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绣官路-第2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毓隽住了这十年自然深有感触,京城柴米油盐姜醋茶,哪一样都要花钱买,他们这是受刘宝良帮助,时不时就打发人来送菜蔬肉鱼的,否则生活还要拮据一些。
  “关厢的怕是不好买,都有主了的。”
  刘宝良笑道:“一般人自然是不好买的,可每年都有一些地是要腾给朝中要员以及新贵的,前三名至少可以买一百亩的。”
  价钱还好商量呢。
  这也是大家约定俗成的门道了。
  就算是再大的权贵,一般也不在京城置办太多产业够用就行,多半都有人在老家操作,而真正做到六部堂官以及内阁那样的大佬,其实对这些已经不是那么看重,反而是其家人所为。
  毕竟天子脚下,你若占了大片土地、无数宅子,那可真是自作死,御史言官们分分钟用弹劾折子淹没,锦衣卫分分钟给逮进诏狱去。
  因此,还是可以给新贵们匀出几百亩地来的。
  这个林毓隽觉得不急,殿试结果出来以后,就会有人联络小九,他也知道林重阳让人帮忙相看宅子。


第156章 状元郎!
  林重阳的确在谈宅子的事情; 前世受帝都房价之苦; 今生每到一个地方下意识地就想买房子; 管他用不用,有个落脚地; 旅游都省客栈的钱。
  所以京城、济南府、莱州这些地方; 是必须要有落脚点的。
  陆延等在京城有亲戚的也已经看到合适的宅子,亲戚都帮忙联系着; 等殿试成绩出来; 基本就可以买下来——殿试成绩影响价格。
  陶元杰这里也给林重阳找到合适的。
  “重阳; 我叔公帮咱们找了两处; 一处在贡院附近,比这个小院子还近一些; 还有一座在大时雍坊和阜财坊交接的地方; 宣武门里街那里,就是离着翰林院其实挺远的。”
  大时雍坊基本都是一些官员居住之地,因为就在文武官衙附近。
  宣武门那里距离翰林院; 就等于是隔着西长安街加半条东长安街,没有十里也有七里。
  对林重阳来说,可以接受,前世都住几环开外了?
  再说了有房源可以买已经不错了; 以后再考虑位置,他不挑!
  他当即表示愿意买的,请陶元杰做中人。
  陶元杰看他那么急,笑道:“重阳你别着急; 既然你说买,那房子一时半会他也不能卖给别人。过两天殿试成绩就出来,到时候再买。”
  林重阳立刻明白了,要是殿试成绩出来,如果自己在前三甲,那价格肯定优惠些,如果二甲,那也有优惠,跌进三甲……他还真不敢保证自己会在一甲之列,因为自己考试的时候竟然没看到皇帝过来,没有格外恭敬,后来知道是皇帝还吓了一跳,差点失礼。
  听说在皇帝面前,态度比能力更重要!
  大BOSS都是有主观印象的,分值很大。
  陶元杰又跟他讲京城附近买地的事儿,林重阳反而有点担心,“买的是什么人的?普通百姓的,还是乡绅大户的?”
  普通百姓可没那么多卖地的,很容易就是强占。
  陶元杰笑道:“重阳你放心,都是可以自由买卖的,京城私底下其实有一批地是专门用来买卖流通的,提供新贵们。”
  比如新入阁的阁老啊,新出炉的一甲三位啊等等,其实也就这么一个机会,不会一直对某人提供。新科进士出炉,三年一次的盛举,皇帝和满朝文武都趁机热闹一下,更何况满城的商贾百姓。
  林重阳秒懂。
  如果自己有那个能力,就可以享受这个待遇,所以要看殿试成绩,这就是有钱也买不到的。
  他要在京城住很久,又不想租房子住,少不得得买宅子,而住这里真的是吃喝拉撒都要钱,日积月累,吃也花不少钱,所以需要在附近有小田庄,到时候租给佃户种着,找一个庄头定期给自己送蔬菜粮食。
  这个他不用担心,只要他在京城站稳脚跟,大爷爷会派人来给他打理的。
  “多谢陶兄。”
  陶元杰笑道:“重阳可不要跟我见外,我现在也是无用社的成员,自然要互相帮衬。”
  陆延等人来京城以后发展了不少成员进来,好在陆延是个有原则的,并不是什么人都收,而是通过接触,观察人品,起码要觉得和无用社主流合拍才行。
  而且无用社主旨是做学问,纯学问社团,所以不只是招书生,还有一些有特殊才能而不指望考科举的,他们也招。那些有好手艺以及有研究物理化学等天赋的,也都可以吸收,这是林重阳的意思,他们虽然初期不理解,照办就是。
  初四众人休息一天,初五那天就去国子监领取进士巾服,大红袍公服华贵非凡,这是准备初六那日传胪大典穿戴的,此进士服专为传胪大典准备,是为殊荣!各人要加以爱护,不可以弄脏弄破,用毕交回国子监,经过浆洗熨烫留待下一科再用。
  也算是有代代进士传承之意。
