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艺生活-第2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凭着《小城之春》的获奖和《卧虎藏龙》电影版两个新闻,好梦公司的知名度会上升到一个新高度,受到更多的关注。

《卧虎藏龙》后传的剧集马上就要在电视上播出了,有了这个新闻,收视率差不了。

俞菲鸿和慕姗姗在公司里见过不少次,不过这么面对面的交谈还是第一次。

慕姗姗算是好梦公司的老板娘,虽然不管公司的事务,却不能小看她对林子轩的影响力。

双方事先做过沟通,哪些话题不能问,需要怎么回答,都会有商量,避免录制时候尴尬。

当然,录制节目不会这么的死板,那只是访谈的大纲,在访谈的时候可以稍加发挥,显得更为生活化,如果话题实在不适合播出,在后期制作的时候剪掉就行了。

“获得威尼斯影后,你现在的生活有什么变化?”慕姗姗询问道。

“没什么变化吧,我这人比较简单,除了拍戏没太多爱好,平常就是看看书和电影。”俞菲鸿回答道。

事实上,获奖之后,还是给她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变化,她变的更为忙碌了。

除了接受媒体的采访,还有广告商找上门来。

以前俞菲鸿拍一支广告的薪酬是五万到十万不等,要看品牌,大品牌的价格自然要高些。

现在她拍一支广告要二十万起步,如果是国际品牌,那就要按照美金来算了。

广告价格涨,片酬也会涨,拍电视剧一集的片酬是一万五千块,电影是五十万一部。

这是好梦公司最新对外开出的价格,一旦她把即将和李桉合作拍戏的消息放出去,无论真假,都能提高身价,获得广告商的青睐。

为了处理这些讨价还价的琐事,公司给她安排了一名经纪人。

在此之前,好梦公司还没有为演员配备经纪人,就连葛尤也没有,那是因为葛尤的生活简单,好打理,有时候他自己就给解决了,不想劳烦别人。

女演员就不一样了,要顾着面子呢,不可能和广告商直接去讨价还价,跌份儿。

这就凸显出经纪人的作用了,目前国内的一线女演员都有经纪人或者助理。

不管她愿不愿意,俞菲鸿的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改变。(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五章气势

节目录制完成,俞菲鸿和慕姗姗轻松下来,闲聊了几句。

无非是平时有什么爱好,逛街吃饭这种小事,能够拉近两人的关系。

俞菲鸿眼下要拍摄《潜伏》,虽说戏份不多,却是个重要角色,是剧中的女二号。

在《卧虎藏龙》这个项目启动之前,俞菲鸿还有档期拍一部电视剧或者电影,不过这要看她自己的意思,俞菲鸿对角色颇为挑剔。

再说,拿了国际影后,选择角色就不能那么随意了,要么是大制作,要么角色特别出彩。

这时候,林子轩走了过来,和她们打了声招呼。

“林总,慕姐,我先走了。”俞菲鸿起身道。

“明晚的庆功宴,别来晚了,你可是主角。”林子轩提醒道。

《小城之春》拿了金狮奖,好梦公司要举办一场庆功宴,这算是宣传的一部分,既宣传了影片,也宣传了公司,还褒奖了工作人员。

要是没什么响动,那就太过低调了。

好梦公司过了低调发展的阶段,应该进入扩张推进的模式了,要在民营影视公司中确立领跑者的地位,各种宣传很有必要。

“你怎么过来了?不放心自己公司的人啊?”慕姗姗取笑道。

“这有什么不放心的,反正没什么事儿,等你一起下班呢。”林子轩淡定道。

“明晚的庆功宴我就不去了,都是电影圈的人,我去不合适,还是在家陪小雪好了。”慕姗姗决定道。

“好吧,我也尽早回来,这种应酬没什么意思,以后还是少参与的好。”林子轩点头道。

话虽这么说,不过林子轩知道,随着好梦公司的不断壮大,这种应酬只会越来越多。

两人说着闲话,收拾了东西,离开了写字楼。

“晓玲要从家里搬出去,咱妈这两天正为这事儿怄气呢,你想想办法,别这么僵着了。”在路上,慕姗姗提起道。

“还能怎么样,随她去吧,这是迟早的事儿,过段日子就好了。”林子轩无奈道。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林晓玲搬出去住不算大事,郑秀莲觉得心里不舒服,两人吵了几句嘴,就这么僵着了。

对此林子轩只能摇摇头,等她们想通了,自然就没事了。

“晓玲是和小徐一起住的吧?”慕姗姗关心道,“她们那地方安全么?你去过没有?”

