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暖婿-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到衙役们将玉米都装上了马车,然后在院子里当众拿出二十两白花花的银子交给李小婵,宣布这是姚知府嘉奖给李小婵主动捐粮的时,众人一阵惊呼,都道李小婵真是傻人有傻福。

第二十九章 大树底下好乘凉
更新时间2014…6…1 16:00:51  字数:2140

 李名远原本恹恹地躺在屋子里,恼恨李小婵事先没有跟他商量,就一股脑地把玉米都白白地捐了出去,这会儿一听到二十两银子,顿时眼神一亮,浑身充满了力气,一下子跳下床,连鞋都来不及提好就要跑出去。
  文娴连忙拦住了他,一脸怯怯地劝说道:“小婵说了,相公还是不要出去见衙役的好,毕竟姚知府以为相公还卧病在床休养。”
  李名远瞪了文娴一眼,却也明白地坐回了床上,垂头丧气。
  外头待衙役们一走,乡亲们就又羡慕又眼红地围着李小婵,对她说了些恭喜的话,不无嫉妒。李大娘见状,便将李小婵卖粮被拒,不得已捐出粮食,却意外得到姚知府嘉奖的事儿说了出来,众人这才释怀。
  李小婵笑笑,并不在意,真金白银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别人的唾沫星子,尽它飞去吧。
  有了姚知府的再次嘉奖,李小婵一家在李家村的地位竟然隐隐有了上升之势,就连李名远出去,大家也不再明着讽刺他了。这让李名远又忍不住自得起来,就连李小婵以二十两银子是姚知府嘉奖给她的为名,拒绝交出银子的事儿,也被他渐渐抛之脑后了。
  不过,李名远的自得,在他看到李小婵手里拿着的更换了姓名的田契、地契、房契等时,立即就灰飞烟灭了。
  “忤逆!不孝!”李名远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桌子颤了颤,才稳住,可见他有多么生气。
  “爹,只是换了个名字而已,您还是我的父亲,我也依旧会像以前一样会‘供养’您和母亲。”李小婵将“供养”二字咬得特别重。
  想到父母去世之后,自己夫妻二人依靠幼女辛苦忙碌而活,李名远一时有些脸热,不过,当他的目光再次触及那契约上,愤怒顿时赶走了羞愧。
  “私自谋夺家产,你还敢辩解?!”李名远出离了愤怒,李小婵这么做在他看来,分明是打算以后将他当做乞丐一般随意打发,自己在自家寄人篱下,要仰女儿鼻息而活,这让一向好面子的李名远怎么受得了。要不是想着自己欠的汤药费还得李小婵的那二十两银子来还,李名远恨不得一巴掌扇在李小婵那张风雨不惊的脸上!
  “谋夺?”李小婵冷笑,既然早料到会撕破脸皮,她也不怕,冷静地说:“快五年了,爷爷奶奶去世快五年了,我一个人照养整个家,付出了多少?您以为那些田地、房子能够自动养活您吗?您以为我五年来的付出抵不上这些吗?”
  见李小婵浑然不怕,还指责他不负责任,李名远顿时更恼了,指着了李小婵啐了一口,骂道:“付出?!你敢跟老子谈付出?!要不是老子,哪来的你?!你倒好,老子把你养大,转头你就把老子给卖了!你这个不孝女,就该被押去衙门,暴打一顿示众,再关暗牢里一辈子!你这个……”
  听着李名远毫无血性的怒骂,李小婵只觉得心冷,自己到底还顶着李名远女儿的名分,毕竟辛苦照养了这个家五年,可是自己的付出还回来的竟是“暴打、示众、坐牢”,真是半分情义也没有了。
  毫不客气地打断李名远的怒骂,李小婵嘲弄地问道:“您就没有想过,为什么衙门愿意帮我更改吗?”
  李名远被李小婵问得一愣,脱口而出:“为什么?”
  这会儿李名远才想起来,李小婵不过是一个十二岁的黄毛丫头,没有他的陪同,为什么衙门会同意将家产易主?
  “自然是知府大人首肯的。”李小婵冷笑,“知府大人体念您总是被别人惦记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人骗夺了家产,这才让人把家产记在我的名下。您若是质疑知府大人的一片苦心,尽管去衙门里告我就是!”
  其实李小婵撒了个小谎,姚士卿对于这件事根本就一无所知,但是确实也在这件事上帮助了李小婵。
  自从李小婵捐粮一事曝出之后,姚士卿便命人通过各种渠道宣扬这件事,目的就是给王大富等一干为富不仁、妄图只手遮天的的富商们一个警示,可不知情的人却觉得,姚士卿此举是为了褒奖李小婵,对她是极为赞赏的。所以李小婵到衙门里请求更改田契等地持有人时,有关人员想到这件事,以为李小婵得到了姚士卿的默许支持,便也没有多问,直接给办了下来。过后,即便是他们想起来,觉得这件事办得欠妥当,只怕也不敢找一向手段伶俐的姚士卿询问,毕竟一个不小心,他们也要受牵连。
  李小婵讨了个巧,故意借姚士卿知府的威势,将家产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
  李名远一听是姚士卿首肯,顿时泄了气,在他看来,李小婵根本就不可能是撒谎骗他,毕竟没有强人作保,衙门是不会随便给一个小丫头办理这种大事的。李名远更不敢去找姚士卿说明情况,请求再把田契等夺过来,因为那只会让姚士卿觉得他无能且反复,将来只怕仕途就要断了。
  李小婵见状心底冷笑,她就是吃准了李名远好面子又胆小,不敢去找姚士卿求证,才这么说的。
  “爹,既然咱们都说明白了,那今后就好好相处,各司其职,各安其命,您和娘好好地过舒坦的日子,一切还都跟以前一样。”李小婵没什么情感地说道。
  李名远再不聪明,也听清楚了李小婵话里警告意味甚浓,他若安分守己,自然是皆大欢喜,他若是敢有所图谋,只怕李小婵就会毫不容情了。活了三十几年,被自己的女儿逼到这份儿上,李名远气得都想杀人,但是想到那些家产如今都在李小婵的名下,李小婵又在姚士卿的保护之下,他顿时失了力气,双眼无神,颓丧懊恼地跌坐在椅子上。
  李小婵见状,知道这一关自己是闯过来了,心底顿时松了一口气,扭身出门,自去忙碌了。
  

