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绣官路-第3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下来的日子,林重阳都是翰林院和四夷馆两边跑。
  翰林院那边的编书工作由赵文藻主持,他只需要帮他们解决一些难题即可,主要精力放在四夷馆那边。
  那日之后他去四夷馆点卯依然有人没当回事,他也并没有发落他们,而是请大家互相转告,四夷馆的考课要继续起来,若是考课时候还不来,那就视为退出四夷馆处理。
  他给李固上的四夷馆问题书得到了李固的肯定,李固又做出一些补充使四夷馆的管理和考核更加完善,批注以后他让林重阳再次整理,拿给他过目之后,便递给通政司上呈皇帝。
  很快皇帝做了批复,同意林修撰关于四夷馆的一切建议,在通译官的上面再加设一级教授头衔,授鸿胪寺从八品官阶,而之前的通译官给予正九品官阶。同时加强四夷馆的管理和考核,以及译字生的选拔等工作。
  这一切都由李固和林重阳来把关。
  林重阳没料到皇帝这样好说话,当然应该是李固的面子大,居然可以让皇帝一点都没有更改就答应了,官阶也在意料之外。
  毕竟当官谁不是为了官阶啊,光宗耀祖,死后墓碑上好看啊!
  当下人事死如事生,死者为大,出殡、祭祀的时候,有头衔那比没有头衔的平头百姓不知道要高贵多少呢。
  好看!
  四夷馆的众人在林重阳宣布了皇帝旨意之后,一个个激动得脸都红了,浑身打哆嗦,简直要把林重阳奉为救星了。
  那也还想轻慢林重阳的,也被自己同僚们暗地里好一个敲打。
  当然皇帝根本没有派人来宣旨,而是直接在林重阳的条陈上批复的,所以这面子是给李固和林状元的,而不是四夷馆。
  林重阳自然不会跟四夷馆的人这样说,只会更卖力地鼓励他们,让他们充满自信和干劲,做出成绩来让朝廷和皇帝看到,才能再谈后续。
  其实林重阳不知道的一点,皇帝之所以那么痛快是因为林重阳说修缮四夷馆却没有管皇帝要钱!
  乃至其他的举措,除了给几个品秩,并没有直接要钱,所以事情就好办得多。
  这也是李固提点林重阳的。
  跟皇帝要钱,那可不大好办,不要钱又能办事,基本好办。
  钱林重阳也不出,他有办法做自己的事情,毕竟权力比金钱更好用。
  更何况他和工部还有交情呢,不要钱,要点现成材料好吧,然后出点粮募集城内的工匠们以及清华学院的学生来帮忙,毕竟也是给学生们实习机会。
  学生和军人,自古以来就是朝廷和学校的免费劳动力。。
  当然,这些也是列入他们成绩考核的。
  至于工匠,还是那一套,给名誉奖励!
  林重阳现在的书法写得越发老道,加上年轻有为,俊美出众,在民间比那些书法大家的名声还大,特别是不那么懂书法的商人,都以能买到、求到林状元一副字为荣呢。
  所以林重阳找那些大商人表示一下,就可以募集到修缮四夷馆的材料和粮食,然后在四夷馆修缮石碑上,把这第一批人的名字一刻,也给他们一个名垂千古的机会。
  那他们是乐不得的。
  林重阳这办法也被许多人学了去,甚至也有地方商人主动帮地方官员修衙门的,无非就是要一个名誉奖励和留名石碑的机会。
  修缮四夷馆和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并没有冲突,而且林重阳的动作是雷厉风行的,一点都不温柔,直接就进行了第一次考核,凡是三等都不到的,全部回国子监去,然后再从国子监和其他途径召集新的学员。
  那些被劝退的虽然不满却也掀不起风浪,因为给其他监生腾出了机会啊!大家反而觉得林修撰公正过平呢。
  而那个新途径就包括清华学院。
  这可是培养最精英的翻译人才,怎么能不近水楼台先得月?
  林重阳又不傻,有便宜当然要占!


第199章 被堵
  他早就在学院里物色了七八个具有语言天赋的人; 尤其是那些官话说得流利; 自己家方言以及邻近的方言; 甚至连同僚、邻居的方言都说得溜的。这里面有三个人四书五经不行、数理化也不行,做手工也没多少力气和天赋; 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也绝缘; 经商也只是赔钱货,看起来是没有前途的。家里人都犯愁他们就会浪费粮食; 他们自己也郁闷经商不会; 糊口都困难。
  林重阳却将他们招揽进了清华书院; 让他们先通过拼音启蒙学认字; 只要求认字、读书,甚至不要求他们自己做文章; 作也是最基本的。
  很多人还寻思林重阳怎么糊涂了。
  现在他将这些人招进四夷馆; 跟着通译官们学少民语言,他们的天赋就显现出来,那简直是开了挂的; 人家几年学一门不一定学好,他们可以同时学几门!
  而且成绩一等一的好,连张译官这样最老资历的通译官都觉得不可思议。
  “林大人,好眼光!真乃伯乐!”
