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在南巡途中,裴清殊曾经抓过一批逆贼的缘故,裴清殊之前就设想过,自己回京之后有可能会被晋为亲王。
但是皇帝突然把他调去兵部,还封为兵部侍郎,这却是裴清殊怎么都没有想到的。
正常来说以皇帝的性格,如果对裴清殊进行调动的话,应当会提前和他商量才对。
可是这一回,皇帝事先什么都没有透露过,直接就下了圣旨,让所有人都感到十分的措手不及。
除了裴清殊之外,这次被晋封的还有除了十皇子之外的、此前还没有封王的几个皇子。
七皇子的爵位虽然没有动,但被晋封为正三品火器营冀长。八皇子被封为景郡王,十一皇子被封为恭郡王,十三皇子被封为淳郡王,就连年幼的十四皇子也被破格封为宝郡王。
先前其他兄弟还没有封王的时候,十皇子还能安慰自己,不是只有他一个人落在了裴清殊的后面。
可是现在,就连年幼的十四都已经是郡王了,十皇子还是一个没有爵位在身的普通皇子。十皇子只觉自己丢人丢到了姥姥家去,在府中大哭了一场不算,还跑去宫中叫屈,结果被皇帝给骂了一顿,从乾元殿里撵了出来。
十皇子绝望之下,只能去谨仁宫找他的母妃敦嫔帮他出出主意。
敦嫔现在也正在为了十皇子没能封王的事情上火呢。见儿子这个不争气的样子,敦嫔没好气地说:“哭,现在哭还有什么用!谁叫你不长脑子,跑去招惹曾家的那个小贱人!现在好了吧,就为了逞一时的口舌之快,你父皇恼了你了!”
十皇子委屈地说道:“母妃,我也是按照您的意思,才故意装作没心没肺的样子嘛!不是您说的,这样就可以在保护自己的同时,还能达到目的么?”
敦嫔恨铁不成钢地骂道:“你个蠢货!没心没肺也是有底线的,你一旦越过了那个线,那就是真蠢了!难道你看不出来,你父皇心中一直对曾云和宁妃有愧么?结果你还跑去刺她们两个,这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是什么!”
十皇子张了张嘴巴,想要反驳母亲的话,却是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敦嫔看到十皇子这个样子就来气:“要是你怼她们两个,能给你带来什么好处也就罢了。可你自己说说看,你当初那么做,到底有什么好处?!”
十皇子小声嘟囔道:“我就是看老十二那么风光的样子来气,但是我又说不过他……看他和宁妃她们有说有笑的,我就刺儿了宁妃两句。谁知道他的那个侧妃看起来娇娇弱弱的,竟然还给宁妃出主意,让宁妃装晕……真是气死我了!”
“有什么好气的,既然技不如人,你要么就彻底认输,要么就想办法扳回一局,在我这儿生闷气有什么用?”
十皇子被敦嫔说的几乎没了脾气。老大不小的一个人了,委委屈屈地坐在那里,看着竟是有几分可怜。
到底是自己的儿子,敦嫔也不舍得骂的狠了。教训完老十之后,她便给十皇子出起了主意:“我看你父皇现在也是老了,越来越看重骨肉亲情。谁友爱兄弟,他就喜欢谁。不然老十二现在为什么那么风光?除了俪妃的原因之外,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重情义,或者说,是表现出了一副重情义的样子。”
见十皇子认真地看着自己,敦嫔继续分析道:“你看吧,当时大皇子和老七上战场,杳无音信的时候,老十二第一个提出率兵前去支援。现在四皇子出了事,你们这些兄弟谁都不敢去看他,只有七皇子和十二皇子例外。所以现在,皇上才格外重用老七和老十二。”
十皇子不确信地说道:“母妃,您说的是真的么?”
“是真是假,你去试一试不就知道了?”敦嫔低声说道:“老四那边恐怕有皇贵妃的手笔,咱们不好走得太近。不过曾云和宁妃那边,你完全可以多走动走动。曾云才几岁?你对她好一点,过去的那点儿不愉快她很快就会忘了。要是她和宁妃能替你在皇上面前说几句好话的话,那你这郡王之位还不是手到擒来?”
“这……”一想到要他放下身段,去讨好那么大点的一个小丫头,十皇子就十分不忿。但是为了他的前途考虑,十皇子也不得不听从了敦嫔的建议,提着一大堆礼物去华阳宫,跟小婉云套近乎。
十皇子本以为自己当初把这丫头得罪得那么狠,小婉云会害怕他,甚至讨厌他才是。
没想到小婉云除了有些怕生之外,并没有对他十分抵触,这叫十皇子感到十分惊喜。
就在十皇子忙着讨好一个小女孩的时候,宝慈宫里,全皇贵妃难得大发脾气,将她平日里最喜欢的花瓶狠狠地推翻在地。
伴随着一声清脆的瓷器破碎声,二皇子叹了口气,坐在一旁无奈地说道:“母妃,您现在发脾气又有什么用?我早就同您说过了,老十二并非池中物,可您就是不相信。现在好了吧,倒了一个老四,父皇又把老十二给扶上来了。”
“皇上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先前皇贵妃还以为皇帝是在二皇子和四皇子当中犹豫不决,所以才迟迟没有立太子。
可是现在,皇贵妃忽然有一种非常不好的感觉——
“他所做的这一切,该不会都是在为老十二铺路吧?”