“听说是高层公寓楼,一个月租金上千块,会享受着呢。”林子轩介绍道,“咱们就别管了,让她们折腾去吧。”

回到家里,母女之间的拉锯战还在持续,连小雪都感觉到了不对劲,一脸的迷惑。

第二天晚上,《小城之春》的庆功宴开始,邀请了一些圈内人,还有几位相熟的记者。

庆功宴采取的是酒会加自助餐的形式,这样比较西式,也较为开放,比大家在一起吃吃喝喝要有意思一些。

作为新晋的威尼斯影后,俞菲鸿成为了全场的焦点,徐晶蕾也颇受瞩目。

葛尤在外地拍戏,冯晓刚和张国粒一块过来了,《一声叹息》的拍摄接近尾声。

好梦公司给这部片子报了一个国际电影节,叫做开罗国际电影节,这是非洲的一个电影节,由埃及电影作家和评论家协会举办,创办于1976年。

原本这个电影节是没有竞赛单元的,都是一些展映活动,不怎么出名。

到了1991年,开罗国际电影节增加了主竞赛单元,它规定,凡是不带政治色彩的纯艺术性的故事片、纪录片、短片均可参展、参赛。

开罗国际电影节每年一届,在十一月份举办。

这个电影节的分量只比国内的沪城国际电影节的分量稍微重一点,正因为如此,竞争没那么激烈,更容易拿奖。

好莱坞和欧洲的影片很少参加这类电影节,参赛的主要是亚非拉地区的影片。

《一声叹息》只要质量没问题,拿奖的可能性很大,它的最高奖是金字塔金奖。

“你们拿了金狮,我们就只能奔着金字塔去了。”冯晓刚玩笑道,“反正都有个‘金’字,看起来差不多。”

在庆功宴的一角,摆放着两座金狮奖杯,一座是最佳影片,一座是最佳女主角。

最佳女主角这个是俞菲鸿个人的,最佳影片这个可以放在好梦公司的展览室里。

这是好梦公司拿到的第一座电影奖杯,自然格外的重视。

冯晓刚一直想证明自己,这次拍《一声叹息》是真下了功夫的,演员的表演都很好,他就想着能够在国际影坛拿奖。

“冯哥,放心,这次肯定有戏。”林子轩接茬道,“就算没戏了,咱还有机会不是,明年再拍一部片子,继续冲奖。”

“你这话我只听前半截,后半截就当没听到。”冯晓刚回应道。

“你这是自欺欺人呢,我倒是觉得小林说得对,别太看重了,以后机会多得是,按照一年拍一部片子算,你最少还能拍上几十部,拿奖是早晚的事儿。”张国粒调侃道。

“合着我这辈子就为了拿奖了,也得有点个人追求吧,等什么时候拍片子不为了票房,不为了拿奖,就为了一点小爱好,到那时候我这心里就踏实了。”冯晓刚感慨道,“现在我心里还不能踏实,还得有点念想。”

三人在这儿放松的闲聊,不少人却在关注着他们。

韩三评作为《小城之春》的出品人,也来到了庆功宴上,他没想到这部片子能拿到金狮奖,这个奖在国内很有分量。

无论是电影圈子里还是媒体都很看重,只比奥斯卡和戛纳稍低一点。

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上,柏林电影节兼顾商业和艺术,威尼斯电影节崇尚艺术和个性,戛纳电影节的规模和影响力最大。

现在好梦公司要票房有票房,要奖项有奖项,据说还要和李桉合作拍片。

和京城电影制作片相比,它发展的太快,在其他影视公司还在观望的时候,它已经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

韩三评感觉到这家刚成立几年的民营影视公司有一飞冲天的气势,似乎没什么能挡住好梦公司向前的脚步。(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六章推波助澜

《将爱情进行到底》正在拍摄学校的戏份,徐晶蕾穿着学生时代的红色短袖衬衫和黑色长裙,扎了两条小辫,还有刘海儿。

她上大学那会可不是这么打扮,大多数时候都穿着背带裤。

事实上,这时候的大学生也很少这么穿。

按照剧组里服装师的解释,这么打扮显得清纯可爱,对年轻观众具有吸引力。

学生时代谁不希望自己有一个清纯的女朋友,谈一场山盟海誓的恋爱,虽然大多数人没有这个机会,可总会有这种幻想。

青春偶像剧就是要满足观众的美好幻想,让他们觉得自己就是剧中的男女主角。

看电视剧要有代入感才能跟的下去,有时候观众明知道是假的也会选择相信。

这个解释徐晶蕾能够接受,演员嘛,就是要入戏,把自己当成小女生就行了,表情害羞一点,走路轻快一点,说话斯文一点,没什么难度。

拍过《小城之春》这种文艺片,再来拍青春偶像剧,她毫无压力。

或者说是因为踏入了社会,在欧洲和美国跑了一圈,见得东西多了,心态不同了。

这么一想,似乎自己老了不少,实际上,她今年才从电影学院毕业。

在剧组里,大部分演员都是新人,只有她和夏宇演过几部戏。

夏宇在《卧虎藏龙》里表现的不太好,这次拍都市剧,他找到了感觉,发挥的不错,把年轻人的生活状态表现的很到位。

或许是因为他在京城戏剧学院系统的学习了表演课程,也或许是他适合演现代戏。

他正在上学,这种青春偶像剧就是演他自己,照着平时的样子演就行了。

这部戏里的几个演员很有意思,分别来自戏剧学院和电影学院。

戏剧学院夏宇是领队,还有刘晔、袁荃和秦海露。

电影学院徐晶蕾说了算,手下是黄小明和陈昆。

在国内的电影圈子里有这么一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