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回七九撩军夫-第4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幼时,我父亲只告诉过我,忠君爱国,为国效力,不需要当官不需要入仕,只需要在大是大非面前,站在利国利民这一方即可。
  我是1904年出生在京城的,我所知道的是我的父亲,曾是兴中会成员,后来的同盟会骨干。 1911年夏天,湘、鄂、粤、川等省爆发保路运动,我父亲与很多叔伯带人进入SC,那一年 9月25日,荣县独立,成为全中国第一个脱离清王朝的政权,把保路运动推向高潮。
  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分别于10月11日夜、10月12日攻占汉阳和汉口。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武昌起义胜利后的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1912年2月12日,清朝发布退位诏书。至此,2132年的帝制历史告终结。
  然后,一直在外的父亲就突然归家了,带着我们迁居汉口。
  据他所说,就是他的使命已经完成了。剩下来的事,交给有能力的有为之士去做。


第六百八十章 窃取胜利果实
  然而革命的胜利果实为袁系窃取,没多久就是张勋拥戴溥仪复辟,护法运动,五四运动,直皖战争,然后到1921年我党成立。
  在这期间,我父亲一直唉声叹气,不敢冒然响应各方势力的邀请。直到1922年的直奉战争,陈炯明叛乱,香港海员大罢工,安源煤矿大罢工,到京汉铁咱工人大罢工,黄埔军校的成立,我爸都秘密响应着,在暗中利用林家人的力量的声望策应支持。
  只是,后来孙先生去世之后,合作双方的脸就被撕破,针对我党的一次一次围剿,情势十分凶险,战争从来就没停过。
  我爸毅然由暗转明,加入了红军,历了五次围剿之后,又走了一年的长征路,到达陕北。双十二事变之后,两政又再次合作,我爸这人执拗,想不通。
  当初的背叛历历在目,那些年死去的战友亲人的面容还没忘记得掉,转眼间又开始合作,我爸不信,我们都不相信他们真的能真心合作。
  可是历史要前进,不以人力为转移。我爸心灰意冷,就退了下来,带着我们回了汉口。
  只是明面上说是放下了,可是国家危难,匹夫有责,他还是时时关注着时势动静,别别扭扭的送钱送粮送人给组织。
  卢沟桥事变之后,抗日战争打响,他又瞒着我妈,偷偷跑去旧部打仗。然后,就再也没回得来。
  他死在了那一场惨绝人寰的在屠杀之中。虽然他以一双肉拳,打死不少鬼子,可是却难敌枪炮轰炸,最后饮恨NJ,尸骨无存。
  他曾经对我说过,等他临死之际,会告诉我一个大秘密,告诉我林家真正的源头和历史。可他死的时候,我们相隔千里之遥,他连尸体都没有留得下来,自然也没办法传递最后的消息给我。
  九鼎人的消息,可能就在这他想说的秘密之中。然后可惜的是,他没来得及告诉我这些。
  小满,如果你想知道具体的,不然就把孔容叫进来,详细的问一问,或许我能想起什么也说不定?”
  就在林爷爷述说这段林家旧事时,徐天来的表情突然变得很激动。
  “1925年,我还是个十来岁的小孩,红军的最后一站是陕北,我曾给一名姓林的营长背过枪。当时他带着队伍,已经累得走不动了,他的队伍只剩下十几个人了,每个人身上都带着伤,缠着绷带。
  我看到一个人背着十几把枪,一边走一边喘气儿,最后累晕过去,倒在了我们家门前。后来,我就叫上了附近的小伙伴,那会儿叫儿童团的娃娃兵,把他们送到了延安。
  我记得那个营长叫林永杰,后来我从军后还打听过这个人,知道他的人都说他是英雄豪杰。据我打听得知,他就是死在大屠杀之中,以一人之力,打死十三个小鬼子,然后被围杀了的。”
  “是,我父亲就是林永杰。曾任红军红4军10师28团1营营长。没想到,徐林两家的缘分,早在我父亲那一代就种下了。这命运倒真是奇特。”林爷爷也不胜感慨。
  林小满也惊呆了。
  你瞧瞧这事儿扯得,这关系扯得。
  她在现代,是林英树和苏兰贞的女儿,也确实就是林家后代。在现代的1997年,年约48岁的徐卫国为了救年仅6岁的她而送了性命。
  2016年,她穿越过来的肉身原主,身份是林英树大哥林英才的女儿,然后阴差阳错的和徐卫国结了婚,成就了好事,并两情相悦。
  后来发生的无数事情,竟然把两人的父辈,祖辈都连接了起来。
  九岁的林小满,给了徐卫国妈妈几碗冷稀饭,保住了她的性命。
  二十岁的林小满嫁给了徐卫国,成了徐家的儿媳妇。
  而几十年前,十来岁的徐天来,给林小满的太爷领过路扛过枪。
  这是什么缘份啊!
  不止林小满心潮澎湖,徐卫国也有些激动啊。
  原来,林小满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他的。单就两家的渊源来说,林家的女儿,不嫁他徐卫国还能嫁谁?
