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六零甜丫头-第2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说村里各种各样的庙宇旧址都消失不见。
  只有山上有,尤其那种人丁罕见的地方,忽然冒出来一个一米左右的人工挖工,里面还有香类的痕迹,供奉破旧的土地工神像。
  小时候山里捉谜藏,走错路见到过…_…#…_…#
  问父母,他们也不知道还有这种地方…_…#,听都没听说过。
  *


第200章 小年夜灶神
  张队长领着小干部们; 带着激动的心; 将山神赐予的粮食蔬菜; 一一清点入暗库; 也就是不记在明帐面上,准备年终结算,将它们一起分给本村队员们当口粮。
  不得不说,碧山生产队的干部们; 经得起考验; 队部里发生的事情; 并没有闹得沸沸扬扬,而是私底下一点一滴渗透。
  村人们偷偷去瞅一眼藤蔓上的辣椒与茄子,除了山神,谁能种出这样子的粮食; 他们不得不信,不得不服。
  众人纷纷心怀感激,夜里朝着碧山方向多磕几个头,白日里多去山神庙旧址看一看,日子也这么一天天度过了。
  这些粮食不多不少; 晒的南瓜干挤满大半个箩筐,粮食蔬菜整整一麻袋,藤蔓也全都被晒干,就连一根根须,都被保存完整,准备世世代代香火传下去。
  村里两百多口人; 每人可能分不了几口。
  但它们代表希望,能有一个盼望的事儿,村民们精神头回来,摘树叶扯草根都麻溜许多,也不舍得老人娃娃饿出病来。
  吃东西频率从一天一次野菜杂粮,变成一天两次左右。
  虽人依旧日渐消瘦,但不至于跟山外村民一样,得饿肚子的水肿病,恐怖的非正常死亡,还并不多。
  为救助父老乡亲们,碧水村与碧土村也得到一些口粮福利,最佳偏爱的碧山村自然少不了顺带一番。
  某天夜里,月黑风高狗没叫,甜妹儿顶寒风作案。
  贿赂大黄二毛两大碗肉骨头后,在村口借着树枝爬跳,将六麻袋红薯玉米粮食,分别挂在三村村口大树的最高树巅上,动作迅速帅气,自我感觉良好。
  其中不同的是,碧山村的老槐树,挂着三只活蹦乱跳的野鸡,碧土村两只野鸡,碧水村只有一只野鸡一只白肚山鼠。
  这么看来,‘山神’也是偏心眼。
  第一个发现它们的是碧土村半夜巡逻守夜队,三个人简直惊呆了,足足石化半个钟头,让偷看的甜妹儿都蹲脚麻。
  他们才转身往村里跑,竟然敲锣打鼓,挨家挨户通知一番。
  村民们差点以为野狼群野猪群再次袭击,心惊肉跳,拿着弩刀从屋里冲出来,大多数都跑错地方。
  直到听到守夜队‘栩栩如生’地神话传说描述,在那天三更半夜,数百村民齐刷刷下跪祈福,场面非常壮观。
  肇事者甜妹儿也被拎着一同跪下‘谢恩’。
  从此以后,隔壁两村的大部分老人长辈们,也跟祖祖代代的碧山村人一样,开始信奉碧山的山神与祖先。
  而邻村不太相信‘山神’的年轻小伙子,有的忍不住私底下偷偷嘀咕两句,但对他们来说,有吃的就是一件好事。
  毕竟,他们没经历过水库与茄子洋芋事件,有怀疑这也难怪。
  此后某一日,夏老爷子别有用心瞥两眼徒弟,晃一晃空烟杆,并未发话。
  本来得意差点飘上天的甜妹儿,心里猛咯噔一下,面上不显,但再次变得脚踏实地,做事也越来越小心。
  每次深夜晃荡之前,各种细节翻来覆去研究许多遍。
  就这样,熬着熬着,终于度过艰难的五九年。
  村民们熬到今年结算工分,因为大锅饭的提前关闭,暂且不说少的可怜的工钱,村民们第一次领取到来自生产队的口粮。
  刚分得的口粮,缓解暂时的饥饿,碧山村人绝对是幸运的,他们还有的分,而那些因为旱灾严重甚至绝收的村庄,口粮分下来,春节饿着肚子都过不完。
  一九六零年,腊八过,春节将至。
  比起热热闹闹的去年,今年春节冷清许多,在此年代,老百姓的春节,与地里的收成有很大联系,但浓重的心情年年不变。
  隔壁选择去山外的逃荒村人,绝大部分,赶在过年前回家,用他们的一句话说,‘要死也要努力死在家里’。
  他们去各大县城,甚至市里面,带着布票、钱财、旧布等等,确实有换的一些粗糙的红薯干
  或玉米棒子。
  但人也饿‘胖了’,更准备的说是,饿的浑身水肿,尤其是肚子,变的老大,男的女的都像是揣了一个六七个月的娃娃。
  恶劣水肿的治疗方法是——“桑拿”加食物。
  挖个灶,架口大铁锅,锅口与地面相平,锅上面铺一层木板,木板上面再搭个小木屋,木板和木屋都留缝隙。
  铁锅里烧水,木屋蒸汽弥漫,水肿村民脱光衣服进入屋内,在热蒸气的熏蒸下,排出体内的水份。
  当他们快晕倒出屋后,呼吸新鲜空气,再喝一碗野菜稀饭或吃一块杂粮饼,人就能缓过气来,严重的水肿也随之消除,再次重新变成瘦竹杆。
  或许他们带的最大礼物是城里消息。
  比如供销社的高级糖高级点心,比如居民每月定量领粮,再比如听说谁谁谁初中生能上什么跃·进大学,家里有喜事,他们发好多喜糖等等。
  从他们口中,总能打听到一些有用没用的信息。
  六零年冬也阴冷,碧山腰以下,并未下雪。
  偶尔山顶罕见飘雪,倒成为地里庄稼的大福利,二三碧山顶上,全是大洗脚盆大木桶,摆成一排一排。
  因为缺少食物,夜幕降临后,除去守夜队伍,很少有人在外面晃悠,屋里烤着木碳,只留一个对着墙壁的窗户,家人们都缩在厚厚实实的旧棉被里取暖。
  叶家基本同样如此。
  家里只有某个丫头片子例外,在某些时候化成夜猫子,只在夜里放风,倒是把村里每一个角落,摸得清清楚楚。
  “今晚小年夜,你准备去哪里打转?”
