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先西北军十五万人回京要驻扎,京师也只有原来京师左营十万人的营地够给他们用了,但是地方还是不够,需要扩建,扩建的时间还非常赶,这事工部就忙上了,然后是西北军的犒赏,银钱是不能少的,户部也忙上了,有些升官的,吏部也不能闲着。西北军回京,皇上是要亲自迎接或是派遣重臣迎接的,这套流程,礼部得好好管着,之后西北军这次回来是最大的原因是思家,那么西北军必定要四散回家的,为了能够回笼兵力,兵部对西北军的名册必须好好校对,兵部也忙上了。
六部当中能得闲的,大约就只有刑部了。
忙碌的众人心里都忐忑的很,就怕现在忙碌了几天,到时候全部是无用功。迎来的会是一场政变。
有人心里有怨气,日子过的好好的,政变什么啊。有钻营的人心里就焦虑的很,这政变实在是把握不好啊。
整个朝堂在一片非常压抑的气氛中忙碌着,好多达官贵人最近都有些小病小痛的。京师的大夫的生意好了不少。直到端瑞王爷和西北军在京师郊外的新左营驻扎下来。三品以上的臣子都恨不得,病重不起,闭门谢客。可是又怕错过了及时的消息。便硬着头皮,跟着轩辕靖身后,在京城门口迎接端瑞王爷和西北大军的归来。
不过场景跟想象的有些差距,至少表面上皇上和王爷相谈甚欢,兄友弟恭,君贤臣忠。
端瑞王爷回京了,当天晚上,七成的朝廷大员是睡不着觉的,有些是怕端瑞王爷晚上突然攻城,所以醒着,准备随时跑路,或是投诚。有些人看形势看的比较清楚,端瑞王爷今儿被皇上留在了宫里,他想动作,得先顾着自己的小命,不过虽然今晚不会攻城,但是保不齐以后不会啊,所以这些人也睡不着觉,想着之后的路要怎么走呢。
萧家这一夜也没有睡觉,不过他们没有那些人那么焦虑。暗地里招了几个亲近萧家西北军的佐领,对端瑞王爷的行事,好好商量了一番。
相家那边在等萧家的消息,没有确切的消息,相家也不能安心,毕竟是关乎整个家族生死存亡的百年大计。马虎不得。
刘家就更睡不着了。原本还有时间细细考虑到底是站在轩辕靖这边,还是轩辕飒那边的,现在轩辕飒已经到了城门口,根本没时间了,也许下一刻,轩辕飒就有可能占领京城呢。
整个京师,最安稳的怕是轩辕靖了,他已经完全打算好了,一场叛乱是在所难免,死伤更是不可估计,该除掉的人是该除掉了。
所以现在的轩辕靖心情很平和,平和的有心思靠在萧锦绣的肚子上,听肚子里孩子的动静。
“你头很重哎。”萧锦绣看着轩辕靖半天不动的头,推了一把说道,“压到孩子就不好了。”
听着萧锦绣埋怨的话,轩辕靖也没有生气,反而顺从的起了身。
“这孩子出生的时辰好啊。”
“都不知道什么时候生的,有什么好的,还是皇上你打算退位去当钦天监的监正了。”萧锦绣戏谑的说道。
“这孩子出生的时候,朕一定已经将整个朝堂掌握在了手中。他的未来,可就没有世家这种东西了,这难道不好吗?”
“恩,好,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一生平顺,无风无浪。”萧锦绣摸了摸隆起的肚腹说着,虽然这跟很久以前她想的做父亲的感觉不同,但是父母对孩子的感情总是一样的。
轩辕靖看着萧锦绣抚摸肚子的神情,便觉得十分温馨,真希望,以后能够一直过这样的日子。就让轩辕朝的世家牵制皇权的时代结束在他的手上吧,轩辕靖坚定了神色。
萧家毕竟没有经历过太大的鼎盛时期,所以对于最大的利益,他们趋之若鹜。拥立之功,是萧家看到的提升权利的最快的方式。朝堂几大世家,第一个向轩辕飒投诚的就是萧家。带着那些萧家手下的西北佐领一起。
“萧家太着急了。”萧锦绣作为一个旁观者说道。
“萧家不过是相家手中的棋子,几句话,几个动作就让萧家做了出头的鸟儿。”轩辕靖可不会一直让相家躲在后面不出来,“让京师右营的一,两个佐领,去端瑞王府走上一趟吧。”
“京师左右营的人可信吗?”萧锦绣有些担忧的问道。
“朕的父皇对世家的政策是安抚,但是不代表他就相信世家是能够完全安抚下来的,父皇在在位三十多年,最大的动作就是在京师左右营上,这些人是绝对的皇党。”轩辕靖非常自信的说道。
虽然京师右营里面的动作十分隐秘,但是相家和刘家在朝堂经营这么多年,总有几颗暗子在最深的地方,等待最值得他暴露的机会。
轩辕靖虽然对京师右营里有奸细这件事十分愤怒,但是转念便有了新的想法,这些暗子还真的可以好好的利用一番。还有宫里的这些钉子,也要好好排查。
等到相家隐晦的通过萧家向轩辕飒投诚的时候,轩辕飒表示不屑。
这让相家开始着急了,这么多年的官宦生涯,习惯了高高在上,习惯了众人追捧,一下子要跌落尘埃,这不是平常的人能受得了的。
相家也是平常人,虽然外表给所有人一股子清高,高洁的模样,内里却已经被权力利益给腐坏了。
也许有那么一两个真正的高洁的饱学之士,但是在大流的驱动下,相家也不得不走向能给相家带来更多利益的方向。
所以在轩辕飒暗示需要讨伐轩辕靖的檄文的时候,相家几乎是毫无犹豫的动了笔头。
“有了这篇檄文是不是就可以判相家造反了呢?”萧锦绣很开心。
“这是相杰的奏章。你看看。”轩辕靖递了一本奏折给萧锦绣,萧锦绣接过来看了一眼,便发现了不对经。
“怎么着字迹不一样呢?”
