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当你变成万人迷-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沈知年也不像去年刚进医院那会儿,院里什么事都不敢给他上手,每天屁颠颠跟在老师背后当应声虫。工作了一年,沈知年现在已经能派上一些用场了,可以去门诊部顶个班,不太重要的手术找不到人时,还能把他拉进去当副手。
  换而言之,放假值班这样的日子,院里很需要沈医生这样能用得上的年轻人作出贡献,让更多兢兢业业的老同志得到解放。
  沈知年虽然确定了年后出国进修,但他还是中大一医院的一员,同样需要继承院里舍己为人的“优良传统”,也只能依依不舍的看着女朋友先走一步,甚至因为晚上要值班,他连送车的机会都没捞到。
  其实许昕华有“专属司机”郁总,沈医生送不送都无所谓。
  跟去年一样,许昕华回家的行李依然只有一个拉杆箱,给家里人准备的东西都让许大哥他们扛回去了,她只要带上自己的行李。
  吸取去年的教训,许昕华这次在箱子里塞了两件羽绒服和好几件羊毛衫,毛绒裤,箱子是有一点份量。
  不过不用许昕华提,大表哥孙国伟一只手就把箱子拎起来了,右手背着他自己来时用过的麻袋,像一堵墙一样站在她身后,隔开了身后推搡的人群,稳稳的护着她上了车。
  乘客大都回家心切,火车一停便轰拥而上,有人挤不上车门,便从窗户口爬进去,工作人员连票都捡不了;卧铺厢相对好一点点,但也没什么秩序可言,大表哥把前面的许昕华护得严严实实,自己却被挤出了一身汗,装着衣服的麻袋都被挤扁了。
  爬上车后,头一次经历春运的表哥摸着满脑门的汗,一脸感慨:“难怪许安他们非要我改成卧铺票,跟你一块上车——就这模样,你一个人都不知道要被挤到哪个角落去。”
  大表哥本来打算和大家一样买座票的,要是没有座票,他宁愿站着都不会想买卧铺票,一张卧铺票够他回三趟家了。由于许大哥许二哥回家的时候,还是放心不下妹妹,特意拜托他“全程护送”许昕华。
  开了饭店的许大哥也不在意一点小钱了,跟孙国伟说好车钱他们出,请他去卧铺厢。不过大表哥自己讲原则,他节省归节省,也不会小气到占自家人的便宜,尤其是表弟表妹帮了他这么多。
  他现在每个月工资,都比在车间干的同乡们多了一两百,队长说他深市那边跑熟了,明年让他单独负责这条路,到时候每个月还有补贴,等于又涨了工资,哪能买不起一张车票?
  孙国伟坚持自己出的车票钱。不过这都是小事,他自己都没在意,甚至到后面都庆幸换了卧铺票。
  由于卧铺厢查票严,没有票的都让列车员不了票后送到座位厢,然后锁死过道门,再也没人能“偷渡”过来,所以这几十个小时的火车,孙国伟坐得很舒服,周围安静,想睡就能睡着;卫生间随时可以用,饿了就吃干粮,吃完自带的干粮还能买热腾腾的盒饭,渴了就去打热水,不用担心吃了东西没地方上厕所。
  吃饱喝足,到站下车的时候,许昕华和孙国伟精神不错,到了前面和其他小伙伴们一汇合,大家活像逃难归来的萎靡模样,更衬得他们像是郊游一样轻松了,这让一早就守在出站口的许二哥看了很放心,拍着大表哥的肩感谢道:“国伟哥,麻烦你了,晚上去我家吃饭?”
  成功把许昕华交给许二哥,大表哥也像完成了任务一样轻松,“过几天再去你家坐坐,我先跟他们一块回去。”
  车站外面满是拉客的面包车,几个孙国伟同村的已经跟一辆车谈好了价钱,回头喊孙国伟要不要一起走,孙国伟赶紧背上行李,同许昕华兄妹道别。
  另一边,许昕华他们同村的也谈好了车,远远的喊道:“许鹏,昕华,你们走不走?”
  许二哥摇着头:“我们还有点事,你们先走吧。”说着,他拎起了许昕华的箱子,拉着她往另一边走,“大哥在外面等咱们,你要办身份证的证明和户口本都带上了,咱们赶紧过去。”
  办身份证,是许昕华过年回家的“头等大事”,许大哥和许二哥比她早回来半个多月,早打听好了,“镇派出所说机器坏了,要到他们那儿开了证明,再去县公安局办。县公安局是明天最后一天班,要是先回了家再进城,就怕来不及,现在就去办好吧。”
  他们都安排好了,许昕华当然没意见。车站人太多,怕被挤散,索性挽着许二哥的手往外走,一边问:“公安局明天放假的话,我身份证什么时候来拿?”
  “一个月吧。”许二哥想了想,不是很确定的道:“就算他们不放假,好像拿证也要等一个月。”
  许昕华不是很习惯这个时候的工作效率:“要等这么久?我都回羊城上班了。”
  “哥帮你拿,我们要等学校开学才过去,那时候应该也办好了。”许二哥说完又顿了顿,问,“不过你们去年不是也放了二三十天的假,难道今年没有?”
