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幼子的从容人生-第1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提了,老六我看得够紧了吧,那听风水榭也没见他少去啊。”
  “六哥算是不错了,好歹没带回来,我们家那位,可是破天荒纳了俩,想想我就闹心,嫂子你们说,阖府爷们哪有像他这样的啊。”
  十二少爷序龄最小,在府中受尽宠爱,便有些放浪不羁,出门做客的时候,在溧阳公主府春风一度睡了两个宫婢,逼不得已纳进府里,为了这事,十二少奶奶是闹了又闹,可最后还得捏着鼻子认了。因为这个缘故,邵府十二少爷差点没被打折腿,年初刚好些。
  这种事做妯娌的还真不好说什么,邵府里头姨娘虽少,但每房里总会有那么一两个,十二未经弟妹同意在外面厮混是不对,但就他那性子,哪是能管束得了的,早早晚晚都有这一遭罢了。
  虽然实情是这样,但几位少奶奶还是柔声安抚了小弟妹。


第192章 风声起
  这女人的苦水一倒起来,没几个时辰不能了事。
  邵府十二少奶奶哭天抹泪; 对自家那个不省心的郎君恨得咬牙切齿; 结果前头下人一报; 说是十二少爷醉倒在府门外; 立马蹿起来,赶回房照顾去了。
  几位少奶奶瞧着这风风火火的,都笑骂冤家。
  四房里头,邵媛馨的胞亲兄嫂林氏一直没怎么说话,眼神都凝在了小姑子的肚子上。她过门年逾三载,至今一点动静没有,实在是愧对公婆。
  这门婚事原就是林家高攀; 林氏迟迟未有孕信; 娘家那边已经都急了。
  邵玄渊夫妇同样也急; 但他们老两口拿那个顽固的儿子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这门婚事是他们强逼的,原以为儿子婚后对媳妇体贴入微就算是认命了,可没成想新婚不满两月,人就挂官出京了; 留下寥寥几语让一房人牵挂着。
  邵四夫人因为这事差点没把自家夫君捶死; 既然做不到,当初何必许下那样的承诺。柏博费尽心力夺下状元之位,最后还不是眼睁睁看人入了宫。
  林家这闺女是不错,但临时抓过来顶包,四夫人老觉得亏欠了人家。
  要不然,京城大户人家的女眷; 进门三年没有消息,婆婆早该塞人了。
  提及这个,四夫人瞧着闺女的眼神便有些担忧,这小夫妻新婚,正是蜜里调油的时候,媛馨此时就怀上了,女婿那头是怎么料理的,侯府三夫人就甘心让她宝贝儿子忍着?
  女眷们这回来一大要点也是想探探这档子事,她们怕小姑子年轻不晓事,届时感情用事,伤了婆媳、夫妻之间的情分。
  再说,府上当初也陪嫁了四大八小,十二个陪房丫鬟,家里婆子娘兄弟都攥在府上,不愁她们有异心,怕就怕小姑子不乐意。
  “亲家母求孙心切,现如今可算如意了。媛馨一进门就这般争气,不管腹中是男是女,都能在永安侯府站稳脚跟了。”
  大少奶奶入冬之时生了个千金,因着前头已有一子,所以对这个闺女也很珍视。她倒是觉得先开花后结果也是一桩美事,但赵家三房里的情形,只怕等不得。
  这肚子没显出来,妯娌几个也看不出端倪,便只能拿话安抚着小姑子,生怕堵了孕妇的心思。
  倒是邵媛馨,大大方方的把话挑开了。
  “婆婆前几日刚请太医院正诊过了,应该是个男丁。”
  对蒋氏这股执念,赵秉安是没办法了,当初他亲姐怀头胎的时候也是这样,镇远将军府还没说话呢,她已经拉着佘老先生风风火火赶去了,好在最后是皆大欢喜,不然真不知如何尴尬收场。
  此次也是,刚满三月,医正就登门了,赵秉安赶去阻止的时候,那脉都已经搭上了。
  原本赵秉安担心这件事会让媳妇心中有所芥蒂,但邵媛馨自己也是松了好大一口气的样子,让他默然无语。
  那时候蒋氏瞧着儿子沉下来的脸色还是心虚的,毕竟当初给闺女诊脉的时候就被念叨过,但要她真猜个六七月,那还不还得憋死啊。
  心里有个底,就不用瞎惦记了呗。
  以前,蒋氏对邵媛馨算是体贴宽宥,不过该立的规矩还是要立,但现在,不夸张的说,那就是百依百顺。
  就连三爷,知道儿媳妇怀的是孙子之后,都到宗祠那边上了好几柱香,甚至不惜走了三房的公帐扩修回文院,偏心的不加掩饰。
  邵府的女眷听到这喜信也都笑开了花,只要生了儿子,小姑子可就算稳妥了。
  “媛馨啊,别怪大嫂多嘴,你们现在还同房吗?”
