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王爷只想种田-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峰还是今天才知道秦煊的外祖父王举人竟然是张正则的老师。
  三人在宫道上走着,不知不觉便被秦煊引到偏僻处,秦煊观察一遍,确认这附近没有人后说道:“不知,张大人对罗将军在朝堂上所提之事,有何高见?”
  “三皇子说的,可是不立后一事?”
  秦煊看向他点点头。
  张正则捋着胡子并没拐弯抹角:“下官认为,此事于四位皇子,于皇上均有益处,且是利大于弊。”
  “张大人所言,与我心中所想一致,在我看来,对父皇来说,不立后,他便能将主动权掌控在自己手中,何乐而不为呢。”秦煊说着笑了笑:“我乃乡野出身,说话比较直白,还请两位莫要见怪。”
  两人忙道不敢。
  秦煊便道:“时候不早,我先告辞,二位随意。”
  他走远后,罗峰又面露疑惑地看向张正则,他听三皇子跟正则兄说话,每一句都能听懂,但就是不知道三皇子到底想表达什么。
  张正则便道:“你知道有什么用?你该做的都做了,近些日子,在朝堂上待着瞧热闹便是。”
  “也是。”罗峰深以为然。
  现在这朝堂之上为他提出来的事情吵得不可开交,听说皇上都叫内阁几位大臣去商讨好多回,每一回都没能商讨出一个令双方都满意的结果。
  眼看登基大典与封赏大典在即,若是再讨论不出一个结果,这皇后的人选要么没戏,要么就是谢贵妃了。
  两人说着闲话往宫外走去,走到一半,秦伯璋身边的太监匆匆赶来叫走张正则。
  张正则跟着那小太监来到皇帝的御书房,看到以前还在外征战时眼熟的几位大人都在。
  众人一番寒暄过后,坐在上首的皇帝说话了:“关于罗峰提出的事,诸位爱卿有何见解?”
  几位大臣纷纷发表他们的看法,这些人都是当朝新贵,目前还跟那些世家们不相容。
  他们自然要考虑自己的利益为上,按照他们近日来的斟酌衡量,如今不立皇后的状态是最好的。
  况且他们这些人一直跟在秦伯璋身边征战,当然也知道贵妃实际上已为皇帝生下一个儿子,认子只是时间问题。
  皇后一死新贵这边便没有能在皇帝心中占有一定位置的女子,而世家那边则有一个与皇帝情深义重的贵妃。
  但他们这边还有四个皇后所出的嫡出皇子,若是皇后在,那么势利便向他们倾斜,这自然是皇帝不愿意看到的。
  但此时皇后不在,若贵妃当上皇后,再加上她亦有一子,又得皇帝宠幸,那这后宫还不全是她的天下?
  听完几位大臣的话,秦伯璋又看向一直没说话的张正则。
  “张爱卿,可有什么看法?”
  张正则躬身道:“臣以为,皇上应当将主动权抓在自己手中,您对先皇后情深义重,但贵妃同样与您同甘共苦过,想必您也不会冷落他,但她背后的家族权势不可小觑,这皇后若是立了,恐会造成朝堂不稳,微尘斗胆说一句大不敬的话,若您将后宫封印给她,但不册封,今后您想收回其后宫权柄,那便是您后院的事,前朝大臣们无法置啄,可这皇后一立,这主动权恐怕便不在您手中了。”
  秦伯璋深思半晌,叹道:“张爱卿言之有理。”
  栖霞宫。
  谢曼丹正正殿里等着宫人将自己的册封礼服送来,她满心忐忑又期待。
  陈老太君当初在皇后灵堂那一顿骂,多少给谢曼丹造成了影响,近些日子她收敛许多,皇子的事情她作为如今后宫地位最高的妃嫔,原本应该接手过问一番。
  可她却收紧了手脚,不敢碰一下,就担心自己的后位会出现意外,她每日心惊胆战地听朝堂上传来的消息。
  听闻罗峰提出不立后的言论,竟然还有近半数官员附和,心中恨他们恨得要死,尤其是那罗峰,只是罗峰是秦伯璋的心腹,她暂时动不得,只能咬牙忍着。
  “娘娘,尚衣局的宫女来了。”
  谢曼丹顿时笑颜如花:“快,快让她们进来。”
  数名宫女列队而入,托盘上盖着礼服的布被缓缓揭开,谢曼丹的笑在看到礼服的一瞬间僵在脸上。
  “金黄色?怎么是金黄色的!”她的表情有一瞬间的扭曲,皇后礼服为明黄色,皇贵妃与贵妃为金黄色。
  她亲自动手掀开盖着头冠的布,反复数了数那头冠上的朝珠,一颗、两颗、三颗、四颗……七颗、八颗。
  只有八颗朝珠,而皇后的凤冠应该有九颗朝珠!
  谢曼丹忽然意识到什么,她踉跄着后腿几步,被身后的宫女险险扶住。
  而尚衣局的女官宫女们早已跪了一地,她们也觉得自己冤得很,早前皇上还吩咐她们做两套一模一样的皇后礼服,前不久又临时改变注意,让做一套皇贵妃礼服。
  尚衣局的宫女们熬夜赶工,几乎做到眼睛都快瞎了才赶出来这么一套。
  真是神仙打架凡人遭殃,若是今日贵妃震怒将她们拖出去砍了,她们也是要白白冤死。


第12章 
  谢曼丹缓了缓,看向脚下跪着的一大片瑟瑟发抖的宫女们,掩下自己眼中怨毒的目光,抬抬手道:“都起身吧,本宫今日劳累过度,方才险些晕倒,到是劳累你们跟着担忧了,这朝服,本宫甚为满意,待会儿都有赏!”