  “其他人应该跟你们一样,都是元宵后才过去,不过我要提前几天。”许昕华耐心解释道,“郁哥准备在公司装几台电脑——就是电子计算机,工作要用的,但是整个公司除了他,大家连电脑都没见过,他自己其实也不算精通,所以会请个这方面的老师,给大家集中培训几天,务必在上班前学会打字和办公。我也要提前过去培训。”
  当然,还能顺便为即将出国的沈医生送行。
  许二哥已经不在意妹妹要提前回羊城的事了,他整个人都沉浸在他们公司即将装电脑的兴奋中,磕磕巴巴的问:“就、就是那种一打开,里面什么都有,还可以不用打电话,就能跟别人说话的计算机吗?”
  刚为兴奋的许二哥解答完了一串问题,许大哥远远听到他们在说什么计算机,又问了一嘴:“你们谁见过计算机吗?”
  “小华!他们公司马上要买计算机了,小华办公室也会装一台!”许二哥跟老大分享了这个激动人心的消息。
  “真的吗?”许大哥咂舌道,“都说一个计算机,抵过十个电视机,咱们家刚买的彩电花了一千五,还是最便宜的的那种,一个计算机……得要一两万了吧?”
  许昕华依稀记得现在的电脑虽然价格不菲,但也不可能贵到这么离谱,家庭买得少是因为现在网费贵,网线还不好安装,因此,除非特别富有、或者有工作需求的人家,其他人家不会想要买电脑。
  不过笔记本是真贵,用上辈子的话来概括,现在的笔记本电脑简直是“黑科技”,几千,甚至上万一台确实不夸张。台式机应该会便宜很多。
  许昕华含蓄的道:“郁哥那么多朋友,他应该能找到熟人买。”
  许大哥和许二哥闻言点头,想想也是,人家是地头蛇,用得着像他们给家里买彩电一样,被老板当成肥羊宰吗?
  “对了,电视机装好了吗,能收几个台?”
  一说到家里的彩电,许大哥和许二哥就不再羡慕别人了,一脸自豪的道:“能收好几个台,爸妈现在每天晚上守着国家台的电视剧,都舍不得出去打牌了。”
  许二哥得意的纠正了老大的话:“不是爸不出去打牌了,整个村的人都找不到几个打牌的,因为他们晚上有空都上咱们家看电视了。”
  村长家里有全村唯一一台电话,都让他媳妇成了全村人追捧的对象,许家的彩电还是许家兄弟中途在省城下车,买了背回去的,在村里更是引起了轰动,许昕华可以想象得到家里会有多热闹。
  事实上,彩电除了能看电视剧,还在许大哥和许二哥请许三叔出山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许三叔其实不用他们怎么劝说,这么多年碌碌无为,他早就想改变了,只是许三婶和许爷爷许奶奶还心有余悸,宁愿过着现在这清贫但安宁的生活,也不愿意他再出去折腾。
  许家兄弟不声不响的抬了台彩电回家,说明他们做生意赚到了钱,这个时候他们请许三叔去羊城帮忙看店,许爷爷许奶奶他们反对的声音里,就多少带了些迟疑,再加上周围看热闹的乡亲都在帮着劝,有人说亲侄子又不是外人,帮他们看店有什么可怕的?还有人拉着许奶奶一脸羡慕道,搞不好你们老三干完一年回来,也给你抬一台电视机回来呢!
  许昕华不知道当时的盛况,不过听许二哥信誓旦旦的表示,基本已经搞定了长辈,明年三叔就和他们一块去羊城了,许昕华也为他们高兴,又问许大哥徒弟找到了吗。
  许大哥这边就更顺利了,一下招了两个学徒,一时间对明年开分店充满了信心。
  许昕华在他们意气风发、展望未来的时候,适时地提到了另一个关键问题:“三叔他们过去住哪里?”
  兄弟俩愣了一下,这才想起自己住的是妹妹老板家的房子,面积也不算大,肯定挤不下这么多人。
  许二哥想了想,道:“要不在学校旁边租套大的,咱们都搬过去?一直住别人家里也挺不好意思的……”
  许大哥点头表示同意。
  “那还不如买房呢,咱们铺子半年涨了好几次房租,不是吗?”
  许大哥和许二哥闻言一愣,想也不想的道:“钱不是要留着开分店吗?”
  许昕华自己是要买房的,她拿到身份证后的第一件事,估计就是买房,至于许大哥和许二哥,能劝通他们都在羊城买上一两套房,下半辈子生活就无忧了。
  因此许昕华劝得很认真:“郁哥有朋友在银行工作,我问过了,现在可以去银行贷款买房,你们名下有商铺,正好符合贷款标准。这个贷款跟做生意贷款不一样,咱们一次性付小部分钱,大概三五千,剩下的找银行贷,分十年甚至是二十年还清,包括利息在内,每个月只要还一两百块钱,你们还怕还不起吗?”
  几百块的月供,许大哥和许二哥还不放在眼里,他们只是不放心一点,“找银行借钱买房……那房子算谁的?”
  “房本是自己的,房子买好就可以住进去,每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