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傅煦表示赞同:“但凡提起曾家,世人第一个想到的,肯定都是镇国大将军曾剑。三皇子应当就是看中了曾家军,所以当初才会选择和曾家联姻。”
公孙明犀利地说:“换一个角度想,三皇子为什么怕得罪曾家军呢?他想做什么,才会需要一支军队?”
经过他的提醒之后,就连赵虎都听明白了:“莫不是说,三皇子还想要屯兵造反?!”
“这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其实今天刚看到那封信的时候,裴清殊就有这样的感觉了,“这些年来,三皇兄经历的事情太多了。先是母后被囚,再是自己得病,他性情大变,做出什么可怕的事情都不足为奇。”
公孙明颔首道:“而且你们想想,如果三皇子当真参与了会试舞弊案的话,那他从中贪来的那一大笔钱,会用来做什么呢?他可是出了名的不近女色,也没听说他在京城置办了什么产业……”
几人越想越心惊,一时全都缄默不言。
最后还是公孙明率先打破了沉默:“殿下,我觉得这件事情,您还是先秘而不宣比较好。”
“这话怎么说?”
“您没看三公主的信上说,她还曾经向大公主求助过么?可大公主并没有回应过她。可见大公主,荣贵妃,甚至她们身后的容家和四皇子,都是不打算出面多管这个闲事的,殿下又何必惹麻烦上身呢?”
“可三皇兄万一当真借助曾家屯兵,意图谋反的话……我不应该尽早告诉父皇,避免内战么?”
公孙明笑了笑说:“殿下还是太过良善了。曾家替三皇子养兵,这还只是我们的猜测而已,并没有实际证据。而且以当今陛下的性格,就算查明三皇子真的养了私兵,如果三皇子还没有造反的话,他会不会对三皇子和曾家网开一面?”
傅煦也道:“如果皇上对三皇子和曾家心软,留着他们的话,那他们才是大齐江山的大忌,是一颗不知何时才能除去的毒瘤。还不如等他们露出端倪之后,再将其一网打尽。”
裴清殊知道他们说的没错,可是这样一来,不仅是三公主还要忍受曾俊的暴力那么简单。如果三皇子当真造了反,那受苦的,还有无数不知名的黎民百姓。
“我可以不把信交给父皇,但我也不能什么都不做。”裴清殊想了想道:“要说起来,三皇姐出嫁也有五年了。就算她回京省亲一回,也并不为过吧?”
几人听了,都沉默地点了点头。
离开裴清殊书房的时候,公孙明叫住了傅煦:“傅兄留步。”
傅煦用眼神询问他有什么事。
“我看你方才的神色,应当是觉得殿下有些心软了,对吧。”
傅煦叹了口气,无奈地说:“真是什么都瞒不过你的眼睛。不错,我觉得若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的话,殿下根本就不需要管三公主的死活。”
“杀伐决断,固然是好事。但若是为了争权夺利,而失掉本心,那么殿下纵然登上高位,大齐也只是多了一个暴君而已。”
傅煦闻言神色一变,似有触动。
“条件优越的皇子,除了十二殿下之外,也不是没有别人,譬如四皇子的条件就很好。可我之所以选择追随殿下,就是看中了殿下的宅心仁厚。傅兄有没有想过,若是跟了一位狠心的主子,那你自己将来的结局又会是如何呢?”
傅煦羞愧地说道:“阿明,你无需多言,刚才是我想岔了。你说得对,像殿下现在这样,已经很好了。”
……
裴清殊第二日进宫向淑妃请安的时候,就和淑妃提起了三公主的事情。
这件事情,令仪前几日就同淑妃说过了,那封信淑妃也看过。不过因为裴清殊当时还在狱中,淑妃就没有拿这件事来烦他。
裴清殊把他和公孙明他们商议出来的可能性和淑妃说了之后,淑妃点点头道:“你们的分析很有道理。煦儿和阿明他们让你不要说,也是为了你好。不过依本宫看,他们几个还是太年轻了些。”
裴清殊好奇地问:“母妃这话怎么讲?”
“曾家若当真敢造反,朝廷出面镇压,灭曾家九族,固然永绝后患——可他们有没有想过,曾家军兵强马壮,万一他们造反成功了呢?这天下,还会是裴氏的天下么?”
第157章 案情
裴清殊觉得,淑妃所言不无道理。三皇子和曾家虽有姻亲关系在; 但就看曾俊对三公主这态度; 就知道曾家根本就没把三皇子当真看在眼里。他们很有可能就是相互利用; 各取所需而已。
万一曾家打着三皇子的旗号谋反; 实际上为的是自立为王的话,那么大齐的江山就很危险了。
“你想叫三公主回京省亲,这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起码她在京城的这段日子里,肯定过得比在南疆要好。不过保险起见,我会对皇上建议,让驸马随公主一起进京。这样的话,如果曾家真的起兵; 我们还可以以驸马为质。”
对于淑妃的深谋远虑; 裴清殊十分佩服:“如果那个曾俊能来; 自然是再好不过了。不过这回三皇兄下狱,曾家会不会心存警惕,不肯入京呢?”
