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六零甜丫头-第1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老爷子眸光一闪,立刻想明白:
  “白老爷子曾说,在他采药的时候,大黄二毛充当过猎犬,这应该是他跟‘夏裁缝’,让它们跟过来的吧!”
  对于抢小孙女的臭脾气夏老爷子,虽心底感激,叶老爷子还是看不大顺眼,别扭得很厉害,两人见面常斗‘毒舌’。
  甜妹儿背着小背篓,直接骑在大黄身上,舒坦得眯着双眼,悠闲自得地跟在爷爷身后,一起慢慢朝碧山脚下走去。
  “夏老爷子会不会太宠徒弟?甜妹儿会不会被宠坏?路都不愿意走……”
  断后的叶爸爸,走着走着,情不不禁胡思乱想一堆。
  **
  此时气候已经回暖很长一段时间,山林不止有树叶草根,其中还藏着很多五味杂陈的野菜野果野味。而且,春季的野菜野果野味,比秋季多得多。
  今日去爬二碧山、三碧山的村民们很多,男女老少皆有,穿着一件薄毛衣外加蓝灰外套,汉子们可能少穿一点,老人娃娃们则会多穿一些。
  尽管同村人,两句客套话、见面三分笑,皮笑肉不笑,背地里都在暗自‘防备’,每个人都生怕自己眼底下的野菜,被挖进别人的背篓里,成为人家口粮。
  还未到山脚,最先去眼的是荠菜,春节已过,它数量不多,长势依旧挺好,闻起来有股清香味,是不错味道的野菜之一。
  一见到它,村民们立马蹲下抢野菜,期间少不了推推囔囔,或骂吵两句。
  但凡是有一点理智的人,都会将目光投向山林,多说多骂一两句,不知道得损失多少口粮。
  到山脚的沿路边,否管石头底下、还是溪水沟里面,村民们经过的地方,都犹如蝗虫过境一般,寸‘野菜’不生。
  第一个分岔路口,二碧山与三碧山。
  因为熟练度与安全感,去神山的村民们更多一些,占据百分之七十以上。
  而此刻,家庭成员多的优势尽然体现。
  比如叶家,叶奶奶、叶三叔、叶安诚爬二碧山。而叶老爷子与叶爸爸、甜妹儿与大黄二毛,分开走向人烟更少的三碧山。
  去三碧山的村民里,领路老辈与武力值年轻人更多一些,基本不见小娃娃。骑大黄狗的白嫩小丫头,一颠一颠的,混在队伍中,还挺打眼的。
  ‘老实人’叶爸爸,被同去的乡亲们打趣好几句,都是“出门拴着奶娃娃,耙耳朵,怕老婆”之类的,最后还是被叶老爷子的怒眉瞪眼拯救。
  才踏上山路不久,路两边出现繁多的淡黄如雏菊的花朵,散着淡淡的青香,在绿色草丛里特别显眼。
  这是生命力旺盛的蒲公英,自由自在,哪里都可以生长,也是开春最常见的本地野菜,可以说没有之一。
  当地山林里的蒲公英都是黄色的,带有淡淡苦味,喜欢的人觉得很好吃,不喜欢的,便觉得它苦。
  平日里最常做得是麻辣凉拌蒲公英,在开水锅里焯一下,困干水份,撒点花椒面辣椒粉,有条件还可以盐油蒜末葱姜等。
  凉菜蒲公英配着红薯玉米饼,吃着特别特别香。
  而饥饿的年代,用蒲公英充饥,吃后非常容易饿,将之混一点杂粮粗粮,一起磨碎揉团,煮着蒸着吃,
  虽未苦,但有营养得多,数量足够多的时候,甚至可以代理‘米面红薯玉米’成为家里主粮之一。
  “好多蒲公英,得,快挖啊!”
  “确实多,平日里春种忙没留意,它们饿着点吃,能够咱们吃一个月!”
  ……
  村民们赶紧蹲下来拿起铁楸,挖或铲着一株株像小雏菊的蒲公英,它几乎跟着洒落一路,数量众多。
  为避免惹人怀疑,叶老爷子与叶爸爸,也蹲下来跟着众人一起挖蒲公英。
  甜妹儿撸着狗毛:……青山空间里也很多。
  蒲公英再多,人的需求更多。
  村民们或弯腰或蹲下,铲整整一路,正准备离开,继续前行。
  刷——
  从林间茂密草丛里窜出一条灰褐色大蛇,吓得一怕蛇汉子,将背篓打翻,铁楸也直接扔出去。
  “是王蛇!”
  围观村民们,眼睛变得雪亮,好大一坨的肉粮!
  王蛇学名王锦蛇,以蛇头有王字的花纹命名,是一种‘神经质’、个性暴躁、好战易怒的无毒大蛇。
  王锦蛇常无缘无故会攻击蛇或人,或者其他动物,可能对方的一点动静,都会触碰它的暴怒神经质。
  在种花国的某些省市,王锦蛇被称为菜花蛇,但在碧山村,菜花蛇指黑眉锦蛇,王锦蛇的土名为王蛇。
  值得一提,它没毒、咬不死人、很少偷跑,最喜欢送上门来,被人宰杀掉。遇上基本都会成为村里的肉粮。
  但见,这条蛇动作灵敏,直接吐出红色信子,两蛇尖牙直接咬上对面糙汉子的小腿肚上。
  糙汉子闷声一哼,心里惊惧得厉害,条件反射飞踢一下。
  王蛇正好落在甜妹儿旁边的草丛里,正准备‘无差别攻击’眼前的小丫头,大黄与二毛立马窜出去。
  大黄用锋利的狗牙,死死咬住不断挣扎的王蛇,爪子一撕,顿时鲜血喷出。直到蛇没有动静,大黄才放开王蛇,蛇已经从中间断成两半。
  “真是一条护住好狗!”
