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六零甜丫头-第3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块钱——把言革丝留下。
  添头——景泰蓝确实有点漂亮。
  ……
  每逛一日,碧山空间里都会多出很多东西,随随便便在二十世纪拿出一件,在一线城市买套房子绝对不是问题。
  主要的是他们得到很多流失的古籍或古画,其中有失传武术道学典籍,也有一些道学高人领悟,甚至有一些诡异的门派。
  令人心痛的是,前二十年不知毁掉砸掉多少好东西,毕竟被搜查到,直接会扣一个高帽子下来,让人吃不了兜着走,于是留下来的反而很少。
  两人走走收收。
  直到过年,才告别旧货市场或买旧物人家,坐车回碧山村。
  回到村里,被叶老爷子冷暴力几日,撒娇卖萌才破。
  除去给家人的各种精心礼物,她有准备从广城那边生产的时尚潮流服装,分给碧山村娃娃们,比如许久不见得漂亮裙子,比如小白鞋的确良等。
  村里姑娘们终于能穿裙子。
  叶思思也开始根据新鲜样式得来的灵感,先是模仿,然后一点点设计自己的衣服。
  外面的某些东西,确实有吸引一部分村民走向更美的生活。
  而且甜妹儿也了解到。
  果然,那封信后,碧山村娃娃很多都有自己的目标与冲劲儿,他们追上这个时代最先的潮浪。
  村里独身去城市里闯荡的青年很多,基本都是男生。
  仅两个月,有人已经赚得上八千块,有人不适合做生意,但给老乡打工也一步步在城里稳定。
  他们穿着黑色皮衣外套、踩着亮程程牛皮鞋,十分牛气的回家。当然,拜访叶家,给甜老大端茶倒水,是每个人必做的事情。
  忘记谁也不敢忘记甜老大!
  留在村里的青年有的也很有志气。
  他们开始农村承包时代。
  比如荒地、不知名荒山等,开始迈向种植大户之路。
  当然,碧山系是他们不敢碰的。
  但整个碧山镇又不是只有碧山村,隔壁村甚至隔壁镇,只要土地与价格合适,他们也可以尝试一下,毕竟碧山村多年来“有钱人”不少。
  甜妹儿看着整个碧山村一片兴兴向荣的繁景,很欣慰,不同人有不同人生道路,她顿时有一种儿大不由娘的感觉,真好。
  喜当爹的山绅:
  ……
  **
  今年也是叶家过年最齐的一年。
  叶三叔林君英带着小七小八回家,叶安诚媳妇儿阎晓娟肚子里踹一个球,这是叶家第一个重长孙,喜得叶奶奶合不拢嘴。
  叶星叶晓晓亦放寒假回碧山村,甚至把他弟也带过来。叶思思小二黑一直在碧山村,叶小五的通知书还在等待中,叶小六从痛苦的高中生活中解脱……
  主厨叶妈妈副主厨甜妹儿,其他帮厨若干,跟村里做大锅饭一样,热热闹闹的一桌根本坐不下,要整整三桌才行。
  夏老爷子也被甜妹儿请到上桌。
  叶家人对他可尊敬,有人会觉得是夏裁缝改变叶家的命运,是叶家的救命恩人。
  整个叶家新院旧院闹哄哄成一片,欢声笑语从不间断,其乐融融的气氛让连严肃的叶老爷子,情不自禁笑得次数,刷新他自己的记录。
  期间——
  甜妹儿终于正式宣布:
  “开春元宵节后是我跟山绅成亲的日子,黄道吉日我们都有算好,碧山村嘉州市新房都有装修完,你们要一直呆到过那天才行。”
  叶家人:
  ……结婚黄道吉日是你们自己算的吗?!!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每个年代都有机遇,就看我们看得到抓得住不?
  叶子:抓不住……
  **


第334章 佳节与灯会
  除夕夜; 鞭炮声几乎响一夜。
  红色时期,有熊猫繁衍基地做掩护,凡是心思活路的碧山村人都有一些精打细算的挣钱点子; 比隔壁二村有钱人更多。利用有钱,他们再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 富裕路走得越发顺畅。
  往年只敢偷偷摸摸藏着掖着。
  今年秋季冬季修新房的村民们不知有多少,甚至有装修两层楼的,气派得很; 糖果糕点肥肉高粱酒红鞭炮; 过年没有吃的喝的玩的; 怎么都不得劲。
  叶家亦避免不了风俗。
  长辈们光明正大玩桥牌; 青年们比武玩乐放鞭炮,小孩子叽叽呱呱嬉闹闹一整夜; 人越多越热闹; 过年气氛浓郁; 守岁什么的也很简单。
  哪怕是嫌吵嫌闹的夏老爷子; 也凭着不低的算数智商; 在牌桌上大杀四方; 与绷着脸的叶老爷子俩对砍对闹,叶奶奶笑咪咪在一旁和稀泥。
  大黄二毛年龄已经快到狗类极限。
  它们如今很少跟年轻时候一样威武霸气地蹦来蹦去,冬季除去晒暖阳,基本都躲在屋子里,但它们牙口还挺棒的,吃骨头没问题; 咬得依旧嘎嘣直响,两只趴在屋里火盆旁。
  那里还有一只胡吃海吃的胖粉团。
