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当你变成万人迷-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公司员工分房,只有在总部的员工能享受到——这还不包括羊城各门店的员工,工厂这边到底偏远了一点,交通再方便,也不及她们住门店附近的小区来得方便。就算门店的各位可以稍微克服一点困难,可在分公司和外地门店的那些同事,他们就算分到了房也住不了!
  住房福利如果只有一部分人能够享受到,那还不如工厂和公司分开算,工厂住宿舍,公司则维持原先的标准,要么都住公司租好的宿舍,要么拿补贴自己解决住宿问题。
  不过为了让在总部大楼上班的同事方便一点,行政部专门想出了一个对策,就是让他们推掉外面租的房子,拿了补贴金来公司“租房”——其实就是换了个说法和操作方式,实际上还是相当于公司提供住房。
  但是人心就是那么复杂,大家都不能名正言顺的享受公司福利,分公司的同事也不羡慕总公司了,而是同仇敌忾,都在吐槽老板偏心工厂。
  现在大家还只是私底下吐槽,怨气倒也没有很大,不过许昕华和郁白文都比较重视这方面,问题出现了就该解决,拖到后面怨念越积越深,不但影响工作氛围,也容易伤害员工的感情,毕竟他们现在是真的很有“主人翁精神”。
  所以许昕华旧事重提,建议郁白文及时让人把以前商量好的员工福利放出来,先下达文件也好,毕竟最近她的工作重心要放在搬迁上面,没办法关注分公司小伙伴们的情绪,不能让他们产生“继被老板冷落之后,又在老大面前失宠了”的怨念。
  事实证明她的办法还是很有效的,就算不问许云云,许昕华自己都发现了,这两天上班再没有听见一丝抱怨的声音,取而代之的是大家恢复了活力和激情的工作状态。
  不过许昕华比较奇怪的是,到她回总部之前,都没有人找她询问这个文件的具体信息——既然都为这个消息而欣喜,难道不是积极的报名参加吗?
  许云云是这么告诉许昕华的:“就算现在报了名,也没办法加盟啊,咱们老家现在没有分店。”
  公司的文件里对于员工加盟的解释,有一条和普通加盟商是一样的,必须在有分店的城市或下面的县市开加盟店,不然无法安排货物配送,也不便于总部指挥管理。
  许昕华听到许云云居然考虑的是这个,也惊呆了,沉默了片刻又问:“大家都是这么想的吗?”
  许云云很诚实的回答:“大部分是的。”
  也就是说还有一部分不是了。许昕华这才松了口气,大半个公司的员工都是她一手带出来的,要是全都像许云云这样的想法,她也该怀疑人生了。
  明明拉业务的时候,都知道把外地的加盟商往他们属意的城市或地区忽悠,怎么到了自己身上就这么轴呢?
  反正第一批内部员工的加盟店,名额也不多,都不会超过三个,许昕华就不信报名人数凑不齐三个,所以她可以不管别人的想法,只是许云云是堂妹,她不给开后门,但是该关照的还是要关照,许昕华便多问了几句。
  许云云便有点不好意思的说:“我爸说市里好像要建商品房了,家里也想买一套,要用到我给他们的钱,那加盟的话钱就不够了。”
  许二叔直到年过中年,才找到真正的“事业”。托侄女的福当上了副村长,这几年也干得有声有色,加上他们许家的名望在周围十里八村都打响了,许二叔在村委的份量越来越重,老村长就快退下来了,接班人十有八九就是他。
  他当然也又有在村官事业上继续发光发热的打算,只是眼看着大哥小弟都去大城市工作了,日子越过越红火,许二叔也不想跟大家差的太大,只是就他们家那点钱,不可能去羊城那样的大城市买房,就算买了也用不上,许云云在沪城上班,而她哥就更不可能去羊城了。
  许堂哥跟许二哥差不多大,比起纯靠子女自己争气的“佛系”许父,有当官意识的许二叔就更有远见,很早就送儿子去学手艺了。许堂哥以前跟师傅学木工,随着城镇生活条件好了,开始流行起楼房,他师傅很有远见的改成了泥工,许堂哥也就跟着师傅学泥工。
  到许大哥他们去羊城的时候,许堂哥正好准备出师。再后来师傅变成了亲岳父,翁婿俩开始有意识的组织了一队有手艺的人,泥工木匠都有,村镇上谁要建房子,跟他们翁婿打声招呼,他们就带着人马去干活。也就是相当于包工头了。
  别说早几年了,就算再过十年二十年,有一手艺也比打工好,许堂哥赚得越来越多,光村子里这些楼房,他们都干不过来,许二叔从来没想过让儿子出去打工,所以羊城那样的大城市就不用想了,倒是他们老家的市里还可以考虑考虑。
  许二叔要用许云云的钱买房也“无可厚非”,之前他们家建房就欠了不少钱,这两年就算许堂哥赚得多,应该也全都用来还债了。许云云自己都曾说过,没想到她每年给爸妈的钱,他们把大部分都存起来给她当嫁妆了,没建房子以前怕她嫂子知道了要动心思,干脆连她一起瞒着,现在要不是没办法,应该也不会动她的钱。
  不过“无可厚非”是指在那个大环境而言,许二叔还可以选择不买房的,但那样就有点亏了,老家市里的第一批商品房,几十年后说不定还有拆迁的命运,绝对买不了吃亏更买不了上当。
  许昕华也就没有瞎建议许云云不要让家里用她的钱买房,而是委婉的说了下员工加盟的一些规则。
  “……第一批不报名的话,第二批第三批能不能轮上你,也是个问题,而且到时候按报名顺序,报名早才能早排上,晚了就不知道要排队到什么时候,更别提挑地方……”
  “那家里买房怎么办?”许云云能问出这个问题,说明她还是很心动的。
  想想也是,摆明了能赚钱的好事,谁想要错过?
