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当你变成万人迷-第1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的学生,像年会那种一看就知道是去拿好处的活动都没落下学生。每次报道也让真正撰稿的学生在背后署了名,拿到的润笔费也有分给徒弟——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是本分,毕竟真正干活的是他学生。
  可是在社会上,并不是你付出了就有收获,宋记者资历深人脉广,他就算昧下了学生的好处,学生又能拿他如何?说不定最后还要感谢他,至少他给了他们表现的机会。
  不过许昕华愿意跟宋记者保持来往,就是因为发现他有所坚持的原则,否则公司第一次年会,晚报的林副主编向他们递了橄榄枝的那次,她完全可以抛下宋记者,直接跟林主编来往,人家是副主编,肯定比宋记者的权限大。
  这几年里,欣荣和晚报的关系日渐亲密,宋记者带的这两名学生跟欣荣自然也相当熟悉,欣荣财大气粗,每次请他们出席活动,都少不了各种辛苦费润笔费,拿人钱财当然要好好做事,针对欣荣希望小学报道的主题,两个年轻记者也是认真思考过,各抒己见。
  女学生觉得省电视台先采访现场村民的这个角度就很不错,见微知著,从小人物入手,反而更能体现欣荣希望小学这个工程的伟大性;男学生则从政治角度入手,认为欣荣希望小学的重点,应该放在欣荣集团紧跟dang和政府的号召,支持教育事业,努力回馈社会,国家需要更多像欣荣一样负责任的企业,这也符合领导人对于“先富带动后富”的思想。
  宋记者最后选择了男学生提议的主题,一个原因是省电视台已经从群众入手了,晚报就该有自己的特色;其次,则是因为他们是欣荣邀请的几家报社中,最有份量的一家,欣荣应该会保留他们的报道作为成绩和履历的证明,那他们就需要为欣荣歌功颂德。
  确定了主题,配图也就很好选了,宋记者选定了剪彩的合影。当时主席台上四个人共同剪彩,许昕华和郁白文,剩下两位是县教育局的领导和小学校长。
  不管在哪个年代,能往乡村跑的年轻教师大都是靠情怀,但是能坚持留守在乡村的,一定是那群上了年纪的教师,他们或许学历不算很好,教学能力也不是最强,却能够矜矜业业、踏踏实实的在一个岗位上干一辈子。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初挑选教职人员的时候,欣荣也在他们能力和责任中间犹豫过,最后还是选择了更稳定的教师,因为小学的升学压力还不算很大,加上农村小学当前要做的是给孩子们提供一个稳定的就学环境,不要再出现无学可上的状况,所以教师团队的稳定性才是最重要的。
  欣荣希望小学的校长,就是一位年过半百的乡村教师,教育局来的人也跟他年纪差不多,虽然他们也很郑重的打扮过,可分别往许昕华和郁白文身边一站,立刻把两个年轻老总衬托得超凡脱俗了,像素模糊的黑白照片都无损他们的丝毫气质,尤其是唯一一个女性的许昕华——这张照片把许昕华拍得有多出色,从许大哥和许二哥昨天买了数十份报纸,小心翼翼剪下照片保存起来,简直是当作“传家宝”的架势,就能看出来了。
  有关自己的照片和报道能登上晚报头条,许昕华当然也很自豪,甚至充满了成就感,能做一个有点影响力的人物,谁又甘愿一辈子默默无闻呢。
  只是,许昕华也有自知之明,他们能被省级报纸和电视台报道,已经是运作后的结果,她哥甚至称这是光宗耀祖,短短一天通知到了所有认识的人,要不是他们不在老家,她哥估计还想摆流水宴庆祝。奢望登上国家级报刊?许昕华自己做梦都没想过。
  而且日报速度也太快了吧,晚报昨天才刊登,他们今天就点评了,给人的感觉就像关注已久。
  可是日报如果真的早就有这个意思,晚报不可能一点风声都听不到,因为日报转载晚报的新闻,不只对欣荣有巨大的影响,名义上的撰稿人宋记者也绝对是直接受益者,凭他跟许昕华的交情,他要是提前知晓,许昕华也能知道。
  排除前面两个可能,那么最大的可能是……
  许昕华眼神复杂的看着日报上面四个标志性的在字迹,耳边回荡着小伙伴们难以置信又难耐激动的声音。
  “要不是没人敢伪冒日报,我都要怀疑这份报纸到底是不是真的了!”
  “唉,你们说咱们公司上了日报,那国家台会不会……”
  “想得美呢,能上日报就是祖上冒青烟了,你还想上国家台?”
  正在大家热烈讨论的时候,电话铃声突然响起,耳朵尖的同事立刻道:“许总,是你办公室的电话。”
  “好。”许昕华便告别了激动的小伙伴们,匆匆回了办公室。
  刚放下话筒,门被人敲响了,许昕华扬声道:“请进。”
  “小许。”郁白文推门进来。他在人前都是叫许昕华“许总”,不过私底下还是比较习惯叫她小许。当然许昕华也更习惯他喊自己小许,因为她现在出去,几乎人人都客气又尊敬的称呼她“许总”“许小姐”,反而让她有点怀念“小许”这个称呼。
  毕竟在她还不是许昕华的时候,她也当了快三十年的“小许”。
  “郁哥。”许昕华站起来打招呼,“不是说今天要先去工厂吗,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晚点去也没关系。”郁白文朝她扬了扬手里的报纸,“今天的日报你看了吗?”
