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路人甲-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道是对方是那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人,她可千万别把人吓着了。
  “您好,叨扰您一下跟您问个路,请问这南池子缎库胡同怎么走啊?”
  要问别的冬秀还真不一定知道,自来了北京,她就压根没出过几次门,每次出去还都有王妈或崔有粮这两个本地土著跟着,比开着谷歌地图还要好使呢,她也就从来不记路,不过她现在就住在这南池子缎库胡同,自己的家庭住址还是清楚的,于是很仔细的给她指了路。
  王稚萍道过谢,又笑着问她:“您不是本地人吧?”
  “的确不是,你听得出来我是哪的人?”
  她自认为一口后世普通话说得是字正腔圆,虽然与现在规定的国音,也就是民国版普通话还是有些差别,可也丝毫不带家乡口音啊,一般人还真听不出来,看这姑娘年纪也不大,不像是走南闯北阅历丰富的人啊,还能一下子听出她的籍贯来不成?
  “那倒不能,我是根据你给我指路的方式判断出来的,”王稚萍笑着解释:“外地人给人指路时都会说左转右转前面后面,唯独他们本地人给人指路,一般都会说向东向南向西向北。”
  冬秀一想还真是这样,老北京人好像天生就自带GPS,特别是在这横平竖直的四九城里,简直闭着眼也能摸到地方。
  王稚萍再次道过谢后便匆匆走了。
  这姑娘看着一副高冷精英范儿,却原来是个风风火火的性子。
  冬秀看着迅速在眼前消失的背影,摇头轻笑,继续贴着墙根,躲在阴凉里慢慢走。
  不想走到家门口居然又遇到那个姑娘了。
  两人站在门口面面相觑,冬秀敲了门,笑着问她:“姑娘你是来找竞之的?”
  崔有粮听到敲门声忙去开门,自去年张勋带着辫子军进北京城闹了一通,城里现在还人心惶惶的呢,就是大白天他也不敢把门大敞着。
  冬秀进门,看那姑娘还傻愣在门外,招呼道:“先进来歇会儿吧,外面太阳怪大的,你跟他约好时间了么?要不要我叫人去喊他回来,反正他今天下午也是没课的。”
  最近胡竞之新作了几篇文章,不时就有书商或报社编辑找到家里来,商谈出版事宜,估计这姑娘也是为了这个过来的,冬秀早见怪不怪了。
  “不不,不是,”王稚萍语无伦次的摇头摆手,看着面前的女子小心询问道:“请问您是江冬秀女士么?”
  嗯?这姑娘怎么知道她的名字,一般人可都叫她胡太太的,压根都不知道她的闺名呢。
  “我是,你是?”她肯定自己从未见过这姑娘,不会是胡竞之的红颜知己吧,冬秀面上不动声色,脑子里已然给自己上演了一部狗血连续剧。
  王稚萍听到肯定的回答,激动的语无伦次,连忙从手包里掏出一封信来递给她:“您好,冒昧打扰了,我叫王稚萍,是《自由论》北京分社的编辑,哦,我有您上次给我们报社寄的信件为证。”
  这王稚萍可是冬秀的铁杆书迷,当初还在师范学校读书时就粉上了冬秀,还主持排演过她的《三寸金莲》呢,当时在沪市各大院校可是引起了不小轰动,连带她也大大出了一回风头,也正是这件事,给了她莫大的自信和勇气,在毕业后选择了与同学们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当了一名报社编辑。
  冬秀接过信封一瞧,果然是自己写给报社的信,难道是小说出什么问题了?
  “先进来吧。”
  冬秀把人带到客厅坐下,见她鬓角已经汗涔涔的,脸也晒得透红,正拿手绢擦呢,便忙叫崔有粮去打盆洗脸水来。
  又找出条新的洋毛巾递给她:“你要是不介意,就用我的脸盆洗个脸吧。”
  王稚萍受宠若惊,忙说不用,冬秀也不废话,拿出面镜子给她自己看,这时候的化妆品可是不防水不防汗的,这姑娘大热天画个浓妆,这会儿脸上都快晕成抽象派画作了。
  王稚萍看着镜子里的花脸,恨不得找条缝隙钻进去,这可真是丢了大丑了,当下也顾不得其他,忙过去洗脸去了。
  冬秀又把自己买的卸妆霜拿过来给她用:“快别用香皂洗,洗完脸皮发瑟紧绷绷的难受,用这个吧。”
  王稚萍接过来一看,原来是德国四七牌旗下产的的洗面用品冷香霜,宝先生看着似个全然的旧派女子,其实很时髦嘛,还知道用这舶来品呢。
  “我们报社的人知道我要来见您,一力撺掇着我去打扮一番,就怕到您面前漏了怯,哪知居然丢了这么大的丑。”王稚萍洗完脸,一边往脸上抹润肤膏,一边笑眯眯的调侃自己。
  冬秀看着卸完妆的女孩子,对,那的确还是个女孩子,圆脸杏眼,看年纪还不过二十来岁呢,换身装扮就是青春靓丽的女学生啊。
  “你来找我是为了什么事,是小说哪里有问题吗?”
