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成宫斗文里的皇帝-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滴血认亲,我们都知道是不科学的,也很扯淡,所以景琮动了手脚。
  对于先帝,景琮和太后都恨毒了,乐意看到先帝的笑话。


第047章 
  景琮去给太后请安的时候; 见太后满脸笑容,一副心情极好地模样; 好奇地问了一句:“母后,昨晚是做了什么好梦吗,儿臣见您心情不错?”
  “的确是一个好梦。”太后笑眯眯地说道,“昨晚梦到先帝,我把瑞王不是他亲生儿子一事告诉了他,他被气的不轻。”想到梦里先帝听到瑞王不是他亲儿子时的表情; 先是难以置信地震惊; 接着是满脸愤怒,最后是发了疯一样大吼大叫。
  景琮听到这话; 微微扬起嘴角笑了:“那还真是一个好梦; 先帝的表情一定很精彩吧。”
  “如果他还在世的话; 一定会被活活地气死。”想到梦里先帝痛苦万分的表情,太后只觉得心里十分痛快。她活了一辈子,从来没有像昨晚那样畅快。
  “真是报应不爽,这下他在九泉之下也不安宁。”一想到先帝连死了都不能安宁; 太后的心情变得更加美好。
  景琮对此评价道:“自作孽不可活; 如今先帝已经成为大周最大的笑柄。”先帝在世的时候,不仅昏庸无能; 还非常荒唐,弄得民不聊生,老百姓对他恨之入骨。如今得知先帝被他最宠爱的妃子绿了,还帮别人养了十几年的儿子; 老百姓们也觉得十分痛快,暗地里一直拿这件事情出来当做笑话来说。
  “他活着的时候做了不少孽,已经让他遗臭万年,如今再加上瑞王一事,他的名声就更臭了。”太后原本担心滴血认亲这件事情,会影响到儿子的名声,不管怎么说先帝是儿子的父亲,儿子揭露父亲的丑事会背上不孝的名声,没想到老百姓们不仅不骂儿子不孝顺,反而夸赞儿子做得好。
  “瑞王的这件事情足够让先帝名留青史。”可惜,先帝没有来找他对质,不然他就能看到先帝精彩的表情。
  “琮儿,你做这件事情还是太冒险了,如果你被世人责骂不孝怎么办?”一个不孝的罪名扣下来,将会影响琮儿一生的名声。
  “母后,儿臣这是帮先帝讨真相,老百姓们不会觉得儿臣不孝。”景琮微微一笑,高深莫测道,“母后,对老百姓们来说,朕是个好皇帝,不管朕做什么都是对的。”
  “这倒是,你比先帝好太多。”有了先帝做比较,琮儿这个皇帝是一个为老百姓考虑的好皇帝。老百姓有多恨先帝,就会有多拥戴琮儿这个皇帝。
  景琮毫不谦虚地说道:“这点儿臣也是这么认为。”和圣祖爷相比,他这个皇帝还差很多,但是和昏庸无能的先帝比起来,他这个皇帝做的非常不错。
  太后被儿子“大言不惭”的话逗乐了:“你啊……得把目光放远点,不要和先帝比,要和圣祖爷相比。圣祖爷在世的时候,咱们大周可是盛世,可惜先帝把这片盛世败完了。你如今要做的不仅是再次创造大周的盛世,还要超过圣祖爷。”她的儿子是一个好皇帝,也是一位处处为老百姓考虑的好皇上,她相信再给儿子十几二十年的时间,儿子一定能创造出不输给圣祖爷在世的盛世。
  “母后,您说的是,儿臣一直以来的目标就是再创造一个不输给圣祖爷在位期间的盛世繁荣。”对他来说,做皇帝的最大的成就感不是拥有多少美女,也不是拥有多少权势和荣华富贵,而是建立一个国富民强、太平盛世的国家。
  让所有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让所有的孩子都能读书,让敌人不敢再侵犯……这才是做皇帝的最大的成就感。
  目前,老百姓只有一小部分人不用担心温饱问题,也只有更小的一部人才有能力读书识字,离他想要打造的盛世繁荣还差很多,所以他还得努力。希望这个梦想目标能在二十年内完成,这样也不枉费他当一回皇帝。
  “母后相信你一定能做到。”圣祖爷曾经说过琮儿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唉,在创造盛世繁荣之前,要先把朝中的一些毒瘤拔出。”如今,他解决了理国公和瑞望这两大毒瘤,但是还有好几个毒瘤需要拔出。接下来,要铲除的毒瘤就是镇国公府。
  想到朝中的局势,太后微微皱起眉头,“如今理国公府没落,瑞王和西宁郡王被满门抄斩,解决了两个,接下来就是镇国公府、赵家……”
  提到理国公府,景琮唇角扬起一抹凛冽地弧度:“理国公府只是暂时解决,不算彻底解决。”
  “你还怀疑东安郡王的余孽在理国公府?”
