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豪养成系统-第1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李琴和莫建国让莫长安来这里的目的,就是让他给那些小孩们讲讲外面的世界,他们在大学里边的生活。
  对于农村的小孩来说,只有通过读书,才能改变他们的未来;只有在他们的心中埋下火种,他们才会对未来的生活报以期待。
  或许这十来个学生中最后坚持下来,参加高考的就只有一个,但李琴和莫建国已经做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了。
  莫长安他们在这里停留了两天,莫长安充当老师给那些小孩们上课。半天讲课堂知识,半天讲大学的故事。
  虽然这里很落后,但燕京、水木大学的名头几乎响彻全国,所有人都知道,所以他们听得很认真。
  学校没有食堂,孩子们中午的时候就拿出从家里带来的东西吃,虽然碗中没点油星,好歹是能吃上米饭的。而莫长安他们,则是靠着小镇上的一家米粉度日。
  五块钱一大碗,非常实在。
  除了这个镇,李琴和莫建国总共捐了四座学校,教学楼、操场加上桌椅板凳,共计四百八十万元。
  “那会儿赚的钱越来越多了,我跟你妈一商量反正我们也用不上,不如捐出去。但是查了好些公益组织,网上都有不好的评论,最后一合计,干脆自己联系贫困乡镇,给他们修学校。
  有些乡镇领导也会贪污,但是我们争取他们的同意就行了。施工队我们自己联系,钱我们直接划拨,定期派人去验收结果,就不怕落不到实处。如果他们不同意,那我们就换个同意这么做的乡镇。
  确保把每一分钱落在实处。”
  作者有话要说:  莫长安:总感觉我爸妈还背着我干了什么……


第150章 
  莫长安跟李琴和莫建国在Y省的农村待了足足10天,跑了李琴和莫建国捐建的四所学校。这才知道; 他们一开始去的那个镇条件还是算好的; 还见到更多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山区留守儿童。
  “他们这还算好了; 能有东西吃。小时候我们穷的,只能吃玉米面。大颗大颗的碎玉米粒跟很少的米混在一起; 每周从家里带一罐咸菜,用水泡饭吃; 不然都咽不下去。”
  “上学也不是单纯地上学,每周还得帮学校砍柴、除草; 不干这些就没饭吃; 也不让你上课。”
  莫长安给那些小孩们拍了几张照片; 发到了自己的微博上; 希望这些山区留守儿童们能够得到社会的更多关注。
  跟商景行分享他这次旅途的同时; 开始了自己新书的准备。
  这本新书虽然题材有点敏感,但是莫长安还是想写出来。一是想还原当年的真实情况,让大家居安思危; 二是想借此把他之前选修的宗教学课程时产生的想法融入进去。
  莫长安打开电脑; 手在键盘上放了许久; 但依旧一个字没动。最后,他随手找了个本子,在纸上写起来:
  冰雪初化; 草木初芽,正是一年初春时。整座山林,却无一声鸟叫; 无一丝虫鸣,如死一般寂静。
  枯萎的灌木丛动了动,从里边钻出两个灰头土脑的人来,仔细一看,是一对母子。母子二人面黄肌瘦,双眼无神,只是这么麻木地走着,像是在寻什么东西……
  故事从五八年开始说起,一对母子上山寻找食物,唤醒了沉睡多年的神,名唤“启”。
  春秋战国以来,诸子百家,各家都有自己的供奉,启诞生于那个时候。但他沉睡了太多年,以至于他已经忘记了太多的东西,只记得自己的名字。
  神诞生于人的信仰,信仰之力越强,他的能力越强。
  启的信仰之力早就断绝,靠着他微薄的神力支撑到现在,再感受到有需要帮助的人之后,他再度苏醒。
  “凡人,献上香火,吾将实现汝之愿望。”
  启的神像被母亲从儿子手中夺过,扔向了远处。凡是科学不能解释的东西,都是封建迷信,是会被拉去搞批斗的。
  五八年,为了超翻资本主义国家,全国大炼钢铁,生产队呼吁大家把家里的铁锅、农具,所有铁的东西都送去炼钢了。
  起先,大家跟着生产队吃香的,喝辣的,过了没多久,却全变了样。
  粮食渐渐短缺,生产队却不让自家留有一丝东西,否则就会被说成是反动分子。
  种子、鸡仔、小鸭子,早就交了出去,最后余下的,仅是一点点过冬的柴火,和烧水的瓦罐。
  直至启苏醒的时候,生产队已经拿不出一点吃的了,各家各户只能自己上山找东西吃。
  只要是能吃的,芭蕉根、树皮、野菜,早在入冬之前就被大家挖完。大家屯的东西即使是省吃俭用,到现在也只不过是保证不被饿死。
  最后在饿死与□□的选择下,小孩偷偷跑上山找回了神像,并许下了吃饱饭的愿望。
  启用最后的神力为小孩家催生了一株红薯,在小孩眼中,小小的一块红薯在他面前生根发芽,迅速又长了许多红薯出来。食物,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全部。
  启被小孩带回家里供奉了起来,小孩的家人晚上就去宗祠的废墟中寻找香和纸,白天就与大家一起上山寻找食物。