  要说粉团的年纪也不算小,中壮年。
  但由于它胃部器官与武力值有反古迹象,作为种花国第一功夫熊猫,动物科学家们也不好把握粉团的寿命,因它是独一无二的,而大熊猫基本都是胃部出现问题而死亡。
  大年初一,村里鞭炮声此起彼伏,甜咸各种馅儿的汤圆必定得上桌。
  吃饭之前,村里每个人家都准备厚厚几刀纸与香烛蜡,给碧山娘娘碧山神土地庙杨神婆祖先等各路鬼神烧纸焚香结祭祀,祈求一年四季平平安安。
  村里四处都飘着香味儿。
  叶家新宅旧宅,黄纸从屋子角落一直燃烧到院门口,袅袅青烟在碧山村上方舞蹈。作为被焚香祭祀的甜妹儿与山绅,当中感受最为微妙。
  她还没来得及吃汤圆。
  已经被奶奶妈妈二婶催着拉着,给自己和山绅上香烧黄纸,还得把某些愿望说出来,这种灵异事件也算独一无二,心里默默吐槽。
  借着便是一大家子的汤圆早餐,几张餐桌并排在一起,热气腾腾汤圆摆出来,其中会搭配一些带有吉利颜色或寓意的菜品。
  吃汤圆时候一定要小心翼翼,里面有包一分、两分的小硬币,有的则是肉馅、黑芝麻、花生、蜜枣,若是谁狼吞虎咽,“幸运”嘎嘣咬到硬币,牙齿可能都会被硬碰硬掉。
  这是基本常识。
  甜妹儿第一颗吃到蜜枣,寓意这一年的生活甜甜蜜蜜。叶老爷子首颗吃到花生,花生又名长生果,寓意长命富贵。叶爸爸首颗是两分硬币,这一年肯定财源滚滚进,小孩们围着他要发红包……
  每一种馅都是吉利的寓意,都是给新的一年祈福的意思,灵验与否不知道,但吃到好兆头,整个人当日心情愉悦欢乐。
  **
  初一是碧山村各交好亲戚的拜年时间。
  叶家如今日子越来越红火。
  他们在村子里的地位越来越高,村里很多晚辈都会登门拜年,叶家老俩口年纪大了,精神有限,于是叶爸爸叶妈妈接过待客重任,剩余人各自分配,基本把全村近百户人家全部走一遍。
  甜妹儿终于拜完年,来到最后一家——村东边的山家大院,山爷爷山爸爸山妈妈已经望眼欲穿,更不谈从昨夜就没见到人的山绅。
  见到她来,山绅很自然地上前接过拜年继续,山妈妈亲热地手拉着她的手,一起进院子里闲话家常,山家大院气氛瞬间活过来。
  山家长辈也是看小俩口长大的。
  甜妹儿长得标志,旺父旺母,兄弟姐妹都是有出息的或将来有出息的,他们对于未来媳妇儿,自然满意得不得了。
  况且山家汪家袁家比碧山村人,对杨神婆更有一种微妙的感觉,山绅小时候岌岌可危,数十次都是杨神婆救下的,要不是她,可能山家早就断掉。
  而杨神婆亲自下山参加二者定亲仪式,送各种祝福,甚至把数千年家当都送给甜妹儿,还神神叨叨一些“前世今生”的话,他们更不敢欺负这小俩口,否则惹怒碧山山神与碧山娘娘,那就是罪过。
  他们盼着小俩口把日子过得风风火火。
  山妈妈也不是刻薄的人,她没有恶好婆婆,自己也做不来恶婆婆,甜妹儿更是属于老人乐,她想要讨好长辈,甜甜糯糯的好话不要钱似的往外冒,把山家长辈们逗得眉开眼笑。
  “甜妹儿,你上次送得那个有栀子花香的脂膏真好用,我干燥脸都润不少。”
  “甜妹儿,嬢嬢跟你讲,山绅小时候啊,把你当假想敌,天天偷偷惦记着怎么超过你。”
  “甜妹儿……”
  婆媳俩从美容护肤品,到小山绅的蠢事囧事。
  山绅一开始还有些挂不住脸,后来只能无奈看着他老妈跟自己抢媳妇儿,可怜巴巴盯着甜妹儿,企图以苦肉计得到些小福小利。
  **
  接下来的一长串初几,除去拜年,山家与叶家有时候叶也聚在一起,讨论关于俩家小的婚事,什么地方风俗、请客宴席、新房装修等。
  **
  元宵节这天。
  双方家庭,半数人坐着牛车驴车从碧山村到嘉州市,参加元宵灯会。
  作为封建破四旧,一年一度的元宵灯会建国后就取消,一年一度的水湾县端午节龙舟比赛亦然,一年一度的……如今嘉周市个体户发达,小摊贩小商人都聚集起来,倒是真让他们申请成功元宵灯会。
  对于商人们来讲,这是卖东西的好机会。
  对于百姓们来讲,这是买东西的好去处。
  对于嘉州市来讲,这是属于展示咱们传统文化的好日子。
  三方欢喜。
  此时的元宵灯会并没有后世那么灯火辉煌、时尚新潮,灯都是村民们自己用白纸红纸糊的,里面地上蜡烛,卖东西的多以以小商小贩摆地摊为主,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单单说街上人们脸上的喜色与幸福意,那是发自内心的,这种处处皆有的气氛,才将这个年代的元宵灯火衬托得意义非凡。
  这并非形式化义务。
  而是真真正正的元宵佳节。
  甜妹儿刚到广场,便给小六小七小八叶晓晓叶程各买一串红色的冰糖葫芦,顺便给自己跟山绅也各买一串山楂口味与苹果口味的。
  山绅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