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奸妃-第1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见深更不乐意:“她已经过世了,你还去看她的故乡干什么?不准去!”
  万贞摇头:“怎么能不去呢?你知道的,她已经进了宫,按说是可以不接继传承去当什么祝由的。她是为了我们的托付,为了祐樘,才……她是用自己的性命,去替祐樘挡了灾劫。这份传承我亲口答应会替她接继起来的,如何可以辜负?”


第一百九十四章 此生非你不可
  万贞执意要南下,朱见深其实也知道拦不住。只不过自从他们分居,她就不许他留宿。几十年相依相伴,同进同出,突然间要斩断这种亲如一体的联系,由不得他心里空落落的,不做出点任性胡闹的事来,实在不知该怎么办。
  这种感觉万贞同样有,因此陪着他把起行的时间拖了又拖,直至夏去秋深,才南下断峡。她离开以后,朱见深失魂落魄,精神不振,除了儿子朱祐樘的生活能真正牵动他的心以外,别的东西他都提不起劲。
  加上没有万贞辅弼,精力不济,日常的政务很难做到周全,几乎全数托给了外朝处置;为了制衡外朝,他又倚重内廷的宦官。尤其是统领御马监的汪直,一方面为了使他为万贞办事时人手富足,另一方面也是怕宫中诸妃以为万贞失宠欺她,因而故意托以重权,放他开设西厂,在京师胡闹。
  商辂厌恶西厂胡作非为,加上内廷宦官正在逐步侵夺外朝的权利,便劝谏朱见深要圣明勤政,莫使朝纲重现正统年旧事。
  朱见深倒也听劝,便将西厂裁撤了。只是他如今神志颓废,没有了过去那种励精图治的心情,却担心自己寿命不永,等不到万贞回来,于是将号称不老,人称“活神仙”的李孜省其入宫中炼丹,以求长生。
  商辂目睹主君日渐消沉,心中焦急,劝谏之余,不免对万贞有怨言,请皇帝不要纵容她出宫。朱见深心中不忿,怒道:“卿言甚无道理,朕欲立后时,卿等纷纷以此是家事,当由太后做主拒绝;如今万侍南下访亲,亦是家事,与国事何干?何劳卿等多言?”
  商辂被驳得目瞪口呆,皇帝的消沉,真正的根由其实是他多年勤勉,但真正所欲的东西,却受内廷外朝压制,一直没能得到,也算情志不舒。如今万贞离宫,他日常没了能够对等说话劝导,疏解心情的人,陡然失了管束,自然是原来有多压抑,现在就有多反弹。
  原本皇帝对内阁诸臣都客气礼遇,言必称先生,现在却是无论身份,一律呼“卿”,君臣之间的关系不复过往亲密,摩擦却日渐加深。汪直那西厂废了不过年余,就又重新设立。
  商辂谏君不力,与汪直几次交锋都被皇帝拉了偏架,也心灰意冷,遂上疏请辞。皇帝将奏折留中不发,但等他二次请辞的时候,却是准了。
  朱祐樘得父亲宠爱,启蒙之余常被带到朱见深身边,见他批准内阁首辅辞职,不由奇怪:“父皇,商先生是做错什么事了吗?”
  朱见深摇头,他对儿子的关心是全无疑忌的,并不因为太子小小年纪过问朝堂大事而生气,却乐意细心跟他解答:“没有。若是父皇精力跟得上,能够每日朝会,勤政理事,有这样强力的首辅,自然是相得益彰;但现在父皇身体不济,不能常朝,首辅势强,则我家势必弱;他又不愿意因为父皇体弱,而与内廷司礼监分权,长此以往,不是好事。”
  朱祐樘似懂非懂,只是关心父亲的身体:“父皇,您身体哪里不舒服?”
  朱见深道:“父皇没有哪里不舒服,只是有些累了。”
  朱祐樘信以为真:“累了,父皇就要多休息啊。”
  朱见深笑了笑,点头答应,牵着儿子的手慢慢地沿着游道往安喜宫走。
  万贞虽然不在宫中,但朱见深却仍令小秋和秀秀等人如她常住一般照料,自己也常领着儿子过来游玩小憩。
  朱祐樘突然道:“父亲,有人说,万妃母害死了悼恭太子和我母亲,是真的吗?”
  这样的流言蜚语,无论是朱见深还是万贞,都可以想像得到必会暗里流传。朱见深心中大怒,嘴里却温和地问:“谁说的?”
  朱祐樘道:“我也不知道谁说的,反正就是有人让我知道。”
  这孩子虽然天真,但却并不傻。朱见深听见儿子说出这样的话来,心中微宽,问:“那你相信吗?”
  朱祐樘犹豫一下,摇头道:“万妃母要是想害我母亲,多的是机会,不用等母亲进宫。何况……母亲一直说妃母人很好,我也觉得妃母很亲切,让人信赖。”
  朱见深不能为儿子分说这份亲切信赖源于何处,沉默片刻,道:“你知道判断就好。你妃母一生受尽世人诋毁,有些人往她身上泼什么脏水都不稀奇。你只要记住,这世间若有谁能够不惜自身,也要庇佑你平安的。除了我,就是她。无论世事怎样变化,你一定要对她保持足够的尊重,以免将来后悔。”
  太子得他和周太后宠爱,尊贵无双,不似当年的他需要时刻衣饰整齐,打扮矜严。他头上没有戴冠,而是像寻常富贵人家的孩子那样留了个小髫,发顶上李唐妹替他剪了胎发的地方,不知何故,中间一直没有再长出来。
  他摩挲着儿子头顶那块小小的斑秃,问:“你妃母戴的璎珞中间,常年垂的是一颗瓷珠。里面藏着什么,你看过吗?”