“这倒也是有可能的事情。不过不管怎么样,我们总要一试。下个月十九; 就是浣花节了。你三皇姐小的时候; 最喜欢过的就是浣花节……”
听到淑妃这话,裴清殊不由心中一酸。
“我这就去找你父皇,让孩子赶紧回来,过一个好节吧。”
“母妃,”裴清殊忍不住叫了淑妃一声,“三皇姐过去同令仪姐多有龃龉; 母妃不怪她么?”
淑妃笑了笑说:“那都是小孩子之间闹脾气而已,母妃一个大人,岂能和她较真。而且就像你说的,曾家人践踏的,不仅仅是三公主的尊严,也是皇室的尊严。皇家的女儿,不应该这样被人欺负。”
淑妃如此大气,实在是叫裴清殊感到佩服。
比起那个关在坤仪宫里,心胸狭隘的皇后,裴清殊真心觉得,淑妃才是更适合母仪天下的那个人。
……
由于路途遥远,时间紧迫,淑妃和裴清殊商议过后,当天就去了乾元殿找皇帝。
淑妃没有一上来就提让三公主回京省亲的事情,而是先就裴清殊出狱一事,向皇帝表示了感激。
皇帝赶忙说道:“贵妃说这话就见外了,殊儿是朕的儿子,朕既然知道他是清白的,把他放出来不是应当应分的事情么?”
淑妃笑了笑说:“您这么认为,旁人可不一定这么想啊。同样是您的儿子,三皇子和十一皇子可还在大牢里头关着呢。”
皇帝苦笑一声,道:“那也是没法子的事情。朕的这些儿子都长大了,渐渐地与朕离心了。说句老实话,他们心里都在想些什么,朕是真的搞不清楚。以前朕总觉得他们都是些孩子,可是现在,朕已经不敢小瞧他们了。”
“所以说,还是女儿好呀。”淑妃不欲和皇帝说起太多政治上的事情,见时机差不多了,就转移了话题,“女孩儿家再怎么不懂事,也就是小的时候,姐妹间拌两句嘴而已。等长大了,小时候的那些不愉快也就淡忘了。昨儿个令仪还同我说呢,说是浣花节就要到了,可她已经很多年没在浣花宫宴上见过昌仪了……”
提起三公主时,皇帝的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表情:“朕的这几个女儿,就只有昌仪远嫁到了外地。要说起来,朕也已经有五六年的时间没有见过她了吧……”
淑妃赶忙说道:“是啊,都这么长时间不见了,皇上何不叫昌仪和驸马回京省亲呢?要是现在出发的话,应当还能赶上浣花节呢!”
“这个主意不错,”许是太久没有见过三公主这个女儿了,对于她过去的那些不懂事的行为,皇帝都记不太清了。“朕记得昌仪生了一个女儿,应该和令仪家的老二差不多大吧?要是能一起带回京,叫朕瞧瞧就好了。”
淑妃笑道:“这还不是皇上一句话的事儿么?”
皇帝点了点头,也没多想。等淑妃走后,就吩咐下去,让人去南疆传信了。
……
裴清殊从琼华宫出来之后,顺便去庆宁宫看了看十四。
他下狱的事情,把十四给吓坏了。一见到裴清殊,十四就抱着他的大腿哭了起来。
好不容易把十四哄睡着之后,裴清殊正想着回府歇一歇,结果刚出宫就被四皇子叫去了刑部。
对此,裴清殊一点怨言都没有。他现在最感兴趣的事情,莫过于舞弊案的进度了。能够从四皇子这里得到一手消息,裴清殊求之不得。
裴清殊本想一见面就问案子的事情,可四皇子蜡黄的脸色,还有乌青的眼圈,实在让他无法忽视。
“四哥,你这是几天没合过眼了?赶紧回府换身衣服,歇一歇吧!”
就四皇子现在这个样子,裴清殊生怕他案子还没查清楚,人先累倒了。
“没事,十二弟,你先坐下,我有些事要同你交待。”
裴清殊被他弄得心里毛毛的:“干嘛啊四哥,你能不能别用交待这个词,我听着怪害怕的。”
四皇子好笑地说:“你想什么呢!我叫你来,是想把案情和你大致说一下,然后让你帮我继续做一些事情。”
“没问题。”裴清殊一口答应下来。
通过四皇子的叙述,裴清殊了解到,那三名考生招供之后,又有两名考生熬不住招了。
四皇子根据他们提供的线索,列了一个长长的名单,上面涉案的地方官员足有三十人之多,现今大多都已经捉拿归案了。
“身处的位置越低的人,口头越松,越容易供出他的上级是谁。可查到地方知府这里,线索就断了。涉案的两个知府,都坚持自己上头没有人牵线,说是直接联系到考官的。”
裴清殊眉头微皱:“会试舞弊,岂是一个地方的知府能够操作的?主考官和副考官都怎么说?”
“副考官表示,他的确觉得主考官判卷不公,但他为了明哲保身,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提出异议。但他一再保证,自己没有收取任何贿赂。”
“那主考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