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绣官路-第2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程似锦,情谊永存!”众人一个个将手都叠在他的掌上,真切地感受到兄弟的力量。
  孙机和王文远几个也相信,只要林重阳在京城站得稳,他们总归是有机会的,这就是对兄弟的信任,而林重阳等人也相信,他们去了地方,也一定会秉公守法,以前途为要。
  他们虽然还未正式当官,但是在别人眼里,已然将他们当成一个整体,在官场新生力量中也是一股势力,自然要格外注意。
  朝考的成绩一公布,新科进士们就要行动起来,纷纷去吏部报到。
  观政进士们被分派不同的实习部门,这几年的任务就是各部门轮流实习;外放同进士们以让那些科贡选官的人羡慕嫉妒恨的速度领到各自职务。
  王文远领到的是浙江杭州府余杭知县,孙机则是安徽泾县知县,林毓贞是金华府永康知县,林承泽是福建浦城。
  回家祭祖后他们可以直接赴任。
  他们选缺的地方有的是恰好有缺,有的是知县被贬,还有的则是因为正常流程致仕等缘故,而他们能选到这些地方,自然也是皆大欢喜的。
  没有一个去那穷乡僻壤、少民土司等地方,这让他们觉得一定是沾了林状元的光。
  林重阳却不这样觉得,自己是个状元,也就兴奋那一会儿,翰林院里坐着好几个状元呢,他只是小菜鸟一只,所以他们选到好位置就算有内情,也绝对不是自己的功劳。
  报到以后就是新科进士们第一个带薪休假期——衣锦还乡告慰先祖,甚至可以说这是走上仕途后最轻松惬意也最荣耀的一次假期,因为此后的岁月在职位上少不得要战战兢兢,若是外放多少年都不能回乡一次,就算在京也没那么容易随意回乡。
  就算回乡,那时候也不会如这般得意。
  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不是说着玩儿的。
  林重阳直接跟礼部侍郎兼翰林院学士的李固请假。
  其他人也跟自己上司请假,之后拿到各部门的盖印文书,凭此可以免费使用官府的车船驿站等,这比中举进京赶考时候的那个文书实在多了,中举虽然表面说有福利,可真正拿到手的没几个。
  状元的待遇比别个又好得多,除了皇帝赏赐的建造进士牌坊、六首牌坊的银两一百,另外还有车马费三十。其他人每人只有三十,另外只能使用车船驿站,没有车马费。
  当然,指望这些是不够的,赏赐的荣誉价值大于赏赐,尤其是进士牌坊的赏银,到时候是要被供在祠堂里的,没人会真的花掉。
  临走前自然要去城隍庙和灯市采买一番,家里诸人都有礼物,尤其是太奶奶、大祖母、亲娘等女眷,京照苏样首饰是必须的,根据身份地位人手一套,这个就花了林重阳不少银子。
  孙机还打趣他,“重阳你让赵兄和陆兄他们出钱买你送,反正给他们媳妇的回头都带去他们家。”
  林重阳笑道:“没事,到时候多要一些进门礼,开门、上轿红包都要大大的。”
  说到这个众人来了兴致,庄继法笑道:“前儿他们还说咱们无用社娶亲的时候不用怕拦轿子的,文武咱们都不怕,吟诗作对没人难得倒,不过现在重阳嫁姐姐,你们可要小心了。”
  之前大家是把林重阳算在迎亲队伍里,现在掉了个个,是送亲队伍。
  听他这样一说,陆延的脸色都变了,喊道:“兄弟们,等小弟成亲,你们记得一定把重阳灌醉,灌不醉就抬走,千万莫要坏兄弟们好事。”
  “喂喂喂,你们当着我的面这样不好吧。”众人说笑一通,少不得也都要表示一下,各买了礼物准备回去送礼的。
  陶元杰是个暴发户出身的举子,混在他们这群进士堆里,与有荣焉,大手一挥就人手一套苏样首饰,各人拿回去送妈送媳妇,体面!
