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六十年代好日子-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赵卫红也是多想了,李家的光景,在红旗村也不算差。
  浸了肉汁的土豆绵软可口,不比肉差到哪里去,李梅梅大快朵颐,吃了个肚儿圆,另外几个妮子也敞开了吃饱,好多天没吃过饱饭了,今儿这顿算不错了,过节都不一定能不能沾上肉味呢。
  吃完了饭,赵卫红和李大妮麻利的去洗碗了,李婆子揣着鞋底出门聊天去了,灶上的火也没歇,点了松枝熏那只鸡还有肉,李二妮就坐在旁边看着。
  趁着月光还不错,李保国就坐在院里做点木工活儿,打个小木凳什么的,卖到供销社换点酱油醋。
  至于李爱国一吃完饭人就不见了,他老婆回娘家这么些天,李婆子都催了一会了,他还没去接,这几天整个公社都是忙碌的,再不去接老丈人该有意见了。
  道理给李爱国掰碎了讲,他也当自己没听见,只要人不跑,管她去娘家住几天。
  第二天,李婆子一早就去了公社的供销社,然而供销社的人告诉她,现在想买鸡仔,只能拿着介绍信去邻公社的畜牧站。
  李婆子白跑一趟。
  回了家,没想到赌气回娘家的李爱国媳妇自己跑回来了,李婆子倒是没多吃惊,待的时间长了,就她嫂子那个嘴损的,能饶的了她,几个儿媳妇里,李婆子最不喜欢的就是李爱国媳妇,爱偷懒耍滑不说,关键是没有脑子,听风就是雨,想啥就是啥。
  都怪自己图便宜,给儿子说了这么个媳妇。
  “咋啦,知道回来啦,你咋不在娘家呆到过年?回来干啥,地里的活都干完了你才回来,就你会算账是不?保国家的,你别干了,让她干,真把自己当啥了不得人物了,不声不响就回娘家,一回来啥事不干,指望你嫂子伺候你是不?五妮的衣服洗了没,爱国的衣服裤子补了没?到处都是活计,你一个人在这闲着,眼瞎了看不见啊?”
  李婆子一进门就看见三儿媳妇阴沉着一张脸,估计是怪爱国没有去接她哩,嘴里自然就没有什么好话了。
  说起三儿媳妇为啥跑回娘家,李婆子都觉得丢人,还不是队上今年新来了几个女知青,看着就不是能干活的样子,上月还有人打水的时候不小心,差点一头栽到水井里,旁边看到的人心都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了。
  那几个女知青都是城里娃,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来了大半年了,挣的还是半大孩子的公分,连李大妮都不如,又闹出了这一出,村里好些人空下来都去帮她们挑一担水。
  其实也不算是白干活,知青的手松,偶尔还赛个糖块啥的给他们甜甜嘴。
  李爱国嘴馋,惦记着知青手里那点东西,没想到才去了一次就捅了篓子,他那个婆娘,最是个混不吝,非要说自己男人和女知青有什么首尾。
  且不说城里的女娃娃会不会看上乡下的糙汉子,就是那个李爱国帮挑水的那个胡爱红,瘦的竹竿一样,十七岁的姑娘了才和大妮一样高,李爱国疯了才会和她有啥首尾。
  听到婆婆这么说,赵卫红瞥了妯娌一眼,利索的放下手里的活儿,十几口人的饭,难做的很,没道理她啥都不干,周桂花啥都不干,远的不说,就说这几天,五妮父女的衣服都是她洗出来的,周桂花回来,一屁股就坐到炕上了,也不说帮她这个嫂子搭把手,就气呼呼的坐在那儿,讨厌的很。
  周桂花在婆婆的瞪视之下,撇撇嘴不情不愿的下了炕,她心虚的很,她男人不去接她,娘家妈戳着她脑袋骂她是个糊涂蛋,两个嫂子见天儿的讽刺她,她受不了一大早就跑回来了。
  李五妮怯生生的看了自己娘几眼,揪着衣摆,“娘,我衣服破了,你帮我补一下吧。”
  周桂花两眼一翻,“自己补,没看到娘忙着哩嘛,要不找你奶和你大伯母去!”


  第4章 借粮

  晚饭红薯糊糊就着咸菜疙瘩,李家老小端着碗吃了个底朝天。
  正洗碗着,隔房的五奶奶上门来了。
  她一进门就拉着李婆子的手坐到了炕上,“老嫂子呦,要不是实在没办法,我也不会上你家的门,这几天家里的粮食吃光了,明天大柱对象家要上门看家哩,连个拿的出手的吃食都没有,我们在家吃点红薯也就对付过去了,人家姑娘第一次上门,不吃点好的我这心里过意不去,老嫂子,村里谁不羡慕你家的光景好,你借我一碗粮食,回头分了新粮,我还你一碗半。”
  赵卫红和周桂花都竖着耳朵听,赵卫红还好,她虽然泼辣,但并不是不讲理的人,亲戚之间不就是你帮我,我帮你的吗,五奶奶还是长辈,既然开了这个口,多少要借给人家一点,周桂花就不一样了,还没等到李婆子开口说话,就开始捏着嗓子哭穷。
  李婆子脸立马就黑了,厉声呵斥了几句,她搞不明白周桂花脑子咋长的,她这个婆婆在这里坐着呢,就开始做她的主了。周桂花被婆婆骂了,脸上挂不住,讪讪的闭了嘴,又识相的离开了厨房。
  她那个人就是那样,说话从来不过脑子的,一张嘴就能得罪人。
  五奶奶的男人虽然和李老头隔着房,但是关系并不疏远,早些年间,李老头跟着部队走了,保国他爷得病去世了,还不是他五叔领着保国一家一家的告丧。所以这关系打那时候起就又近了一分。
  两家经常来往,李婆子家有没有粮食,别人不清楚,五奶奶心里是有谱的,要不是实在没办法了,你以为她会来开这个口?
