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第一滚刀侯-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谁也不会自讨没趣儿,能见天儿上朝议政的,也就百十来人,这百十来人乃是真正掌握大权的 官员,金銮殿里能给出的坐位就两百零一个,经常来的官员也就文官六十位,武官也六十位,取得乃是 六十一甲子的意思,除此之外,就是左右丞相,文渊阁重臣以及军机处的元帅们。
  其中又有分别,皆因为在治国理事上,文官比武将们要精通的多,故而文官这六十位,那是见天儿 的来,真的是“天天上朝”。武将那边就不行了,天天上朝的就二十来个,除了九门提督和京畿大营节 度使,就是十位军机处派来的代表那十位老元帅来听政的大将军,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儒将,因为他们 起码能听得懂文臣的之乎者也,以防止文臣们在他们不再的时候给他们上眼药背地里使坏什么的,至于 其他的武将们,有事儿就上朝禀报,或者军机处告诉他们今天必须上朝说事儿,他们才会上朝,没事儿 的时候,谁来呀?!
  有那个功夫,去练练自己的兵,训训自己的人,甚至有教徒弟教儿子的,反正干什么的都有,就是 对朝上那些争权夺利 没兴趣儿。
  这也是历代帝王对武将们都放心的关键所在。
  一大群人呼呼啦啦的往里头走,石磊在一堆老头儿们中间黑着脸跟着人流往前溜达。
  进了金銮殿,左右分开,按照品级从头到尾站定,因为正和帝尚未到达,他们也不能就坐,只能先 找到自己的坐位后站着,这是对皇帝的尊重。
  正和帝是个勤勉的君主,来的也够早,大臣们前脚进了金銮殿,后脚皇帝陛下就驾临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百官叩拜口呼万岁。
  “平身。”司礼监的总管太监,见正和帝一抬手,便喊了这两个字儿。
  “谢万岁!”百官起身。
  “赐坐。”正和帝一点头,司礼监总管便说了这两个字儿,于是百官入座。
  这是每一次早朝都必经的程序,但是落座之后就是自由发挥,大家一入座,司礼监总管便敲响了今 日的战役:“有事启奏无事退朝!”这八个字儿,不用人说大家懂的什么意思。
  石磊这是头一次看到身穿正装的正和帝,坐在高高的龙椅上,衬着金碧辉煌的宫殿,那威严天成的 样子,犹如神邸一般降临凡间。
  正和帝也是头一次看到小定军侯上朝,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是看到一堆五大三粗的武将堆里,犹 如豆芽菜一样单薄娇弱的小定军侯,真的不是一般的有喜感!
  偏偏石磊爵位够高,正一品按部就班的位置,乃是武将那边前二十个坐席 。
  而且 能做到一品的位置,都是些老将们了,他们的品级都是从一品,那些老元帅们乃是正一品,小 定军侯因为爵位的关系,又是开国功臣之后,一直都是正一品。
  在一大堆白发苍苍气势惊人的老头儿们里,石磊一颗黑色的小脑袋以及过分年轻的脸,太醒目了!
  正和帝看了很多次小定军侯,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怎么看小定军侯怎么觉得这人今天头一次上 朝,哪怕不是兴致勃勃也不可能一脸黑的样子吧?
  而且看样子他身边的人仿佛都知道他是怎么回事儿似的,一个个虽然将他包围,但是却不会跟他说 话交流,这根平常他们这些老人们对小定军侯的态度太不一样。
  不过很快正和帝就知道答案了。
  朝会上,头一个站出来的是工部的人,上奏正和帝,先是一通之乎者也,听的武将那边一个个都皱 眉头,尤其是石磊,本来心情就不好,这会儿几乎整个人都要被黑气包围了!
  等这个人唠叨完,石磊总结了一下,这个人其实就想说的事情很简单,就雪灾过后开春之前,已经 将所有农用具都下发给了灾民,保证不会让他们没有农具回去种地,仅此而已!
  
  189 撒起床气
  
  等他唠叨完,紧接着户部的人又上来了,也是一道子曰诗云,听的人头大如斗,最后就一个意思, 户部也提供给了灾民相当数量的粮食和种子,保证他们开春种地一直到秋收都有的吃。
  石磊一脸的黑!
  他头一次知道,原来上朝还有这么多废话要听这么多时间要浪费!
  他本来心情就不好,一大早的起床气到现在都憋着没撒出来呢,这脸色能好看了才怪!
