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氏后面走出来,也是走到谢妙容跟前,抱着她的头,老泪纵横。
此情此景,让在场的人都落了泪。只有萧家兄弟除外。
“阿母,娘子,快住了泪,进去坐下说话。十五娘已经回来了,没事了。”谢庄劝自己的娘亲和娘子。
谢妙容也擦了擦眼睛,道:“阿婆,阿母,我没事,走,我们进去……”
“好,好,好……十五娘回来了就好。”姜氏当先接过旁边婢妇递过来的帕子擦了泪道。
刘氏忙也擦了眼泪,揽着谢妙容的肩膀往里走。
谢庄请萧伦和萧弘进去说话。
两兄弟跟着谢庄,到了嘉玉堂中,在左边的榻上坐下,谢庄等人则是坐在右边的榻上,只有姜氏坐在堂上正中的榻上。
姜氏问起了萧家兄弟,小孙女谢妙容是如何被他们所救的。
萧伦就说,因为朝廷下旨封了他们阿父和叔叔的官,这官是京官,又赐了宅子给他们,所以他们家还有叔叔家都分别动身从徐州来建康。
对于萧家除了萧裕外,他的儿子们都被封了京官,皇帝又赐了宅子给他们,谢庄倒是非常明白皇帝的用意。
当前,朝廷的大军在蜀州平乱,作为徐州刺史的萧裕可是手握重兵,为了防止有变乱发生,皇帝就想出了这个法子,分别晋封了萧裕的两个儿子为京官,然后又赐了京城的大宅给萧家,让萧裕的两个儿子和家眷进京。
这明着是封赏,实际上是将萧裕的家人作为了人质,这样一来,手握重兵的萧裕就不敢有异心了。就算蜀州那边有任何闪失,皇帝也能保证那些手握重兵的刺史们不会有反叛之心。
不但是萧家,还有别的手握重兵的家族,皇帝也是这么对待的。
谢家虽然也有谢圆为豫州刺史,谢岩为江州刺史,不过,谢家的老幼都在建康,上头又有皇后殷舜华,皇帝当然是不会怀疑和担心谢家会有什么异动。
萧裕肯定也明白皇帝是什么意思,不过,他本身就没有什么异心,见皇帝这么做,为了表忠心,还要立即响应,让自己的儿子们和他们的家眷到建康。
这里萧伦继续说,他阿父还有叔叔早他们一步进京任职,家眷后一步进京。他们长房的船比叔叔家的船早两天来建康,路上在竹里镇停泊的时候,见到从贼船跳水逃生的谢妙容。他三弟萧弘认出了跳水逃生的谢妙容真是陈郡谢氏十五娘,于是让他下到小船上去将谢妙容救起。
后来他们萧家的护卫又剿杀了一些贼人,活捉了剩下的贼人,最后救了婢女阿虫……
一直到今日萧家的船到了建康,他们兄弟的母亲命他们兄弟二人将谢妙容和婢女阿虫送到谢府。
听完了萧伦的话,姜氏就先谢了萧家两兄弟,说多亏他们救了谢妙容,这样的救命之恩无以为报,还请他们以后多上谢府来走动游玩。
谢妙容倒是没有对她祖母说,她已经给了萧弘六百金,等两日还给他送四百金去作为报答,其实用不着再那么客气把他们当上宾,请他们来玩了。
她没有说,萧弘倒是说了:“老夫人,不必客气,谢十五娘落水之时,曾经大喊,谁要是救了她愿意以千金相赠。所以等我阿兄下去救了她上来后,她就已经将那买庄园被贼人劫走的六百金相赠了。她还说,剩下的四百金,等过两日再送到我们萧府。”
此话一出,姜氏“哦”了一声,脸上的笑容都淡了些,她转脸看向谢妙容,便见谢妙容微微一笑,说:“阿婆,我一直认为人当言而有信,就算萧家是我们姻亲,但我有言在先,谁救了我就以千金相赠,报答救命之恩。所以,他们救了我,我也执意要以千金相赠,不因为他们萧家是不是我们谢家的姻亲就改变。这样清楚一些,私以为好些。”
谢妙容的言下之意是,她不想欠人的人情,用曾经承诺过的千金给了萧家兄弟,也就是两清了。她不欠萧家的情,也就相当于谢家不欠萧家的情。这种做法可谓相当得当,若是让姜氏来做的话,估计也会跟谢妙容的做法一样。
因此谢妙容这样一说,在堂上坐着的姜氏就接连称好,看向小孙女儿的眼中充满了赞赏之意。
谢庄跟其母姜氏关心的事情不一样,他当然也认为小女儿以千金相赠萧家没有任何不妥,甚至他也知道这是一种老到的处事方法。
他比较关心的是,萧家兄弟两人可曾擒住那贼首,还有那贼首到底是何来历,可是跟小女儿结仇,又或者跟谢家有仇。于是他便问萧家两兄弟这方面的问题。
当萧家两兄弟告诉他,贼首是竹里镇二流士族之家一个叫吴右的人,而这人又已经逃脱,他们并没有擒住他。
谢庄听完有些失望,又有些疑惑,因为他的印象中可没有什么吴家的人跟谢家结怨啊,也没有什么姓吴的人跟小女儿结怨。所以,他怀疑那个吴右一定是被别人指使行此凶恶之事。要想将小女儿被劫持,谢府十几个护卫被杀之事弄清楚,看来是要将那吴右捉住才行了。
萧伦便告诉他,他们已经派了萧家的人去跟随当地官吏侦办此事,想必要不了多久,此事必能水落石出。
谢庄就也谢过了萧家两兄弟对小女儿的救命之恩,以及他们两人送小女儿回谢府,还有派萧家的人去追缉吴右。
萧伦和萧弘跟谢家众人又说了会儿话,便告辞而去。
谢庄亲自将他们送出了谢府,这才返回来。
见女儿被其母还有其妻带到后堂去说话了,他就也不跟进去了。重新走出来,他背着手,双手握成了拳,觉得他这个当阿父的人绝对不能放过那个差点儿害了他小女儿性命的人,所以下一刻,他叫来了得力的奴仆,让那奴仆带人去一趟竹里镇,打听吴家的底细,并且弄清楚吴右跟谁来往密切……
☆、第107章 10。7
琼琚院。
谢妙容的内室里,姜氏和刘氏坐着,等到洗浴了,又换了一身干净衣裙的谢妙容出来,两人叫她到她们跟前坐下。
刘氏就拉起女儿的手说:“方才那么多人,我也不好问你,你这一次落到那些贼人手里……没吃亏吧?”
