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讲。”
“臣遵上意营造木兰宫,只是朝中有人以为过于奢靡,不符祖制……”
庚敖眉头一扬,打断了他:“可是伊贯那些人?”
司徒默认。
庚敖冷冷道:“当孤不知?伊贯别宅木衣覆锦,土被朱紫,顿顿饮食,动辄案累百器,以致于口不能遍味!孤不过造一宫室罢了,论奢靡享乐,往后还需向他请教,他下回若再在你面前提及,你转孤之言,叫他直面于孤便是。”
司徒暗暗吃惊,忙诺声应下。
“加紧营造,不得懈怠!”
庚敖最后起身说道。
……
洛邑王城的大街小巷,这月到处可见鲜衣怒马之人,都是跟随各国国君而来的随官和扈从,已多年罕见如此盛大情景,周王在王宫亦时常设宴款待诸侯。
这日宴毕,周王半醉回至后宫,徐丑入,说晋世子妫颐,私下求见于王。
妫颐如今在晋国的地位,于短短半年之内便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不但晋国朝堂里的公族大夫提起他赞不绝口,连国民也受他恩惠,对他颇是爱戴,偏上个月,晋侯原本宠爱的公子产被人告发,他竟暗中图谋刺杀公子颐,证据确凿。此事一出,不但引发朝堂汹涌批挞,连国民也愤怒不已,聚到王宫面前要求晋侯严惩公子产,晋侯本就卧病于床,国事多赖卿士,身边卿士却多倒向妫颐,迫于压力,只得将公子产远远地赶出绛都,囚禁在了别邑,妫颐顺势掌了朝政,晋侯全被架空。
妫颐如今距离国君之位,也就只少一个名头了。
此次入洛邑,妫颐不但全数纳贡,且在众诸侯面前,对周王执臣礼甚恭,周王对他颇是满意,闻他求见,忙叫传入。
作者有话要说: 今晚晚些 大概10点,二更下半章。
☆、第46章
妫颐入; 含笑向座上的周王行礼,自称晋土守臣:“晋臣离国之前; 拜君父; 君父卧病,为不能亲来王宫朝觐王上遗憾不已; 再三命我见了王上,定要代他向王上行守臣之礼。”
说罢,他再向周王行礼。
周王哈哈笑道:“不必多礼; 晋侯身体如何?”
“尚可; 只是不良于行,故此次由守臣代君父而来。”
周王捻须点头,喟叹了一声:“今我不乐; 日月其除!好在晋侯有你这般世子; 亦可称老怀安慰了!”
妫颐自谦,道谢,又含笑道:“君父人虽不能至; 却命守臣带来了两件晋国之宝,请王上容守臣献上。”
周王哦了一声。
妫颐回头唤了一声; 只见两个寺人小心翼翼地抬了一盏人高的蟠龙玉灯入内; 点亮,蟠龙上的鳞甲游走而动; 灯光闪耀,屋满星子。
周室如今衰败,甚至穷到连宫室都没法得到及时修缮; 但天下的宝物,自然见过不少。
但这样的奇巧宝灯,连周王也是头回见到,瞧了片刻,目露感兴趣之色,见妫颐身后还有一只箱子,忍不住问:“箱内何物?”
妫颐便打开,取出内里的一件裘衣,色白若玉,呈上供周王抚摸,这才笑道:“此灯为西域离支国之宝,名蟠龙玉灯,至于此裘,名吉光,入水不沉,入火不焦,世间罕见。”
他说完,亲手取火烛凑向皮裘,烧了片刻,皮裘分毫未损。
周王目露奇色,哈哈笑道:“果然少见!晋侯有心了!”他手掌摸了摸柔软的狐裘,又抬眼看向妫颐:“余虽为天子,亦不好白白取你宝物。你可是有求而来?”
妫颐目光微微一动,立刻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此二物若能博王上一笑,君父得知,想必便也满足了。只是蒙王上厚爱,既开口垂询,守臣便也大胆直抒胸臆。不敢欺瞒王上,守臣出行之前,君父曾再三叮嘱,盼守臣此行能求得王上首肯,若将王姬下嫁,入我晋国,则守臣幸,我晋人亦幸!”
周王微微一怔。
这年的腊祭,天下诸侯,十之七八竟都齐聚洛邑朝觐,这样的场面,周王先前是连做梦也都没有想过的。
这些天他虽轻飘飘的有些不分东西南北,但此刻一听到向王姬求亲之事,脑门立刻清醒了。
他心里门清,晋国世子求娶王姬,齐王亦有意要为世子姜突求亲,然以王姬的美貌和天命之名,何愁无嫁,婚事可从长计议,周王他老人家真的不急。
何况说真的,周王如今打心眼里,还真的舍不得就这么把阿玄给嫁出了周国。
实是她一回来,周国便好事频频,先前的卦辞,周王不信都不行。
周王便不动声色,抚须道:“此事原本不难……余若能得佳婿如你,也算大慰平生,只是你也知道,王姬方回归王室不久,余爱她胜过掌上之珠,实在不舍如此快便又将他出嫁……”
他皱眉,似陷入思忖,片刻后,展眉笑道:“余考虑一番,待考虑过后,再行答复,如何?”
