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姑娘不愁嫁-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得,得,就你聪明。”李婶也不在意,反而笑着附合。

    李春儿知道老李头说得对,在棚子里面种菜,可不是搭个棚子就能种出来的,这里面的学问与技巧可是多着了。

    不过,这些东西,她是不会去问的,她只要随时能摘到辣椒就行。

    于是,笑了笑,道:“李叔的方法确实是好,我本来还担心着冬天没有辣椒可摘,现在看来,倒是我白担心了。”

    顿了顿,又问道:“李叔,那你们除了在大棚里面种辣椒之外,还有没有种些其他的菜?”

    “春妮儿也知道,咱家就我和你李婶两人,菜种多了,也吃不完,在冬天的时候,也就种些青菜吃吃。”说起这话,老李头就一脸的伤感,说着,就指了指棚子角落里的一小块地道:“瞧,我和你李婶子刚刚把一些白菜种子撒下去了。”

    李春儿笑着道: “那李叔就没想过,再种多一些其他的菜来卖。毕竟,一进入冬天,像春天,夏天能吃到的菜就吃不到了,如果在冬天能种出春天,夏天的菜,那可是很赚钱的。”

    “唉,春妮儿的想法,我们自然也晓得。只是,这家里就我们俩老,如今年纪也大了,说句不吉利的话,说不定哪天两脚一蹬,就走了。这几年,靠着种辣椒赚的钱,也足够两人生活好些年,就想着,其他的也别去折腾了,安安稳稳过着小日子就成。”李婶叹了一口气,语气中,尽是伤感。

    连子孙后代也没有,赚再多钱有什么用,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

    两人的情况,李春儿也是知晓的,看着两人脸上露出的孤独与寂寥,一时不知该怎么去安慰才好。

    只得转移话题,“对了,李叔,李婶,我们今天是来摘辣椒的,上次没摘完的辣椒不知在哪个棚子里,不如,我们现在过去吧!”

    “瞧我这记性,倒把这重要的事情给忘了。走,我这就带你们去。”老李头夫妻俩也收起无人能体会的心酸感,越过李春儿,径直出了棚子,带着她和李一元,林氏往最后一个棚子走去。

    如今天气变冷了,他担心把辣椒给冻坏了,于是,也给那片地搭起了一个棚子。

    五人来到那个棚子里,也不多言,都动手摘起辣椒来。

    等到把地里的辣椒全部摘完,挑来的六个筐篓也装得满满的,李春儿,李一元,林氏三人刚好每人挑两筐。可是,走的时候,老李头怕李春儿一个姑娘家吃不消,硬是要帮着她把那两筐篓辣椒挑回去。

    其实,两筐篓辣椒也不是很重,对于李春儿来说,要挑回家完全不是个问题。可是,抵不过老李头的热心肠,最后没办法,李春儿只得同意他帮忙送回家,顺便叫上李婶一起去家里吃午饭。

    李春儿也担心老李头年纪大了,路上抢着要跟他换着挑,可他硬是不同意,居然挑着两筐篓辣椒小跑到李一元前面去,可把李春儿吓到了,连忙不再出声。再加上李婶也在一旁劝说,说什么,别看他一把年纪,可做力气活完全是不在问题的,比这辣椒更重的物,他挑上走几里路都不是问题。

    抢不过人家,李春儿只好作罢,去与林氏换着挑。

    林氏开始也不同意让她挑,说她一个姑娘家的,哪里能挑这些。最后在李春儿的执着下,只得让她挑上一小段路。

    一路上,虽然是你抢着挑担子,他硬是不让,可也不影响人的心情,大家高高兴兴,有说有笑的回了李家。

    老李头和李大业显然是认识的,只是来往很少。如今两家也算是合作关系,再加上老李头特意帮着李春儿挑辣椒回来。于是两人一见面,就老哥,老弟的称呼着,坐到一边聊天去了。

    而赵氏和李婶年龄也想差不了多少,又是乡里乡亲的,自然也聊得来。一边聊着家常,一边帮着李春儿她们洗辣椒。快到中午的时候,估摸着去镇上的李二元和孙氏,李三元和刘氏也该回来了,便转到厨房去聊了,居然还不让林氏和李春儿去帮忙,说是她们两姐妹能搞定。

    两人的关系发展速度,实在是令李春儿惊讶不已,这让她想起一句话,像赵氏和李婶这样的,大概正好验证了‘相见恨晚’这句话。

    不过,两人能这么聊得来,李春儿也很开心。

    说实话,对老李头夫妻俩,她还是很同情的。两人对她也好,如果他们能跟自己的爹娘聊得来,日后两家多走动走动,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而且,她的心中有一个计划,需要老李头夫妻俩帮忙。

 071是个福星

    赵氏和李婶两人把中午饭做好,李春儿,林氏,李一元,再加上李美儿几个小孩子也把摘回来的辣椒都给洗干净,放到一边沥水去了。然后进到堂屋去聊着天,等着去镇上的李三元四人回来。

