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绣官路-第2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大秀想了想,就说了实话,那婆子一听愣了一下,随即一拍巴掌,“恭喜五爷,恭喜奶奶,老婆子这就去给老太太报喜。”
  很快老太太、大太太等人都知道了,大太太亲自过来看看,让人送了不少孕妇用的东西,又仔细叮嘱丫头婆子该注意的事项。
  王柳芽自小没得过什么母爱,倒是进了林家堡,大太太一直拿她当闺女一样疼,照顾有加,自然是感激万分的。
  因为还没满三个月,所以就自己家人知道,并不声张,只等坐稳了胎再说。
  所以等杜知县带了人来报喜的时候,林家堡祖宅也是一片喜气洋洋的。
  添丁进口,原本就是喜事。
  听说杜知县带人到了堡外,正在给孩子们检查课业的林中和立刻更衣出迎。
  那边林承润和韩兴呀的一声,“一定是小九中了,他们来报喜呢!”
  两人比林中和动作还快,骑着马就飞奔去了堡外,果然就接到了杜知县的仪仗。
  “学生参见先生!”两人早滚下马行礼了,可不敢在知县大人面前放肆。
  这两人二月参加杜知县主持的县试,都通过了考试,过几日去府城参加府试。
  杜知县看着林状元这俩玩泥巴时候的好友,笑得十分慈祥,“重阳高中状元,本官也是与有荣焉啊!”
  “状、状元?!”两人有点目瞪口呆。
  虽然他们平时私底下没少歪歪林重阳肯定会考中,成绩也会很靠前的,但是林中和等人总是强调进士多么多么难看,说上万人只取三百左右,要想取中还名列前茅那是十分困难的事情。
  所以两人还真是没敢想过林重阳一定会中状元。
  现在小九居然中了状元!
  还有什么不可能!
  他们太低估自己的兄弟了,实在是不称职,该打!
  两人互相擂了一拳,倒是让杜知县有点摸不着头脑。
  两人相视一笑,赶紧请杜知县家去。
  后面的吹鼓手们又开始吹吹打打、锣鼓喧天,那热闹的劲头,比过年砸春牛踩高跷还要热闹几分。
  很快林重阳中状元的消息就传遍了林家堡的每一个角落,连各家的鸡鸡鸭鸭也都通知到了,这几日可以随意吃谷糠,算是犒劳!
  祖宅里,老太太拉着王柳芽的手,笑得神清气爽,“丫头,你是咱们林家堡的大功臣,祖母啊要奖你。”
  林重阳中解元她还喜极而泣,走的时候还担心自己看不到重孙中进士,如今却又觉得精力充沛,估计还能给林重阳抱儿子!
  王柳芽愧疚道:“是老太太和大伯还有大伯母你们把小九教得好。”
  大太太笑道:“要说教也是他们五叔教的好,我们女人家家的能教什么。”
  林大秀顿时脸上有些发热,被人洗脑习惯了,他差点信以为真,真以为是自己教得儿子考状元呢,差点忘了其实自己才是儿子教着考了秀才的……
  好了,自己也不揭自己的短。
  林大秀和林中和陪杜知县,其他人都来给老太太道喜。
  这一次林家堡一下子中了四个进士,还有一个状元,这可是多少年不遇的大喜事,不只是林家堡的喜事,也是全县、全府的大喜事。
  连附近的农户、佃户们都跟着高兴,林家地位高升,他们也能跟着沾光啊,怎能不喜?
  林家也赶紧打发人去亲戚家报喜,结果大部分也都得了消息,正准备来贺喜呢,不用想也知道林家堡这一次来贺喜的人数肯定会爆。
  林中和也早有经验,自从林重阳中解元之后,林家堡就在村堡内的空地上又盖很多房子,平日可以安排那些慕名投靠的读书人或者技术人员——这是林重阳的意思,特殊时期就用来安排前来贺喜的客人。
  这一次估计流水席都要摆至少五天,来贺喜的人数更是不可估量,一切都要有所准备,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林重阳自然没想到他们人还没到,家里已经那么热闹起来。
  这一趟回来,个个也都归心似箭的,加上林重阳要求低调,所以他们也没有如其他进士返乡那般大张旗鼓,而是尽可能地简从。
  林重阳开始没和大部队一起出发,他带着祁大凤两人快马加鞭先去了一趟永清县。
  他要去看看米良在永清发展得如何。
  一进入永清地界他就感觉到米良的诚意和政绩,虽然地处京畿大家都不会太差,可永清县非常出彩。此地的百姓一个个脸上洋溢着笑,都乐呵呵的,见到陌生人也并不排斥警惕,反而非常热情好客,主动提供水。
  沿途林重阳都注意和百姓交谈,观察民生体察风土人情,收获很多信息。他发现这里的庄稼长势比邻县都好,到处都是绿油油的麦田,阡陌纵横,打理得十分整齐。他跟农户们打探了一下,原来此地小麦去年有些干旱,今年二月返青的时候,米良组织了一次灌溉。知县大人亲自带着里正、农户们设计田边渠道,开渠引水,全县只要靠近水源的地方都得到了灌溉,另外一些地形特殊的组织水车帮忙,基本都能得到灌溉,现在长势良好。
