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Aitxt·莫 穿越随我心-第1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黑皮一般是不发出动静的,而是直接下口,只要它感觉你已对它在意的东西构成威胁,它会毫不犹豫迅速攻击,事先没有丝毫的预警,有不少人吃过它的亏,所以,一般人要来林家串门,都会先在院外喊一声,等林家人喝住黑皮,人家才敢进门。

 第一九一章 返校

    “哦,你大嫂根本就不在家。我们回去时,门口围了很多人,门从外面锁着,你大嫂在屋里留了个字条,她带着元元回娘家住几天。眼看着天越来越冷,她爸妈的被褥还没有拆洗,她还想把她哥家孩子的衣服拿来,改一改给元元穿。”

    哦,怪不得,我说大嫂怎么可能容忍蓝香母女这么是闹腾,原来是不在家,那么,蓝香和她妈岂不是在唱独角戏?哈哈,还真是有喜感,想到此处,林芳对破坏林拓好事的那一点点愧疚心也没有了,这样的人怎能配得上自家二哥。

    阎萍她妈前两年得了脑血栓,落得个半身不遂,口齿不清且大小便失禁,全靠她爸一个人伺候,可他爸毕竟是个大老爷们,拆拆洗洗的事不如女人家。她有两个哥哥,大哥大嫂在城里租了人家一间杂物房,靠卖烤红薯赚钱,供两个孩子在城里上学,今年他大哥干脆把村里的房子卖掉,在城里正经租了一套小户型的房子,两个孩子带同学回家玩也不会丢面子。

    分家时阎萍爸妈跟着她二哥过,可她二哥两口子办了个养猪场,每年的收入不低,两口子却整天忙得昏天黑地,根本没时间照顾老人,阎萍那买四轮的钱,就是向她二哥借的。

    她还有个姐姐,生完孩子后腿脚就不能动了,婆家没钱给治病,就一直拖着,已算是瘫痪几年。

    所以,阎萍也很辛苦,每隔几天就得回趟娘家,帮他爸收拾家里,可能是因为自己住院这段时间家里没人,阎萍得看家,回不了娘家,自己这刚一出院。她就急着回了娘家。

    昨天才说了改衣服卖钱的事,今天大嫂回娘家就惦记着改衣服,看来她还是将此事放在了心上,林芳也为大嫂不能挣这个钱而遗憾,可是,家里就这么几个人手,不可能几头兼顾,这事也只能先搁着了。

    下午林芳就没再出去。正儿八经的开始练字,本来她的字写的很好,现在还得装成字迹极差,还好是从比划开始连起,随便乱划就行,也没人有空看她。

    准备养蘑菇的仓库,还有准备当做饭馆的小房,四个人一上午就已经收拾的差不多,剩下的活计林拓一个人可以搞定。下午林勇借了八斤家的四轮,和林源民一起去了榨油厂拉料。董慧欣也不要林芳帮忙,自己一个人忙忙叨叨,清点锅碗瓢盆之类的东西,看哪些可以在饭馆里用。

    榨油厂离家远,才拉了两车料,天已经黑了,用来装料养蘑菇的塑料袋子还没来得及买,明天还要赶大集帮林拓卖东西,除了林芳。一家人累了一天。晚上干脆早点休息,林芳不累也得休息,她现在名义上还是一个病人。

    每逢初一和十五,离林芳村八里远的镇子都会逢大集,林拓几乎每次大集都会去卖货。

    每逢大集,赶集的人很多,但大部分人就是凑个热闹。并不买东西,只是看看今年集上都有些啥新花样,或去饭馆里解个馋,平时可是舍不得下馆子的,只有赶集的时候,尤其是赶大集的时候,各种吃食,满街飘香。你不吃点东西,那脚都不跟着你的脑子走。它自个儿就溜达进馆子里去了。

    不过,街上美味再多,也跟林芳没关系,像赶集这种人挤人的场面,家人是严禁她去的,不过她想吃什么都会给她买回来。林芳今天没要别的,只要了一串糖葫芦,酸酸甜甜是她的最爱,也是她在异世时林家人给她买的最多的吃食。

    林勇天不亮就帮着林拓运货物去了集上,林源民也赶早吃了早饭去帮忙,家里就只有董慧欣和林芳两人。董慧欣蒸了一笼柿子面馍,装了十几个进背包,嘱咐林芳到了学校分给肉球和陈董。

    柿子面馍就是将软红柿子去蒂去皮,代替水和面,不管上笼蒸还是烙成饼,不用放糖,吃着都是甜甜的。

    当年联产承包时,本村人每家都分得一两棵柿子树,到了秋天,家家户户或泡暖柿,或晒柿疙瘩柿皮,或泡柿子醋,或卖软柿,反正都会变成钱。由于林芳突然犯病,她家今年的柿子没空收拾,干脆泡了几大缸柿子醋,那些不适合泡柿子醋的,就随它自然变软,吃软柿。

    装模作样又练了半天字,林芳开始收拾东西,见老妈收拾半天却没有自己的东西,林芳也另拿了书包开始装白面馍。董慧欣还以为她是给肉球和陈董装的,就拦住:“那几个柿子面馍就够肉球吃了,他爱吃软馍馍。陈董肠胃不好,不能吃凉的,柿子面馍也只是吃个新鲜,记着嘱咐她吃的时候要喝热水,正经吃饭还是要在灶上买。”