妫颐自然知道,齐侯此行的目的和自己一样,是为他的儿子姜突求亲。
那个姜突,他也见过,一纨绔而已,行事乖张荒唐,不足虑,然齐国之国力,却不能小觑,难保周王不会为了东夷之地而把王姬嫁去齐国。
他对王姬一见钟情,当日溪边濯足少女的那抹倩影,至今还时时萦绕心头。
齐翚此前曾对他说,只要助他上了晋国国君之位,王姬能求,自是锦上添花,若求不得,于大事也不算有大的影响。
但妫颐却不认同。
他实是爱慕王姬,之前因她落于庚敖之手,他鞭长莫及,实在无可奈何,如今王姬归于王室,就算她心系庚敖,他也一定倾尽全力想方设法,定要将王姬求来,成为日后晋国他的君夫人。
他对齐翚说,当初他答应助他复国,是有两个条件。如今第一条即将实现,还剩第二。
只要他娶到了王姬,他必履行诺言,全力助齐翚复国。
他求亲之心,坚若磐石,故带着一双宝物来献周王探他的口风。
妫颐是个聪明的人,周王在敷衍,他岂会看不出来?
但据他所知,周王非但没有答应先前庚敖的求亲,如今齐侯那边,他也在含糊其辞。
周王的盘算,妫颐自然清楚,但这也令他松了一口气。
只要周王图利,等到他想嫁王姬的时候,他相信,无论是庚敖,还是齐侯,这世上,绝没有人会比他肯出更高的代价。
他要得到阿玄,不惜代价。
妫颐便含笑道:“多谢王上,守臣十分感激。”
……
妫颐走后,周王端详了下面前的玉灯和狐裘,命寺人送去王姬那里。
……
数日后,便是祭师择定的祭祀蚕神的良日。
每年逢腊祭,祈祷来年丰收也是项重要内容,而其中的蚕神祭祀一项,当由王后领后妃至神庙祭坑主持。
息后从前卧病,已接连两年没有主持祭祀了。今年阿玄归来,数月过去了,精心调治,加上心情大好,她身体渐渐康复,最近已能起身,今日的祭祀,便决定亲领后妃,带着阿玄一道,出宫前去主持。
王后今日穿了祭祀场合须穿的祎衣,阿玄亦着王姬首服,打扮了起来。
她内着素纱,外穿紫罗衣裳,一头乌发梳成高髻,发髻左右各插六伽玉笄,当中一枚笄首,坠下以美玉琢磨而成的指甲盖大小的圆润玉瑱,玉瑱两侧各悬一颗,悬于她的双耳之侧,玉光晶莹,和耳珰两相辉映,花容玉面,目若含光,实是绝美无双,装扮妥当出来,连息后都忍不住笑叹,说自己便是回到当年她这年纪,怕也比不上阿玄这张娇面的美好颜色。
息后说这话的时候,望着阿玄的眼神,满是骄傲和欢喜。
……
阿玄随息后出王宫,于皋门之外登车,在卤簿和扈从的陪驾之下,一路去往神庙祭场。
祭祀的礼节一向是冗长而繁复的,最是累人,息后又虔诚,专注凝神,终于等到祭祀完毕,出祭场时,阿玄见她面露疲倦之色,便过去,扶住了她的手臂。
息后转脸,轻轻拍了拍阿玄的手背,朝女儿微微一笑,低声道:“我无事。”
出了神庙,阿玄扶息后上车,自己正要同上,近旁人群之中,忽然起了一阵骚动。
方才她随息后坐玉辂车出来,一行往神庙方向来的时候,沿途便已追随了众多的周国国民,此刻神庙之外,左右两边的空地之上,依旧挤了许多随同息后一道前来祭神的国人,密密麻麻,都是人头。
骚动便起于道旁的人群之中。
阿玄抬眼,看见不远之外的道旁,一个身着齐人服饰,腰间佩剑的青年男子骑在马上,双眼直勾勾地看着自己,也不知是他故意,还是真的失了神,竟放任胯,下的那那匹高头大马朝着玉辂车的方向跑了过来。
王宫随扈见状,立刻执戈冲上去加以阻拦,那匹大马受了惊吓,扬蹄跳跃而起,将马上的青年摔了下去,他竟似丝毫未觉疼痛,从地上一跃而起,朝着阿玄的方向大声喊道:“汝可是周室西鸾王姬?我乃齐国姜突!有幸于此得见王姬之面,三生有幸!”
阿玄一愣,还没反应过来,那个姜突看似臂力过人,竟叫他推开了挡在身前的王宫随扈,朝着玉辂车的方向快步而来,这回改而冲着车上的息后道:“吾齐国世子姜突!此次入周,为的便是向周王求娶王姬!早听闻王姬貌美绝伦,果不欺我!我与王姬年貌相当,王后瞧我可否满意?”
近旁周人顿时嘘声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