  预计收成也会比临县和去年好很多。
  林重阳还听说这位米知县不喜欢呆在衙门,自从来到永清县,除非有大案子非他不可,其他时候都是县丞坐衙,他带人四处观察庄稼长势,组织灌溉、督促百姓们沤肥、除草等。
  他还下令不许百姓们随便取田地里的土他用,但是允许他们在一些干涸的河床底下挖,同时他还组织百姓们趁着春天植树的好时节,让人在河边、路边多栽树,并且委托到户负责,若是有人破坏,被抓到就要栽三棵偿还。
  现在已经过了春耕直到麦收都算农民比较空闲的时候,在别地林重阳看到很多男人都在村口扯闲话,而进入永清之后,发现他们不是忙着栽树就是忙着灌溉,半大孩子也都四处去捡石头帮大人铺垫村口的路。
  还经过一个叫杨家营的村子,这村里出木匠,正热火朝天地忙着做水车。
  林重阳一打听,他们说是知县大人让做的,县里和他们一起出钱做,做好之后可以帮县里浇地、排涝,按照一亩地多少钱算。
  北方很多地方都有一个通病,总体雨量也不算少,河沟里水也满满的,可就是不那么顺心合意。比如说庄稼需要雨的时候,不下,等你收庄稼怕雨的时候,它下个不停。所以就需要适当灌溉、排涝,免得庄家受损失。
  这样就水车就显得尤为重要!
  “水反正是老天爷下来的,俺们把水车造好,到时候家家户户把自己家地头的水渠通好喽,俺们水车架上,就能日夜不停地转,除了开始造水车以后也不花多少钱,这是个好买卖。”杨木匠如是说。
  林重阳看他们做的水车有好几种,显然是为了适用各种地势。
  他没想到米良看起来一副老实巴交的样子,居然能将这些贯彻得这样彻底,且这么短的时间就已经见了成效。
  当初在路上他和米良聊过很多,他博览群书,且有心收集、阅读的农书自然远超米良,不说别的这时候没有天工开物,米良就少很多见识。
  但是米良在农业这一块的确有天赋,林重阳跟他讲的,他竟然都能吸收转化成他自己的东西,然后迅速地结合朝廷政策体现在他的业绩中。
  最后林重阳在永清县城西十里的地方见到了米良。
  这时候米良正领着百姓们在修路。
  按照当地人的说法,这条路原本是永清县对外的主干道,只是年久失修,加上走的人越来越多,这条路就非常难走。只要下雨,就泥泞难行,马车都容易陷进去。等不下雨的时候,那道路已经被大车压翻,车辙足有一尺来深,十分难走。
  以至于越来越多的人不肯走这条路,要么绕路走,久而久之,很多外地客商居然就不爱去永清县城!
  前任知县从来没当回事,米良却觉得不对劲,这条路要是不修好,县城的居民进进出出不方便,外来人也不方便,到时候很可能会让永清县城越来越孤立。
  那些南来北方的客商们路过县城而不入,这得是多大的损失!
  所以米良趁着农闲号召百姓们修路。
  他先召集城内富户、商户们,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让他们知道修路他们最受益,他们家的马车、牛车、货车就可以畅通无阻,他们家的生意也会跟着节节攀高,所以应该主动捐助。
  而城内百姓,以后行路也方便,现在出工的出工,出钱的出钱,总比等路修好了再设路卡收钱要便宜吧?
  “现在你们觉得与你们无关,届时道路修好,每过一次要收钱,诸位觉得比现在收的会少吗?”
  “要致富先修路,没有路,怎么生财?你们的生意怎么兴隆?”
  “这也是为县里做大善事,到时候在那地方修路碑一块,凡是捐银超过二十两的乡绅之家,超过十两的商户,超过二两的农户都可以留名。”
  城内的百姓动员了,县城附近的村民们也少不得接受动员,毕竟谁也不能保证不去走那条路不是。
  孩子老人女人们,空闲了可以四处去捡石头,或者荒地里挖也可以,而空闲的劳力则要受雇来修路,管吃然后给少量工钱。
  林重阳见到米良的时候,看着那个干巴黑瘦的老头儿,差点没认出来。
  米大人,你才四十岁啊!
  米良见到林重阳高兴得很,“林状元、林修撰、林大人,恭喜恭喜!”
  林重阳现在官阶比他高。
  林重阳跃下马,跟他见了礼,笑道:“廪实兄也会开玩笑,难得难得!”
  米良一笑,白牙黑皮对比明显,“重阳贤弟,有礼!”
  这时候林重阳那俩村勇也赶紧过来见自己家公子,委屈得俩人跟见了亲娘似的,艾玛,这个米知县简直当他们是免费劳力不用白不用啊。
  米良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狠夸了两人一通,还让跟着自己的老仆给两人发两倍工钱,好让他们跟着林大人家去。
  他也不请林重阳进城,反而领着林重阳钻了小树林,说给林重阳做美味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