  孙机叫道:“陶元杰,我们送媳妇的哪里轮得到你买,你小子花花肠子,想好你自己媳妇就行。”
  陶元杰道:“好啊,那孙家弟妹的就免了,反正你还没定亲,我也花花不着。”
  孙机立刻道:“我没定亲,可我回家就要一起操办,你还是赶紧准备好礼金。”这倒是真的,到时候外地赴任,一走好几年,要是不成亲大好青春都耽误了,想抱孙子的爹妈都要愁死。
  陶元杰因为没中进士,以后还要在京城读书继续考,听他们这么一说,就表示想跟他们去山东玩。
  大家已经习惯他的随性,商人家出来的,并不像他们那么刻板,对于四处游走也不觉得有什么为难的。
  林重阳想着回去要跟黄老板、赵一刀以及林毓堂商量生意的事情,陶元杰跟着也挺好,到时候大家一起做生意。
  陶元杰没想到林重阳会同意,高兴地拉着他的手,深情道:“林状元,你真是个好相处的人,一点架子都没,我和家里人写信说起来,他们初始还不信呢。”
  林重阳一阵恶寒,赶紧把手抽回来。
  孙机又在打趣他了,“我说你是不是想把姐姐妹妹说给重阳啊。”
  陶元杰立刻道:“那可不敢。”
  林重阳让他们不要扯淡,赶紧各自买礼物去,出发之前各人忙活,到时候大家一起南下。
  除了他自己,他们这票人年纪相差不是很大,年轻的几个基本都要回家成亲的,衣锦还乡,金榜题名,洞房花烛,可以说正是得意好人生。
  傍晚林重阳盘算沈之仪应该回家了,就和蓝琇一起去拜访,想问问他有没有书信和物件要捎家去的。
  其实林重阳对沈之仪家并不熟,只知道他家口简单,是父母的独子,还有俩姐姐都已经出嫁,而他们家原本在沈家族内只是一般人家,家境并不太好,读书也靠着族内周济,后来成为探花郎,着实光宗耀祖。
  沈之仪并没回来,沈左和沈右也不在家,厨娘热情地招待他们,把做好的点心拿来给他们品尝。
  略等了一会儿,沈之仪就带着沈左回来,见他们在非常高兴,让厨娘准备酒席。
  林重阳看他脸颊晕红,身上带着酒气,知道他刚参加过酒宴回来,就道:“师兄,我们是来问问你有没有什么要捎带的,过几日我们就回乡祭祖。”
  沈之仪笑了笑,“等你们回来,就可以喝师兄的喜酒。”
  “沈兄要成亲了?”蓝琇也很惊讶。
  沈之仪点点头,“前些日子就下定,秋天成亲。”
  林重阳忙问谁家的千金。
  沈之仪向来都是不害臊的,他自己说自己的亲事也不会脸红,大喇喇道:“你们杨座师的孙女。”
  杨琦?
  杨琦虽然位次排在蔡政后面,如今却是内阁最有份量的阁老,连蔡政都要让他几分呢。
  蓝琇道:“沈兄,这样对你的仕途会不会有影响?”杨琦是内阁大学士,沈之仪做了他的孙女婿,有些时候会不会需要避讳?
  沈之仪笑道:“自然是有的,成亲后我就要外放几年。”
  鼎甲三人在翰林院实习几年后,就可以外放做官或者主持乡试,几年后就可以回到京城任职,再过几年就可以任地方封疆大吏,等回到京城基本就是各部堂官,下一步就是入主内阁。
  最初翰林院快的三年,慢的也可能十年,当然特例也有一年不到就可以升职的。
  只要仕途顺利,按部就班十多年也可以出阁为相,锦绣前程,所以那么多人挤破头都想做个鼎甲。
  林重阳不知道沈之仪之前是不是能外放做官,还是因为和杨琦联姻之后才有这个机会的,这些不归自己操心,既然师兄成亲,那自然是第一时间祝贺。
  两人并没有留下吃饭,恭喜之后约定回来再聚就告辞离去。
  路上两人都有点沉默,不过林重阳和蓝琇都不是随意说人是非的,所以谁也没有再说沈之仪的亲事,只说些回家团聚的趣事。
  林重阳又让祁大凤去找了一次沈老爷子,结果依然不在,不过这一次倒是有口信留给他,说是等他祭祖回来,老爷子也就回来了,让他不用担心。
  不知道为什么,林重阳脑海里就将沈老爷和老顽童给画上了等号,幸亏是老爷子,要是小子,绝对会被家人打上顽劣的标签!
  四月初一众人动身离京南下。
  林重阳算计着他们二月底发出的家书,三月底应该就收到,家里肯定已经知道消息,而济南府和莱州府肯定也会知道的。
  只不过他没算计着其实大家根本不需要等他的家书,荆老板的生意头脑精明得很,考试之后不用很久,各地就会流传京城快报!
  三月中的时候,济南城的文魁楼已经收到京城来的快报,常驻说书先生看到快报的时候,狂喜地手舞足蹈,“中了,中了,状元,状元!”
  孟掌柜正打算盘被他给吓了一跳,差点把算盘扔出去砸人。
  正吃饭的客人们也惊讶地看着一旁台上的说书先生,“说书的,什么状元,你发癔症了?”
  有人哄笑着。
  说书先生得意道:“不是小老儿发癔症,是我们东……我们莱州府的林解元三元中状元啦!”
  “什么?连中三元?”
  “真的假的?”
  “林解元,不就是去年摆酒惊动了半个济南城的林解元?”
  “是啊是啊!”
  顿时酒楼里一下子热闹起来,众人议论纷纷。
  孟掌柜欢喜地算盘也不打了,平日里走路都说有点费劲的腿脚也不难过了,健步如飞地往后院去,一进后院就喊:“林少爷中状元啦,中状元啦!”
  林重阳虽然算是他们最大的股东,他们却不能说的,因为当官不能经商,生意挂在林毓堂和黄老板名下的。
  黄老板正带人试吃新出的菜品,绞尽脑汁地寻思着怎么好吃又节省成本多赚钱。
  看见孟掌柜一手提着衣角,一手挥舞着,大喊着冲进来,黄老板吓得一块即将吐出的鸡骨头骨碌咽下去卡在了喉咙里。
  “咳咳咳咳咳!”
  边上的丫头赶紧用力地拍,好不容易将鸡骨头吐出来,黄老板也顾不得难受,惊喜地问:“状元?”
  孟老板用力地点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