皇贵妃越说,越觉得自己的猜测非常有可能成真:“我还真是差点忘了,当年皇上原本是很喜欢老十二的。后来老六出了事,俪妃又生了十四,老十二才渐渐变得不那么扎眼了。现在回头想想,莫不是皇上早就有了立老十二为太子的打算?”
二皇子听了这话,只觉心底发寒:“母妃的意思是,父皇抬举我,抬举老四,都只是为了……替十二弟挡刀子么?”
第225章 投奔
“看来以前,竟是我们小瞧了皇上了……”全皇贵妃眉头深锁; 突然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慌感; “这也只是我的一个猜测而已。现在你父皇这样不按常理出牌; 实在是叫人摸不着头脑。”
二皇子突然觉得心很累:“母妃; 您说我有这么多的兄弟,好不容易斗倒了一个,父皇又扶起来一个,这样下去什么是个头啊?难不成真要把我所有的兄弟都赶尽杀绝,才能轮到我坐这个太子之位么?依我看,要不咱们干脆放弃算了!整天算计这些多累啊!”
全皇贵妃闻言十分生气地说:“说什么傻话呢!现在你距离太子之位,也不过一步之遥而已; 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放弃?而且你有没有想过; 老十二可是老四那边的人; 万一他当上了太子,咱们母子会有好果子吃么?”
听了皇贵妃的话之后,二皇子仔细想了想,发现是这个道理没错。从决定追逐太子之位开始; 他根本就已经没有回头路可以走了……
“现在不是他们死; 就是我们亡,所以你万万不要再有什么退缩的念头了!”全皇贵妃的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起来,“更何况,我们现在还远远不到山穷水尽的时候……”
全皇贵妃向来是个有主意的人,刚才她露出焦躁的模样,所以二皇子也跟着她烦躁。现在她重新镇定下来了; 二皇子就跟找到了主心骨一样,逐渐找回了自信:“您说的也是,老十二再怎么能耐,毕竟还嫩着呢。父皇抬举他做兵部侍郎,可以啊。我倒是想看看,他这个侍郎的位子能不能坐稳!”
……
虽说这一回,皇帝封赏了不少皇子,不过在这当中,还是属裴清殊和十四皇子兄弟两个最引人夺目。
裴清殊就不用说了,他年纪轻轻就获封亲王,又加封兵部侍郎,足可看出皇帝对他的重视。
至于十四,虽说他只是获封郡王,但同样不可小觑。因为当初裴清殊封郡王的时候虽然十分年轻,但也是在他出宫建府,办了好几样漂亮差事之后才获封的。
可是现在,十四尚且年幼,还只是一个九岁的小萝卜头,皇帝就封他做了郡王,足可看出皇帝对十四的宠爱……
原本许多人都和皇贵妃母子一样,以为在四皇子倒台之后,二皇子入主东宫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没想到皇帝竟又突然来了这么一出。
现在朝臣们是越发看不明白,皇帝到底是想立哪个儿子做太子了。
不过皇帝这回这么做,虽然给裴清殊拉了不少的仇恨,但与此同时对他也有不小的好处——以往许多没有考虑过扶持十二皇子上位的大臣们,现在都开始把目光放在裴清殊身上了。
他们突然发现,十二皇子虽然年轻,但一表人才,论起个人能力来丝毫不在二皇子之下,甚至还远远优于比他年长十岁的二皇子。
仔细想想看,裴清殊生母的身份虽然不如皇贵妃高,但是俪妃非常得皇帝宠爱。而且裴清殊还有一个优势,就是他的养母是出身傅家的淑贵妃。傅家的家主荣国公现在掌握着神枢营,实力同样不可小觑。
可以说裴清殊除了年纪轻一些之外,和二皇子相比并没有什么劣势。
想通这些之后,一时之间,许多大臣们都开始热络地往裴清殊府上跑。其中不乏许多曾经支持四皇子,现在惧怕二皇子登上皇位会对他们进行打击报复,因而不得不投奔裴清殊的人……
虽说皇帝突然给裴清殊加官进爵,但在裴清殊看来,皇帝的态度现在还并不算特别明朗。
所以他还不敢大张旗鼓地笼络朝臣,以免皇帝会像当初对待二皇子和四皇子那样,对他产生猜忌之心。
对于这些来投奔他的大臣,裴清殊一律都采取着“亲近但不亲密”的态度。他热情地招待他们,但涉及夺嫡的事情,裴清殊一个字都不多提。
别看这些人表面上对待他都是一副巴结讨好的态度,谁知道他们面皮底下究竟是人是鬼呢?
总之一个人是否是真心想要投奔他,不是看他们说了什么,而是要看他们做了什么。裴清殊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辨认真正的值得自己信任之人。
裴清殊晋封亲王后不久,荣贵妃就亲自登门,向淑贵妃道歉。
过去,在荣贵妃和淑贵妃的这段姐妹关系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