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绣官路-第2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他机会说就告辞了。
  他收拾一下,后面的大纲还在桌山压着并没有被拿走,他就收起来锁进书箱里。
  收拾利索他又浏览了几本书,将书名分类记在自己的读书笔记上,分类主要是消遣、考试、有意思、没用等几个类别,都是他自己的看书习惯。
  等冯顺来给他送饭,俩人一起吃了休息一下,他就教冯顺认字。
  秋贵和冯顺都是他的小厮,自然也要学着认字,冯顺学字的悟性不错,林重阳每天都教他几个,抽空就能检查学习情况。
  他教冯顺,自然不会如先生们教科考学生那般从启蒙书籍开始背、讲、写,而是以识字为主,等识字以后自己就可以去看书学习。
  所以他教冯顺的办法是先教他汉语拼音,也算是拿冯顺做个小白鼠。
  汉语拼音这时候自然没有的,可他既然是神童,就说自己根据上古文字,什么楔形文字、甲骨文、篆书之类的想出来的,也并没有人会觉得奇怪,毕竟这年头也不少天才,他们在各行各业都有非常出色的成绩。
  他觉得既然是有利于学习的好东西,那就要拿来用,是以并不太担心。
  冯顺之前没学过字,学拼音一点障碍都没有,一边学拼音一边认识简单的词句,努力加上正确的方法带来快速的进步,这让林重阳很满意。
  等林重阳把一本三字经里比较难的字标注拼音之后,也到了傍晚。
  冯顺捧着本子给他检查,“少爷,我把今天的学会了,明天的也预习过。”
  林重阳只扫一眼就知道对错,点点头,“不错,读两首诗来听听。”
  千家诗前面都是比较简单的。
  冯顺读了三首,全都正确。
  林重阳笑道:“冯顺,看来你有读书天分,比很多正儿八经的学生都好。”
  冯顺立刻自豪道:“少爷,冯顺必须要比他们强,因为冯顺是少爷的人,出去可不能给少爷丢人!”
  林重阳知道他用功,随身都带着个小本子,有空就会拿出来看,晚上睡前也都要学一会儿。
  这样的学生,老师自然喜欢的。
  冯顺麻溜地把东西收拾好,又拿了一块布把林重阳用的书桌罩起来,然后背上林重阳的书箱,又拎上一只书篮,什么也不让林重阳拿,“少爷,咱们走吧。”
  林重阳已经习惯冯顺在生活上把他当小孩子处处保护,生怕磕了碰了,下点雨就恨不得背着自己走路。
  两人去了书院去找韩兴和林承润,结果就有一个小书童匆忙跑过来,“林相公,林相公,我们院长先生回来了,有请。”
  林重阳知道谢院长和两位先生在考试入场前两天就被京城来的主考官大人请了去,聘请他们做阅卷监督,监督同考官,帮忙检查遗漏,不过他们并没有阅卷权。
  原本以为还要几天才能回来,看来这是阅卷完毕,那明后天就要放榜了。
  “多谢,我这就过去。”林重阳让冯顺告诉韩兴和林承润,自己则跟着小书童去了谢院长处。
  没想到院子里很热闹,谢景行、陆延等人都在,见他进来,众人纷纷围上来,戏谑道:“重阳,你这些天躲哪去,干嘛了?”
  庄继法、蓝琇几个没日没夜地打马吊,一个个都带着俩黑眼圈,被人问起来不好意思说打马吊熬的,只说是读书读的,结果又赚了个沉得住气,考完试还能用功读书的名声。
  几人也不好意思洗白,林重阳进来刚要给他们解围,因为再被大家恭维下去,那他们真的是无地自容。
  所以林重阳一出现他们就转移话题。
  林重阳拱手还礼,脸不红地道:“读书啊,功不成名未就,唯有读书。”
  听听,神童就是神童,撒谎也不待脸红的。陆延等人笑眯眯地看着他,他们虽然不知道他是在写话本,却也肯定他没在读书!
  就有人打趣他读的什么书,因为他们都怀疑考完试放松一下,林重阳估计是躲着看话本小说呢。
  林重阳随便列举了基本藏书阁的大部头,都是其他士子在成为进士之前不会碰的。
  反正这些书他的确看过,内容也记得大半,不怕他们来考。
  说笑一番,众人去见谢院长几位先生,礼毕,各自落座。
  谢院长简单说了几句在衡文堂的情况,衡文堂就是所谓内帘所在,与至公堂之间有一道外帘门,内外帘官员分得非常清楚,考试期间,互不走动,话都不会说一句。
  他还特意讲了一下被贴出的文章,有的是因为七篇文章起、结字样相同,例如七“夫”、七“盖”、七“甚矣”“且夫”等,若是七篇一模一样,那边会被贴出试卷,不予录取。
  另外第二场被贴出的最多,因为有表文,抬头差一字、犯忌讳、表内没有如今日者字样的,全部被贴出,一旦被贴出,则会连累首场。
  这一点凡是听林重阳讲课的学生都没有问题,因为他于细节方面最周到,把所有问题都罗列出来让他们详细记住。
  不过其他人就没有那么幸运的,在场的就有一个七“尝谓”的,实在是写文顺了手,不知不觉就如此。
  另外还有一个表文抬头有差,犯了避讳的,也被贴出。
  贴出者弥封被扯下,所以谢院长会知道。
  那两人闻之自己被贴出便面如死灰,再也没有心情说笑,谢院长也不难为他们,就让人送他们先回去。
  待他们走后谢景行心急,问道:“院长先生,这一次解元是哪一个?”