    林妈说的软馍馍,并不是指软面馍馍,而是刚蒸熟的馍馍,弹性好有嚼劲,比凉了又重新热一下的馍馍好吃多了。

    肉球他爸在矿里上班,工资比较高,肉球又是独生子,家里算是比较富裕,所以他吃东西比较挑嘴。而陈董打小日子过得艰难,每顿饭都得跟她那几个虎狼般的姐姐抢着吃,慢了就得饿肚子,实在吃不饱就在地里寻摸,只要是能吃的都往嘴里塞,后来落了个毛病,只要是生的冷的吃食,一吃进去就上吐下泻,有时肚子疼得她在地上打滚。

    林芳接着往书包里装,解释道:“我是给自个儿拿,顿顿在灶上吃太费钱,还是从家里拿好一些,人家能吃泡馍,我也照样能吃。”

    “哎哟,不行,天冷,你自己都说过,那锅炉里的水有时候烧不开,甚至连手都不烫,这要是再泡凉馍馍,水不就更凉了,你这身子哪受得了,咱家就是再没钱,也缺不了你几个上灶的钱,快放下。”说着话,董慧欣抢了林芳手上的书包,掏出已装好的馍馍放回笼里。

    “妈,我真的能吃泡馍,在家不也经常吃吗?”林芳说着开始哽咽。

    林芳不会做饭,家人忙起来没空给她做饭时。她就用开水泡馍吃。

    董慧欣叹道:“傻闺女,那哪能一样,在家泡馍都是用滚水,热乎乎的吃下去不伤胃。再说,不就是在灶上吃饭多花点钱吗,只要你好好的比啥都强。”

    知道说什么都没有用了,说多了只能让老妈伤心,林芳也不再吭声。拿起毛笔又开始在旧报纸上乱画,这回是真乱画,毫无章法,根本就是在发泄心中的愤懑。

    住校自带饭食的人,不用担心没饭吃,不用总惦记着排队抢位置,人家放学像打冲锋一样,各个发了飙似的往食堂跑,自己可以优哉游哉的慢慢回宿舍。就是有一点不好,馍馍又冷又硬,尤其是到了冬天,馍馍冻得跟块石头一样,不用热水泡开,实在是太考验牙齿。

    菜也是冷的,有时候冬天不小心宿舍炉子灭了,室温零下十几度,馍馍菜就会冻成冰疙瘩,同学们吃饭时。将馍馍菜整个泡到饭盆里。溶开一点吃一点,等吃到最后,盆里的水都成了凉水,又舍不得倒掉,因为里面还有馍馍渣和菜碎末,面上还漂着油星,小时候吃不饱饭的人。都可以体会到,这样的水,要倒也是倒进自己肚子里。

    无论大集还是小集,过了午饭的时候,赶集的人差不多人就散了,吃完午饭,林芳就等着大哥回来,好用摩托车送她上学。

    坐在摩托车后座。跟大哥背靠背,脸朝向天空。看着天上的云儿飘荡,那种感觉就像飞一样,若是摩托车速度再快些,飞起来就更爽,林芳很喜欢这种感觉,只要有机会她就缠着要坐大哥的摩托。不过考虑到她心脏的承受能力,只要载着她,林勇很少骑快车。

    可是,左等右等,都已经半下午了,林勇还没回来,林芳开始着急,难道是集上遇到啥麻烦了?还是今天生意太好,二哥舍不得回来。直到老爸推着自行车,进门就笑呵呵的嚷嚷,林芳才放下心来。

    今天是今年冬闲以来第一个大集,人特别多,摆摊的人也多,农民们卖了农作物后,身上有了钱,也舍得买点新鲜玩意,都已过了午饭时间,还不见人有减少的趋势,摆摊的自然高兴,更不会按以往的时间收摊,眼见着时间越来越晚,还要送林芳上学,林源民只得先一步赶回来,留下两个儿子收摊。

    坐不了飞车虽然有些失望,今天生意好林芳更高兴,拿好上学的东西,在老妈千叮咛万嘱咐下,坐着老爸的自行车上了路。一路上,有几次林芳都提出,由她来骑车载老爸,可老爸就是不肯,唯怕累着病弱的女儿,林芳心叹,自己体质已改变这件事,只能慢慢让家人接受了。

    到了校门口,在老爸又一通的嘱咐中,林芳背着两个书包进了校门,一个是她自己的书包,另一个里面是给肉球和陈董的吃食。

    到了高一女生宿舍区,林芳进了自己的集体宿舍,觉着奇怪,怎么宿舍门是开着的,里面却没人,每个周末都会有两个同学留下来看宿舍的,离开也应该锁门呀,这是怎么回事。

    先把自己的书包放到铺位,林芳去了前面高一男生宿舍找肉球,他没在,林芳也没敢让宿舍里另外几个男生转交吃食,肉球这人豪爽讲义气,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好东西也大家一块吃,要是将柿子面馍给了那几人,等肉球回来,估计也剩不了多点了。

    去高二女生宿舍找陈董,碰到一把铁将军,林芳便拐回自己宿舍。

    拿起两个保温瓶,一个是林芳自己的,一个是杨秀琴的,趁这会儿返校的人还不多,开水房里排队的人不太挤,赶紧打些热水,等再晚一点,不但人多,水也不太热了。县二中在县城的郊区,宿舍里睡得还是大通炕,林芳跟杨秀琴铺位挨着,两人关系也不错。

    谁知今天运道不好,林芳到了开水房时,里面已经挤满了人,心叹倒霉,只能跟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