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奸妃-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埽沟眯碚季∠然徽蕉ㄌ煜隆!
  景泰帝讶然,孙太后刚开始提起吴太后时,他还以为她是想在吴太后出身罪王府的一事上做什么文章,却没想到她告诉他的,却是吴太后不宜被世人所知的功绩。
  “你母亲于宣庙有功、有情,自然不甘入宫为妃,低人一等,便要求宣庙以后位相酬。当时的皇后胡氏,是文皇亲选的太孙妃,宣庙不喜她为人板正,约束过严,早有废位之意,只是犹豫不忍而已。”
  孙太后眉目间有惋惜,有惆怅,最后却变成了一抹不明意味的微笑,转过头来看景泰帝:“胡氏不得帝心,你母亲又有君宠、重功。可是,拖了几年后,胡氏退位,被立为皇后的,是我,而不是你的母亲,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对于这个问题,景泰帝却是早有猜测,脱口而出:“因为您由彭城伯府举荐入宫,张太皇择您为后,可以为娘家再保三代富贵。”
  孙太后摇头:“错了。择后的,不是张太皇,而是宣庙本人!”
  景泰帝深感意外,孙太后缓缓地说:“宣庙选择立我,却不是你的母亲,不是因为我比你的母亲更得君宠。而是因为,你的母亲,执掌谍报,已经惯于从恶揣度人心;而我,却更乐意从善而行。争权之时,以恶度人,能够使自己在竞争时防范周密;但君临天下,却更需要看善行,扬善德,使人心向善,利于稳固江山社稷。宣庙害怕立你的母亲,会激后宫之恶,绝自家后嗣。”
  春寒料峭,景泰帝却突然间出了一身汗。
  孙太后微微一笑,道:“我与胡氏,都以善教子。是以镇儿虽然识人不明,偏信偏宠,但他的后宫嫔妃争斗,却都不涉及子嗣。钱氏不孕,周氏、万氏却相继平安生产,至今三子一女,不忧后嗣。然而,你呢?除了杭氏侥幸,你宫中还有谁能平安诞育子嗣?”
  景泰帝又惊又怒,隐约夹杂着一股他自己都不愿意承认的恐惧,冷声道:“母后,您危言耸听了!”
  孙太后冷然望着他:“你的母亲做事,不给别人留行善的余地,那么,便只能逼得别人胸生鳞甲,无所不用其极!今日太子附驾出宫,在皇城内闹出当街劫杀的奇闻来,难道皇帝就不担心自己的儿女来日也有同样的灾祸吗?”
  景泰帝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反驳的声音:冷落太子不要紧,废黜太子也可以慢慢推行。独有这种一言不合,立下黑手的刺杀,乃是超出斗争格局的毁灭,令所有人都心寒心惊的狠毒!
  处于至尊权力的中心,每一日都有人为此争斗,若是每临争执,都用如此极端狠毒的手段你来我往,这宫廷,还有孩子能平安长大吗?
  初春的寒风紧峭,把清宁宫外面点着的灯火吹得摇曳不定,似乎随时都有可能熄灭。
  孙太后逼视着站在身后的景泰帝,一字一句的说:“你临危践祚,力挽狂澜,保江山不失,社稷不灭,于家于国,功莫大焉!有许多事,你不肯做,我知道你顾虑所在,便也愿意徐徐图之,并不过分逼迫!然而,独有今日,独有此事,你必要给我一个交待!”
  石灯上的火光在她眼中跳动,似乎随时都有可能变成玉石俱焚的戾火:“否则,哀家枉称太后!枉为祖母!”


第九十三章 爱子心千古同
  孙太后的凤驾逶迤离去,琉璃宫灯组成的点点火光,渐次隐没在深宫的层台累榭之中。
  太子遇刺,孙家的两名侍卫护驾身亡,万贞重伤不起,太子高烧反复。只有梁芳这夯货明明抱着太子外袍裹的假人躲在车上,车厢倾倒,将他撞晕,反而侥幸只负了些轻伤,被找回来后,居然还能顶着猪头似的脑袋处置东宫日常事务。
  景泰帝来探视太子,梁芳自然命人大开中门,恭恭敬敬的迎驾。
  东宫的正寝宽大,景泰帝畅通无阻的进去,发现万贞居然和小太子在同一张床上安睡,不由一愣,问:“怎么回事?”
  梁芳小心翼翼的解释:“殿下惊惧不安,必要依着万侍,才能稍安心神。然而,万侍肩背重伤,昏迷不醒,不能陪侍。圣慈太后便命人将她抬到床上,与殿下同寝。”
  小太子高烧昏睡,却紧紧的拉着万贞的手指,屈身绻缩在她身侧,就像受惊的小鸟,躲在母亲的羽翼下。
  万贞肩背负伤,只能俯趴在床上。头发虽然有宫人用香油珠粉细细的梳篦过了,但没有沐浴,终究无法完全去掉血腥气,血腥汗污的臭味,混着香油的气味,散发着一股难闻的怪味。
  景泰帝犹豫片刻,揭开了她身上的被子。她身上的衣服为了查伤治疗,已经被医婆剪开除尽。光裸的身体,除了右肩背裹着的伤药纱绢外,自腰至腿各处,其余地方也遍布大大小小,深深浅浅的青紫伤痕。
  见到这伤,景泰帝仿佛也看到了面临刺客袭杀,万贞抱着太子跌跌撞撞的夺路狂奔,拼命逃出重围,险死还生的景象。
  好一会儿,他才放下锦被,在床前坐了下来,见床边的桌上还放着柄弯刀,有些发愣,问:“这是什么?”
