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奸妃-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野斓穆穑俊
  她这句话,问的却是后事的安排。
  少年朋友,市井之交,这一路行来,有过猜忌,有过敌视,然而临到终了,终究还是忍不住冒险过来问他一声,可有相托。
  景泰帝沉默了一下,道:“我母亲是长辈,遇事当由圣慈太后裁决,我倒不担心她的安危。独有元娘,性情刚烈如火,即使能逃过殉葬之劫,往后只怕也难免触怒哥哥。若有那一天,请你无论如何看顾她们母女一二。”
  万贞点头应诺:“好!”
  景泰帝见她答应,长长的吁了口气,闭上了眼睛。
  万贞望着他的睡脸,手足无措。她不能留在这里直到送少年时的朋友最后一程,但若在此时,对他告别,她又说不出那样残酷的话来。
  她僵立不动,景泰帝便又看了她一眼,居然微微一笑,道:“你不用这么看我,我自己选择了的路,从来没有后悔过。”
  万贞无言以对,只能胡乱的点头。景泰帝凝视着她,突道:“真想看看全如法师和黄霄道人说的,能养出你这样性情的彼岸风景啊!”
  万贞怔了怔,一个念头闪了过来,惊问:“他们去烂柯山,见到了后世景象?”
  景泰帝低低的呵笑,道:“我不是说过了吗?偏不告诉你!”
  万贞气结,怒道:“你不告诉我,我一样可以问守静老道他们。”
  景泰帝双眉一扬,慢吞吞地说:“那你就去问嘛!”
  万贞心中的悲伤突然被一个奇怪的猜想冲散了,低头看着景泰帝,半晌没有说话。景泰帝也看着她,目光平静无波,道:“后会无期。”
  万贞弯腰行礼,道:“小爷珍重。”
  沂王拉了拉她的手,小声提醒:“我们该走了!”
  万贞抹了把脸,转身离开,不再回头。反而是沂王走了几步,又回头过来看了景泰帝一眼,这才汇合了汪氏,在侍卫的护送下离开西苑。
  汪氏一路无言,回到重华宫后,却在沂王告辞的时候开口挽留,道:“不忙,你们先在我这里梳洗一下再回去。”
  沂王和万贞脸上都有哭过的痕迹,虽然擦拭过了,并不明显。普通人不会特意留心,但落在有心人眼里,若到复位的朱祁镇面前挑拨是非,说沂王心中无父,却与叔父相亲,那便是父子离心的把柄。
  毕竟沂王虽是长子,却不是嫡子,更不是皇帝朱祁镇的独子。且父子俩这几年来,一个被囚于南宫,一个幽居王府,没有经常见面的机会。保不定就有人为了争储,时刻留心沂王的破绽,离间父子之情。
  汪氏考虑得周到,沂王也领情。在重华宫梳洗过后,又坐了会儿,与两位堂妹坐着说话。固安公主和重庆公主交好,性格开朗些;小公主却是从小依母在冷宫居住,没有封号,小小年纪就养成了一副清冷的性子,沂王虽然刻意温和问话,但她答得却十分简短,脸上也没什么表情。
  万贞心中难受,一眼看到陈表候在堂下,便冲他使了个眼色,自己走出殿外,问他:“哥哥这几年还好吗?”
  陈表苦笑:“汪主子被废,我这做执事太监的,能好到哪里去?不过宫中人情冷暖,一贯如此,习惯了倒也没什么。”
  他说着看了眼万贞,道:“这几年你在王府,我听人说,日子也过得难,只是我困居冷宫,自身难保,更没法相助。好在你如今否极泰来,以后的日子,却是好过了。”
  万贞摇头,叹道:“哥哥当年入王府,本以为是要就藩的,没想到却做了皇后身边的总管,后来却又随着汪主子废居冷宫。到现在,却是连……也被禁于西苑。人生际遇,向来奇诡难测,谁能料准日后好不好过呢?”
  她把景泰帝的称呼含糊了过去,但意思陈表一听就明,深有同感的点了点头,道:“上皇子息旺盛,万娘娘君宠厚于周娘娘。沂王殿下恐怕也未必能够一帆风顺,你这内侍长,也确实难当。”
  两人叙旧间,殿内的沂王与两个堂妹话不投机,已经向汪氏告辞出来了。万贞远远看见沂王,赶紧对陈表道:“哥哥以后若是有事,可以使人找我传信。若我那边传信不通,你就去找原来跟我比邻而居的彩彩姐,让她先帮忙。”
  陈表应道:“我省得,你要保重。”
  朱祁镇复位后,为了重掌政权,一连多日坐镇奉天殿处理相应事务,不敢稍离。景泰帝时的内阁几乎被他全部黜退不用,于谦等人下狱,而王直、胡濙等老臣年事又高,虽然是朱祁镇的支持者,精力却已经不足以像年轻人那样方方面面行事周全。以至于朱祁镇一直没想起来,要先将弟弟的帝位削去,以正己名。
  一时间国朝竟然出现了双帝并存,天有二日的奇事。直到十多天后,政局完全稳定下来,有人提起,朱祁镇才急匆匆的摆驾仁寿宫,请孙太后下诏废弟弟的帝位。
  孙太后在大事定下来后,心神松懈,强撑了几年的疲惫感陡然反击,这些天一直昏睡的时间多,清醒的时间少,也没有想到这一层上。
  朱祁镇把这件事说了,她才恍然大悟,道:“我说呢,这几天总觉得有什么事没做,原来是在这里。”
  即日,孙太后下诏,称景泰帝:“……败坏纲常,变乱旧制。放纵淫乱,信任奸人。毁奉先殿偏殿以居妖妓;玷污缉熙殿礼敬喇嘛。滥加赏赐、花费无度,横征暴敛。国库空虚,海内困穷。不孝、不弟、不仁、不义……”因以见废。
  废位诏书的内容传到沂王耳边时,万贞正在帮他整理书稿,听到梁芳的口叙,沉默无语。
  沂王挥手摒退近侍,走到她身边,低声问:“贞儿,你不赞同?”