  景琮微微点了下头:“朕一直坚信东安郡王的漏网之鱼在理国公府,还有那半块玉玺也在理国公的手上。”当年,东安郡王造反的时候,收买了先帝身边伺候的太监,把传国玉玺偷走了。等他平反后,只找到半块传国玉玺,剩下的半块不知所踪。
  “那半块玉玺不是没有任何作用了吗?”儿子登基后,就命人重新打造了一块完整的玉玺,宣布之前用的玉玺作废。因为这件事情,当时还掀起了不小轰动和争议。
  “虽然没有任何作用,但是毕竟是传国玉玺,还是要把它找回来。”你说说先帝是多么的无用,做皇帝做到后面,竟然把传国玉玺弄丢了。
  太后点点头赞同地说道:“这倒是,毕竟是传国玉玺。”
  这块传国玉玺其实是前朝传下来的,当初景琮就是以这个借口废了传国玉玺,重新打造了一块属于大周的玉玺。
  提到传国玉玺这件事情,景琮想到了另外一件事,眉头皱的更紧了。
  “朕一直怀疑前朝还有余孽存在,他们还妄想恢复大夏。”
  太后听的这件事情,心里吃了一惊,神色变得非常凝重:“琮儿,你说的是真的?”大夏还有余孽存在,还想试图恢复大夏,这可是一件棘手的事情。
  “母后,朕曾经听到过一个传闻。”
  “什么传闻?”
  “大夏朝留下一笔巨额的宝藏,需要传国玉玺才能开启。”这个传闻是护龙卫在铲除牡丹亭的时候听到的,也不知是真是假,但是他一直相信一件事情无风不起浪,既然有这个传言传出来,那么这个大夏的宝藏说不定真的存在。
  太后吃惊地张大着嘴巴,呆怔了一会才回过神来:“真有此事?”
  “大夏的最后一个皇帝是个贪财之人,在位期间收敛了不少财富,传闻他把这些财富隐藏在一个神秘的地方,也不知是真是假,不过……”景琮忽然停顿了下,话锋一转,“当年老祖宗攻打大夏的时候,大夏皇宫并没有多少金银珠宝。大夏的最后一个皇帝是个贪财之人,不可能没有什么金银珠宝,所以在那个时候就有人说大夏最后一个皇帝把他收敛来的财宝藏了起来。”
  “大夏后期民无聊生,穷的一贫如洗,皇宫里没有多少财宝也很正常。”太后不太信这个宝藏的传言,猜测道,“或许这个传言是大夏的余孽故意散布的,为的就是引诱人,要知道财帛令人心动。”
  “母后说的也有道理,但是自从朕登基后,有不少人是冲着朕手里的半块传国玉玺来的。”他刚登基的时候,经常有人夜探皇宫。直到他当着文武百官们的面,把半块传国玉玺摔得稀巴烂,那些人才停止。
  “你怀疑东安郡王的余孽知道大夏留下来的宝藏的消息?”
  “也不是不可能,不过也有可能不知道,不然传国玉玺不会在东安郡王手里变成两块。”传国玉玺是鼎鼎有名的和氏璧做的,这世上只有一块和氏璧,如今传国玉玺被分为两块,其中一块还被他毁了,那些想要寻找宝藏的人怕是呕的要死。
  “这么看来,你把那块传国玉玺毁了是正确的。”如果没有毁掉,不知道又要闹出多少麻烦事情来,甚至还会有危险。
  “朕现在找不到理国公收养东安郡王的漏网之鱼的证据。”最主要一点就是东安郡王的余孽是男是女还不清楚,有的说是东安郡王的小孙子,也有的说是东南郡王的小孙女。不管是孙子还是孙女,理国公府这些并没有出现小孩子。不过,很有可能理国公把东安郡王的孙子或者孙女安排在别的地方抚养。
  “你不要急,是狐狸早晚会露出尾巴的。”
  “母后说得对,朕只需要耐性等待。”这个秘密,理国公不可能隐瞒一辈子。
  “那个大夏的宝藏,你也不用太过在意,这些恐怕是空穴来风。”太后担心儿子想要得到大夏的宝藏做出疯狂的事情来。
  景琮明白太后的意思,无奈地失笑:“母后,朕对大夏的宝藏不感兴趣,再说那些宝藏朕自己也有能力赚到。朕只是担心别人得到大夏的宝藏,起了不该起的心思。”大夏的那些余孽估计也想得到这些宝藏,然后利用这些宝藏复辟大夏朝。
  太后觉得景琮这句话说得很对,心里不禁有些担心,“既然这样,你还是暗中多多留意吧。”
  “关于这件事情,朕一直派人暗中注意,不过到现在也没有一个确切的消息,就连传说中的藏宝图也没有露面。”如果这个宝藏的传言是真的,那他就必须找出来,杜绝那些有企图的人得到。如果是假的,那就更好。
  “看来,多半是假的。”不过,这是她第一次听说有宝藏一事。
  “假的更好。”如果是假的,就不用他烦心了。
  “镇国公那边有动静吗?”比起什么大夏宝藏,太后更关心镇国公府。
  “有,不过儿臣就不告诉母后了,省的您担心。”镇国公打算在春猎的时候刺杀他,这件事情还是不要告诉太后,省的太后整天提心吊胆,露出破绽来。
  太后听到这话,就知道儿子不想让她操心,也就没有多问了。“你告诉母后,你有几层把握,会不会有危险?”
  “九层把握。”景琮一脸自信地说道,“母后放心,儿臣不会有事。”
  “那就好。”见儿子这么有信心,太后心里就放心了不少。
  这个时候,千面婆婆走了进来,一脸恭敬地说道:“太后、皇上,该用午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