  梁芳解释:“据接应的侍卫说,他们找到殿下之前,万侍正是靠夺了刺客的弯刀,才得以自保周全,等到接应。这刀,便是万侍自刺客手中夺来的。方才太后娘娘命奴婢端上来查看,忘了收起。”
  景泰帝双眉一扬,既惊讶,又释然,喃道:“长得高大,果然力气不亏。要命关头,逃跑的本事比男人都厉害!”
  他本来想笑话万贞一番,转眼间却看到她脸青唇白,气息微弱的昏迷不醒;而躺在她身边的太子,却因为高烧而小脸通红;脸色不同,但他们的眉眼,却透出了相似的难受。
  景泰帝的气息一滞,又问梁芳:“太子和万侍,用药、饮食如何?”
  梁芳回答:“太子昏睡前服药,饮了半盏蜜水;万侍则一直昏迷,至今水米未沾。”
  景泰帝怒道:“医婆就不能设法喂水喂食?水米不沾,伤势如何能好?”
  梁芳今天在鬼门关前打了几个转,实在被吓破了胆,全无平日的机灵百巧,景泰帝一怒,他就吓得骨碌一声跪倒在地,不敢说话。
  便在这时,床上的万贞呻吟一声,似乎咕哝了什么。景泰帝顾不得发作,连忙上前几步,问:“你要什么?”
  万贞浑然不知身外之事,更不会回答他的问话,双眉紧锁,闭着眼睛又喃了一句:“小爷,你要杀我?”
  景泰帝刹那间如遇雷击,胸口莫名的生痛。他与万贞相识于市井,来往时她从不问他的身份来历,但却因为他的脾性而屡屡戏称他“小爷”,进而以此代指他整个人。
  那时候他们的交情不涉世俗,虽然彼此常以讥讽对方短处为乐,但于本心来说,却都希冀对方能获得这世间一切美好的事务,不受红尘羁绊之苦。
  然而到了今日,在皇权的诱惑之下,万贞却怀疑是他派人来杀她!
  他想辩解,但话到了嘴边,却无法说出来。不仅是因为对昏睡者的呓语辩解毫无用处,更是因为,今日这场刺杀,虽然不是他直接授意,却也是他暗中纵容必然出现的恶果。
  万贞也不知道究竟梦见了什么,紧紧地攥住锦被,牙关咯咯作响,好一会儿突然厉声大叫:“稚子无辜啊!”
  寝殿内的侍从都吓白了脸,景泰帝的脸色阵青阵红,半晌,突然喝道:“御医呢?”
  几名御医战战兢兢的过来行礼。
  景泰帝摆了摆手,冷冷的道:“国朝惯例,王侯以上驾崩,当有妃妾殉葬!太子年幼,未有婚配。若有不幸,朕无处择女陪殉,便只能从侍驾者中择伴为殉!”
  众人生恐真被点了去做人殉,都被吓得两股战战,浑身发抖。
  景泰帝一腔怒火,无处发泄,顺手抄起桌上的弯刀,一刀劈在桌上,怒喝:“好生医治太子和万侍!他们活,你们活;他们死,你们殉!”
  他怒到极处,恨不得将万贞拎起来对质一番。但万贞趴在床上,似乎全身残余的力气都被刚才那声叫喊抽空了一般,又沉沉的晕了过去,任凭御医怎么施针,都无法清醒进药。
  她不是假装,是真有可能会死!
  一瞬间,景泰帝只觉得心跳都似乎停了一下,竟然再也不敢站在这里,急步冲出了殿外。夜晚的寒风一吹,他才稍稍冷静,望着寂静的东宫,慢慢地说:“传令禁军,封锁东宫,不许任何闲杂人等出入。一应供给,俱在宫门前交接,若有谁敢轻忽怠慢,又或夹带禁物,擅闯宫禁,对太子不利,即以谋逆论处,夷灭三族!”
  舒良凛然应诺,请轿长抬舆过来,小声问:“皇爷,今夜您宿居何处?”
  景泰帝坐上肩舆,有些茫然的望着夜空下的紫禁城,一时间竟不知该往何处。
  抬舆的轿长不得吩咐,不敢妄动,就站在原地静候吩咐。景泰帝能感觉到身下这异于往常的安静和驯服,知道侍从为什么会突然对他特别的畏惧害怕——他们都知道了太子遇刺的消息,都以为太子遇刺,出于他的筹划!
  连一个平时冷落打压的四岁童子,都能动用瓦刺残兵四方围剿,这样异常的狠毒,使得他的近侍都不由自主的心生恐惧,怕会触怒于他!
  这种无声的恐惧,绵绵密密的笼罩在他的四周,让他几乎透不过气来,不久前读过的书猛然涌上心头:厉王止谤,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他不接上皇,冷落太子,打压东宫,朝臣俱知症结所在,却没有谁上章劝谏;然而,在这沉默之下深藏的,除了顺服,难道就没有不满吗?
  于谦是他一手提拔的直臣,所以他当面奏请御驾安抚东宫;但王直、胡濙他们那些元老重臣,在屡次劝他接回上皇,不得准许的情况下,知道东宫遇刺,却会有什么打算?
  舒良又轻声劝了一句:“皇爷,夜凉风大,您还是早早回去吧!”
  景泰帝缓缓地说:“去慈宁宫。”
  慈宁宫内外灯火辉煌,吴太后犹自未睡。
  与孙太后日常好穿便服不同,吴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