  她儿子大柱,二十好几了,好不容易说上了对象,人家女方明天来看家,你说总得让人家吃顿好的吧,都说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她家四个大小伙子,一顿能吃三五碗糊糊,粮食早就没了。
  今年难过的很,家家户户都藏着掖着自己的粮食,生怕有人知道自己家有粮,还不就是怕有人上门来开口吗?
  老嫂子要是愿意借,她真心感激,要是不愿意,她也理解,五奶奶想的很开。
  李婆子叹了一口气,拍了拍她的手,“你别把桂花的话往心上放,她就是个棒槌,啥话都不过脑子的,她不是针对你,”说完,李婆子下炕,掀起门帘,进了自己屋,过了一会子,才小心翼翼的端着一碗白面出来。
  “老五家的,你看这些够不够?”
  五奶奶眼睛亮了亮,兴奋的咽了咽口水,这可是白面呀,白花花的细粮啊,足够她料理出一顿体面的吃食了。
  她想接,不过又有些犹豫,有些地方两年没下雨了,不下雨就长不了粮食,白面的价格越炒越离谱,黑市上现在都炒到天价了。
  年底分粮的时候,还不知道能不能分到细粮,她要是还不起咋办。
  按理说,红旗生产队种了不少的小麦,分粮的时候咋说也能分上一点细粮的,但是其他生产队的粮食也不知道咋长的,一个比一个产量高,赵建军和三河坝的队长打擂台,鼓足了劲儿要超过他们呢,今年的小麦也不知道会不会全部上交。
  见她多想,李婆子出口打消了她的顾虑,“你快接着,别作假,没细粮多还点粗粮也省的,正巧我也有事找你帮忙,你今天不来我明天也要上你家找你。”
  五奶奶接了面粉,胸脯拍的砰砰响,“老嫂子尽管开口,有能用得上我的地方我一定帮忙。这粮食我就不客气了,等年底分了粮,我一定第一时间给你家送来。”
  “这还是我家燕子从城里弄的哩,招待儿媳妇娘家人,也体面,人家姑娘头一次上门,你要是给人家吃的太差,还以为你这个准婆婆给下马威嘞,做顿细粮差不了,”李婆子想了想,又向门外喊了声,“小妮儿,小妮儿,快去看看鸡下蛋没?下蛋了就拿回来。”
  李梅梅听到她奶叫她,一溜烟跑到鸡圈,从鸡窝里摸出只蛋来,芦花鸡把自己缩成一团,眯着眼睛,见她过来,还凑过来蹭了蹭她的手,李梅梅偷偷给它喂了两滴灵泉水,自从它的小伙伴死了后,这只鸡看着都不活泛了,还是要尽早给它找个伴才好。
  她献宝似的捧着鸡蛋跑到她奶那屋,“奶,有一个,今天大花下了一个蛋。”
  李婆子把鸡蛋塞到五奶奶口袋里,“我家这只独苗鸡还算争气,隔三差五能收一个蛋,你别和我客气,给女娃卧个鸡蛋,大柱能干,娶上媳妇你就了了一桩心事,以后的日子准能越过越红火。”
  说着说着,李婆子提起了五奶奶嫁到隔壁红公社的女儿,“你二女婿是不是在长河公社的畜牧站工作,有出息!吃公家饭的,有本事!”
  李婆子冲五奶奶竖了个大拇指。
  李梅梅眼睛亮了亮,她就说她奶干嘛无缘无故给五奶奶一个鸡蛋,原来后招在这儿呢!
  “有啥出息啊,就是个临时工!”她女婿在邻公社的畜牧站给猪接生,一个月拿七块五钱的工资,勉强算是吃公家饭的。
  五奶奶嘴上虽然嫌弃,眼神里的骄傲却暴露了她内心真实的想法,庄户人家,能有个吃公家饭的女婿,在村里人看来就是一件特别了不起的事了
  “咋不出息啊,亲戚家有个啥忙的,还不是得他帮忙,远的不说,就说那个死老张媳妇,臭不要脸,”李婆子啐了一口,“我家那鸡多壮实,小妮儿伺候的精心着呢,就被她个不要脸的祸祸了,现在只有一只独苗苗了,我这心里不得劲,你看翠花女婿能不能给我找个好点的母鸡?”
  五奶奶一拍大腿,满口应承下来,她当是啥事呢,这事简单,前几天还听翠花提了一嘴呢,畜牧站来了个新技术指导员,搞了个啥种鸡,听说一百来只呢,都是新品种鸡。
  翠花女婿可说了,到时候大柱结婚的时候,就把家里那两只杀了,他另外给弄两只下蛋鸡,两只是弄,三只也是弄,这事不打紧。
  赵卫红洗好了碗,甩甩手出去了。
  李梅梅就看到五奶奶神神秘秘的附到她奶耳朵边窃窃私语,她坐在她奶旁边,也听了一耳朵,原来是翠花姑父带来的消息,说是上头好像有新政策了,
  不限制社员养猪养鸡了。
  听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