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暖婿-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小婵只当李小龙是不好意思,也未在意,笑笑回了自家院子。

    回到家,少不得又要应对文娴的一番询问,李小婵便将之前对李小龙说的话,又对文娴说了一遍,只将一切都推到了姚怀瑾善于举贤任能上。

    文娴什么内情都不了解,自然也就相信了。反正只要不威胁到李名远的地位,爱谁谁上位,她文娴都不关心。

    当天,李小龙就在本家一众叔伯兄弟的帮助下,顺利地将秋收秋种抢收队的成员确立了,并且明确了各自的职责。让李小龙惊讶的是,王有财这一次竟然十分配合,从头到尾,一句打别的话都没有说过,那态度好得就跟他面对的不是李小龙,而是知府大人姚士卿一般。

    李小龙虽然诧异,摸不准王有财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但是,王有财愿意配合,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了。

    第二天上午,姚怀瑾信守承诺,亲自送来了印有姚士卿私印和官印的委任状,李小龙农事小队长的职位这下才算是名正言顺,落实了。

    李家村原本还议论纷纷的人,这下都住了口,不敢再妄议什么。

    为了给李小龙足够的支持,一整天,姚怀瑾都在李家村,帮李小龙一起完成秋收秋种的准备工作,直到傍晚城门快关闭之前,才匆忙离开。

    不管是否是真心实意,反正有了姚士卿印有大印的委任状和姚怀瑾一整天的相陪帮助,李小龙农事小队长的威严,在李家村算是初步建立了。

    很快,玉米的穗子都变得完全干枯了,包裹着金黄的玉米粒儿的叶子也开始枯黄,收获的季节到了。

    按照先前的计划,李小龙有条不紊地主持着秋收的抢收工作。因为事先安排到位,所以尽管今年秋收时节下了两场不大不小的雨,李家村的粮食也没有任何因抢收不及而带来的浪费,全都稳妥地收到了各家的粮仓里。

    再加上今年李家村的玉米种子,用的全都是李小婵几年来辛辛苦苦培育出来的优质杂交玉米种子,所以李家村继夏收的大丰收之后,又迎来了秋收的大丰收,谷粒满仓。

    当然,因为玉米脱粒需要差不多完全晒干,才方便将玉米粒从棒子上剥落下来,所以收回来的玉米大多是吊在绳子上,等着慢慢晾晒干了,再慢慢脱粒储存的。

    秋收的顺利,让李小龙在李家村声威渐盛,先前还对他的能力存疑的人,这下子也都信服起来。

    李大爹和李大娘高兴得成天都合不拢嘴,也愈发地亲近李小婵了,觉得李小龙能有今日,全是李小婵和李名远父女大力举荐的缘故。

    李小婵面对李大爹和李大娘热忱的感谢,开始还耐心地一遍一遍地解释说,这都是李小龙自己的本事,后来眼见着解释无用,便只得都笑着接受了。

    秋收完毕,田地里只剩下玉米茬还守着,将一整块田地划分成一列一列的,方便播种小麦的时候下耧。

    秋收和秋种之间,还隔着几天,这几天,便是农人们收尾秋收和准备秋种的日子。

    李名远的工作也终于告一段落,回到了李家村自己家里,忙着歇脚,顺便找几个抢收队的队员来,帮助自家做白工。

    被找来帮忙的人,因为李名远的威势不得不来,但是一想到是做白工,心里都有抱怨,只是面子上不敢表露出来。

    李小婵怎么会不知道这些人被迫做白工的不满,便将一向爱民如子的姚士卿又搬了出来,让李名远忍着心痛吐出了一小笔私房钱,用作工钱发给大家。

    这些人原本以为是做白工,现在意外得了一笔工钱,个个都十分开心,干起活来也就更卖力,更用心了。

 第八十五章 新政受阻

    因为事先得了姚士卿的话,自家的玉米要留种,李小婵这一次晾晒玉米便格外用心起来。在院子里拴满了绳子,又将玉米一个一个地倒着头系在绳子上,挂满了院子和房檐。一眼望去,整个院子上空都垂着金黄的玉米棒子,十分壮观,让人嗅出一股子丰收的味道。

    这本是十分繁琐费时的活儿,不过有了李名远请来的短工,还是很快就完成了。

    至于秋种,按照姚士卿的安排,李小婵留够了自家吃的小麦,剩下的便都用作种子,由姚士卿用公资收购了,再免费发放给李家村的村民试种。

    因为有了夏种时免费发放的玉米种子在秋收时节大获丰收的先例在,这一次,李家村的村民对姚士卿免费发放的小麦种子,报以前所未有的热忱和信任,连带着也都讨好起负责发放种子的李小龙来。

