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举之家有考生-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菜团子味道还不错,您尝尝!是李伯父的女儿做的。”,谢越彦似是没有看到谢母脸上的忧虑一般,拿起一个菜团子递给了谢母。
  听说不是李灵芝做的,谢母脸上的表情放松了很多,顺手接过儿子递过来的菜团子咬了一口,微笑着道:“确实不错!”
  对于李雁回谢母没什么印象,只听说是容貌姣好,心灵手巧。李雁回随李父回到李家时,还是个小丫头呢。
  谢越彦吃着手上的菜团子,目光却如夜色般复杂。
  ……


第18章 第一次模拟考
  今天可是重要的一天。
  它是李爹进考棚进行第一次摸拟考的日子。
  一大早的,李雁回就起身忙碌起来,用白面和昨晚的大骨浓汤给李爹做了一碗白面条,上面还卧了一个金黄的荷包蛋。全家也就只有李爹有这待遇。李爹匆匆吃完了面,看着时间差不多了,就拎着他昨晚收拾好的考篮迈步出了上房,奔东屋的考棚而来。
  这个时候,李家大院异常的安静。
  大房和二房的房门紧闭,里面没有一丝声响,连往常三个皮小子玩闹的声音都听不见,想必是让二伯娘给约束起来了。
  李奶奶在堂屋的椅子上坐着,心不在焉的有一针没一针的缝着鞋底。李爷爷则低垂着眼,不停的“吧嗒”“吧嗒”的抽着旱烟。小叔李学早就在李爹去书房拿考篮的时候,就回了屋,与其在这里干坐着,他更愿意伺弄他那几盆红薯叶。上次雁回无意间提起的那个想法,让他很是意动。他想试试。
  而小姑李灵芝则坐在椅子上不安的来回扭动,让椅子不时的发出“咯吱”“咯吱”的扰人噪音。
  “李灵芝,你就不能像雁回和梅姐儿似的老实坐一会儿吗?!”,本就心烦意乱的李奶奶喝斥道。
  李灵芝委屈的白了李雁回一眼,老实的坐在椅子上不动了。她又不会像李梅那样绣花、也不想像老娘那样纳鞋底、更不会玩李雁回手里那些个奇奇怪怪的木块,这么干坐着很难受好吗?!有心想要回屋,却又不敢动弹,生怕老娘骂她没心没肺。老娘这个时候是不讲道理的。心里万分后悔,当初小哥跑的时候,她就应该跟着一起跑的。
  被点到名的李雁回一脸懵的抬头,看看李奶奶又看了看小姑李灵芝,复又低下头玩她的鲁班球去了。
  这是李家大伯一大早就送来给她的,身后还跟着一个一看就知道昨晚玩到很晚,还没弄明白都没有睡好的梅姐儿。
  当时李雁回都惊了。
  大伯这效率也太高了吧。
  考棚一天盖好、鲁班球一个晚上就出来了。
  把玩着手里这六个大小一致的木块,李雁回不得不佩服古代木匠们的工艺高超,心灵手巧。这六个小木块和她买的机器打磨而出的一模一样。木块光滑、温润又细腻,带着原木特有的花纹。大伯说这是用硬木曲扬柳做的。
  因为当时李雁回在忙,所以,只是将这鲁班球收下,却并没有组装它们。
  李爹中午也不会出考棚,他会在考棚吃,李雁回给他带的两个菜团子用干净的厚棉布包了。索性现在也没什么事儿,李雁回就坐在李奶奶的下首拼那个鲁班球,梅姐儿终于看到李雁回要拼鲁班球了,兴奋连绣活都不做了,两眼灼灼的盯着李雁回的手看。
  现在是考验李家大伯功力的时候了。
  李雁回凭借着以前的记忆,拿起了两块用手指分隔让它们平行相对,然后将一块横放在底部,再拿一块插入顶部,翻个面,在另一面的底部再放了一块,一个球形已经在李雁回的手上初具模型,最后一块也是最重要的一块,如果这块放不上去,那这个鲁班球就做失败了。李雁回摩挲了一下这最后一个小木块,然后小心翼翼的从上面挤进去……
  好像有点紧,李雁回将最后一块木块抽回,将手中的木球松松,又试了一次,这一次很轻松的就插了进去,李雁回手一收,鲁班球“咔”的一声榫紧,瞬间变成了一个漂亮光滑的圆木球。
  梅姐儿眼睛都直了。
  “雁回,你太厉害了!我昨晚弄了一个晚上,都没把它组装上。我爹也弄了半天也没弄上。你就这么轻轻地……”,梅姐儿比划着,兴奋极了,“就把它变成了一个球。真是太神奇了……”
  李雁回见梅姐儿喜欢,就笑眯眯的把圆木球放在了梅姐儿的手上,让她感受一下。
  梅姐儿捧着这颗沉甸甸的圆木球,满眼都是新奇,竟然真的组成了一个木球。“我要给我爹看看去……”,梅姐说完,捧着那个木球,连绣活都不要了,直接就跑出去了。
  李奶奶没看见李雁回拼上鲁班球,就看见梅姐儿咋咋呼呼的跑了出去,一拍桌子,“这是吃了什么药了这是?!”
