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绣官路-第3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日后皇帝下旨表彰翰林院诸学士和协助编纂《仁宗实录》的林修撰、陆延、赵文藻等庶吉士,赐宝钞、笔墨等物以示奖励。
  御赐之物都是一些简单实用并不值钱; 不过官员们看重的是体面和荣誉; 自然不管贵重与否; 毕竟皇帝赏赐之物也很少有人会直接拿来用掉; 而是要供起来的。
  李固还怕林重阳等人会有想法,特意提点他们稍安勿躁要耐得住不要急躁; 陛下只要满意就定然会有所奖赏的。
  一般来说编纂先帝实录以及一些大部头书籍的官员在完工以后; 都会有升职加禄的奖励,这一次林重阳等人只有实物赏赐并不正常,是以李固有如此一叮嘱。
  按照他的估计; 现在皇帝圣旨没提,那必然是要等到京察之后才会有结果的。
  其他人都猜测到时候李固和林重阳等人都会有所升迁的。
  有人羡慕,自然也少不了嫉妒说酸话的。
  之前说林重阳堂堂状元靠着奇技淫巧哗众取宠,得了去工部协助督造太子大婚所用之物的机会。现在开始说他们善于钻营; 用新奇物事吸引大家注意力,竟然将先帝实录也当儿戏,弄得那般花里胡哨犹如小儿学字一般。
  实在是浮躁浅露不够稳重,京察不但不该给他们优等考评; 反而应该大大申斥一番。
  说这种话的人多半是在翰林院呆八九年也得不到升迁的,心怀嫉妒之语罢了。
  就算翰林官得天独厚,也不排除有人以高起点弄一个慢姿态出来,进翰林院的时候是庶吉士,七八年以后还只混成个检讨之职,又没有其他的兼职,可以说清贫得不要不要的。
  原本都是天之骄子,这样的状态呆久了心里不平衡,特别看到不如自己的同进士们如今也升职加薪荷包鼓鼓,有名有利,寻思自己当初还不如也谋个外放职位呢。
  更加上翰林院三年一补充,鼎甲都不缺,更不用说庶吉士了,自己刚进翰林的那种荣耀不过两三年就被人取而代之,这种落差也很让人难以接受。
  再看人家林重阳如此年轻就中状元成为翰林修撰,下一步不是侍读就是詹事府左右中允之类的,哪怕外放都至少是个同知!且看林重阳在翰林学士面前的经营,说不定借着这一次京察就可以提前完成一个跳跃,把别人六年九年才能做到的事情一年就给完成了。
  自己中进士的时候都四十了,人家林状元四十的时候只怕已经入阁了,人比人气死人!
  怎么能不让人嫉妒?
  不过这种酸话现在并没人会到林重阳面前来说。
  他们都认为林重阳现在就是翰林掌院眼里的红人,否则也不会去吏部帮忙,所以轻易不能得罪的。
  京察的依据除了弹劾条陈、访单以外,还要看平日的政绩,这个政绩就要靠衙门堂官们来定论。
  他们需要翰林院学士李固给写考语,考语好坏,直接关系他们的京察等级,不得不小心。
  甚至有人还想请林重阳在李固面前多多美言几句。
  李固的前途也是不可限量的,自然不会随意收受贿赂,听人讲情,所以在掌管翰林院之初他就明确表示过各人只需要谨守本分、勤于政务,他一定会秉公而断写考语,凡是有人跟他私底下讲情,那就等着被他给个不称职吧。
  所以还真没人敢到他面前去求情的。
  不管有些人再怎么嫉妒林重阳,可他们也不得不佩服他,因为他们跟着李固这么多年,居然都没能得李固说一句特别亲切的话。
  李固向来都是公事公办,对谁都一样,对谁都不特殊。
  现在对林重阳却是特殊得不得了!
  林重阳可没空理会有些人的嫉妒心理,他将《仁宗实录》交上去之后还得去吏部帮忙,差不多一直要忙到二月二十左右。
  李固可真不怕累着他们,简直把他们当正经的吏部考功司书吏来用,甚至用的更顺手,让其他司郎中们都嫉妒,纷纷表示等这些庶吉士考满或者考成擢升的时候,自己一定要抢两个来。
  起码可以给自己抢一个主事嘛。
  林重阳这些天也算忙得晕头转向的,真的比自己读书考状元来耗费精力的感觉。
  路上他跟赵文藻和陆延道:“我发现每次做自己的事情,都没觉得多累。”
  赵文藻和陆延都笑起来,林重阳可难得会抱怨呢,今儿居然也说累,看来是累狠了,吏部也太会使唤人了。
  看林重阳小脸有点发白,赵文藻关切道:“要不要跟学士大人说一下,咱们隔天去帮忙?”
