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公主要谋逆(穿书)-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快行两步站在宁扶清稍后方,问道:“殿下,您之前不是已经打点好了那边么; 为何还要担心奉都侯逃跑?”
  “那只是最后一道防线。”宁扶清冷漠地看着前方那一群人; 头也不偏道,“人心考验不得; 谁能保证那群人不会抛妻弃子。”
  谢之竹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这边两方人马已经僵持许久,可对面的奉都侯仍然稳稳当当坐在马车里,没有一点要出面的的意思。
  眼瞧宁扶清到了,姜源这才策马而来,停在三丈开外; 喊道:“三殿下; 别来无恙。”
  宁扶清冷眼看他; 并不答话。
  姜源也不在意,堆起满脸的笑容道:“家父离家已久,甚是思念家中亲人; 此时正打算回奉都去,不知殿下将家父截在城内,有何贵干?”
  宁扶清仍旧不理他,伸手从怀中掏出一卷明黄色锦帛,递给谢之竹,自己退后两步,低声道:“我如今还未平反,须得由你发令将他们捉回去。”
  谢之竹应了一声,上前一步道:“巡防营的各位兄弟,本王手中所执乃是皇上圣旨,要缉拿姜家叛贼,你们若不想担上通敌叛国的罪名,便应当与本王一同将罪人捉拿归案!”
  他这一段话让原本就不怎么坚定的巡防营众人更加泄气,可不知为何,那群人拿着刀的手抖了又抖,最终还是无人反应。
  谢之竹一愣,回头看向宁扶清。
  宁扶清并不惊讶,“愈是大奸大恶之人便愈会控制人,设计也好利诱也罢,总之他们是不会回头了。”他顿了顿,转身淡淡道:“杀罢。”
  京城中最骁勇的战士皆在巡防营,即便他们此行带来的是京中除了巡防营以外的全部兵力,真要厮杀起来,最终也只能险胜。因此宁扶清这一句轻飘飘的“杀罢”,便是要几乎将京城内的兵力消磨个干净。
  饶是谢之竹也在战场上厮杀过。听到这一句话时也不免一震。
  两方人马冲了上去,刀剑相撞的声音不绝于耳。
  宁扶清缓缓从人流逆行而去,宽阔的长街上仅有他一人的身影如此特殊——渺小而醒目。
  这场战争直到正午方才渐渐落幕。街上尸骨成山、鲜血成河,谢之竹一面命人清理街道,一面押送姜家众人入牢。终于得了空闲,他回头一看,发现宁扶清已不在了。
  第二日,这条繁华的街道已经恢复如初。街上人头攒动,人们摩肩接踵地行走,抱怨着京城内人实在太多,谁也不知道昨日被要求待在家中之时,这街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便是有,此时也已不在人世了。
  沈如茵在菜园子内呆了两天天,未曾想第三日她再见到宁扶清时,那人已穿了一身蟒纹长袍。
  见到他时,沈如茵忽然想起那年冷宫中初遇,只觉恍如隔世。他比当年更高了些,更消瘦了些,还有那双眼睛,也比当年更为深邃。
  宁扶清似乎已经很久没有休息,眼睛下方布满黑霾。
  沈如茵看见他,一时心疼得也忘了要质问关于她那些钱的事情,拉着他到自己的房间休息。
  宁扶清躺下还不安生,一伸手将她也捞进怀中,闷闷道:“陪我一会儿。”
  沈如茵舍不得挣扎,便安分地埋头在他胸口。
  屋内安静了许久,沈如茵忽然听见宁扶清轻缓地说道:“茵茵,若还有来生,我定要补偿你。”
  沈如茵偏了偏头,露出自己的耳朵以听得更清,听完那话,她疑惑道:“你要补偿我什么?”
  宁扶清尚闭着眼,似是呓语一般道:“今生聚少离多,来生,补你一个圆满。”
  “现在这样我已经很满足了。何况,我们不是还有几十年可活嘛!”
  “我这一辈子责任太重,辛苦了前半生,往后几十年,也须得担起这个国家。”他伸手抚着她的头,“你跟着我,亦是辛苦。”
  沈如茵笑了笑,“人活一辈子,总要有事情做的嘛,无论如何,我们都还在一起啊!”
  宁扶清沉默片刻,忽然半睁开眼,看着她笑了一声,低头在她额头上轻啄了一下,“你说得不错,总还在一起的。只是我隔几个时辰不见你便念得慌,再想到往后忙碌,便徒生几许忧郁。”
  沈如茵摸了摸宁扶清的眼皮,难得没有打趣他,认真道:“那以后你忙的时候,我就在你旁边守着,反正我也没事干,好不好?”
  “好。”他一边答应着,一边扭了扭身子,伸手摸到她的外裳,皱着眉三下五除二地将她剥了个干净,这才心满意足地舒了一口气道:“怪不得总觉哪里不舒坦。”
  沈如茵:“……”
  宁扶清是半夜回来的,此时天还未亮,沈如茵正是最困的时候。眼下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身上还被一个大暖炉裹着,没过多久她就睡得有些迷糊,哪知头顶上忽然又传来低沉中带了一丝朦胧不清的声音:“茵茵,我这两日杀了许多人。”
  沈如茵混混沌沌地问道:“是姜家人么?”