一边坐着的姜氏听到刘氏问这个,也挺紧张,盯着谢妙容道:“十五娘,我跟你阿母一样担心……”
谢妙容看她们两个紧张的神情,忍不住噗一声笑,说:“阿婆,阿母,我要真被欺负了,还能这样跟个没事儿人一样?”
“你这孩子,一惯主意大,我就怕你把事藏心里,受了委屈也不跟我们说。”刘氏道。
姜氏也点点头,同意刘氏的话。
“我真没事,这一次还算运气好,我估摸着那贼首没想杀我,或者有别的用处,所以没有动我。”
“哎,这一回的事情太吓人了,好在,你平安无事地回来了,而且,你的年纪也不大。要年纪再大点儿,就算平安无事的回来,恐怕也会有风言风语。不过,就算你这个年纪,恐怕也少不了被人说闲话。”刘氏有点儿庆幸又有点儿担忧的说。
谢妙容倒觉得无所谓:“阿母,别人怎么说我们也管不了,只好不管,自有信我的人。”
“是啊,我家十五娘自有信她的,那些胡说八道的人还不稀罕来往呢。”姜氏坚定地站在了谢妙容一边儿。
刘氏又说:“十五娘,你那什么庄园,我看就不要再弄了。贼首都还没有抓着,我怕那要害你的人贼心不死。”
谢妙容苦笑:“阿母,我就算现在想弄个庄园,可是也没有那么多钱买呀。”
姜氏觑她一眼,取笑她:“谁叫你那么大方?说话之间千金就送出去了。萧三郎这下可是发财了。”
“我宁愿给他千金,谢他愿意搭救我,也不愿意欠他一个救命的恩情。这恩情太大了,简直会让我一世惦记着,让我不舒服。”
“给了钱,就觉得不欠了?我看也未必。”刘氏在一旁不太赞同谢妙容这话,“不过觉着欠得少一点儿而已。”
“少一点儿也好,不然……”
不管怎么说,这一次萧弘救了她,让她对他的印象大有改观,至少,她会觉得他是个心胸开阔的人,没有因为之前跟他不对付,就见死不救。
姜氏拍一拍她的手:“好了,这一回你能好好的回来,就不要再去弄什么庄园了,你还小,我可不想你那么能干。消停几年,等大点儿再说。还有,那害你的贼首不抓住,阿婆哪放心再让你出去。这一次就算是花钱买平安吧。还欠萧三郎那四百金,明日我就让管事去取来,给他送过去。”
“阿婆,难不成公孙师傅那里我也不去了吗?”
“没抓到那贼首,她那里也不能去。”
“可我要是中断了学习,前面的功夫不就白费了么?”
“……要学也可以,我派人去接她上府里来教你。总之,在那贼首没抓住之前,你不能单独再出去。”
谢妙容撇嘴:“可要是那贼首三五年都捉不住,难不成我也就一直不出去了吗?”
“要出去,也得跟着我们一起出去,走亲会友还是可以的。但要是单独出去就算了,这一次的事情可把我们吓死了。我可是再经不起惊吓。”刘氏拍着胸脯道,她说起来这会儿还后怕。
姜氏点头:“总之,在没有抓获贼首之前,事事谨慎小心为上。”
——
谢妙容被贼人劫道,差一点儿遭遇意外的事情在她回了谢府后,不几日就在建康城的士族之家中传开了。
跟谢府有姻亲关系的人家都派了人来看望谢妙容,送上各种药材补品等以示慰问。
谢妙容的大姐和二姐也派了人来探望她,本来她们实在想亲自来,可是因为小产后还没出月,想来也来不成。故而卫序代表她大姐谢伯媛来了,而袁峥也是派了府里得力的管事上谢府。宫里也有内侍代表皇后送了药材来,嘱咐谢妙容好好养着,那内侍还说,皇后对皇帝说了谢妙容遭劫持的事情,皇帝下令彻查此事呢。
姜氏领着谢妙容和谢府的女眷谢了恩,说改日进宫去亲自向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