  林重阳笑道:“伯乐不敢当; 我只是知道你们真千里马也。”
  众人对他更是感激万分,没有不好好上进的。
  除了四夷馆的通译官们直接当先生教译字生们语言,另外林重阳还通过陶元杰、荆老板等跑商朋友以及户部辖下的市舶司、皇商等让他们举荐各地有语言天赋的人才,尤其是一些愿意留在京城的外商; 那些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更好。
  周围各番邦、国有不少来明朝游历的外国学者,他们文化水平不错,尤其崇拜天朝文化,留在这里学习。
  所以林重阳就要将他们招徕进四夷馆,让他们一边学习汉族文化,一边传授他们的本土文化,大家进行文化交流。
  林重阳还在四夷馆开设了笔译、口译、同声翻译等课程。
  同声翻译很有必要,因为番邦外国使者来朝贡的时候,皇帝率众大臣接见,那些使臣们叽里咕噜的,是必须要当场翻译的,否则皇帝就会烦闷。
  现在的同声翻译工作很差,只能在使臣说了话以后,变相翻译一下,甚至会曲解,直接改成奉承之语,以免惹龙颜大怒。
  所以林重阳想锻炼他们的水平,以后让他们可以跟那些番邦吵架,吵得赢就可以加分,龙颜大悦,四夷馆就能挺起腰杆来。
  要考核之前,四夷馆的官生们也没少动脑筋,有的要给林重阳送礼,有的走陆延和赵文藻的路子,甚至还有人打探到林大秀以及孟掌柜的头上,气得林重阳直接在堂上声明“有些人治学翻译的本领没有多少,蝇营狗苟的本事通天,既然有这样的能力,哪里还有做不好的事情?”
  他也给那些人留了体面的,没有点名,也没有开除他们,反而人尽其用,暂时让他们负责四夷馆与各部衙门打交道的差事。只要将他们管理好了,以后让他们和那些番邦、外国人打交道,必然也是人精的,扬长避短即可。
  当然,也要提防他们有的人品太差,会通敌叛国,对外出卖消息。
  这个就要靠平日里的细致观察,以及拜托沈君澜帮忙暗中考察一下,堪用的重用,不堪用的早日找理由踢出去。
  有时候一个内奸顶十万大军!
  将近俩月时间,四夷馆的基本措施就确定下来,大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按规矩办事即可。
  初九这日,林重阳生辰,王柳芽和林大秀说晚上要给他庆祝,让他带着朋友们家去。
  其实林重阳现在对过生日根本不热衷,不过儿的生日娘的苦日,纪念一下也是应该的。晌午匆忙吃两口饭,就换了便服独自骑车去灯市那里给王柳芽买礼物。
  灯市平日里是初五、初十、二十开的,不过那里有一座成寿寺,附近也有一些坐地商铺,还有一些摆摊的商贩,十分热闹。
  反正现在家里东西也不缺的,他要给王柳芽买礼物,也不是要求多好,只是为了一份心意,见着合适的好玩的都可以。
  如今秋高气爽,不冷不热的时节,灯市这里不少女人孩子在逛,还有一些纨绔子弟来这里逛街,然后等晚一些时候附近的勾栏院开门就去那里寻欢作乐。
  灯市到崇文门里街,往北拐一点路,就是一条勾栏胡同,这里全是一些青楼妓院,再往北一条胡同就是本司胡同和演乐胡同,住着很多都是教坊司的歌姬和伶人。
  所以这里伶伎、娼妓很多,如同城西城隍庙那里的红灯区一样有名,每日都吸引大批的纨绔、商贾、文人们流连忘返。
  林重阳花了三个钱将脚踏车寄存在一户人家那里,等回头再去取,为了避免麻烦,他是亮明了身份的,免得有那贪心的又要将他脚踏车偷去卖掉,虽然上面錾刻着他的名字可以找回来,却也麻烦。
  有时候费时间、麻烦,就让人望而却步,不想沾惹。
  他顺着灯市一路过去,很快就引起一阵躁动,那些伙计们都争相吆喝着让公子去店里看看,有香茶细点伺候等等,还有那些来逛街的勾栏院女子们,更是媚眼飞得交织如网,火辣辣的让人受不住。
  若是之前那段时间林重阳是断然不敢来这样的肉山肉阵的,生怕心不动身先动,出丑丢人,不过现在他已经可以克制自己,且把那些女子当做这古城的一道风景线,就如同那些画楼、商铺一样,一点都不会情欲来。
  所以在那些女子各出奇招,有些小伙计、纨绔子弟和庄稼汉们看得痴痴呆呆的时候,他却从容自若,信步前行,一点都不会被她们影响脚步和情绪。
  “这位公子有礼。”一女子纨扇半遮面,羞羞答答地拦住他的去路。
  林重阳看了她一眼,“对不住,在下赶时间,姑娘让一下。”
  那女子咬着朱唇,幽怨地望着他,怎么这样不解风情,真是书呆子,空有一副好皮囊。
  她正寻思着要不要假装脚崴了倒在他怀里,犹豫了一下,旁边一个妇人叫起来,“哎呀,我认出来了,这是林状元,林状元!跨马游街的时候我还去扔花了呢!”
  她这么一喊,周围的人呼啦就围上来,有人喊林状元,有人喊林大人,还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