  但吃饱了的人和没吃饱的人的模样很容易就看得出来,启被发现了,但是没有被交出去。在饿死肚子面前,一切条令都是纸老虎。
  村民合伙将启供奉起来,获得了一个村村民的信仰之力之后,启恢复了一些神力,可以离开自己的神像一定距离活动了。
  此时,他发现人族有些人的身上附着从未见过的,有着尖角和尖尾巴的小东西,它们能够影响着人的思维和情绪。将负面的思维和情绪无限放大,在不知不觉中操控这个人的行为。
  后来,他才从别人口中知道,这东西被叫做恶魔,是来自西方的玩意。
  一个大国的崛起,如同古时的天材地宝现世一般,会有天劫出现,只有渡过这天劫,才能成功出世,国家也一样。
  街头小鬼作怪,下边恶魔横行,中央的指令传不到基层,阳奉阴违,最终被架空,整个国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随着启的存在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他获得的信仰之力也越来越多。他帮助那些人拔除趴在肩上的恶魔,帮助大家解决街边四处可见的小鬼。
  启很快就代替了别的神仙成为一方土地百姓的唯一信仰,但等待着他的却不止小鬼和恶魔。
  华国人是龙的传人,大部分人根骨绝佳,适合修炼。
  外域修者破空而来,他们修的是自身,炼的是本心,与神道恰恰相反。
  失去了信仰,启会随着时间慢慢消散。
  而外域修者,无论何时,掠夺天地灵气,强化自身,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逆天而行,却也忽悠到了一部分人同他们修道。
  短短一段时间,华国龙脉存留的龙气被修者掠夺一空,龙脉不稳,大旱、大涝、地震不断,各地灾难频发。而龙气扩散,更是吸引来了西方鬼神的注意,吸收了龙气的小鬼、恶魔们更为难缠。
  西方的天使也跑来东方的土地抢夺信仰。
  启收到的愿力从一开始的吃饱穿暖变成了国泰民安。
  启存在的意义就是满足人的愿望,而这一切的源头都是那群修者,他们本不是这个世界的人。
  借助着众人的信仰与愿力,启与诸神大战了一场,将外来的角色全都赶出了神州大地,但他也因为神力耗尽而进入了沉睡之中。
  故事大致的走向就是这个样子,其中信仰启的百姓代表了一类人,利己主义的修者又代表了一类人,而小鬼和恶魔代表了人性的黑暗面,西方的天使和神也代表了他们这一类人。
  当启再次苏醒的时候,世界已经变了模样,房子高耸入云霄,街上铁盒子在到处跑。而他的信仰之力消失殆尽,无论如何,他都感受不到一丝能量,他被公园中的一个小孩从土里刨了出来。
  “凡人,献上香火,吾将实现汝之愿望。”
  小家伙眨巴眨巴眼跑回了家,没多久,又跑了回来,奶声奶气地对启说道:“妈妈说,我们只有靠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靠别人是永远不能长大的。我想要长大,所以我得自己实现愿望。”
  说着,小孩把启埋了回去。
  那句话已经耗费了启的所有神力,他只能静静地待在自己的神像中,等待着消亡。
  这个故事花了莫长安接近一年的时间,足足写了三个笔记本,最后才将其誊到了电脑上。
  全文二十多万字,他想在杂志上发表这篇,但是投过去的稿子无一例外都被退了回来。里边涉及到的政治方面的问题太敏感,没有杂志社敢承担风险,即使投稿的人是莫长安也一样。
  早在一年前,莫长安从Y省回到学校的时候,就有影视公司联系龙图,把《江湖英雄传》的影视改编权买了去,到现在已经快拍摄完毕了,大约会在下半年十月份分左右开播。
  至于他的新,他把它命名为《诸神黄昏》。
  《诸神黄昏》本是北欧神话中一场劫难的华文译名,现在被莫长安用在了自己的上,却也无比贴切。
  启与诸神魔大战之后,与他们签订下了永不入华的契约。启沉睡之后,华国便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无神的国家,一切的成果全部靠自己的努力奋斗而得。
  在写作的过程中,他查了许多资料,在处理一些拿不准的东西的时候,也问过程学英和钟毓秀,两个人对他的提出了许多有用的意见。
  “那个年代的还原度相当高,就连曾经经历过那个年代的我,也差点信了你的鬼话。”程学英取笑莫长安道。
  而钟毓秀,则是在宗教方面给予他领导,帮他完善了书中不同的角色代表的不同特性。
  “发出去吧,单是从文学方面来讲,你这本书就值得被大家看到,非常具有代表性。”
  “如果发表有困难的话,燕大出版社那边,我倒是还有几分面子。”
  两个人的话中,都告诉了莫长安这本书发表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但也都给予了莫长安肯定的答复,两人都支持他发表出去。


第151章 
  借助程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