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六零甜丫头-第2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彝族我有听说过,语文课上文老师讲过,我还知道有藏族、朝鲜族、回族。他们竟然送银手镯项链,那得花多少钱。”
  思丫头一提到饰品,就特别激动,吧啦吧啦讲一堆。
  李连长像是想到什么,逗乐道:
  “咱们的甜妹儿嫁妆足够,哈哈哈——”
  “是聘礼。”甜妹儿纠正道,她心里同样美滋滋的,拖腮道,“彝族他们住在哪里,咱们国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你们见过哪些?会不会还有什么送金饰品象牙碧玺——”
  其他人:……你想的挺美!
  来不及讨论聘礼嫁妆问题,林君英无奈揉揉她头,纠正道:“应该是三十八个,部分地区还未具体统计识别。”
  甜妹儿:……靠,又犯常识错误,还好暂时不用参加高考。
  五十六个民族是七十年代末确定的。
  建国后,种花国组织大规模的民族识别考察工作——辨别民族成分和民族名称。
  晓丫头跃跃欲试笑道:“彝族村在哪里啊!他们欢迎甜妹儿去做客哩!六月二十四,肯定很有钱。”
  山绅眼睛瞅她一眼,抿嘴道:
  “距离碧山村不到十里路,他们有一座神山与咱们村八碧山相连。”
  “至于做客——那片山群可不只有彝族,还有苗族、回族、土家族、蒙古族、羌族……以及一些不知道族。”
  所以,他们是怎么聚集起来的?!
  作者有话要说:  叶子:么么哒~
  话说百度一下,原来本市有四十多个民族?!!!!!!!


第250章 灵异传说村
  虽然大家伙对不同民族村落的故事非常好奇,但恰巧有客人上门; 甜妹儿也暂时放下讨论彝族故事; 专心致志讨价还价,务必要卖出一个好价钱。
  不得不讲; 有两位绿军装坐场,商贩们讲价说话; 都没有什么底气,只要在他们接受范围内,皆乐买走。
  而围观群众们刚才有听彝族人讲; 他们时来自‘碧山村’的村民; 心底算盘哗啦啦拨弄两下,那可是考过十八位初小毕业村、建立大熊猫基地、得到外族人尊敬爱戴的村子; 买卖的东西肯定也不一样。
  这些军人恐怕是省城来的,怪不得有最稀罕的女兵呢!
  “红薯多少钱一斤。买一斤回家给孙子吃,也能吃出个聪明劲儿来。”
  “这雕刻花篮看着就不一样; 肯定是越玩越聪明; 回家给女儿供着玩。”
  ……
  ‘身上山中’的甜妹儿等一行人,并不知道原来碧山村如此出名; 能行得本地村民们纷纷羡慕赞叹不已。
  不仅仅是商贩们; 还有围观群众们; 小摊生意猛得一下子变好; 几个买卖新手忙得团团转,乐得脸上笑开花儿。
  不到一个小时,只剩下两、三件东西; 其他统统圈卖出去,还卖得不错的高价,当他们也绝对不会借机坑人。
  “好多钱!回家老祖可得好好夸我。”
  小二黑喜笑颜开。
  他家木农具玩具质量高做工精细,卖得都贵一些,除去熟人,平日里很少能卖出去这么多,看来还带少啦。
  一分钱、两分钱…一块钱…十块钱……最后各自躲在背篓里整理钱票,再把它们小心翼翼揣衣服内口袋的时候,果然是最开心的,心里比吃薄荷糖还舒服还甜。
  文阳熙与大海宝只能眼巴巴看着,特别羡慕他们,他们啥都没有卖,倒是花出去不少钱,兜里钱票越来越少。
  东西卖完后,李连长与林君英心里放轻松许多,牵着一串小萝卜头们,在热热闹闹的市集里逛来逛去。
  除去必须用品,山娃娃的注意力全部放在各自各样零食身上,比如芝麻饼、萝卜干、方糖、薄荷糖、落家生、马蹄松、柿饼等,或者玻璃球、滚铁圈、彩色面具、啪啪纸等。
  就算没花钱买,瞅着它们舔臭豆腐也是一种乐趣。
  平日里极少部分摊主见到年幼无知的山娃娃,有时会撵走穷孩子,有时会哄骗有钱娃娃,有时会搞一些小动作……基本都针对调皮捣蛋的孩子,不敢惹家长。
  “哈哈哈——上次见那个摊主,害得我回家被爷爷狠狠抽一顿,今天怕得抖得好厉害!”小二黑摇头晃脑特别神气。
  对跟着绿军装的甜妹儿一行山娃娃,凡是有小心思的摊主们,只能腿软,脸上挂上讨好笑容,若有作一些小冒险,生怕被他们发现不对劲。
  绿军装果然是逛街一大利器。
  除去震慑摊主们的小心思,有部分爱戴兵尊敬兵的摊主们,老是强制忘他们买的东西里,塞添头。
  基本都只是半根葱、旧压条子等,或者多舔一碗清汤等,不值一分钱,但令解放军们心里暖暖滴。
  这种事情,多多益善!
  甜妹儿拉着李连长与林君英的衣服角,约定好以后有时间,一定要陪着兵姐姐兵哥哥们,多来逛市集,免得他们无聊。
  山娃娃们:对对对!
