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绣官路-第2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祁大凤让人去王家沙坞找了王柳坡本家的长辈和平辈们来解决后事,王柳坡平日不得人缘,大家都远着他。大家都说,自从他外甥中了解元,看把他颠仙的眼里没有自己族人,简直要挓挲上天了。
  他死了,族人不但没有一点同情,反而觉得活该,有种这祸害终于死了的感觉,长舒一口气。
  王婆子拼了命地想跟王家人说话,祁大凤也不拦着随便他们见。
  王婆子声泪俱下、连咒带骂地诉苦,说林家害死自己儿子。
  王家叔伯见她穿的绫罗绸缎,头上还插着金簪子,窗台上还摆着各式儿点心,伺候得没法儿再好了,她居然说这种没良心的话。
  当年她和儿子要卖闺女的事儿大家还记忆犹新呢,心里都道:这个婆子这些年越来越混混了,居然一点都不悔改,看来是被儿媳妇磋磨的更龌蹉了。
  谁也不信她!
  王婆子一气之下,想着儿子没了,自己无依无靠,就嚷嚷着要死谁也不要拦着她。
  她原本就想做做样子,让人好当她是回事,好好听她说话,结果她把绳子扔到房梁上,探头进去的时候忘记自己腿脚不利索,直接一头冲到炕前,身子也耷拉下去,越扑腾越没有力气回不到炕上来,最后竟然就真的吊死了。
  王家叔伯们都以为她“狼来了”吓唬人,因为当年为了逼迫王柳芽,她可没少用寻死觅活这一招苦肉计。
  结果一个人进屋的时候,发现她真的吊死了,她的脚明明在地上,只是因为腿脚不利索使不上力气身子往下坠,竟然真个吊死了。
  王家人自己还守着呢,王婆子就死了,自然也赖不到别人头上去,他们也只当她吓唬人结果弄巧成拙,连官府都不用报,祁大凤给买了两口棺材王家人就直接将母子俩抬回大王沙坞去。
  林家堡正摆酒给林解元庆贺呢,宾客满朋,他们自然也不敢去触霉头报丧,只让祁大凤打发个人把王铁领回来当孝子。
  祁大凤全程跟着,该花的钱就大方花该做的事儿一样都不少,按照林重阳的吩咐把王家的坟修得体面气派,把王婆子与他合葬,将王柳坡和张氏合葬,立碑人王铁,也算是满足了他们传宗接代的愿望。
  过了几日,王柳芽带着林重阳回了一趟娘家,带了诸多礼物送给本家的长辈,并且表示要将王铁带去林家教养,获得了本族老少一致赞扬,纷纷说王家姑奶奶不计前嫌菩萨心肠。
  为了表示亲近,林重阳还将王柳芽同祖父的几个堂兄弟家的地归到自己名下,如此可以帮他们省下地租,但是差役还要他们自己出的。
  就这样他们已经感激不尽。


第143章 姻亲
  林家堡大摆筵席; 五天流水宴; 不单单全密水有头脸的人都前来贺喜; 几乎是阖府的乡绅之家都打发人来了,关系近的自己或者让子侄来; 关系远的就打发下人来送礼。
  林重阳也知道大家不只是给自己贺喜; 还有别的一些原因,不管是沈老爷子还是他得布政使大人的夸赞和接见; 都是促使他们来送礼的因素。
  开始那天人少; 他还都应酬一下; 后来直接就让家里人负责; 有需要他的再去,没有需要的; 他就不用过去; 否则真是要被累死。
  这一次庆功宴,不用想也知道收获颇丰的,反正家里的账目有大爷爷和大祖母管着; 他一点也不担心会出岔子,乐得清闲,他娘也是个好学的,在大祖母的带领下; 分内事做得有板有眼,颇受夸奖。
  最后刨去摆酒的本钱,连产业带贺礼、银钱的,净收入有将近三千两!
  要知道当年大伯和三伯俩举人; 摆酒以后净收入都不到一千两银子!
  都说中举脱贫,进士致富,自己这是中了解元,拿着进士的待遇?
  他简直要化身摇钱树!
  林中和扣除本钱就让四房自己处理多出来的那些财物,王柳芽还是拿去给大太太,让大太太处置。
  最后折中一下,一半给四房,另一半给家里,拿这个钱扩大学堂、抚恤村里孤寡做善事,铺子地之类的暂时留着,按照林重阳的说法,到时候可以给姐姐妹妹们做嫁妆,本家的几个姐妹都到了适嫁年龄,而他和她们感情比较好,自然乐意为她们营造更好的条件。
  原本林重阳想之后去拜访沈老爷子,不过有来参加庆功宴的人捎来赵文藻的信,信上说老爷子不在怡园,去了哪里没留信儿,让他不必过去免得扑空。
  林重阳就在家里闭门读书,准备过了年北上京城参加会试去。
  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已经上了神童这艘船,那就驾驶着它航行去彼岸吧,全力以赴,不需要隐藏实力,也不需要再等待岁月流逝。
  毕竟他真实年纪已经不小,时不我待,一辈子要活出两辈子的才够本。
  林重阳要专心读书,那是雷打不动的,晨练射箭、书法乐器,这些也不耽误,可以作为读书的调剂,每天还有睡前的时间和小伙伴们联络感情。
  韩兴和林承润因为他来年要上京,而他们不能跟随,很是忧伤,纷纷表示要好好读书,早日去和他团聚。
  只不过韩兴是想早日通过武童选拔,然后去参加武举人考试,再直接进京。
  十月里,赵文藻从掖县赶到林家堡,想接他哥哥回家过年,同来的还有他的一个长辈。
  赵文藻兄弟俩自从被林重阳等人救出来之后就一直在林家堡,后来要考秀才他才回去的,中了秀才之后就将门户又立起来,如今中了第二名亚元,整个赵家村因为他家之前被赵四等人欺凌的事情如今对他又敬又怕,关系倒是有些微妙。
  他这个三伯是他爹的堂兄,关系不远,也是他觉得还算尚可,如今依附在他名下。
  见面叙旧、感激说不尽的话,夜里接风宴上,酒过三巡,酒酣耳热之际,赵文藻起身朝着林中和拜。
  林中和因为高兴多喝了两杯,见他如此,笑道:“这是为何?”