  “不是不是,您的小说怎么可能有问题呢,我听唐主编说您以往交的稿子不仅字迹清晰工整,就连错别字也是极少的,都不用报社的人再去费心校核了,给他们省了好多事儿呢!”贸贸然连个招呼也没打就直接找到人家里来,实在是太失礼了,王稚萍很有些不好意思:“我这次来是特地跟您约稿来了,按咱们现在的刊载速度,这《上错花轿嫁对郎》估计三两个月就能完结了,后续总得有新的小说再补上去啊。”
  言外之意就是:您准备好了新的小说吧?
  看着对方殷切的眼神,冬秀回了个抱歉的神情:“其实我不打算再写小说了,真是不好意思,让你白跑一趟了。”
  “什么?为什么啊?”王稚萍震惊之下不由喊出声来,“难道是怕您丈夫有什么意见么?”
  她深切的明白婚姻对于一个女子的影响有多大,或者说束缚有多重,若说未婚女子还有一定自由,已婚女子则会完全丧失自我,终日被困在丈夫、子女和灶台边,若她没看过宝先生的小说,只怕一毕业也就被家里安排着嫁人了,哪里还有勇气抗争出来工作呢,不工作她也就永远不可能知道,原来女子还能活得这样肆意潇洒。
  自从知道宝先生原来是一女子后,她便更加崇敬她了,只将她奉为天下第一的奇女子,视她为自己的榜样,不知多受鼓舞,也有了坚定走下去的信心。
  若是连先生这样的女子也要囿于家庭,收起满身才华,那她还有折腾的必要吗。
  “不,你误会了,我先生根本也不知道我写过小说,这件事还望你们能继续给我保密,”畅销书作者居然是一女子,想必这条新闻还是能震惊到许多人的,说不定会引来许多好奇或好事之人的窥探,可以预见未来的日子都将不再平静了,这可不是她所希望的,“我之所以不再写了,实在是因为江郎才尽,没有创作的灵感和动力了,希望你们能够谅解。”
  这时候她实在有些庆幸自己当初为了隐瞒身份,没有与报社签什么合同,现在她不想再写了,报社也无法强迫她。
  江稚萍怀着满腔的憧憬和希冀而来,却被当头一盆凉水,泼得失魂落魄而归。
  等她把宝先生这封笔退坛的消息带回报社,无异于给报社诸人头顶上来了一道惊雷霹雳。
  宝先生在现今小说界是如何赫赫有名,大家有目共睹,光凭她一人之力就足以使一家报社有起死回生、枯木回春,自她加盟,自由谈便在报纸销量和知名度上一骑绝尘,笑傲群雄了,从当初的籍籍无名,不过三年时间,已在全国开了八家分社,不可否认绝大多数都要归功于宝先生一人。
  自他们分社开始率先连载《上错花轿嫁对郎》,销量直接翻番,众人奖金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又有书商和读者每日甜言蜜语的吹捧着,小日子不要太舒适哦。
  好容易宝先生来京定居,他们分社正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借势雄起,结果才起来一点就要被狠摔到泥里去,这谁受得了哇。
  分社负责人深知这宝先生对他们报社的重要作用,本想亲自上门劝说,可这宝先生偏是个已婚妇人,他怎好贸然登门呢,只得给沪市发了加急电报。
  唐才常一收到北京发来的电报便立即登车北上了,他所担心的事终于还是发生了。
  这位宝先生于写作上的才华是毋庸置疑的,又没有那些名人恃才傲物、不通情理的坏毛病,也不拖稿,也不计较稿费(他们自然是不敢少给的),合作起来甚是轻松愉悦,他一度为此感到十分庆幸,后来才慢慢知道,这位宝先生有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没有野心,也许因为写作于她是件分外轻松的事,她只把这当做一种消闲解闷的闺阁游戏,兴之所至,便写,心无所感,便不写,太过散漫了。
  可这种散漫无疑是对她天赋的一种侮辱和浪费。
  哎,毕竟是闺阁女儿,无法自律,实在应该有个专属的编辑跟着她,好日日鞭策鼓励,务必使那天赐的才华得到充分的发挥才好哇。
  这厢送走了报社的编辑,冬秀很是松了一口气,这些年无论是报社还是唐先生本人,都对她照拂颇多,又殷勤备至,让她有种断更就是罪恶的感觉,更别提封笔了,真感觉有些对不住人家,索性已经讲出口了,也算了却一桩心事,便自在的午睡去了。


第65章 邻居
  等下午王妈和带弟听完书回家;告诉她一桩消息:对门进人了。
  哦;不是进小偷了的意思;而是那家里的亲眷们到了。
  “我们回来时刚好赶上她们下车,一个老太太,三个媳妇子;还有四五个小丫头小小子;雇了两辆马车拉过来;后面还有两车家什用品,连铁锅和木盆都有;天老爷;她们几个女人是怎么带过来的呀。”
  带弟对此深以为然:“就是啊,当时我跟太太坐火车过来的时候,那头等车厢的人大多都只带一只小皮箱呢,那坐三等座的,嗨;别说行李了;人能挤上去就谢天谢地了!”
  “难不成人家就只有坐火车这一个选择吗,周老太太她们一家是江浙人,直接坐海船到天津码头,再雇了马车一路送过来的,虽然花的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