  林重阳摇头,“挺一下也就十来天,很快就能过去的。”
  李固对他们几个还寄予厚望呢,要是撂挑子只怕不好。
  “明儿开始你只说要怎么做,把事情交给我们来做。”陆延知道他现在不会请假的,肯定要等着京察以后请假去奇技馆。
  林重阳笑道:“你们已经够照顾我的了,很多事情都是你们做的。”
  赵文藻道:“我们只是动动手,你费脑子更累,今儿早点回去休息,就不要再做别的了。”
  他们都知道林重阳非常珍惜时间,几乎是从来不浪费时间的,回家不是看书就是编书,尤其沈老爷子要开办学院的事情,林重阳也都一一参与。
  “好,没听两位姐夫的。”转眼到了分手的路口,林重阳拱手,“回家了。”
  他家住的位置比两人远一点,告辞后就一路回家。
  谁知道刚到状元胡同拐角的时候,就有人从角落里走出来,朝着他作揖,“林修撰回来啦。”
  林重阳吓了一跳,赶紧勒马,这人怎么直接就冲出来,也不怕被马踹到?
  他定睛一瞧,居然是翰林院的同僚冯哲。
  林重阳立刻跳下马,“冯兄怎么在这里?”你老兄也不能突然出现啊,多吓人。
  这要是撞上就是碰瓷!
  冯哲笑得很和气,因为长了一张非常老实的面孔,一看就憨厚诚实,在翰林院也是老好人,跟谁都不红脸,这也导致存在感不强。林重阳只是在最初见过他,后来自己忙偶尔碰到点点头而已,如果不是记忆好的话,方才都几乎认不出来。
  不过对冯哲这个名字,林重阳却很熟,因为这几天他听到几次。
  八天前,冯哲和几个同样郁郁不得志的同年在小酒馆喝酒,曾经说过一句话“他林重阳也就是会拍马屁而已,先帝实录谁不会编,难道非他不可?不就是掌院看他长得俊嘴巴甜?”
  六天前,同一个小酒馆,冯哲喝得醉醺醺的,拍着桌子“林重阳那个拼音启蒙就是剿袭了我的,我寻思了很久,一直都不确定要不要拿出来,看他是状元才,就想请教一下看看,结果他就给全盘剿袭了去。还有那算术书,原本我就整理过的,只不过没有拿出来生怕被掌院说不务正业,结果被他抢了先。”
  三天前,冯哲在家里打老婆骂孩子,在外面老老实实一个人,但是在家里却如狼似虎。起因是冯家婆娘给自己儿子买了一本拼音启蒙,结果戳到了冯哲的痛楚,一边打一边骂很难听的话。
  林重阳也不是故意知道这些的,而是魏十三给他递的条子,自然是沈君澜授意的,林重阳还给魏十三讲以后不必听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儿,免得浪费锦衣卫兄弟们的精力。
  就在昨天,冯哲还在翰林院跟陆延请教拼音的事情,大赞这是一本极好的书,林修撰堪为天下师!
  今天又有什么呢?
  “林修撰这时辰才回家,吏部很忙吧,辛苦你了。”
  林重阳笑道:“职责所在而已,没什么辛苦的,冯兄可有什么事情?”之前就问有什么事儿,不说,扯闲篇,林重阳却没那个耐心跟他扯。
  冯哲呵呵地笑着,在等着林重阳邀请他家去,毕竟按照礼仪,他都到家门口了,对方一定要邀请自己家去喝杯茶才行,那自己也能趁机送上礼物说正事。
  谁知道林重阳居然牵着马站在那里,直接问他有什么事儿!
  冯哲感觉有点噎得慌,不是都说林状元很善谈,很会交际么,怎么这么木呢!
  “没什么,没什么大事。”冯哲寻思着要如何说才行。
  林重阳就道:“既然没事,那在下先回家了,时辰不早了,冯兄也早些回去吧。”
  步入官场以后,不轻易与人交恶,不与小人计较,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这也是林重阳奉行的原则。
  他和冯哲不在一个水平线上,自然不会因为几句坏话就撕破脸。
  林重阳牵着马就走。
  冯哲赶紧跟上,笑道:“林修撰,愚兄略有点事儿,咱们……家去说?”
  林重阳却又站定,似笑非笑地看着他,没有接话。
  冯哲心里就犯嘀咕,这林修撰什么意思,难道知道什么?
  不可能,自己只是和好友发发牢骚,他们绝对不会说出去的,而且如果林修撰知道自己骂他的话,肯定会找自己对质的,绝对不会跟自己这样和颜悦色地说话。
  “咳咳,”冯哲清了清嗓子,化解尴尬,“愚兄听说林修撰喜欢看书,愚兄恰好收藏了几本孤本,寻思林修撰会喜欢的。”
  说着他就从袖中掏出了一个布包,打开布包露出里面陈旧的书卷,送到林重阳面前,笑道:“林修撰你看。”
  林重阳连看也没看,直接道:“冯兄大老远跑到这里来就为了给我看两本书?”
  这已经是不客气之语,林重阳自己收藏书籍甚多,沈老爷子还送他许多,加上他在文渊阁请人抄的,别说冯哲这两本所谓孤本,再有名的孤本他都有备份。
  冯哲以为的孤本,不过是他以为而已。
  冯哲心里有点恼了,这林修撰怎么这么不会来事儿呢,自己屡次给他台阶他不接着,居然一次次地逼着自己说来意,做人怎么能这样呢?
  他却不表现出来,依然笑得很和气,“重阳啊,愚兄年长你几岁,有些话就是当兄长地嘱咐你,在翰林院啊,不能太实在,你就是太实在了,对谁都掏心掏肺,可人家……”
  “冯检讨?”
  林重阳已经蹙眉,他不想跟冯哲撕破脸,这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