  谢院长道:“这却不知,今儿落钥的时候也只是阅卷完毕,明日午后会写榜,后日辰日放榜。”
  阅卷任务其实非常繁重,内帘考官基本都是初八第一场之后,初九就开始阅卷。阅卷是在衡文堂的后院内,白日阅卷,夜里主考官和副考官同时落锁下钥,第二日再开门阅卷。因为放榜一定要在八月底完成,且一般都要在寅日或者辰日那天放榜,谓之龙虎榜,后日是辰日,过了就没寅辰日,是以谢院长如此说。
  一听还有两天众人都急切起来,等了这些日子,原本寻思谢院长叫他们来是要告诉他们结果呢。
  谢院长看他们有些人那般急躁的样子,笑了笑,“读书人最忌浮躁,要修身养性才行。”
  众人忙告罪。
  谢院长摆摆手,“情有可原,虽然老夫不知道名次,却也能记得一些被取中的文章,你们把各自的首篇文章背两句来听听。”
  各府的考生们都纷纷让自己家的案首先说。
  谢景行刚要开口,想起什么,就请林重阳先说。
  林重阳笑道:“谢兄请吧。”
  济南府是行省首府,济南案首自然是最大的,这时候最重按资排辈,他可不想抢这个风头,反正早晚是要知道的。
  谢景行先背诵了自己的文章,一说完破题,众人就轰然叫好,“不愧是济南案首,端的是锦绣文章,好!”
  谢景行很是得意,拱拱手,“不敢不敢,还请院长先生以及各位学兄们不吝赐教。”
  谢院长捋髯微微颔首,“这篇是取了的。”
  “恭喜谢兄!”恭喜声此起彼伏,谢景行也十分高兴,大大的笑容怎么都憋不住,笑得连露出自己素日颇为介意的歪齿都忘了。
  之后是兖州府案首、青州府案首,也全都被取中了。
  其实只要是进士考官阅卷,那结果和府试、院试的时候,基本是差不多的。
  所以才会有县案首在府试必中,而府案首院试必中的说法,院案首如果不是昏了头在乡试基本也是必中的。
  毕竟一科取七八十人,而每一科院试一个府一个案首,也不过是七八个,只要是凭本事得的案首那基本都是要中的,甚至前五魁都差不多的,剩下的就是历年积攒的未及第生员们的竞争。
  科举本身就是家族实力、天分、勤奋的综合较量,能够成为前五魁的,必然不是等闲之人。
  轮到林重阳的时候,原本还议论纷纷的场面突然就安静下来,众人的视线都落在他身上,一时间让他有点不好意思。
  林重阳笑了笑,就将自己的文章破题和承题背诵出来,之前考完试大家都忙着休息,之后他又躲出去写书,所以他的文章一直没跟人提过。
  他一开口谢院长面容不禁一凛,神色有些复杂起来,不让他停而是让他继续背诵,接着又背诵另外几篇。
  陆延几个对林重阳的事情比自己的还关心,毕竟林重阳是无用社的招牌,见谢院长面色复杂,不禁问道:“院长先生,可有问题?”
  他们都觉得林重阳的文章极好,小小年纪,居然可以这般纯雅通畅、文理纯正,且通文没有浮华险怪、艰涩之词,更没有所谓的华丽空洞堆砌,就算他们这些学生,也心甘情愿认为林重阳这一考的文章高出自己良多。
  怎么院长先生似乎不喜欢?
  谢院长怎么可能不喜欢,不说林重阳跟沈老爷子的关系,就凭着他的偶像囧大先生曾经说过“那孩子是天生做学问的料子”这句话,谢院长就对林重阳先入为主的喜欢不已,更何况林重阳的文章几乎是完美地契合了他心目中的极品好文的定义:既有纯正博雅之体,优柔昌大之气,更有今人几乎要摒弃的雄浑浩瀚之理,很有一种复古的韵味。
  谢院长简直是爱死这样的文章风格。
  可他喜欢不一定房师喜欢,甚至也不一定会得主考官喜欢。
  他不由得想起当日自己在衡文堂监督阅卷时候的情况。
  当时他和几位学院的院长以及当地有名的老儒被主考官和提调官请了去监督阅卷,这也是当地一直以来的科考风俗,只不过时至今日,却很是鸡肋。
  考生们的卷子交上之后经过一系列手续,誊录完毕,朱卷则由监临官挨包盖印,若干卷子为一包,若干包为一批,如此分批送入内帘阅评。主考官和副主考则要在内监视官的监督下,然后召集各房的同考官抽签分配试卷。主考官还要出示自己所做的程文当做范本,提出录取的各项要求,让各房同考官遵守。之后各房官抱了试卷回房批阅,依然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