手上青筋凸起,竭尽全力才压抑住澎湃的心潮,他坚持到如今还未站队是值得的,顾张二人早早将自己锁缚在太孙一辈,踩着太子的颜面存活下来,如今,圣驾早崩,东宫即位之后必存芥蒂,他们俩个早晚会被年幼的王孙拖死,再不会是苏氏的威胁。
  泽衡,做得好!杀了这个昏君,苏沈牵制而生,他父子俩的一切牺牲都值了!
  苏袛铭遥望着皇城中燎天大火,眼眶里蓄满了泪水,他这一生,无愧家族,无愧士族,唯独对次子,亏欠良多,连一丝血脉都不能为他留下。赵秉安年幼怀柔,可赵家里多的是经验老道的官场人精,赵怀琰绝不会留下苏煜这个致命的活口,就连夏氏腹中之子,只怕也……
  户部左右侍郎跟随在次辅身后,苏家多年经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麾下势力渗透朝野,这会儿都在等着部堂拿主意。
  “中宫何在?”
  苏袛铭一句话刺中要害,夏皇后人呢?
  东宫生母,未来的皇太后,此刻却衣衫不整,狼狈不堪的被扣押在天坛栏杆上,长宁郡王、清河郡王,望着这个女人的目光就像是淬了烈酒的利刃,恨不得一片一片把她剐成肉泥。
  萧氏、宋氏、穆氏,三位娘娘接连惨死在夏皇后手下,三位王爷对她的仇恨可一点不比乾封帝少!
  “母后!”
  太子被武勋死死拦着,不给他越过戒线。
  宫侍早就逃的一干二净,中宫身侧一个护驾的都没有,夏皇后拖着厚重的凤服,仓惶的避到玉拦边缘,稍退半脚便是摔个脑浆迸裂的下场。
  长宁郡王狞笑着从地上爬起来,捡拾起方才跌落的匕首,一步一步往夏皇后逼近。
  “这个贱人要用来祭祀我母妃,这是你允诺过我的!”
  清河郡王从沉都带来了萧氏的牌位,他自小立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