  她不能在此时发怒责罚这些宫女,不仅不能发怒,还要高高兴兴地接受,让皇帝知道她受了委屈,满心都为他的大业着想,这样他才会更怜惜自己。
  谢曼丹身边的大姑姑担忧地看了她一眼,遂带着宫女们将那金黄色朝服从托盘上取下:“娘娘,这朝服真是华美非凡,您穿上定要艳压群芳!”
  尚衣局的女官逃过一劫,却不敢轻易放松,也忙道:“大姑姑说的对极了,也娘娘您这般国色天姿,气度斐然的女子才撑得起这朝服呢!”
  谢曼丹让她们哄得去了几分怒火,扶着宫女的手,慢慢走到宽大的铜镜前张开双手:“瞧你们说得天花乱坠的,险些将本宫哄迷糊了,快些给本宫换上,这可是本宫期待已久的衣服呢。”
  登基大典前一天下了一场大雪,登基大典当日却晴空当头,秦煊不禁在心里对钦天监道一声佩服,这本事怕是天气预报都没这么厉害。
  登基大典就是做一些跪跪拜拜以及一堆拜繁杂的礼节。
  皇帝登基大典后,接着便要当场册封其他人,让大家跟着一起乐呵。
  秦伯璋一溜四个儿子,全部受封亲王,皇子本该成年后受封,但秦翰也就是小柱小朋友,秦伯璋念他幼年丧母,甚为可怜,便破例把他也一起册封了一个纯亲王。
  除了长子秦裕心中不平,其他人都没有太多其余的情绪,秦裕是嫡长子按理说应该是太子的最佳人选,但不知为何,支持秦裕的大臣们各种明示暗示,秦伯璋都没有理会,似乎暂时没有立太子的意思。
  秦裕看着其余三个同为嫡子的弟弟,眼中神色晦暗不明,三弟秦煊是个傻子,四弟秦翰太小,那么对他最有威胁的便是二弟秦飞了。
  而秦飞对则对秦裕微微一笑,他心中也看不上这个有勇无谋的大哥,既然父皇没有立秦裕为太子,那么久说明自己还有机会。
  论起打仗,他比不得秦裕,但他们的老子是皇帝,这江山已经被打下来,接下来重要的是治国,只会打仗有什么用?
  册封完儿子后就是大舅子和丈母娘,王清之受封承恩公。
  秦伯璋封完大舅子,就握着大舅子的手跟他思忆起发妻的音容笑貌,感慨一番自己对发妻的难忘之情,末了给王淑琴追封一个封号。
  紧接着放出一个众人都心中有数的重雷:“朕有愧皇后,常日日思念不得安寝,遂决意,今后再不立后!”
  众臣跪拜道:“皇上节哀!”
  “众卿请起。”秦伯璋给礼官使了个眼色,礼官立刻道:“后宫无后,但不可无人管束,故朕欲册立皇贵妃执掌凤印、代行后职,今贵妃谢氏,贤良淑德……”
  一堆溢美之词后,谢曼丹顶着她那张几乎要笑僵了的脸,接受册封。
  然后便是一堆堆大臣受封,那场面看起来就像爵位大批发。
  众人一站就是一天,只有陈老太君因年事已高又逢丧女,秦伯璋为体现自己孝心有加让她老人家提前下去休息了。
  小柱小朋友来帝都经历过这么多事情后,变得懂事许多,每日里也不太爱惦记着玩耍了,成天跟着他秦伯璋指派的老师学习,上午学完下午就跟着他三哥习武。
  认真的结果就是,他肚子里有了那么一点点墨水,身子骨也比以前更好,此时跟着大人们站一天 ,有些文弱些的官员都觉得站得费劲,他却依旧挺直小身板站在秦煊身后,让许多官员都刮目相看。
  从祭坛回宫的路上,小柱又跑到秦煊车里,秦煊打趣他:“纯王殿下怎么过来了?”
  “三哥你可别笑话我了。”他仗着身板小,三两下在秦煊车中躺下:“这一天可真累,以前去玩儿一天都没这么累。”
  秦煊拍拍他的大脑门:“今后若是累了就告诉三哥,不要自己撑着。”
  “那可不成,今后咱们兄弟俩相依为命,我不能让三哥一个人撑着,不过这帝都可真不讨人喜欢!”小柱闷闷地说。
  秦煊沉默了一会儿问他:“若是能离开帝都一段时间,你愿不愿意?”
  “真的能吗?”小柱立马爬起来,目光灼灼地盯着秦煊。
  “当然能,只是离开帝都后,日子可没有在帝都这么好,而且我们也不能一直不回来。”
  “那就等我做好准备再回来!可以吗三哥?”小柱祈求地看着秦煊,他是真不想待在这个地方。
  若是能多离开几年肯定很好的,待几年后,他就长大了,等他长大后肯定就可以帮上三哥的忙,也不会害怕那高高的宫墙与帝都令他眼花缭乱的繁华,别人也不敢起那抱走他当儿子的心思了。
  大人总以为小孩子什么都不懂,但小柱其实什么都明白,他知道那贵妃是瞧他年纪小,觉得他容易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