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六十年代好日子-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婆子又违心夸了一番周桂花,从里捧到外,从上捧到下,说的天花乱坠,天上有地上无的,反正只要能把这女人劝走,夸她是杨玉环都行。
  周桂花脑子还没有被王婆子的糖衣炮弹打的糊涂,还记得她来这里是干啥的,连忙吸了吸鼻涕,抽噎道,“婶子你说的我都知道,但是不怕你笑我,我男人现在那方面不太行了,听说你这里有让男人死心塌地的药,能不能给我一点。”
  生娃也得要男人肯出力,李爱国现在是越来越不愿意碰她了,肯定是和陈寡妇勾搭上了,她不使点手段,咋怀上娃!
  为了把这人送走,王婆子剜肉似的从床单下压着的东西里取了一点出来,周桂花如愿以偿的从王婆子手里要到了一点“好东西”,连忙塞到自己怀里,拍拍屁股从王婆子家离开。
  等她走远,王婆子啐了几口,连忙紧紧闭上了自家大门,就害怕周桂花杀个回马枪。你说这婆娘,又浑又丑,搁在旧社会,早就被休了,难为那个死李婆子忍她这么长时间。
  李婆子往李爱国那屋看了看,周桂花衣服什么的都在,不像回娘家的样子,又想到她和王婆子走的近,就去王婆子家找她,两人在半路碰上了。
  一路上因为有其他人在,李婆子没发火,笑眯眯的搀了周桂花胳膊,“桂花这是打哪儿来啊,家里的活儿都干完了吗?怎么又去找人谝闲传了?”
  这样的举动对周桂花来说无异于黄鼠狼给鸡拜年,她和李婆子,就像是水和火,不是水浇灭火,就是火烧干水。你听过水火能和谐相处的吗?
  婆媳两个一路搀扶着回家,两个心里都藏着事儿,谁也不和谁说话。
  走在半路上还碰见马婆子,她见这两婆媳亲密的挽着手,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嘴上不由自主的就刺了她们两句,“老李家的,你这是改了性子,还是被黄大仙给上身了?还有这爱国家的,脸色这么白,该不会是你婆婆打你了吧?”
  周桂花身子一僵,连忙挤出个笑,“没有,怎么会呢。”心里却骂道,这会不打,一会回去可就不一定了,这死老太婆心黑手黑的,能轻饶了自己?
  李婆子啐她一口,“我这么通情达理的婆婆能打儿媳妇,你可真是不了解我。”
  两个老对头互相看对方不顺眼,一有机会就要抓紧时间给对方找不痛快,这点大家都习惯了。
  等到回了家,李婆子果然阴了脸,周桂花再天不怕地不怕,到底被李婆子压制了多年,害怕的眼神不由自主的就流露出来了。
  “你想干嘛?”
  “不干嘛,给我进来!”李婆子咬牙切齿把周桂花拽到了屋里,“五妮,去把你爹和你爷找来。”
  她就不信这两口子能翻天,不听话就往死里打,反正她儿子多,打死了这个还有好几个呢,离婚?还要离婚,多丢人呐!队上就没有人离婚的,他们敢开这个头,她就敢打死这两口子。
  李婆子把李爱国周桂花凑到一起,想要给他们说和说和,结果却是不欢而散,李爱国想着,这婆娘这么搅和,日子也过不下去,还不如一拍两散,离婚了事,他哪怕做个光棍汉也比现在强,周桂花就想着,一定不能先服软,一定要把李爱国的气焰压一压,最好是彻底压下去,这样李爱国以后才能听自己的话,没儿子的女人再不把男人紧紧拿到手里,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下去。
  正当李婆子气的要脱鞋打人的时候,李老头出手了,把她拉到了一边,
  商量道,“……老婆子,这么闹下去也不是事儿,我觉得还是把家分了吧!”李老头叹气。
  听他这么说,李婆子皱着眉头想,这家是得分,但是老三他们分出去总得有个住的地方,给老三盖房的钱还没有攒够,总不能让老大家出钱吧?要是她真的糊涂蛋到这个地步,老李家才是真的散了。
  家里的花用一直就是老大家贴的多,老三家动的少,老大两口子不说什么,她这心里得有一本帐啊,当哥的帮帮弟弟没什么,但盖房的钱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盖了房还要盘炕,要打家具,零零总总算下来,要不少钱呢,就她给老三家攒的这三瓜两枣的,还真是不够,真要让老大家往里头贴,她也不愿意。
  李老头敲了敲烟袋,“养三妮这几年,老二也给了不少,攒了也有一百多,实在不行,就把老四……战友给的动上吧,就当是他孝顺我们的这一份花掉了。”
  这两年从各地寄来的东西和钱,东西用了,钱一分也没有花,就都给老四攒着呢,万一娃儿哪天就回来了,那年纪不小了,总得盖个房,再说个媳妇,成个家。
  李婆子想了半天,还是同意了,远的不知道在哪,近的闹的不来开交,还得要先顾着眼前的人。这分了家,就是两家人了,未免他们闹腾,连累了老大家,李婆子决定到时候她就和老头子一起搬过去住,总得压着那两口子好好过日子。
  晚上,夜凉如水,厨房的煤油灯燃起,昏黄的灯光下,李家人围坐在饭桌前,商量起了分家的事宜。
  李老头先开了口,“……你娘给爱国攒了钱,但是盖两间房不太够,我找人借了几百,在年底就给你们两口子把房盖起来,分家吧!”