  “这恐怕是白大夫家的吧?好厉害!”
  “它们可是村里的守粮英雄。”
  ……
  此类“血腥”场景,却引得村民们一片叫好,恨不得将大黄它们牵回家养。此外还有人在可惜地上的一片蛇血,多浪费。
  叶爸爸捡起半条王蛇,扔给怕蛇的‘五大三粗’汉子。
  “啊——”
  一声尖叫,汉子干净利落躲开飞蛇。
  他又惊又喜又怕,结结巴巴不知道再说啥。
  村里怕无毒蛇的男人不多。
  为数不多的几个怕蛇村民,一定是小时候被蛇咬过,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的童年阴影。
  对于叶爸爸的分享‘肉粮’,他竟激动得热泪盈眶,但怕蛇还是怕蛇,一高壮汉子逮半截蛇,表情跟送命一样。
  村民们心里止不住羡慕嫉妒。
  见此,一片哄笑,各种逗趣或酸话,往外面蹦出。
  汉子羞得很,黑脸涨得通红,但眼底的感激与激动,一直都未消失。
  至于他小腿肚上的蛇牙印,出血很少,疼痛感也就跟针扎差居多。用旁边的一些刺儿菜,嚼碎抹一抹,止血又消毒。
  值得一提的是,刺儿菜也是野菜的一种。
  它有止血杀菌等功能,山民们常用它来止血。当野菜的话,刺儿菜不能吃太多,因为吃多会得贫血症。
  汉子们一边扯着野菜,一边逗笑打嘻哩,抬头却发现叶家人都已经走远,前面丛林拐角隐约露出背影。
  “快点儿,他们家已经在往前便有,我记得林子东边一处,之前找到好多的野山葱、车前草、蕨菜……”
  作者有话要说:  叶子:晚安,么么哒~
  **
  有的野菜味道真的不错,如果数量多就好啦。
  蒲公英我一直以为只有黄色,读书才发现有好多颜色,反而最常记录的是白色,哈哈哈~它真的很好吃,苦味并不重,有红油辣椒可破。
  不同地,叫的菜花蛇不是一种蛇,但都无毒。
  黑眉锦蛇温顺很多。
  山林里的王锦蛇,就一蛇中好战分子,的亏它是无毒的。但全国蛇类数量仅次于黑眉锦蛇。
  在本地,人被蛇咬,多半都是王锦蛇,然后它可能被下锅,不犯忌讳,因为本地它是王蛇,不是家蛇菜花蛇。
  **


第173章 密林与动物
  三碧山‘宝藏’很多; 野山梨、枸杞树、狗屎梨、冬枣、野柿子、野地瓜、水红子、桑葚等各种各样的野果树; 只要你用心去找; 都能发现不少。
  当然; 不是所有野果都当季成熟的。
  有的还是青果; 有的正在开花,有的才长出嫩绿色新芽。
  除去摘一些甜滋滋、汁水汪汪的野果分着吃; 叶爸爸的大背篓里都是些带芽树枝、甚至还有刚挖出来的植株; 这样都是甜妹儿收集的不同种类的山间野果。
  在溪水沟拐弯处; 大部分村民们尽数散开; 背着自制弓·弩与木箭,三三两两结成伴,走向茂密树林深处的不同方向,去找寻更多野菜野果。
  而留在原地的村人们,则沿着安全的老路,找野菜野果。
  树林很大很密; 可以将数十人全部吞没。
  只要不走寻常路,遇见熟人的机遇很小。
  甜妹儿被叶老爷子搂在怀里。
  因为她实在太矮太小一只,仅一小断的距离; 棉衣棉裤棉鞋都被绿苍耳沾满,连棉帽与麻花辫都没放过。
  苍耳是一种青绿色的毛刺小球; 在本地山林很多,无毒、扎不伤人、能除风湿,但却是村民们比较讨厌的植物之一,它经常可以沾成一脚。
  甜妹儿浑身剧烈抖动; 小胳膊小短腿踢啊踢甩啊甩,也无法将绿苍耳甩飞。无奈叹一口气,只能一个一个地‘手工去除’,包括叶老爷子身上被她蹭上的。
  她在与毛刺球‘大战’,叶家俩父子可不敢放松警惕。
  没有猛兽的山林,不代表是光秃秃的荒山。
  未开发的密林真的很难走,参天大树与百年粗木之间,是缠人的不知名藤蔓,以及滑溜溜草丛与青苔,露珠染湿人的裤脚,一不留神就会被滑或被绊住摔倒。
  而且在这一片亚热带原始雨林里,单单用树叶长得茂盛与否,或太阳位置,来判定方向,相当困难。
  在茂密的丛里中,人们再慌乱,也不可胡乱窜走,会很快体力透支,心里压力也可能承受不住。
  每间隔七、八棵树,叶爸爸会用镰刀在树上刻画“横线”记号,它一点都不特别,村民们十有八九,都用此记号。
  若是不小心迷糊方向,叶爸爸得就近攀爬上一棵高树,站在粗树枝上远望,用熟悉经验与太阳方向,结合脚下树木种类,确定前进或后退。
  而叶老爷子也不空闲。
  他用长镰刀,有序砍着树林两边的藤蔓或树枝,直到勉勉强强砍出一条可供一人行走的小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