  林重阳研究了一下,传胪大典的袍服算是官员公服,而且是越级使用的与后来琼林宴穿的深蓝色罗袍有所区别,怪不得要回收。
  他没有合适的袍服,所以宫里派了衣帽局诸人到国子监给他现场修改,那些太监宫女们动作麻利,改好的衣裳无比合身。让他们摆弄一番,穿戴整齐,活脱脱就是画上的俊俏状元郎,惹得那些宫女们一个劲地看他,直到把林重阳这种厚脸皮都看得额头出汗,然后一个个掩口笑。
  哎,这时候的人也没个不能调戏未成年人的概念。
  初五这日也是要钦点一甲名次的,皇帝在华盖殿升殿,内阁大学士蔡政和杨琦两人将皇榜请进去,此时臣子们见驾侍立,行礼之后即可起身,不必长跪。
  韦光让四名伶俐的太监将皇榜张开,请皇帝御览。
  拆开一甲三人的弥封试卷之后,皇帝一眼就看到林重阳那篇文章,颇为满意地笑了笑,“爱卿所见与朕同。”
  蔡政和杨琦等人立刻称陛下慧眼如炬。
  皇帝沉吟片刻,道:“真是惊采绝艳的好文章,就是……年纪略小,怕是压不住。”
  历年来状元郎都点那些相貌堂堂四平八稳的,林重阳才十三岁,虽然看起来稳重沉静,毫无同龄人的跳脱孩子气,但在一干老气横秋的进士堆里,总归还是稚嫩太多。
  一个娃娃状元,只怕不服者众。
  蔡政和杨琦等人对视了一眼,揣测圣意似乎是想让林重阳做状元,只是担心年纪小压不住,否则直接就说年纪稚嫩点为榜眼或者探花郎即可,不必如此纠结。
  杨琦拱手,“陛下明鉴,林承阳的确文采斐然,是当下不可多得的佳才,臣等也是秉公而断,至于会试时候还闹出有人非议臣为逢迎陛下御赐神童之意才点他为会元,实在是……无稽之谈。”
  皇帝微微一笑,“朕有所耳闻,谣言止于智者,无妨。”
  蔡政笑道:“也有一个好处,这一科若是选探花郎可是一点都不为难的。”
  皇帝略一回忆,的确,现在三甲里面一个是林承阳,一个蔡康,一个杨颖,林重阳俊秀清雅,杨颖也是肤色白净温文尔雅,蔡康黑点但是仪表堂堂最有状元相,做探花郎也足够。
  林状元、林探花……皇帝轻轻地念着,又问:“前十名有哪些?”
  蔡政立刻让人将备好的卷子也拿过来拆封,看了以后皇帝觉得字都不如林重阳的出彩,所以无论是文章、字体还是相貌,林重阳都是当之无愧的状元郎,唯一的就是年纪有点小。
  皇帝瞥了二人一眼,杨琦倒是支持林重阳做状元郎,只是看样子蔡政不那么积极。
  那边韦光见皇帝和诸大臣为难的样子,拱手笑得十分矜持,“陛下,几位大人,奴婢有话。”
  韦光是皇帝身边的大太监,还是司礼监掌印太监,虽然这时候的掌印太监没有历史明朝那样大的权力,但因为并未那般腐朽,且韦光为人也还正直谦逊,所以诸大臣对他也尊重的,并没有对其他太监的那种轻蔑。
  皇帝微微颔首,示意他讲。
  韦光谦逊地弓着背,“诸位大人,若是文章和字体,咱们选状元郎是看哪个?”
  蔡政道:“以文选人,自然是文章。”
  他们立刻明白过来,同时对皇帝行礼道:“陛下,以文选人,是咱们科举的法度,有法可依,以此为标尺选状元郎自然也是应当的。”
  几人笑起来,林重阳那篇文章,让他们感觉非常新奇,有法可依这个词汇就把各人心里一直以来的一些想法,确切地定义出来。
  皇帝要的就是名正言顺,见状笑道:“爱卿嘉言。”
  韦光笑道:“老奴恭贺陛下喜得一名德才兼备的六首状元郎,此乃人瑞,非天下盛世英明之君不可得!”
  他这般一说,一干太监立刻跪下恭贺陛下喜得六首状元郎,一个比一个声响,唯恐落在后面。
  蔡政和杨琦等人也似是回过神来,可不是怎么的,这个林重阳不声不响居然已经连中三元!
  加上他之前童生试的小三元,那就是六元。
  六元,且是凭本事的六元,古往今来有几个?
  本朝小三元不少,三元也有几个,但是六元状元这的确是第一个!
  “哈哈。”皇帝大笑,朗朗不止,蔡政等人就知道皇帝其实早就认定的,别人反对也没用,且这林重阳也的确是凭真本事的,自然也没必要拗着皇帝来,纷纷恭喜陛下。
  于是定下了第一名状元郎,第二名杨颖榜眼,第三名蔡康探花郎。
  提笔要写的时候,皇帝又顿住,犹豫道:“如此一来,状元郎可比探花郎还要俊俏。”
  诸大臣:……
  皇帝陛下您对探花郎的相貌是有多执着,当年囧大先生的弟子沈之仪就被坑得不轻,因为同届三甲另外两位一个四十多,一个三十多容貌一般,所以只能委屈沈之仪做了探花郎。
  当然这个是不能说出去的,要是让人家知道其实前三甲多数时候看脸,估计士子们会郁闷钻牛角尖。
  这一届有个好处,陛下并没有从二甲往一甲调名次,基本认可了他们的阅卷,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