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绣官路-第2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饭后,一个十几岁的少年郎捧了几卷书前来,说是要跟林状元请教。
  少年郎叫谢昭,生得唇红齿白一表人才,通身带着一种书香门第出身的儒雅气派,一看就是有良好的教养。
  他虽然比林重阳大两岁,却恭敬地行礼,口称学兄,恭维林重阳的时候非常真诚,并不会让人觉得勉强。
  而林重阳也没因为他是齐州书院高材生、谢院长的孙子认定他必然应该博览群书具有独到见解而心生敷衍,对谢昭提出的问题都非常认真地回答。
  一时间两人相谈甚欢,谢院长在一旁静坐喝茶,笑微微地看着他们。
  谢昭钦佩道:“学兄不但四书五经烂熟于心,有独到见解,没想到经史子集、诸子百家,都有这般不俗见识,小弟由衷佩服。”
  他问的是关于林重阳廷试策的一些东西,中心主题就是有法可依,这个法是哪家的法,儒家还是法家还是墨家。
  林重阳也不拐弯抹角,直接告诉他是帝王和百姓之法,现实之法,绝大多数人需要的法,毕竟现在没有所谓的宪法,自然也就不能用后世的概念来解释,反正他原本的打算就是先将这个法的概念深入人心。
  至于哪一部法,可以慢慢完善,不是朝夕可至的。
  说完了正经的,谢昭就邀请林重阳去院子里走走。他带着林重阳避开谢院长来到后院,走到一株缀满淡紫色花串的泡桐树下站住。
  泡桐树散发着淡淡的清甜气息,有蜜蜂嗡嗡地环绕其间,旁边一片花圃,碗口大的牡丹花,魏紫姚黄开得灿烂如锦,对面几棵碧桃、海棠、垂柳,虽然被牡丹映得花色素淡,但是花木扶疏,清雅宜人,别有一番景致。
  “这棵梧桐还是家祖父亲手栽下的,后来栽植园子的时候也没舍得砍掉。”谢昭请林重阳去旁边的飞花亭落座。
  林重阳好奇地看着他,是不是有话要说?
  果然,谢昭脸上突然露出忸怩之色,拿出一本手抄书卷,“这个,还请学兄指教。”
  林重阳有点疑惑,什么东西要自己指教?接过来翻开书页看了一眼,顿时有点惊讶,他没想到谢昭写的居然是之前那个脑洞,当时他只列一些大纲,正文却是没的,谢昭居然领会自己的大纲要领,写了第一卷 。 
  谢昭一直观察林重阳的脸色,见他一副惊讶的表情却没有轻视,便松了口气。
  林重阳抬眼看他,“谢兄,这个是你写的?”
  谢昭飞快地看了一眼花圃对面,笑得略腼腆,不好意思道:“那日无意中看到学兄的手稿,一下子被迷住,忍不住一口气读完,读完以后总觉得心潮澎湃想要做点什么,所以不经学兄允许就写了这第一卷 。” 


第一卷 写的是少年一觉醒来发现离开家乡来到不知道什么时候的一个世界,这个世界的人奇装异服,行色匆匆,交通工具也都是钢铁盒子,住的地方也都是高而又高的砖石大楼,简直骇人听闻。 
  这里不但男人要上衙,女人也要出去做活儿。
  这里的人出门不是坐铁盒子,就是骑俩轮子,反正没有马车,路上根本看不见马。
  ……
  因为谢昭没有现代生活的经验,只是根据林重阳的大纲展开想象,写的有些不伦不类。却也有个好处,一看就知道是不懂的人脑洞大开想象出来的,其思维模式、价值观世界观脱不开当下的本质,所以也就不会让人觉得太过离谱而排斥,反而会觉得很好玩。
  就如同看鬼怪神魔小说一样的感觉。
  林重阳翻了一下,一口气看完,看到后来他眼尖地发现这手抄本有两种笔迹的,如果不是擅长书法之人根本看不出来。
  而林重阳恰恰精于此道。
  谢昭一脸期待地望着他,就如同等待老师点评的小学生一般认真。
  林重阳笑道:“谢兄文采斐然,紧扣主旨,这正是我想写成的终稿样式,当时总觉写得不够满意,达不到理想的文字,所以一直搁置未写。”
  见他如此评论,谢昭十分高兴,连连作揖,“学兄见笑,这都是学兄故事好,构架清晰明了,小弟不过是润色而已。”
  他这是根据大纲构架自己写文章,可不是别人写好文章他给润色,不过是谦逊说法而已。
  林重阳自然鼓励他写下去,“谢兄写的挺好,如果有空闲可以继续。”
  谢昭又看了一眼花圃对面,笑道:“自然是有时间写的,就是怕写得不好,糟蹋了林兄的好故事。毕竟这样一个精妙离奇的故事,不是我们能想得出的,有时候绞尽脑汁也想象不出这样一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所以难免会力不从心。”
  林重阳知道他的感觉,就如同大家写修真玄幻,毕竟没有经历过,全靠脑洞以及现有资料的发挥。
  他笑道:“谢兄只管写,若有什么不清楚的可以写信给我,我们一起想象那个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其实我想这个有个窍门,你只需要让它看起来离经叛道与现实相距甚远,大家就会觉得好玩。只是要记住,不要涉及皇家。”
  谢昭自然懂,但是他也不明白那样一个世界,如果没有皇家朝廷,那百姓是如何治理的。
  林重阳就简单给他讲一下,整个世界有一部通行法律,就如同大明律一般,但是更加具体详细,囊括了方方面面,任何一个矛盾出现,都可以通过这个法律来解决。
  比如两个百姓发生冲突,可以找衙门解决,如果单纯是百姓之间的民事问题,那就按照民法来判,如果是有关人命等问题,就按照刑法来判……
  大体意思如此。
  谢昭听得如痴如醉,“林兄居然有这样的奇思妙想,实在是不可思议。”
  林重阳立刻就往梦里扯,“谢兄没有这样的感觉吗?有什么总是会梦到一些齐齐怪怪醒来不会见到无法解释但是梦里又觉得很正常的东西。”
  被他这么一说,谢昭立刻深有同感,尤其看过林重阳的手稿以后,他就觉得自己总是梦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甚至很多次梦到那样的人。
  想到梦到袒露肢体的女子们,谢昭清俊的脸腾得就红了。
  好在林重阳并没留意,他就赶紧假借赏景吹吹风。
  林重阳又给他一些建议,再给他把脑洞的边界开阔开阔,将一个乒乓球扩展成足球,等他写完第二卷 ,再加把劲可以扩展成洗澡盆……顺便多给他灌输一些现代好玩又不会和当下律法冲突的东西,可以让谢昭好好地发挥。 
  或许这就是可以流传千古的一代大文豪!