    等了大约半个时辰左右,李三元和李二元两人一起驾着马车回来了。

    可能是因为李三元和李二元驾的马车,沿路走来,自然有不少村民问着他们马车的事情。

    李三元和李二元也不隐瞒,直接说是自家刚买的。

    家里如今有钱买马车了,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两人自然不会遮遮掩掩,至于别人喜欢议论什么,那是别人的事情。

    家里买了马车回来,最高兴地,莫过于家里面的孩子们。

    见到李三元和李二元驾着马车进院子,家里的孩子们就一个个欢呼出声,兴高采烈的跑过去围着马车打转,兴奋的同时,倒也知道危险意识,知道离马要远一点,不会靠太近。

    孩子们高兴,大人们当然也不例外,只是不会像孩子们一样,一个个欢喜神色表露于面上,也只是在心里高兴着。

    “三哥,这车箱比一般的马车要大很多啊!”做为家里的一份子,看着一个个开心的表情,李春儿的心里自然也开心。

    如今,家里终于算得上是有车一族了。以后,不管去到哪里,都要方便很多,再也不用去麻烦别人了。

    李三元点点头,如实道:“是啊!我就想着,家里人多,再加上每次装的东西也比较多,于是,我和二哥商量,就多出了五两银子,特意买了一辆车箱大一点的马车。”

    “哎呀,糟了!”正当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李大业突然拍着大腿叫了起来。

    “爹,咋啦?”众人一个个望向他,一脸的不解。

    “家里本来就地方小,如今又买回来一辆这么大的马车,这可该放哪里是好。”李大业环顾了一下四周,又看了看面前停着在马车,第一次觉得,家里的地方不够。

    “爹,我还以为是啥事呢?以前不是在屋后面建了一个猪棚子吗?养过一两次猪之后,就一直空在那里,放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依我看,把它清出来养马正好。而这车箱也是能从马身上卸下来的,把那个棚子再稍微加大一点点,马和车箱都可要放那里去。”李二元松了一口气之后,立马就想到了屋后搭建的一个猪棚子。

    “对,对,对,瞧我这记性,咋把屋后那地方也忘记了。等一下吃完饭之后,咱就去把那猪棚子清洗一遍,再加大一点,到时候就是正儿八经的马棚子了。”问题解决了,李大业便招呼着众人进屋吃饭。

    今天家里有这么高兴的事情,刚好老李头也在,李大业自然又要拉着他,喝上几杯,增加增加哥俩的感情。

    这辈子,李大业也没啥嗜好,平时就好喝点小酒。以前家里穷,他尽量压抑着自己,如今家里情况稍微好一点,李春儿也一直说,让他想喝就喝,不要压抑着自己。还说什么,人生也就短短几十年,没必要活得那么辛苦,连自己的一点小嗜好也要拼命压抑着。他一想,春妮儿说的,可不就是这个道理。于是,现在也不像以前那么压抑自己了,再加上家里存着的酒也逐渐多了起来,一遇到高兴地事情,便时不时的要拿酒出来,喝上几口。

    知道下午有很多事情要做,李大业也没多喝,与老李头干了四五杯酒便停了下来。

    高高兴兴的吃过午饭,大家也忙开了。

    老李头夫妻俩在李家待了差不多一个上午,一直很享受着李家家里的热闹气氛,想到自己冷清清的家,便也不想回去那么早。见李家有那么多事情需要忙活,借口要帮忙,便顺理成章的留了下来。

    老李头去帮着李大业,李一元,李二元三人清理屋后的猪棚子。李婶则是帮着李春儿等人把马车上的坛子,罐子,还有用来做冬衣的布匹,棉花等东西搬下来,然后又帮着清洗坛子,罐子。

    众人有说有笑的,忙得不亦乐乎。

    不久之后,江氏和李大福也上门来了。

    见到院子里忙活的众人,江氏二话不说,卷起袖子,就来到了赵氏和李婶的旁边,帮起忙来。

    李大福则是在得知李大业在屋后忙活时,便直接去了屋后。

    李家这边,热闹非凡。

    而村子里边,对于李家突然买得起马车的事情,是众说纷纭,但总归一句话,就是李家最近怕是发了横财了。

    不过,对于李家发了横财的事情,村子里大多数的人还是把这事与周天楚联想到了一起。

    以李家现在与周家的关系,身为村长的周天楚,在各方面自然免不了要多照顾一下李家,就算有好的事情,也肯定是事先告诉李家人。

    好在,村里人说归说,想归想,也没有任何过激的行为。除了羡慕之外,便是叹气,如果他们家里也有一个像李春儿这样的闺女,说不定,也能搭上周天楚这层关系,这样的话,他们家里的日子也能跟着好过起来。

    对于农村的人来说,闲下来的日子,也就靠着一些村子里的八卦打发一下时间。

    村子里流言的事情,李春儿是从来没有去在乎过,不管是关于哪方面的,她就完全当是给村子里面无聊的人,在生活中添些乐趣罢了。

    该准备的准备好了,第二天,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