  郁白文到公司的时候,员工们已经讨论完一轮八卦,自觉的回到桌上,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再加上郁白文一进来就直奔里面的办公室,看起来风风火火的样子,外面的同事也没来得及跟他说这大件事,他也就不确定许昕华现在知不知情。
  “看到了。”
  “这也太突然了吧,晚报那边也没打个招呼……”郁白文和外面那些完全激动兴奋的同事不一样。
  自家的公司被日报“赞扬”了,这件事意味着什么,会给他们带来多大的利益和机会,郁白文当然比谁都清楚,只是万事都有个缘由,他们找上晚报和省电视台,都费了不少关系和钱,日报难道会比省级报社的门槛低吗?
  郁白文皱眉问:“会不会跟上次来的那几位有关?”
  “我也不确定。”许昕华虽然心里是这么猜测,但她还没有跟穆少确认,也就没有把话说太满。
  “那你觉得他们有能力办到吗?”
  许昕华诚实的点头,秦城和陆子淇的能量多大她不知道,但是在穆少嘴里,国家台都是她想上就上,日报……可能也差不多吧。
  郁白文抿了抿唇,他虽然早有准备,但是看到她想也不想的点头,还是吸了口气,心里沉甸甸的,“那你要不要跟他们联系一下?看看咱们能不能还上这个人情……”
  “我正要打电话呢。”许昕华笑了笑,心里却知道,这个人情恐怕还不上了。
  郁白文其实也有数,那行人都有这本事,恐怕就看不上欣荣这点资产了,但是也不能让小许一个人欠这份人情,那位穆少一看就对小许别有用心,万一他挟嗯图报怎么办?
  许昕华的心情反而没有郁白文这么沉重,大概是债多了不愁,她欠小祖宗的人情也不是一次了,穆少要是以这个要挟,也用不着等到现在。
  今天这份报纸,对他来说可能就是“送她份礼物,让她惊喜一下”的程度,礼物再贵重他也送得起,前提是她不能浪费他这份“讨好”。
  许昕华当然也有惊喜,只是穆少送的礼物太新颖,角度太刁钻,多来两次她怕承受不住,所以表示感谢之余,也得把态度摆出来。
  认识这么久,穆少终于收到了许昕华真心实意的感谢和吹捧,顿时得意洋洋,心情大好的问她:“这次怎么感谢我?”
  许昕华配合的问:“东哥想要什么感谢?”
  穆少显然准备已久,想也不想的道:“我都去羊城看你好几次了,可你一次都不来首都看我,这不公平吧?”
  提到这个话题,穆少语气充满了怨念,纵然当初说要追求她,是因为鬼迷心窍,说完也有些后悔,可不管他内心是如何想的,追求女人却是开天辟地头一糟!
  尤其是他追得那么认真,最近几个月甚至都把羊城当第二个家跑了,平均每个月都过去报道一次,之前还乐意陪他跑羊城的几个发小,如今一个个都想抛弃他溜了,而他依然还在坚持。
  可这女人就是教科书般的铁石心肠,面对他的热情攻势竟然能坚持住,要不是知道她以前谈过对象,他都要怀疑她根本对男人不感兴趣了!
  不过穆少心里的怨念,倒也不是针对许昕华不接受他这件事,大概是因为第一次,出于追姑娘这件事的新鲜感,穆少的耐心也没有这么快耗尽,再说许昕华又不是没眼色的人,她对穆少的拒绝,都是在他能容忍的范围内,既不得罪他,还能保持愉快亲切的来往。
  说句心里话,穆少其实有点享受这个过程,他觉得自己是凭人格魅力,一点点征服许昕华,就算过程艰难了些,但成就感是巨大的。
  真正让他不爽的是外面那些传言,也不知道谁吃饱了撑的,弄得全首都都知道穆小爷惨遭滑铁卢,追了大半年还没把妹子追到手,背地里笑他被女人弄得灰头土脸,英明扫地。
  他穆小爷这么个风光霁月的人物,当然不能以窝囊的形象示人,所以背着许昕华准备了这次的“惊喜”,力图把许昕华感动到立刻飞到首都去找他,让那些背地里笑话他的人瞧瞧,穆小爷才不是剃头的担子一头热,他们这叫情趣,同时也让这些井底之蛙都涨涨见识,穆小爷眼光高,他的女人值得他这么用心,才不像他们为了个庸脂俗粉打得头破血流,那点出息!
  虽然许昕华不知道穆小爷还憋了这么口气,但也不妨碍她顺毛捋,“其实我早就考虑去首都玩了,一来长这么大还没去过首都,总归是个遗憾,二来嘛……”
  许昕华顿了顿,明显在卖关子。
  “二来什么?”
  “像你说的嘛。”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