  “还有巡防营的将士。”
  “恩……杀他们也是无奈之举,你不必太自责……”
  “我未曾自责,只是心中沉闷。”
  他这一句话叫沈如茵清醒了几分。
  沈如茵几乎能想象到宁扶清下令时淡然的神情,大概所有人都认为他不愧是那个冷血无情的三殿下。可回到家中,他也会露出沉郁难解的那一面。
  沈如茵蓦然想到,若宁扶清一生都未能遇见一个能让他敞开心扉的人,他大概会过得十分凄苦。


第112章 害喜
  腊月二十九是街上商铺们最后一天营业的日子; 人们要筹办年货,因此街上比一年中的任何一天都要热闹。
  一个大家族的覆灭; 仿佛并未影响到百姓们的生活。
  半月前,宁扶清沉冤得雪,不久便从五年前南疆的洪水入手,将姜家通敌叛国的罪行一一揭露。
  五年前; 几日暴雨导致决堤,而当年监督修筑堤坝的负责人便是姜家人。那人从中所贪污的钱财难以计数; 宁扶清派人一路追寻那笔钱的去向,却发现那钱到了某一处便忽然消失。直到他后来身陷南蛮大将军府,才终于摸清了那笔钱的来龙去脉。
  就此; 又查出当年留朱、苏安两地的瘟疫的源头乃是南蛮人; 而那个计策,却是奉都侯为了引宋家上钩所使的计谋。
  宋家内乱已久; 愈是底下的人便愈贪图一时之利,再有姜家埋在宋家的暗线怂恿,轻易便上了套,加快了宋家的灭亡之路。
  通敌叛国乃是株连九族的大罪,不论是当年被陷害的宋家; 还是如今确有其罪的姜家; 都无可赦免。
  这些大家族中子孙众多; 奴仆也数不甚数,动辄便是上千人,若连根拔起; 也是相当骇人听闻。可日子便如水般渐渐消逝,那些所谓惊天动地的大事,也终将沦为世人口中的谈资,落得一句轻飘飘的“姜家叛国覆灭”。
  宁扶清自恢复身份之后也有了自己的府邸。离开谢王府时,沈如茵看着孤零零的谢之竹与他身边那不谙世事的傻公主,一时竟有些不忍心走。
  谁知谢之竹只是一笑,道:“往日立下的誓言,如今也已成全得差不多了,今后的事情自有殿下操心。我啊,就做个闲散王爷,每日锦衣玉食,唯一的事情便是养活这傻公主,倒乐得清闲。”
  他后面的几句话沈如茵都没往心里去,单听到那句“自有殿下操心”她就不想再同情这位谢王爷了——
  全天下都在压榨我家相公!
  搬了新府,原先的菜园子便不用了。
  那菜园子老嬷嬷在世时便住了好些年,到现在时常缺砖少瓦的,还要麻烦人修补,眼下有了新住处,自然是要让众人都一起搬来的。
  沈如茵近日愈发怕冷,内心里便下意识地算起了月事的日子,这么一算,便大事不妙——她的日子早已过了十多天了!
  近来诸事繁忙,她一时间也没想到这一处来,待到醒悟过来时,竟已到了这时候。
  宁扶清在宫中还未回府,沈如茵陪着沈颜在他的小书房中温习功课。小坐了片刻,她终究还是忍不住,猛然起身,惊得沈颜笔尖在纸上划开一道。
  “那个……”沈如茵局促地理了理头发,“你安心做自己的事,娘亲闲得无聊,去找杜伯伯说说话。”
  沈颜看了一眼纸上字迹,又看了一眼外边天色,起身到一旁拿了一件大氅,踮着脚欲往沈如茵肩上凑。
  沈如茵轻笑一声低下身子,任由他系好了带子,方才直起身子摸了摸他的头,温声道:“去吧。”
  济世堂门前的牌子已经被摘了下来,也有人问及原因,杜白却保持着他在外时一贯的孤傲形象,对此讳莫如深。
  沈如茵去时正看见柳生也在济世堂,这个人似乎有事没事便喜欢往济世堂跑,连杜白偶尔也会抱怨他碍事。但自打宁扶清回来,沈如茵便不常去济世堂了,算起来也有数月不曾看见他。
  柳生极爱白衣,此时也是一身如玉,静静坐在角落看书。他看起来明明十分认真,待沈如茵转进来时他却仿佛多了一双眼睛似地抬起头来,目光淡淡扫过沈如茵的脸。
  沈如茵冲他笑了笑挪了根凳子在杜白身旁坐下,怕打扰他诊脉,便也不出声。
  杜白诊罢,向她略一低头,问道:“姑娘怎的来了?”
  沈如茵看着坐在对面的陌生病人,羞赧地一笑,吞吞吐吐道:“等你……看完了这些病人,我想请你帮我也瞧瞧。”
  “姑娘生病了?”
  杜白面上发急,连忙将面前病历簿子往前一推,也不管对面的病人,便要来捉沈如茵的手腕。
  沈如茵一时不察,还未来得及反应便见他已经半闭着眼凝神起来,当下也不好多话,只得紧张地看着他。
  “姑娘的病好了。”杜白眼睛还未睁开,嘴角已经翘了起来。他松开沈如茵的手,直言道:“想必姑娘心中有数,才会到区区这里来。稍后区区便给姑娘开方子,再叫人去请殿……去请公子。”
  他这样一说,沈如茵心中便明白了。她伸手抚着自己的肚子,心中感觉很是奇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