“相杰这个老狐狸,他还在给自己安排后路呢。”
“那怎么办?”这么好的机会就浪费了吗?萧锦绣是绝对不会轻易放弃的。
“放心,他安排后路,朕自有办法断了他的后路,字迹不同就不是他了,那么相同了呢,那就是他。”轩辕靖早就想好了对策,轩辕朝每个人学习字的时候,必先学的便是临摹,这种功夫会写字的都会那么一两笔,其中也有深谙此道的人,那就是做赝品的那些人。
轩辕靖想的很深远,甚至连那些对相杰崇拜的文人,会找眼光独到的鉴赏师傅来分辨真伪,轩辕靖都已经想好了对策。
一般鉴赏能力强的人,他的造假能力更强一筹,所以轩辕靖这次要找的便是轩辕朝的第一鉴赏师来造这个假。
等到“轩辕飒”带着“西北军”攻城的时候,轩辕靖便冷冷的看着那些慌乱的臣子说着那些用大义来掩盖的虚伪至极的话。
什么百姓为先,不应该因为皇族内斗而伤到百姓。最好的也不过说的是弃京师,迁都。都是一帮孬种,就没一个想着与京师共存亡的。
在一个暗夜,有人打开了京师的城门,这个人是谁,属于谁家不重要,重要的是,轩辕靖要把这个罪名按在谁的身上。
轩辕飒带着西北军进了京师,不到半个时辰,另一个军队便打着勤王的旗帜,把京师给围起来,顺着西北军的路线,跟在他们后面杀了不少人,而西北军的前面,就是保护着皇宫的两万禁卫军。
前后夹击,西北军溃不成军。
几乎所有人都不敢相信,十五万经历过战场打磨的西北军就这样失败了。
很多年后,有历史学家分析这段历史,有过这样的观点,虽然很多野史都记载着,端瑞王爷是领着十五万西北军进攻的京师,但是却没有任何证明证实这一点,有野史说过这么一段话,“西北军由京师东门齐整进入,杀伐声震耳欲聋,经过半刻钟,西北军尽数涌入京师,奔向皇城。”一个东门,宽约四米,因为是有人打开了东门,所有军队没有攻打城池时的凌乱,反而还很整齐,一行大约走六个人,十五万人,半刻钟根本走不完的,这西北军肯定是缩了水的。所以之后西北军才会败的那么惨烈。但是这毕竟是野史,口口相传,总有错误,也有人认为是皇帝轩辕靖手里的那股奇兵起的作用,这股奇兵之后被很多人传说着,他们的神奇被无限制的放大,以至于很多年后,轩辕朝朝纲混乱,民兵四起,但是却没有一支民兵敢打京都的主意。也给了轩辕皇族喘息的时间,更替新帝,实行新政。平复了一场几乎覆国的灾难。
当然这都是些后话,也仅仅是猜测,不过现在我们看的就是历史。
“轩辕飒”领的西北军的确不足十五万,六万余人的军队,因为轩辕飒的调度没有人发现异常。
六万多人进了京师,而后面却有十八万余人在尾随着他们,加上皇城的禁卫军两万,一共二十万人,高下立辨。
叛乱结束之后,便是清洗。
萧家自然是跌落到最底层了,轩辕靖还记得答应萧锦绣的话,便留了他们一家的命,萧云翔和萧云飞受了刑法,被流放至极北。
刘家心里刚为轩辕靖的胜利松了一口气,便又提了上来,因为对抗叛军过程中的懈怠,甚至还有传言开城门的便是刘家的人。
太后的身子骨之前已经非常不好了,经过了叛乱的惊吓,已经到了卧床等着去了的阶段,根本帮不了刘家什么,轩辕靖对着刘家便是一阵大动作,三品以上的刘家人,或者罢官或者降职,至于后宫,皇后降为淑妃,太子被废是肯定的。
而相家,一篇檄文足以要了他们全家的命。作为饱学之士挂了一个叛国的名头,几乎比丧命还严重,在经过多位鉴赏大师的眼光,确定了檄文出自相杰的手笔,相杰当晚就自尽了,至于是畏罪还是被强迫的谁也不知道。
相家一下子从众人推崇的大家,变成人人唾弃之家。相家几个有真才实学,并且保皇的,免于刑罚的,不过最后都被迫改了姓氏,然后隐居到深山当中去了。相家其他人则是斩首示众,相家彻底从轩辕朝消失了。不过相岚却保住了一条命,挂着美人的名头,一直到死。
而“轩辕飒”则是当场死在了乾清宫前的,轩辕靖还以亲王礼厚葬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