  以后又多一个讨肉的理由啊。
  天注定,你就该被我吃。
  多好的理由。
  孔容进来后,就把他所知道的事情一一的说了。
  “传说并不是传说,这九家人确实就是先秦或者先秦之前的夏商时代就留存下来的世家。我们一直称为九洲,九洲之下有九鼎定山河。九个不同姓氏,不同行业的家族,就是为江山社稷守鼎而生的。我们九家的使命,就是保护大鼎,修复大鼎,维持我中华安宁盛世,国祚绵长。
  如果把一个国家,比喻成一座房子,那么九鼎,就是建房的基石,是不能被损毁和挖掘出来的。
  迷信一点的说法,是会影响气运。靠谱的说法,是会影响地脉走向,从而发生各种自然灾害,从而演变成人祸。
  这也是我们孔家人,坚决不能让我们孔家守着那秦岭之鼎出世的原因。
  你们林家人守的,原本该是后母戊方鼎。”
  What?
  后母戊方鼎?
  司母戊大方鼎1939年3月在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吴玉瑶家的农田中发现的。这里距武官村大墓西南隅大约80米。
  时值抗战时期,附近的村民为保大鼎不被外族觊觎,重新将鼎封入地下,直到1946年才重新出土,后收入国家博物馆。
  这鼎原本是归林家人看守的?
  我去,这真是真的还是假的啊?
  “爷爷,你一直在点头,你是不是想到了什么?”
  “或许孔容说的是真的,司母戊大方鼎,“司”是王后的意思。“母戊”据推测是殷王武乙的配偶妣戊,老伴,你用我们家乡话来念念妣戊的音。”
  “不就是bi shu,跟辟树的音相近么?有什么好念的?你这老头子,怪道道的,有什么话不会直接说啊。辟树又咋跟林家人扯得上关系?”
  “辟树则为林啊,傻老太婆!”
  那就是说,司母戊大方鼎内刻的字,就是林家的祖先姓氏。而林,则是殷王之后妣戊演变而来。
  “爷爷,你的意思就是说,这鼎还真是该咱家守,可是咱家后人断了传承,没人知道这事儿。所以鼎被人给刨出来了。后来才连年兵灾人祸?这,这影响国祚气运的大锅,我们能背得动吗?唉哟,我这说着,背上就感觉死沉死沉的,像压了一座泰山似的呢。”
  这锅,怎么背得动啊?
  林小满想哭。
  徐卫国用力地撑了她一下,安慰道:“怕什么,有我在呢。天塌下来,我替你顶着呢。”


第六百八十一章 无穷无尽的追杀
  “时代在进步,很多旧时的说法并不能完全信。这守鼎便是守山河气运的说法,或许有一定的说法,却并不完全正确。你家的鼎已经被挖出来了,摆在博物馆都摆好几十年了,这些年我们不也好好的嘛。
  再说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我徐卫国当了你林小满的男人,要真出了啥事,我都替你一力扛了。
  别瞎操心,乖乖的就行了。”
  那倒也是,她有无所不能,超级牛叉的大老虎啊。
  “那就靠你啦。我把锅甩给你背了啊。”林小满又突然轻松起来,笑笑地望着徐卫国。
  林爷爷还有一个疑惑不明。
  “九鼎,九家人,孔容,你知道除了我们孔林两家之外,其他七家人是谁么?”
  孔容摇头,“我只知道三家,我们孔家是一家,你们林家是一家,还有一家,你们也应该是旧识,姓苏的。从古至今,九鼎之家不互通,非灭世大事,不得来往。
  我之所以知道三家的姓氏,是因为我妈和苏杨阿姨是过命的交情,而苏杨是苏家守鼎人的直系血脉,她从出生开始,就知道自己是不能外嫁的。”
  “她从一开始就知道,苏家女子不可外嫁。可她和我家英才……为什么又要在一起?”林奶奶想到死去的大儿子,止不住的悲从心来,再一听说苏杨明知道不可以,还是找上了林英才,她就有些别扭了。
  孔容顿了顿,才小心翼翼地道:“林奶奶,这事,也不能怪谁。要怪,只有怪命运。我妈说过,苏杨阿姨和林英才情不能自抑,无数次想过要分开,却无法分开。所以,到了最后,他俩才会选择为对方死的方式来成全对方。
  如果真说要怪谁,应该怪这个立下规矩的人。为什么九鼎之家的人就不能来往结亲事?两鼎之家血脉生下来的孩子,到底有什么大不了?”
  “孔容,你说什么?两鼎之家不通婚的根本原因在于,融合两家血脉生下来的孩子?不是因为规矩和旧礼?”林小满在一瞬间就抓住了关键之处。
  孔容张大眼,瞪着林小满,大叫道:“你们怎么什么都不知道啊?守鼎世家不通姻亲,就是因为会混乱守鼎人的血脉,两家人联姻生下来的孩子,好像是不容于世的。
  有的守鼎世家会选择秘密养大这个孩子,有的则会铲除这个孩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