  叶老爷子喝一口滚烫滚烫的热水,看着终于憋不住的甜妹儿问道。
  碧山村的年是从腊月十八开始准备的。
  有一句顺口溜是这样的:
  “小子小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沥沥拉拉二十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面粉发…三十晚上熬一夜;大年初一街上扭…”
  从腊八开启,村民们的欢喜备春节,节日可以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六‘祛除百病’。当然,这属于丰收年的过春节。
  像困难的年份,只剩下腊月二十三小年夜“祭灶王爷”,大年三十‘简单年夜饭’,以及大年初一的各种简单版禁忌。
  新年里,‘不准做什么’比‘可以得到什么’多很多。
  连七岁的晓丫头也懂事很多。
  知道今年过年不再有新衣服穿、啪啪纸玩,拜年红包恐怕只有一些木制玩具,甚至玩具都没有精力去做。
  “爷爷奶奶,今天小年夜,应该给灶王爷送礼!”甜妹儿裹着厚实的毛衣棉袄,背些一个小背篓,对爷爷奶奶灿然一笑,挥舞两下小肉手。
  “别太晚了!”
  “知道,爷爷奶奶你们早一点睡觉。”
  话语间,她两小短腿用力一蹬。
  迈开步子蹭一下往前冲,每一步就跳出好远距离。
  似乎眨眼间。
  小背影消失在寂静的冬夜里,融入山路间黑暗的树荫里。
  **
  小年夜,‘祭灶王爷’的日子。
  这可是绝对的封建迷信,村民们不敢明张目胆去庆祝这一天,只能在夜晚,往厨房灶台上点燃一盏灯,放一碗杂粮,灶肚里保存一夜火种。
  公共食堂关闭后,平坝里冷冷清清,人烟稀少,热闹似乎不再,连叶妈妈的炊事员职位都没有。
  今夜,食堂厨房难得留有篝火把,亮堂堂的,往三村三厨房各个角落,都放一堆未除壳的金黄色稻谷以及小麦。
  在山娃娃的帮助下,甜妹儿已经将碧山村摸了个底朝天。
  在三村里数十处角落里,藏着掖着各种各样的粮食,比如土地庙旧址、山神庙旧址、油房水磨房里等。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谁找到归谁,村民们藏得肯定比谁都严实,口风紧着。这也算是给队里干部们一个安全牌,藏粮吃粮的事,很多人都做过。
  然后甜妹儿才决定去一个地方。
  昏暗月光,寒风凛冽。
  四周一切都很安静,林间就连蛙叫虫鸣声都少的可怜。
  树叶在寒风里摇摇晃晃,零零星星光点洒落,照在一座座高高矮矮的坟墓堆上,有新有旧,有杂草丛生,有光秃秃的,偶尔飘过一簇绿幽幽的‘鬼火’。
  “菜花蛇?靠,吓我一大跳!”
  甜妹儿止不住吞咽口水,两腿莫名酸软,稚嫩的童音穿透树林。
  她有点后悔来二碧山的坟林,白日里也没有这么恐怖的。
  尤其在看到一两座带字的墓碑,墓碑上的那些字明明没用心看,但就是会刻印在脑海里,时不时浮现一下。
  树林间斑驳陆离的光影,组成乱七八糟形状;瑟瑟寒风的呜呜声,恍若先辈们的叹息声;
  自己棉鞋踏着枯枝枯叶断裂的声音,也能产生奇怪的联想,吓她一大跳……
  感觉在自虐!
  好刺激地自虐!
  甜妹儿穿梭在坟林里,差点没被吓尿。
  咚咚咚——
  不作亏心事,别怕‘甜老大’敲门。
  将半麻袋红薯放下。
  甜妹儿蹭的一下,咬牙躲在某座坟的后面,悄咪咪想偷看神婆。
  “咳咳,甜妹儿?”
  声音忽然从背后传来,一只枯手拍到她肩膀上。
  “啊——”
  一声尖叫,甜妹儿直接被吓趴。
  作者有话要说:  叶子:么么哒仙女们。
  可能要等到明天上午更新,最近叶子尽量晚上不熬夜。
  **
  仙女们有没有深夜,一个人经过坟墓?
  叶子,每次都心里发毛。
  刷刷刷跑过去,脑海里各种恐怖片僵尸片鬼片国产片欧美片日本片……吓得不要不要的。
  后来我都选择绕道回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