  等这位好不容易结束了长篇大论,石磊眼神儿贼好使,见还有好几个人想要出列奏请事情,他终于 忍不住跳了出来、
  跟他大舅哥儿李国忠不同,李国忠只是礼部从五品的实职实授,勉强够资格上朝议政,但是坐位却 没有他妹夫石磊那么靠前,都快排到门口去了。
  不过谁也不敢小看他,毕竟李老相爷虽然致仕了,但是余威犹在,李国忠又是接了自家父亲的班底 ,是清流未来的领头人。
  本来吧,在李国忠的设想里,是要等到群臣都启奏完了之后,才自己出列启奏科举整改事宜。
  按朝臣们奏事的规则,早朝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便是一开始的时候,将昨日启奏的新事,今 日将会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拿出解决办法,第二阶段是讨论,讨论那些没有解决的事情以及解决了事情的 善后;第三阶段才是启奏新的事情,当庭能订下来的事情很少,几乎都要在第二天早朝才能得以解决, 是要给大臣们一个缓冲的时间,毕竟能在金銮殿里讨论的,几乎都是大事情,动辄几十上百万人口的活 路,谁也不敢轻易就作出决定。
  就是正和帝这最后拍板儿的顶级至尊,也不敢草率行事,谁都想名留青史而不是遗臭万年好不好。
  李国忠本以为小妹夫既然能跟那么多人都报备过了,尤其还有皇帝陛下的暗中授意,那这事儿是板 上钉钉了的,至于启奏事宜,按部就班即可,有规矩在那儿,总不会出了大辙儿去。
  但是他忘记了,他的这个小妹夫,从来就不是按规矩出牌的人!
  而等他听到小妹夫的声音骤然响起在金銮殿上,想要打眼色阻止他的时候,已经晚了!
  “陛下,小臣有本启奏!”石磊的声音很大,他有气撒不出来,只能大声的喊出一些郁气。
  金銮殿上静悄悄,众人都或惊讶或惊异更有那着急的人,看着冷不丁跳出来奏事的小定军侯。
  本以为小定军侯上朝是贪个新鲜,在看到那么多老将军老元帅们将小定军侯围在中间,还以为小定 军候是来走个过场的,原来不是,原来是有事启奏,但是,小定军侯能有什么事儿啊?
  正和帝面无表情的看着站在御阶下的石磊,手指头动了动,又动了动,心里的无奈和焦急谁能懂?
  啊?
  谁能懂!!!
  这种事情不应该是李国忠先提出来的么?
  然后你再附和,提出文武科举共改的吗?
  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你怎么自己蹦出来了?
  正和帝这边以为李老相爷那边会教石磊如何在金銮殿上奏请事情,而李老相爷那边却认为小定军侯 既然都能跟正和帝说话儿了,这种潜移默认的规矩,起码是懂得的,唯一怕的是礼节上出错,这才派了 李国忠去照应一下石磊。两边都以为对方已经指导过石磊、或者说是石磊应该知道这些东西,却都忘记 了石磊的父母骤然去世,连定军侯府都没能安排到最好,更何况是八百年都用不上一次的朝会规矩了。
  而且因为科举改革的事情太重大了,大家的精力和心神都放在了这上面,至于一些杂七杂八的小事 情,谁也没有真的注意到。
  “爱卿何事启奏?”正和帝最后只能让石磊把话说下去,这个节骨眼儿上,就是不让他说也不行了 。
  石磊张嘴还没等说话,身后立刻就传来了他大舅哥儿的温润的声音:“皇上,微臣也有本启奏!”
  李国忠眼看是无法阻止,出了特别意外后,一瞬间他的心思就转了不知道多少,然后立刻做了弥补 ,挺身而出也要先将事情由自己的嘴巴里说出来,这样能分担许多到自己身上,起码不能让这个小妹夫 一个人扛着啊。
  这份机智足以让正和帝对他再高看一眼。
  但是正和帝看了看毛里毛躁的小石头,这心里的滋味儿呦!
  就别提了!
  明明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这家伙总能给把简单的事情弄复杂了去,复杂的事情弄死了的……。
  “哦?说。”正和帝对石磊启奏的时候,还停顿了那么一小下,但是到了李国忠这里,却十分利索 的要李国忠启奏。
  这在那些还蒙在鼓里的大臣们来说,意思多明显!
  这不就是皇上不待见小定军侯么!
  不然皇上也不会这样的态度了。
  “启奏皇上,微臣认为,如今科举制度漏洞百出,不堪已久,需革新避旧,为朝廷选拔良才……。 ”李国忠的文采非凡,一通四六骈文说下来,对科举制度的好处和漏洞点的十分清楚,而且因为他的话 ,很多清流大臣们都不断的点头,因为李国忠说的句句在理字字珠玑,虽然是事实如此,但是依然让李 国忠的这本奏章,如同一滴清水滴进了热油锅里,引起了轩然大波。
  待李国忠说完,那些文臣们的脸色十分精彩,有人马上就要站出来说话,但是被石磊抢了先:“皇 上,微臣也跟李大人一样的事情,科举也应该改一下了。”
  石磊手里也一本奏章,东西不是他自己写的,而是朱瑞杜撰好了之后,他抄了一遍再盖上自己的印 章,这才拿出来参奏。
  石磊头一次参加朝会,啥也不懂,说话也十分大胆随意,人家奏事都有技巧,看人李国忠就是个例 子,可石磊不会,他可不可能会说的多么好听,直接就大实话上来了。
  “小定军侯此言差矣!”文官列席里站出来的人,是个头发胡子都花白了的老头儿:“你身为武将 却参与文事,岂能鸠占鹊巢李代桃僵越俎代庖?科举乃国之大事,以你一阶莽人怎可妄言,更改科举制 度?老祖宗多少年多少代都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