  万贞叹道:“废帝诏书,自然要尽数敌人过错,才能正名颁行。娘娘此举是大势所趋,哪有不赞同的道理?”
  沂王望着她,轻声说:“可是,你不高兴。”
  自己的朋友,一朝政权旁落,便从挽危救难的英主,变成了世人詈骂的废帝,谁能无动于衷?可是这样的不高兴,放在帝位更迭的激荡风云中,细小得连灰尘都算不上。更不可能有人出来,为景泰帝鸣一句不平。
  甚至这样的不高兴,万贞都只会在沂王面前稍稍流露,只要离了内室,都绝不会有丝毫口风流出。
  万贞低头翻着樟木箱子里的一叠画稿,却没留心上面究竟画了什么,好一会儿轻声说:“好色纵欲,蓄宠纳妓,礼敬喇嘛……那是私德。为帝掌国,那是公事。私德再败坏,也不能说他就不是明君。”
  沂王接过她手中的稿纸,问道:“那你想怎么办呢?”
  万贞自嘲的一笑:“我哪里有怎么办的能力呀?”
  但她心中到底不甘,忍了又忍,终于还是没能忍住,俯身望着沂王,轻声道:“可是,殿下,如果有那么一天,你能为他定身后之名了。我想请你,不计私怨,给他一个帝王应有的公正评断。”
  沂王点头回答:“好!”
  万贞没想到他会答应得这么干脆,愣了一下,道:“这很难的,殿下,你这样答应,太草率了。”
  沂王认真的说:“我知道这与父皇的意愿相佐,确实很难。然而,凡是你所愿,我都想为你办到,不管有多难。”
  万贞心一颤,既开心,又感动,呆在当地好一会儿都说不出话来。
  沂王却没留意她的表情,拿着手中的画稿走到熏笼前,取下笼罩,把稿纸往火盆里丢。万贞见他烧稿纸,这才醒过神来,连忙上前阻止:“殿下,这是你的画稿,怎能乱烧呢?”
  她原来没注意,此时才发现这上百张画稿,画的全是她的样子,错愕无比。沂王一页页的揭着画稿,眉眼在火光中明晦不定,对着她一笑,道:“皇叔教了我一件很重要的事,在这宫廷中,越是珍惜的东西,就越不该让人看到。你的画像,也是一样。”


第一百三十六章 千锤百炼清白
  景泰八年正月,挽国朝于将倾的一对君臣,同时结束了他们相得互重,内修外攘的八年治世经国生涯。
  景泰帝禁于深宫,重病将亡;于谦囚于诏狱,生死待决。
  拥立上皇朱祁镇复位的徐有贞、石亨、曹吉祥合力要求处死于谦。他们要于谦死的原因,最直观的一个,是宿怨积仇;但更深一个层次的原因,却是于谦这样的能臣若在,他们都不敢明目张胆的大肆撷取扶持上皇复位的巨大利益。
  于谦不死,以他在朝野间的威望,他们难以幸进。
  朱祁镇面对三人要求斩决于谦的要求,初时摇头不肯。
  曹吉祥道:“皇爷,于谦欲迎立外藩,几乎使宣庙基业,尽付他人之手。如此大逆不道,岂能放纵不究?”
  朱祁镇虽然也听过这样的传言,但于谦这样的重臣,要杀也得有理有据,便问:“可有实据?”
  曹吉祥只是捕风捉影,哪里拿得出实据?一时讷讷无言,徐有贞见状接口道:“虽无显迹,意有之。”
  朱祁镇被亲弟弟囚禁八年,几次面对可能被杀的危机。固然对当时鼎力支持景泰帝登基正名的于谦心有嫌隙,但毕竟曾是一国之君,御宇多年。哪能因为一句“意有之”,就真把于谦杀了,自坏国法根基?
  可徐有贞、石亨、曹吉祥三人冒着大风险,将他从南宫抢出来,助他复辟。于他而言,几有大恩,这三人一致要求杀掉于谦,他也不能不重视,只得委婉辩解:“谦实有功!”
  徐有贞见无法用谗言诱使皇帝诛杀于谦,情急智生,上前道:“陛下,不杀于谦,夺门无由!”
  孙太后因病休养,沂王作为她最爱重的长孙,自然要在榻前侍疾。等到于谦被有司会审,判定斩决时,天色已经晚了。万贞出宫查对沂王府旧时产业的账目,陡然听到这个消息,大惊失色,慌忙催马往仁寿宫赶。
  沂王见她一脸惊惶的在门口示意,连忙轻手轻脚的走了出来,问:“怎么了?”
  太祖时曾在内宫立有铁碑,明言后宫不得干政,违者立斩。虽说王振势大时,已经把这铁碑毁了,但对于未得皇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