第三十章 求亲
更新时间2014…6…2 11:01:22  字数:2129

 日影渐斜。
  文娴看了看一身颓唐的李名远,又看了看西沉的太阳,犹豫半晌,最终扭身出门去了灶房,准备一家人的饭食。刚才李小婵虽然没有明着说要她怎么样,但是文娴很清楚,那句“各司其职”里,既警告了李名远不许惹是生非,也告诉了她要继续承担家务的。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李小婵过得简直是舒畅无比,身傍钱财无人管,人生真是太美妙了,连带着替李名远还汤药费的时候,她都没有皱下眉头。
  田地渐渐地披上了一层新绿,麦苗的清新的香味飘散在风里,让人陶醉。
  时序轮换,一场小雪纷纷扬扬地漫天飘洒下来,冬天渐冷。
  李小婵换上厚棉衣,戴上了棉帽,进城去买些肉食好过冬,因为之前喂养的两只猪,已经被她喂肥卖了。
  原本李小婵是打算让李名远去城里买的,但是想到李名远一天到晚地惦记去城里跟他的那些狐朋狗友厮混,她便打消了念头。反正冬天闲着也没有什么事,她就当是出去活动活动筋骨,进城看看热闹。
  一出门,就碰上李大娘领着她的小儿子李小龙也要一起进城,遂结伴而行。
  一路上,李大娘有意无意的,总是对李小婵说起李小龙,而李小龙也在一旁,不时地偷瞄李小婵。
  一开始,李小婵并未在意,但是次数多了,她难免生疑,却猜不透李大娘母子俩的意图,只能当做没看见。直到李大娘玩笑似的说了一句“将来大娘要是有小婵你这样懂事能干的儿媳妇,只怕睡着了都能笑醒”,李小婵才蓦地觉醒,李大娘这是有意撮合她和李小龙呢!
  要说这李小龙,与李小婵年纪倒也相当,十四岁,身材魁梧,又能干,是庄稼地里的一把好手,为人也实诚,家境尚可,在外人看来,和李小婵倒也算是一对良配。
  但是李小婵一直都将李大娘一家当作亲人来看,李小龙在她眼里就跟哥哥一样,她怎么可能会嫁给他?再说了,李小婵现在一门心思地想着发家致富,暂时也没有成亲的想法。
  不好驳了李大娘的面子,李小婵便只当是自己没有听懂李大娘话里的意思,抿嘴儿一笑,转而说起麦子的事儿。
  李大娘碰了个软钉子,讪笑一声,也不再提这个话。
  一旁的李小龙却觉得面子上有些挂不住,他爱慕李小婵,是早就有的事了。
  那个时候的李小婵,还不是现在的李小婵,那个时候的李小婵柔弱、安静、乖巧、懂事,还有一丝可怜,遇到事情不会像现在一样冷静地处理,总是怯弱地躲在角落里哭泣,让人心疼,忍不住想要去呵护。
  李小龙从小便觉得,自己长大了一定要好好地保护这个小姑娘,不让她再受一点委屈。
  可是李大娘对此并不赞同,因为李小婵有对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父母。但当时李小婵的祖父母尚在人世,身体康健,又能干,李大娘想着要是李小龙真的喜欢,看在懂事的李小婵的份儿上,她也能勉强接受。
  谁知道李家老两口会因为一场风寒,才五十出头就前后脚地没了,更没想到的是,李名远和文娴夫妻俩竟然在此之后,一直要靠幼女李小婵养活。
  不想儿子以后受累,再加上之前她一直都不喜李名远的做派,李大娘便坚决反对。先前她让李小婵偷偷地攒嫁妆,一是真心为了李小婵着想,二也是想要李小婵早些找好婆家,趁早断了李小龙的念想。
  可是,李小龙天生反骨,李大娘越是反对,他越是坚持,尽管现在的李小婵让他觉得陌生,难以靠近,再也没有小时候的感觉。
  母子俩便这么杠上了。
  直到最近,李大娘见李小婵逐渐当家作主,今后不会太受李名远和文娴的拖累,这才逐渐松了口,甚至在今天还亲自说起这事,想要亲自替李小龙求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