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绣官路-第3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你懂杀人啊。
  林重阳开始给他戴高帽子,“三十几艘船上,到时候总共差不多得三五千人,九死一生万分重要总得有人坐镇才好。”一二品武将是不可能去的,因为他们得镇守九边和战略要地,而勋贵们也不可能去,一个个都养尊处优,出海也是九死一生的事情,他们只会享福绝对不会去冒险。
  沈君澜虽然很少表明他的心思,可林重阳却知道这不是一个怕事儿怕危险的,你越说得危险任务重他反而更可能有兴趣。
  林重阳看他心思活动,继续激将,“当然,出海一趟起码得两三年甚至更久,可能会耽误世兄的仕途和娶亲。”
  沈君澜道:“仕途是陛下给的,只要都是为陛下办事,无所谓耽误不耽误。”
  看人家这觉悟,要不怎么是皇帝跟前的红人儿呢。
  林重阳立刻端酒敬他,“若是世兄肯首先出海探路,那小弟就放一百个心了。”
  他担心的很多,不仅仅是船上各色人等难管,到时候勋贵皇亲塞人,宫里塞人,利益关系复杂,再加上各商帮的渗透,不起内讧都难。毕竟现在徽商、晋商、浙商也都已然成势,尤其是晋商,他们是靠贩盐以及朝廷的边粮政策发起来的,一直也想进军浙商的海上商贸圈。
  只是因为浙商以及市舶司这边严防死守,他们也不那么好进,所以他们的商铺里卖的洋货都是洋人贩卖来或者是浙商贩卖给他们,价格不低,他们的利润就被压榨了很大一部分。
  他们自然不爽。
  现在通州这里要开商埠的话,自然会引来商人云集,到时候利益集团难免发生冲突。
  需要有人坐镇。
  叶斌堪用。
  而船上,除了各方人员利益集团争斗,很大的原因还是外来的危险。
  各海域的海盗、台风海浪等自然危机、岛上好斗的土著、以及海上其他的船队等等,这都潜藏着各种危机,必须要一个有魄力有头脑,关键时刻镇得住场子,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做出非常人能做的判断。
  这样的人才能带领一支船队,远涉重洋,发现新大陆,才能在遇到各种困境的时候,以超越常人的毅力给他们希望,带领他们回归!
  在林重阳这两年的观察来看,沈君澜是最合适的!
  更何况林重阳还有个私心,在每一次皇权的更迭、争夺中,特务头子以及要员们都是不得好死的,沈君澜虽然不是特务头子,但是他是皇帝跟前的红人,如今锦衣卫指挥使很多事情都不做,全是沈君澜顶在前面。
  他觉得像沈君澜这样能干的人,不应该把一辈子花费在权力的漩涡里,他应该去做更伟大的事情,这样才能青史留名,而不是在史书的特务簿上留个名字。
  他都想好了,如果沈君澜拒绝,他会用别的办法来比沈君澜就范的,别看沈君澜好像多凶,斗心眼林重阳自认还是比他厉害一筹的。
  沈君澜淡淡道:“我要是去能有什么好处?”他可没那么轻易被糊弄住。
  林重阳笑道:“千古留名,远涉重洋第一人,这个名头响不响?”
  沈君澜眉梢挑了挑,“这么响的名头,你自己怎么不去?”
  林重阳嘿嘿一笑,“小弟要是去,国内这一摊子怎么办?”奇技馆、四夷馆、清华学院以及琉璃厂、纺织厂,需要一个能将他们整合的人,不是他大言不惭,可除了他别人不行。
  沈老爷子现在年纪大了,清华学院也都是林重阳管,其他的就更不用说了。
  而其他的却是他们远涉重洋的基础啊,他有点无奈道:“如果能去,小弟怎么会不想留名千古呢,这不是没办法嘛,总要有人做后勤吧。再说了,为何萧何功劳那么大,说明后勤第一啊。”
  众人笑起来,都佩服林重阳给自己脸上贴金的本领。
  叶期也知道自己就算去,也当不了第一人,就是去过瘾的,还真得沈君澜这样的人。
  他就看自己爹。
  叶斌摊手,“虽然我也很心动,可我带不了兵。”他当然不是带不了兵,而是一出去就要三五年的,他带着卫士们,万一皇帝觉得他想拥兵自重什么的,那岂不是自寻死路么。
  当然是皇帝信任的人带着锦衣卫,再带上一些官兵来的稳妥啊。
  太宗年间可是让太监出去的呢。
  现在没有那么厉害的太监,就只能找锦衣卫,林重阳建议沈君澜,眼光毒辣老道,一看一个准儿!
  叶斌暗自佩服不已。
  这位林状元,不加入任何一派,也不巴结内阁,不管东宫还是吴王都不主动结交,不显山不露水,却能在朝廷风波里安然不动,稳中有升,也算是厉害的。而且小小年纪,眼神还那么老辣,这也不单单是抱了沈老爷子的大腿才行的。
  毕竟现在的官场,有些事情也不是沈老爷清楚的,现在并没有沈老爷子那时候那么简单,要复杂一些。
  沈君澜看了他一眼,“我要考虑一下。”
  还……考虑一下。
  林重阳笑了笑,“那么危险,九死一生,一般人是不敢去的,是要好好考虑的,毕竟这可是比任何建功立业更能名垂千古的大功业,真正的开疆拓土、永世不朽!”