  分家也是无奈之举,老人在不分家,这几乎成了长原约定俗成的规矩,但是儿女多了都是债,三间房也挤不下那么多人,直接在院里盖等他们老两口走了又是一场麻烦,倒不如现在就把家一分,面子上也好看。
  李爱国惊愕的看着爹娘,今儿个大家坐的这么齐,他还以为是要对他三堂会审,没想到竟然是要分家,还有他没想到的是,他每年交给娘的钱,她竟然都给自己攒着,想想这段时间他和爹娘做对,李爱国心里发酸,又感动又愧疚。
  周桂花也感到震惊,分家?真的要分家,还还给他们盖新房,以后就不用和这两个老不死的,还有胡搅蛮缠的老大家一起住了?这可真是太好了!
  那么多年的怨怼好像一下散了,原来在父母眼里,他和几个兄弟是一样的,没有对不起他,相反还一直为他着想,反倒是他,一直都不理解爹娘苦心让他们生了不少气。
  想到这里,李爱国愧疚之情溢于言表。“不分家,咱不分家!都是我不孝,我以后好好孝顺你们,咱不分家!”
  李婆子心里呵呵,说的好听,都是从她肚子里出来的,她把这几个的性子摸的透透的,老三现在是觉得感动了,不想分家,要是真不分的话,他明天早上起来就能后悔。
  娶妻娶贤的道理她现在才算明白,一个好儿媳妇能让家里少不少麻烦,一个搅家精就能让她好好的儿子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等到房子盖起来搬过去了看她怎么收拾周桂花!
  没等李爱国后悔,周桂花先急了,她是真的害怕李爱国这个二愣子不分家,连忙扯了扯他的袖子,“爱国,分家了也一样能孝顺爹和娘,到时候咱们就经常过来看看他们,再说了,都是一个村的,离的能有多远,你就是想天天过来也成啊。”
  李梅梅看着自家三婶的脸色就想笑,本来长的就黑,偏偏还要做出一副又娇又怯的模样,仿佛是在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在掩盖自己内心按捺不的狂喜。
  李婆子见不惯她那张狂样,故意笑眯眯的道:“老三媳妇啊,你也别高兴的太早,我和你爹是也要跟过去住的,你也别不高兴,你看你那个样子,照顾男人孩子都不行,都不拿手,我儿子跟你住我不放心啊!”
  竟然还要跟过去住,周桂花的表情像吃了屎一样的难看。
  李保国想着家里的这几间老房子,下雨的时候会漏水,就和李婆子李老头商量,看是不是趁着盖新房子这股东风把老房子重新修缮一下,最好是把顶上的草都换成瓦。
  李家的房子是今年的老房子了,还是李老头结婚的时候盖的,泥和稻草打的墙,茅草做的顶,这样的房子比起村里其他人家确实有些破败了,两个儿子都当上了工人,李家的日子确实比以前好过了太多,既然如此,家里也不差钱,干脆就把稻草全都换成瓦,再在旁边加盖一间房,以后老二他们来了也有地方住。
  盘算好了盖房和分家的事,李老头就拿着户口本上了大队部,以后要分开过了,这户口本还是分开的好,他们老两口就跟着老大走,李爱国三口在一个户口本上。
  到了大队部李老头先是说明来意,顺便提起申请宅基地的事情,赵建军也没有多为难,只说一定尽快把这事办成。
  满满的一家子人拆封成了两家人,李老头心里有些不舒服,不过他也明白这是迟早的事,孩子们大了,有了自己的家,不能都围在他们老两口身边。
  到了那一天,李老头请了本家的一个长辈来主持分家仪式,李保国特地请了假,一张方桌,李家德高望重的长辈坐在上首,李老头坐在对面,李保国李爱国分坐两旁,桌子上放着的是两本户口本,兄弟俩都成了各家的户主,以后就是两家人了。
  老长辈拿出家谱在李家的分支上记了两笔,又说了□□晚辈的话,这分家仪式就算完了。
  又过了十几天,宅基地终于申请下来了,就在离李家不远的山脚下,那里虽人烟稀少,地方却很大,村子里人越来越多,赵建军预备着以后申请宅基地的人都往那里走。
  这几天李保国也不上班了,和李爱国一起拉几大车黏土,然后弄一捆麦秸掺杂在黏土中,洒上水,用爪钩把麦秸与黏土和匀,然后铲翻到一边。这是“和泥”。
  房子的建造是从墙角开始的,用门板夹持,填塞和好的泥,夯实压紧。这样建造起来的墙体是粗糙的,并不光滑整齐,墙体建造完毕后,要用大板铲子铲切平整,这也是农村人的生活智慧了,你想砖多贵啊,自家住的房子,怎么舍得买砖。农村鲜少有人舍得买的。
  就这样一点一点的,等到新房子的四面墙都建成,只剩下顶的时候,在县城的李卫国和李红英才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