  当然他也忘不了指点谢昭写得通俗一些,不要那么咬文嚼字,不要那么讲究深度,“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写流畅动人的故事”,这是他给谢昭的标准。
  至于要如何通俗易懂,“参照白居易的诗词”,而不要那些无病呻吟华丽辞藻堆砌的,要让读了一年书的人就能看懂,而不需要至少四书五经、经史子集的基础打底。
  毕竟以林重阳的功底,现在完全可以写那种普通人觉得每个字都认识连起来就不明白是什么的文章。
  谢昭现在写的就有那样的感觉。
  谢昭是聪明人,立刻心领神会,“以后能否写信给学兄?”他非常激动,如果不是没安排好,巴不得跟着去京城。
  林重阳最喜欢好学的学生,“当然可以,小弟也要向谢兄请教呢。”
  为了谢昭,林重阳在济南多逗留两日,给了很多指点,顺便理理后面的大纲,以便谢昭可以继续写。
  等他这边搞定,那边陶元杰和黄老板几个也商量个大概,黄老板让孟掌柜和赵一刀带人先去京城跟陶元杰叔公联系做准备工作。
  林重阳等人则启程回乡。
  一行人到了章丘龙山镇驿站的时候就碰上来接迎的常先生,老友相见自然有一番叙旧的话。
  严巡守亲自回到益都等候,见到林重阳、赵文藻等人先是大摆接风宴,又介绍当地乡绅会面,之后安排两场文会,让青州府学、益都县学以及附近的学生们都能参加。
  大部分学生在听课后就会加入无用社的青州分社。
  严巡守因为管着青州和莱州两府,所以离开益都往莱州府地界去的时候,他是一路陪同,众人相处融洽。
  进了莱州地界,他们更是受到热情地款待,简直“寸步难行”的感觉,潍县、昌邑,都要逗留两日举行几场文会才能把那些学生们安抚下去。
  路上这般走下来,等林重阳几人到家的时候已是五月初。
  一路走来,道路两旁是成片成片的黄绿相间的麦田,沉甸甸的麦穗压弯了腰,风一吹麦浪连绵起伏如一片金色的海洋。
  而地势高阳光充足的麦田已经成熟,有农夫们在忙着割麦,他们一边割麦子一边喊着号子、唱着小调,别有一番景致。
  林重阳觉得这是一种很神奇的体验,年后出发麦苗匍匐在雪地里,不过一揸高,回来就已经是抽穗灌浆期,而且一路走来个把月,就会看到麦田跟调色盘一样,绿油油渐变为黄绿色,慢慢地就变成黄多绿少,直到这样满眼金黄。
  岂止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夏季也是丰收的季节。
  对于林重阳来说,这样的丰收更加妙不可言,地里是金黄色的麦田等待收割,路上是碧绿的树木、草丛,间杂着红黄紫白粉的花,尤其是进入林家堡地界,道路两旁栽植着精心护理的绿篱,木槿、月季、海棠、石榴,在这个季节争奇斗艳,让人目不暇接,份外欢喜。
  所以他一时没忍住,拿了画架冲进麦田画了几张素描,等有时间慢慢地上颜色,可以按照自己最喜欢的田园风光,一笔笔地晕染上去。
  必然是美妙绝伦的。
  “少爷,少爷,他们来接咱们了!”冯顺指着前方。
  远处有鼓乐声传来,越来越近,简直是锣鼓喧天,一片喜庆。
  很快林家堡精心挑选的小伙子们穿着整齐的青衣,抬了四乘轿子,将衣锦还乡的状元郎和另外三位进士老爷抬着,晃晃悠悠地往堡内去。
  林重阳原本平静的心被乡亲们的热情弄得又澎湃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