  许昕华笑了笑:“你们家以前建房子也没有钱,那时是怎么办的?”
  她爸妈那里有钱,别人不好意思开口,许二叔是亲兄弟,他要买房找兄弟帮忙再正常不过,而且许二叔既然借了钱,最后多半是他跟许堂哥一起还,还不至于动用许云云的“嫁妆钱”。
  许云云恍然大悟,愉快的点头:“我回去就给爸打电话,谢谢姐。”
  许昕华笑了笑,没说什么,她愿意帮一把,是因为许二叔一家都是勤奋肯干的人,再说比起在他们饭店当起二老板的许三叔,借钱给许二叔家买房也不算什么,反而他们要是冷眼旁观,就有点厚此薄彼的嫌疑了。


第114章 变美丽的第一百一十四章
  许昕华这次回羊城,家里头可热闹了,许父许母他们全都来羊城了。
  按照以往的习惯,他们早在秋收完,田里地里没什么要紧的事以后,就收拾东西来羊城了,然后一直住到许昕华他们兄妹忙完年关,全家人一起回家过年。
  今年的特殊情况,是许昕华要留在总部负责搬迁的事宜。
  搬宿舍是最简单的,新宿舍有准备统一标准的床、衣柜和桌椅,大家只要把自己的行李都收拾好,鉴于现在交通不太方便,公司只要安排大巴车,统一把他们送去新宿舍就行了。
  办公物品的搬迁稍微麻烦一点,电脑和打印机都是金贵的东西,尤其是那二十多台台式电脑,搬运过程绝对要小心再小心——不过也跟许昕华没什么关系,搬迁的时候自然有人专门负责这一块。
  许昕华真正要负责的是车间搬迁。
  车间和其他地方不一样,以欣荣现在的业务量,车间不但全天24小时工作,并且全年无休,过年也是要有人留下来值班的,所以搬迁中有一个前提,绝对不能影响工作产量。
  其次是机器问题。车间操作全靠机器,几百台大件的机器,操作模式是先拆再搬,搬完了又重新安装,并且只有维修师傅才懂得安装——技术人才无论放在哪个年代都是高薪人群,欣荣再财大气粗,一个车间也就配十来个维修师傅,平均算法是三个师傅负责两个小组,师傅也需要跟着车间倒班,人少了他们吃不消,这个人数正好足够维持工厂运转。
  不过平时能维持,到了搬迁的时候,就完全捉襟见肘,技术好的师傅也不是大街上就能捡到的,若是为了搬迁临时招人,那也不现实。
  所以就需要制定详尽的搬迁计划,按照师傅的工作进度,分成小队一点一点,像蚂蚁搬家一样的搬。
  许昕华提前回来,就是要跟车间商量怎么具体计划,具体的动作,应该要等年会结束再行动。
  往年办完年会,也就意味着放年假了,今年也略有些不同,为了配合全厂搬家大计,年会至少要提前一到两个星期。
  所以许昕华要同时关注年会和搬家两件大事。
  早在前两个月,她就跟家里打了招呼,应该没时间回老家过年了。可现在过年是最大的事,不只是思想传统的许父许母,就连许家兄弟都不答应,留她一个人孤零零的在羊城,过年期间整个羊城的饭店都关门了,以她的性格估计要被饿死。
  当然许昕华也解释了,她过年不会没地方吃饭,跟郁白文说好了每天去他家吃——从打工者变成大股东以后,许昕华就不只是跟郁白文关系铁了,他现在跟整个郁家的关系都“亲如一家人”,郁母有一次还想亲上加亲,有要认她当干女儿的意思,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再提了,但是许昕华在他们家住都没问题,蹭饭只是小意思了。
  但是许家谁也不认为这是好注意,她平时去别人家里做客没问题,过年也去就太不好了,而且她和郁白文男未婚女未嫁,这么操作也容易让人误会。
  全家一致决定,要留在羊城陪许昕华过年。
  许昕华想想倒也接受了,她过完年就去首都,她二哥则要去深市开店,店面都已经看好了,之前说买沪城的商铺不够钱,就是因为预留了几万新店资金。再往以后,他们一家人估计就真的“天南海北”了,还是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