  不信问问后来的孩子们,地球上多少皇帝啊?只怕孩子们说不出几个来,可问问历史上有哪几个航海家啊,那郑和下西洋、麦哲伦、哥伦布,都是朗朗上口的。
  沈君澜下西洋?上东洋?沈君澜发现新大陆?
  林重阳心里念了一下,是不是有点不顺口,要不要让沈君澜起个外国名字叫沈。麦哲伦。哥伦布?
  哈哈哈哈哈。
  沈君澜看他看自己的眼神有些不轨,顿时戒备起来,“你打什么主意?”
  林重阳赶紧收敛了笑意,笑道:“通州船厂要几个月准备大船,这几个月还请世兄进四夷馆和清华学院一起学习如何?”
  沈君澜蹙眉,“学习?”
  林重阳笑,“自然,想要出海,要学的东西可多呢,这看天看海看风看地看岛,辨别各种植物,学习各种航海知识……”
  沈君澜淡淡道:“怎么,找不到船长和堪舆师么?想骗我去做船长?”
  林重阳:……
  …………
  自从以后林重阳更加忙碌起来,翰林院、四夷馆、学院、通州船厂等各处跑。
  原本他以为既然有郑和下西洋打底,造船应该很方便的,后来才知道,哪里那么容易。当年建造巨大宝船、炮船等宝贵资料,还有很多航海图孤本,居然都在太宗年间因为乾清宫雷火烧光了。
  实在是让人痛心。
  少不得还得募集众多有经验的造船工匠、船长们进行研究、改造大船、炮船,同时还要专人研究船上室内养殖业、种植业的发展,生长速度快周期短的一些小青菜品种,以及可以生芽的蔬菜、海苔海带等干菜的储存。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他将一些有丰富经验的老船长以及海商还有菲历昂和费尔南多等有学问的外国人召集起来,让他们一起集思广益研究航海仪器。
  原本他寻思直接忽悠海商们的六分仪,发现人家根本就没有,虽然他怀疑是不是别人蒙他不舍的分享,可他人不在市舶司和江南,接触不到那么多的海商,也不好断定。
  毕竟不是所有的海商都有资格往北来到京城的,基本都是被限定在市舶司所在地活动,如果北上需要申请且要花一大笔钱,不是那么容易的。
  而且国内的大商人如果要引荐,也要承担风险,若是洋人犯事或者是奸细,引荐者罪加一等,是以洋人们来京城的少。
  他之所以想要六分仪,其实也不是他用过,仅仅是因为前世玩大航海游戏的时候,游戏里面有,他便以为有,不过既然人家可能大航海密集时代还没有开始,没有六分仪也是可能的。
  所以他就只能让自己人开发智慧自己研究替代品了。
  前世虽然坐巨轮无数次,可最多就是挂个高倍望远镜旅旅游,用六分仪还真没机会,所以他对那东西只有一个概念和轮廓,细节……不过博学的人总归是有好处的,阅读量大,知识量大,边边角角的可能就会发现一点蛛丝马迹。
  七拼八凑的,也能知道是个什么东西。
  他把原理大体介绍给那些人,他们常年在海上漂的,一下子就能抓住要领,知道要怎么怎么,然后怎么怎么,这样他们就可以自己沟通。
  林重阳没有时间,因为他升为韩林院侍讲以后,事情比之前多了。
  所以现在林大秀夫妻俩说他比内阁的老大人们还忙,整天脚不沾地的,让他回家好好吃顿饭的功夫也没。
  他们也只能对那些想要上门说亲的人表示抱歉,林大人的确没时间啊。
  现在四夷馆也按照林重阳的要求准备了几间空屋子,好给研究入迷的研究员们留宿。
  如今各衙门竟然都有了类似的几间宿舍,给忙急务的官员们临时休息所用。
  裱糊好,装上奇技馆开发出来的炉子,接上烟囱,再装几架上下床,当了个临时宿舍。自从奇技馆把铸铁炉子以及烟囱开发出来以后,现在满京城都流行这个,尤其是没炕的屋子,必然要一个大炉子。这炉子有个好处,煤球煤饼子能烧,碎煤渣也不嫌弃,甚至木柴也可以烧,晚上封上炉口,白天捅开,上头坐上小砂锅就能熬粥,还可以坐着壶烧水,真是方便又生煤,关键不会煤气中毒,安全好用,老百姓们都喜欢。
  林重阳都发现老百姓们真的很会奇思妙想,他们现在会跟奇技馆提各种各样奇怪的要求,有人要做一个不臭的马桶,有人要更好用的痒痒挠,甚至有人要求更好穿的袜子因为不袜子容易掉勒紧了又腿疼,还有油坊、磨坊等要求出钱雇他们帮忙改进工具要求更轻便合理……
  还有女孩子要求帮忙改进发绳和发饰,因为她们的发绳要么勒得头发发根疼,要么就滑溜溜的容易掉。
  而那些发簪发钗以及发夹,也插不住,很容易掉。
  这一点林重阳倒是有经验,发绳没有松紧,发簪就一根长条,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