    种子发放之前,不过两天,李小龙家里就堆满了村民们孝敬的东西。

    对于这些贿赂,李小龙当面能拒绝掉的就拒绝,拒绝不掉的,便只能都仔细地收了起来。

    到发放种子的时候,因为数量有限,按照土地比例,每家都领了自己的份额。

    翻完地,拉楼播种,秋种工作算是暂时告一段落。

    李小龙担任农事小队长的第一次工作,至此顺利完成。

    可就在姚怀瑾代表姚士卿,照例嘉奖李家村村民,尤其是抢收队的队员和队长李小龙时,出了乱子。

    秋种之后,天气依然炎热。所以表彰大会选在了早晨天气尚有凉意的时候,地点就选在了李家村的公祠,由李小龙负责安排具体的事宜。

    “此次秋收,李家村依旧领先周围村子一大截;而在秋收秋种中,李家村没有出现任何差错,抢收队成员之间配合默契。所以。我代表知府大人,来为抢收队的成员,还有此次担任主事工作的新任农事小队长李小龙,发放奖励。”姚怀瑾面带微笑地对着公祠门口的众人说。

    村民们一听说又奖励发放。都很高兴,个个欢呼起来。

    “首先,是抢收队的成员,请大家排成三列,按照顺序,依次来领取自己的份额。”姚怀瑾说着,示意早就坐在书案后的府衙书记准备发放奖赏,并且记录在案。

    抢收队的成员赶忙按照指示,站好了队列,个个脸上都喜气洋洋的。准备接受奖赏。

    在奖赏进行的同时,姚怀瑾宣布姚士卿的新政策:“今年因为咱们李家村是率先做的试点,所以一应奖励都有公中府库发放。不过,从明年开始,就要从大家所缴纳的赋税里抽出一成来。用作奖赏。至于奖赏的多少,就要看大家缴税缴了多少。所以,大家还是要继续用心种好地,只有收获的粮食多了,相对应的从赋税里抽出来的奖赏也就多了。”

    大夏采用的是“十一税”,缴纳赋税的多少,完全由粮食收获的情况而定。自然是粮食收获得越多。缴纳的赋税就越多,相应的,抽出来的一成作为奖赏的银钱就越多。

    大家伙儿一听,虽然今后的奖赏要从缴纳的赋税里抽出一成来,但是好歹花的不是他们的钱,也都没有反对。纷纷拥护赞成。

    也有少数提出质疑的,问其他的村子的奖赏怎么发放。

    姚怀瑾笑道:“他们是在咱们李家村之后才施行这些政策的,省了这艰辛摸索的过程,所以从第一年起,也就是明年起。就跟大家一样,所得奖赏都是从他们缴纳的赋税里抽出的一成。知府大人奖赏分明、公正公平,不会厚此薄彼的,大家不用担心。”

    村民们一听,自己比别的村子从府库中多得了一年两次的奖赏,更是没有意见。

    “另外,免费发放的种子也要改成村里自己出自购买。”姚怀瑾又宣布一项姚士卿的农事新政策,顿时惹起了一片喧哗。

    “那怎么行啊!那得多少钱啊!”

    “怎么说变就变啊!真是……”

    “这还不是上头怎么说,就怎么做,咱们小老百姓,哪里能够替自己做主哟。”

    ……

    姚怀瑾听着下面的群众议论纷纷,并未焦急失措,微笑着朗声道:“大家安静,安静。请听我把话说完。”

    随来的衙役们也开始维持秩序。

    很快,议论纷纷的群众便都停了下来,盯着姚怀瑾,等着他的解释。

    “先前的这些玉米和小麦的种子,都是由李姑娘一家提供的。”姚怀瑾指了指身边的李小婵,并未说出种子是由公中出资向李小婵购买的事,也是想要树立一个舍己奉献的榜样,让村民们多多学习,别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的意思。

    说完种子的来源,姚怀瑾又继续解释新政策实施的原因来,说:“但是,李姑娘家的玉米和小麦的产值毕竟有限,别说是整个西川府府城近郊的所有村子了,就是咱们李家村也难以全部供应。所以,这两次发放种子,选择的都是按田地比例发放的方式。但是,从秋收秋种开始,所有西川府府城近郊的村子,全都纳入了推广良种的范畴。这样一来,地多种少,肯定不能再集中免费发放……”

    可惜,村民们并没有体会到姚怀瑾刻意树立李小婵这个榜样的意图,他话还没有说完,顿时炸开了锅,在场的村民议论纷纷,群情激愤。

    “啊,那这些种子还不都进了有钱人的手里!”

    “活该我们穷人倒霉!”

    “小婵是咱们李家村的,她家种出来的粮食,凭什么要让外村人跟咱们一起争抢?”

    “就是就是!”

    ……

    衙役们费了好半天的劲儿,才算是勉强维持住会场秩序。

    姚怀瑾早就料到此政策一出,必然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来已经习惯免费从府库领取优良种子的村民反弹,所以一早就准备好了说辞。

    “大家不用担心。”姚怀瑾耐心地解释道,“种子的价格会定得比市场价低,并且是根据田地的比例出售的,因此不会出现大户钱多囤积居奇的现象。知府大人想要的是咱们整个西川府的农事都取得长足的发展,这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守望相助。”

    姚怀瑾的解释,勉强安抚了一部分人的焦躁不安,但是还有少部分人仍然不拥护这项新政策,依旧吵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