  李连长与林君英:……呵呵。
  等到约定时间,甜妹儿等人来到碧山镇门口。
  马车上面已经重新换成新的必须物品,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
  妇女们爱买旧扎腿带子、衣服镶边、挽纂网、针锥、缝衣针等,小娃娃们会买梳子、本子笔、玩具等,汉子们常买烟袋、打火纸等东西。
  碧山村人全都在唧唧呱呱讨论着买什么、花多少钱买的、卖出去多少钱。
  谁要是赚钱啦,会得到所有人羡慕的目光。
  谁要是亏钱啦,心里懊恼不已,但会得到村民们的安慰话语。
  回家路上,马蹄声踢踏踢踏很响亮,声音听起来清脆悦耳、轻快动听。
  逛市集买东西,村人们心底总是特别愉快的,山娃娃们忍不住唱着广播里听来的一首首红色革·命歌曲,欢声笑语撒一路。
  半路上,在某个转弯口时候,山绅指着一条分岔道:“这里进去可以道彝族村,里面群山很多,还有许多村落。他们不属于碧山镇大队,因为是三镇交界处,后来水湾县公社干脆让他们自己成立一个大队。”
  有一位中年家长赵老二,听到他们讨论彝族什么的,也凑过脑袋来,神秘兮兮道:“你们可不许胡乱瞎跑,里面那个彝族毕摩会诅咒人,苗寨里的人还专门抓小孩子练尸油,还有羌族里的……”
  他谈得很认真,一副煞有其事的模样。
  一边说一边还四处乱瞄,生怕被人听到去啦,手心都捏出汗水。
  甜妹儿:
  ……那不像正常村子,更像是灵异鬼故事里东西。
  对于非科学的故事,人人都有好奇心。
  除去认真的车夫,所有人都围过来,竖起耳朵听着一些故事,有时候旁人还会补充一两句,讲得神神叨叨的。
  “毕摩是什么?”
  “专门给人算卦的,会巫术占补等,跟碧山娘娘庙里杨神婆一样,不过他们传男不传女,绝不会给外人看事情。”
  关于封建迷信,只能私底下偷偷讲讲,幸好全车都是自己村人,有共同信仰,绝对不会有人往这事出纰漏。
  一听杨神婆,甜妹儿坐直身子,不敢小瞧。
  话说以前她也是相信科学依据的,但空间穿越都有,这世界还有啥能没有。
  她认为彝族毕摩,类似古代族群里的祭司。
  也有人称呼他们智者,因为知识丰富,识彝文书记笔记,能够通过念诵经文等形式,和神、鬼沟通,以求得本村民人丁安康、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村民们都没进过彝族村子,基本都是道听途说,越讲越神奇,各种各样灵异小故事不要太多,比如吃心挖肺都有。
  “彝族村你们别靠近,十几年前他们还在村外买奴隶呢!老恐怕啦!”村民们重复嘱咐不下三遍。
  甜妹儿眨巴眨巴眼睛道:
  “可是有彝族姐姐邀请我跟山绅,六月二十四去村里做客。”
  “年年六月星回节”。
  在每件最热的时候,彝族会有星回节,又吃称火把节,“持火照田以祈年”、“携照田塍,云可避虫”含意。
  这是彝族众多传统节日中里规模最大、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的胜节。本地彝族基本不邀请汉族人。
  从没有参加过的村民们沉默了,大概他们也被甜老大征服。
  村民们开始一句一句讲关于村落的注意事项,有的干脆建议别去,那里真的特别特别危险,每个村子都不正常。
  甜妹儿:……咯咯咯,考虑一下。
  “回去问问杨神婆再做决定,能不去就不去,也不知道不去那个彝族毕摩会不会诅咒人,那里会巫术的人可是特别多。”
  可能因为曾经联姻问题,关于所有少数名族,碧山村人都不怎么了解,只知道恐怖、别惹他们、会死人的,而了解情况传说最多的,竟是苗族。
  甜妹儿听到挖小孩尸体练油,抽抽嘴角,这还真挺恐怖的。
  赵老二喝一口水,抖两下,才继续道:
  “里面苗族里有好些个村落,通常分生苗与熟苗,只有熟苗才会与外族人通婚。苗族里最恐怖的是蛊苗。”
  思丫头也跟着抖两下,小声道:
  “听村口李爷爷讲,苗族村里到处都是蝎子、毒蛇、毒蜘蛛什么的,人一咬就洗白,怎么就都没用,四妹妹绅叔你们还是别去什么彝族村啦。”
  看来苗寨的各种各样传说,成为村民们怕那些村落的最主要原因之首。
  武侠电视剧里有各种门派蛊毒什么的,想到夏家拳法步法,甜妹儿心里也有点冷,往林君英怀里缩一下,开口问道:“蛊就是那种钻进人体的虫子?”
  赵老二挠头老实道:
  “额,这个我也不知道,不过据说能够控制死人什么的,有一种噬心蛊,能把鬼魂留住,然后控制着流落在外死去的苗人,回老家安息。”
  甜妹儿瞪圆眼道:
  “僵尸,伸手一蹦一跳的。”
  “僵尸?伸手蹦蹦跳跳?不会啊!”
  “跟常人差不多,带着黑纱帽,走路动作僵硬一些,爬上下水都没问题。以前镇上有老人都会嘱咐小孩子,不幸见到绝对不能打扰他们,据说噬心蛊是练孩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