  小姑李灵芝才不管梅姐儿发的什么疯呢,她对李雁回手上的木块也不感兴趣,她只对胭脂手粉才感兴趣。见梅姐儿先跑了,她也借机起身跑了出去。
  “哎,这一个个的……”,李奶奶直拍大腿。
  最后,李雁回也起身了。
  “雁丫头,你去哪儿?!“,李奶奶急忙叫住要往外走的李雁回。
  ”我去给爹熬点姜汤……“,李雁回笑眯眯的回答。
  一听李雁回这是有正事要做,李奶奶马上点点头,”那你去吧!多放点姜……多放点糖……那屋冷着呢。真是的,也不知道多烧一会儿……“,李奶奶在身后不停的嘟囔着。
  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
  李奶奶完美的诠释了这句话的真谛。
  李雁回给李爹熬姜汤是真的。但却不是现在。现在李爹才刚刚进入考棚,就算是要喝姜汤也得是傍晚出考棚之后的事了。
  院子里静悄悄的,李家没有人敢来打扰李爹,李雁回除外。
  一直听说李爹有考场恐惧症,可是究竟有多严重,她不得而知。现在,她打算偷偷摸摸的去看一下。反正院子里也没人看见,李雁回悄悄的摸进了有考棚的东屋。
  ”嘶……,可真冷。“,李雁回一进东屋就情不自禁的缩肩抱成了一团。
  她脚步放轻,生怕惊到了李爹,像做贼似的偷偷摸到考棚边上。东屋的这间考棚是在阳光最好的那间屋里搭的,造近窗边,就是为了能让考棚内的光线充足。这个考棚相当的破旧,可真是和谢越彦图纸上画得一模一样。果然不愧是大伯找的最好的木匠。
  李雁回轻手轻脚的摸到了考棚前,探出个头,悄悄的往里看,眼睛都是半眯着的,生怕惊到了李爹。可下一秒,李雁回觉得自己这样完全就是多余。因为李爹的考场恐惧症比她想像中的还要严重得多。
  严重到考棚前探出一个小脑袋,里面的人都不知道。
  李爹此时满头大汗,双眼发直的紧盯着书桌上的考卷,笔上的墨都滴到了考卷上还不自知,半天写不出一个字……
  李雁回在考场外都能感觉到李爹的焦虑和紧张。
  真是太糟糕了。
  这样下去可不行。李爹和李家人对这个考棚可是抱着极大的希望和信心而来的,如果没有丝毫改善,对李爹的精神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也不利于李家人的团结。
  李雁回也没有想到,一个模拟考也会让李爹紧张到如此地步。
  李雁回思索着,悄悄的退了出来。
  得帮李爹一把。
  李雁回一甩辫子,跑进了厨房。将火吹旺,水烧开,姜切片,放糖,熬得浓浓辣辣的,用茶壶装着,上面扣上一个粗瓷碗。李雁回将它们放进挎篮里,然后又轻手轻脚的来到了东屋的考棚。
  李雁回熬姜汤几乎熬了一个时辰,而李爹还是老样子,试卷上除了那一滴大得刺眼的滴落的墨渍外,一个字也没有。
  难怪李爹会病在考场。
  这么冷的天,李爹出了一头的汗,又不擦,不感冒才怪。
  ”爹?!“,李雁回探着个头,笑眯眯的轻声叫着。
  ”雁回,你怎么来了?!“
  李雁回清脆的声音终于唤醒了李爹对外面世界的感知,李雁回觉得李爹就好像缺氧了的人猛然可以呼吸一样,大口大口的喘气,等喘匀了气,李爹才惊讶的看着李雁回问。
  ”我给你送姜汤啊……“,李雁回举着手里的篮子。
  ”考场不能进啊,你怎么进来了,快回去……“,李爹着急的往外撵李雁回,还没意识到他此时并不在考场。
  李雁回嘟着嘴,”这又不是真的考场,自已家有什么不能进来的。天这么冷,万一你冻病了怎么办?!喝汤!“,李雁回一边说一边自顾自的从篮子里拿出姜汤壶和碗,倒了起来。
  辛辣的姜味瞬间弥漫了整间屋子。
  李爹这才意识到,他现在不是在考场,而是在自己小弟的东屋模拟盖的考棚里。可还没等李爹松一口气,李雁回手一软,正在倒的姜汤又撒了一些出来,溅在了草纸上。
  ”哎呀,我的草纸……“,李爹急忙抢救。
  ”都湿了,没用了!我再给爹去拿,我知道爹的草纸放在哪儿……“,李雁回一把抢过那些已经湿透了边儿的草纸,似是不好意思的匆匆出了考棚。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就像一阵风一样。
  李爹眨眨眼睛,看了看面前的茶壶粗碗,又看了看草纸空了的桌案,闻着空气中辛辣呛人的姜汤味,,忽地一笑。
  太好了!
  他不是真正的在考试,只是在模拟。
  心里似有什么东西松动了一角,李爹只觉得身子一轻。
  ”李爹,加油啊!“
  跑出屋外的李雁回在心里轻声说。
  ……


第19章 八角球
  悄悄将泅湿了草纸晾在了李爹书房的窗台上,李雁回又重新拿了一叠草张匆匆往李爹的考棚跑。
  这一次,李雁回将脚步放得更轻,连呼吸都憋住了,再一次偷偷往里面探头看。
  桌子上她倒的姜汤已经都被喝完了,李爹还将茶碗扣在了茶壶上,额头上的细汗也用汗巾擦干了,擦净了桌案上的水渍,李爹此时正在落笔。虽然写得很慢,可却比刚才那双眼发直,一笔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