  初为人妇,邵媛馨不是很招架得住这种话题,羞红了脸颊,随后轻轻摇了头。
  但不过片刻又马上补了一句,“明诚平日多歇在书房,隔个两三天便回外间榻上歇息一次。”
  “他要准备会试,我平常也不怎么去书房打扰。”
  “那就好,嫂子们就怕你一时迷了心窍,将人看得太死,反而落了下乘。”
  瞧着小姑子面带雾水的样子,几位少奶奶也不再多说什么。有些事不管它有没有,糊涂着混过去,对自己对别人都好。
  换句话说,赵家姑爷若真的偷摸在书房泻火,那媛馨将真相戳破之后伤的还不是自个儿吗。
  高门都有规矩,那些服了药的丫鬟,任她们千般手段都上不了台面。
  再者婢生子,那可是要辱没门庭的。
  不过,姑爷看着也不是那样的人,瞧小姑子这脸色就知道,人家小两口过得好着呢。
  邵媛馨微勾了下唇,虽然成婚不久,但她对明诚的性子也摸着了几分,这个人啊,最是不解风情,后宅里那些弯弯绕绕在他眼中都是麻烦,若非婆婆不谙心计,恐怕他的目光都不会转到后宅半分。
  所以,从开头到现在,她从未开口让身边人代替服侍,就连婆婆那边偶尔的暗示她也佯装听不懂,反正明诚不松口,她何苦给自己找罪受。
  太子现在在朝中一家独大,乾封帝一反常态,慷慨放权,凌曹顾谭等数家势力在六部敞开了撒欢,族中子弟尽出,吃相很是不雅。
  永安侯府作为东宫明面上的铁杆心腹,在此时自然也是水涨船高。尤其是三爷赵怀珺,整天被唐老爷子带在身旁,指点政务,很有将工部相托的架势。
  但这一切不过是虚华的假象而已,三爷甚至包括世子,他们都已经在朝野中走到顶峰了。
  世子立身的根基是武勋,所以他与内阁永久无缘,哪怕兵部尚书一职,他都不能想。老侯爷原本对他的冀望也只是让他以二把手的身份把持兵部,因为阁老们都是挂名尚书,真正的实权一直都攥在各部左右侍郎手里,尤其是左侍郎,掌着军需调令,哪户武家不得小心讨好着。
  而赵怀珺能在工部中有如今这番成就倒是意外之喜,但三爷乃是蒙荫入朝,三品即是一道跨不过的天堑。
  非翰林不入阁,非地方不挂相,这可不是说着玩玩的。
  三爷一条都不符,怎么可能接唐老尚书的班。至多再过三四年,等五爷斗倒了闵宏达,坐稳了浙江总督的位子,三爷或是世子就要择一隐退,待五爷回朝之时,侯府里“怀”字辈都会退下来颐养天年,至多留下二爷这个不起眼的大理寺卿撑撑场面。
  沈家、邵家都是这么过来的,永安侯府若真想出位阁老,就必须有所牺牲。
  老侯爷还藏着一则算盘呢,他想着沈首辅的身体还能撑几年,在那之前先把秉安的跟脚立住了,将来老五一回来,直接叔侄俩都送进内阁里去。
  哪怕是个七品待诏,只要秉安能在内阁待下去,便能刷出一份最耀眼的资历。想想当初的万有成,也不过就是六品内阁司直郎,结果出京之后直升从四品的布政使司参议,前提还是犯错被贬出去的。
  大朔官场规矩如此,只要跟内阁沾上边,就相当于镀上了一层厚厚的金漆,万法不破。
  这都是后来的事,现在谋划为之尚早。
  眼下月尾将过,魏王与长宁郡王的婚期马上要到了,内务府最近忙得团团转,好在长宁郡王府规制撤了大半,凑合一下便行,不用很费心思。
  满京城权贵虽然手上有两封喜帖,但不用想也知道届时他们会去哪场喜宴。
  襄成侯府也完全没有嫁女的喜悦,毕竟那位现在时疯时癫,自家闺女嫁过去,日子该怎么过啊。
  穆氏阖族贬为庶民,流放海南,仅有两个女儿被托在长宁郡王府,挂着侍妾的名照顾表哥殿下,乾封帝对这些视而不见,都默许了。
  康王若是还清醒,惩戒绝不会到此了结,但自己的亲身骨肉失了灵魄还牢记着父母养育之恩,乾封帝很难不被打动。
  襄成侯府在北疆的军权已被收回,但乾封帝为了弥补,将皇城九门之一的仪风门划给了水家。虽是东北外城,但好歹也有两千禁军,在勋贵里头算是了不得了。


第193章 风流韵事
  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既是乾封帝的寿辰; 也是五六两位皇子迎亲娶妻之日。
  司礼监上下这几日忙得连轴转; 连洒扫的小太监都不得闲。
  武贤妃现在成了宫里的二把手; 大权在握; 连刘谙照面都得小心伺候着。魏王又是诸皇子中仅剩的一字亲王,身份尊贵,司礼监不拿出十分的力气应对,不等于给自己树敌吗。
  原本这两桩婚事的喜银一共是四十万两,但长宁郡王不过一落毛的凤凰,在他身上已经没有任何可投资的地方,司礼监最是势力; 端会看人下菜碟; 康王府中早先投进去的好东西都被搜刮一空; 除了内务府规制内的那点物件,六皇子这门婚事什么都没多添。
  襄成侯府那边得了兵权,对这门婚事的怨愤也少了些,额外给长宁郡王妃的嫁妆上补了不少东西; 好歹保住了体面。
  清晨时分; 百官携家眷入宫,在太和宫殿中喜贺圣上大寿。
  寿康宫楚太后时隔一年再度现身宫闱,瞧那气色,还算不错。
  夏皇后方才正与瑞嘉公主谈笑,结果老太太一到,母女俩立时歇了声。祖孙两个早就因为承恩公府那一家子撕破脸了; 说句大不敬的话,前脚老太后一蹬腿,瑞嘉公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