  朱祐樘想了想,道:“我见过瓷珠了,不知道里面还有东西。能让妃母贴身珍藏,须臾不离的宝物,一定很贵重吧?”
  “嗯。”他点头,道:“那是她亲生儿子头顶剪下来的胎发。她畏惧天命,怕会害了儿子,不敢亲近,不敢养育……可是,在她心中,这世间所有金珠玉器,宝石珍玩,都远不如儿子的一绺胎发贵重。”
  朱祐樘还不懂这样的感情,也不知道其中所指,只是心里酸酸涩涩的,有些难受。
  商辂离职,皇帝内廷外朝都没有了能够制约的人,行事越发任性。除了用心教导儿子以外,对于朝政几乎是想到才去处理一下,平时都懒洋洋地不想动弹,耽于游宴雅会,斫琴调弦,词本曲艺,书画自娱,每日尽情玩乐后,才好休息安眠。又迷信方士,滥封传奉官,即使她没在宫中,也时常往安喜宫里搜罗奇珍异宝,等她回来共赏。
  万贞一年到头回宫的居住的时间少,又顾忌天命,不敢再插手朝政,只能偶尔劝上一劝。她劝的时候,朱见深答应得好好地,也真会裁撤一部分侍奉官,但过后又容易故态萌发。
  他从小到大,受的约束太多,想得到的东西却一直没有得到,如今任性骄纵,其实不过是一种对自己的补偿而已。万贞心疼他受过的委屈,加上如今对朝政的理解日深,知道对于立国已近百年的王朝来说,理事自有定规。除非需要革故鼎新的大方针政策,一般事务其实皇帝能起的作用不大,他精力不济,偶尔偷懒,对朝政的危害有限,便不强求。
  万安见皇帝常有倦色,理政潦草,以为他精力不济的原因都在女色上,居然借递奏折的机会大献房中术和媚药。朱见深接到这样的东西,啼笑皆非,本想斥退了他。转念想到万安是他摆在内阁为万贞护持以后的人,若被斥退,只怕立即就要让外朝官员误解他是对万贞不满,群起攻诘。因此尽管万安所进之物荒唐,但他也只是让梁芳弄了个小匣子装着藏在书房里就算了。
  偶尔想起万安的误解,他气恼之余,也不免有些怅然。他在贞儿面前,总是充满热情和渴盼,什么新奇的东西都急切的想和她一起探索享受,似乎永无厌足,一直腻在她身上才好。
  可现在她不在身边,不再管束,放任他嬉游后宫,群粉围绕,他却又提不劲来。甚至就连在她身边时看到别的漂亮女子,偶尔会有的异思也没了,一切都索然无味。
  周太后见儿子的精神一日不如一日,不免有些心紧,忍不住召他过来问:“我听人说,你常服助兴之药?”
  朱见深虽然孝顺,但对母亲的不满也不少,日常偶尔也免不了要刺她一句:“母后以前不是怪儿子后嗣不丰嘛?”
  周太后急了:“求嗣你也不用服这么多药啊!到底有虎狼之性,难免伤害根本,你可莫步了景泰后尘!”
  朱见深连房中事也被老娘管了,心中也颇为尴尬,一时无言。周太后提到景泰,自己也被吓坏了,忍不住问:“以前她……不是不让你服药的嘛?”
  和喜欢的人在一起,自然兴奋激动,哪里用得着服药?朱见深不好和老娘谈论这个话题,再一想朱祐樘都十七岁了,将要选妃成婚,算是长大成人了,便回答:“儿以后都不服药了。”
  周太后松了口气,但她毕竟也是经过事的人,转念一想便明白了儿子这话背后的意思,一时心绪复杂,问道:“她究竟有什么美的?”
  朱见深沉默了一下,道:“不是因为她美,而是因为她在身边,我才心安。”
  她才是他能够安心休憩的港湾,是他可以尽情放松的归依,没有她在身边,这世间的一切,都只让他惶然。
  可是,她怎么到现在还不回来呢?
  她会不会已经找到了回去的路,就不再回来了?
  他满怀惶恐的出了仁寿宫,回到安喜宫,站在云台上望着庭院中盛开的菊花,只觉得天地苍凉,孤身寒寂。
  秋日的夕阳缓缓地沉没,他失望的收回目光,正想转身离开,突然听到远处一阵嘈杂,宫门大开,一骑白马纵蹄直入。
  马上的人骑装戎服,红衣如火,鸦鬓垂云,长眉飞扬,明眸翦水,虽有满身风尘,却也带着一身明月山泉的疏朗自在。
  他看到她,刚才的倦怠愁苦,突然间烟消云散,变成了满怀的欣喜,大叫:“贞儿!”
  万贞纵马直到云台之下,抬头望着他,展颜一笑,天地自由,宽广无限。
  他已经多年不曾见过她这么舒畅适意的笑容了,与她的目光一对,只觉得胸腔里一颗心剧烈跳动,就像少年时他初识情怀看到她一样,忍不住急步冲了下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