  赵文藻温温一笑,“晚辈和重阳是兄弟,就厚着脸皮也喊您大爷爷,林家堡和重阳对我赵家的恩情,我赵文藻一生都回报不完。”
  林中和摆手道:“你言重啦,咱们既是通家之好,互相扶持也是应当之意。”
  赵文藻就道:“既然大爷爷也说是通家之好,那晚辈就再贪心一些,还请大爷爷能将林家千金下嫁于晚生。”
  此言一出,满座窃笑,不曾想日常温文尔雅,从不说错一句话的赵文藻居然这样生猛,自己上门求亲!
  这可是士子们少有的事情,就算对谁家姑娘有意,也是要长辈或者媒人提的,他居然自己就说上了,哎呀,赵亚元,你也太猴急了。
  原来赵亚元看着老实,其实该说该做的,一点不落啊。
  林重阳笑微微地看着他,没曾想赵文藻还有自主婚姻的意识,不错。
  赵文藻说完脸就通红,以为众人取笑他,几乎说不下去,便以酒盖脸,敬了林中和一个。
  若是他娶林家姑娘,哪一个都不是高攀,算是平辈结亲,只是他尊崇林家,是以说下嫁。
  林重阳盘算了一下,自己好几个姐姐如今都到了适婚年龄,大伯家的林蓉,二伯家的林蔚和林蕙,另外还有林承恩他们家有俩姐姐,其他五服以内的姐姐也有几个。
  就不知道赵文藻是瞧上谁了。
  林家女孩子相貌都俊俏,大太太教养得又仔细,不但女红好,且诗词歌赋也都有涉猎的,加上如今林家有好几个年轻举人,所以上门提亲的人都要把门槛踏破了。
  只是大祖母一直不舍得她们早嫁,想着其实先定亲就算十八岁出嫁也没什么,这样过去生养也没多大危险,总比十五六嫁过去,生养的时候就跨一道鬼门关强得多。
  以他和赵文藻的交情,那当然是大伯家的姐姐嫁过去更好,赵家人事儿简单,虽然有个大伯兄,却也脾气好不管事儿,有婆子伺候也不用她劳累,且她还能和赵文藻夫唱妇和,弹琴作诗也有个共同语言,感情自然好培养。
  其实他想多了,下意识用自己的观念推测赵文藻,以为他这样猴急地自己提亲,定然是看上谁,却忘了这时候联姻就是通家之好,为的家族交情。赵文藻感激林家,发自内心地想让感情更进一层,那没有比联姻更好的了。
  至于是娶姐姐还是妹妹,亦或者是谁家的姑娘,这个无所谓,只要她是林家小姐就行。
  反正他都一样会敬重她。
  赵三伯忙给侄子解围,笑道:“让林老爷见笑、诸位见笑,文藻日常不善饮酒,不胜酒力,原本家里商量着由我这个长辈提亲的,谁知道他一着急自己就给说了。哈哈。”
  大家也都笑起来,都是善意的笑容,并没有别的意思,反而觉得这是一桩美谈。
  林家的女儿总要嫁人,能嫁给赵文藻无疑是极好的人选,人家可是新科亚元,仅次于解元的。
  亚元娶了解元的姐姐,也是一桩美谈。
  林中和心里高兴,当场就拍桌子答应,“我也来一次先斩后奏,回去再跟老太太他们商量。”
  林毓锋早就有话留下,儿女的亲事让爹娘做主,总比他这个常年在外的爹眼光好。
  酒宴散后,林重阳就陪着赵文藻去给老太太磕头,顺便拐媳妇。
  他姐姐们这时候都在老太太那里陪着说说话做做针线呢。
  林承润叹了口气,如果是别人,那他说不定还不高兴,可这人是赵文藻,他还真说不出一点不好来,硬要说的话,那就是这个人太好,别是个烂好人。
  林中和回去跟大太太商量,大太太再和儿媳妇们说,林重阳几个则去老太太那里。
  听见他们进来,女孩子们都去了隔壁间,躲在帘子后面偷眼看赵亚元。
  赵文藻的相貌虽然没有林家男儿这样的俊美出众,但是他温润优雅,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他的彬彬有礼,既不会让人觉得迂腐书呆子气,又不会让人觉得虚伪拿捏,一切都那么自然坦然,心之所至,让人顿生好感。
  几人给老太太行了礼,然后都被老太太叫到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