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六十年代好日子-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娘和媳妇闹矛盾,难为的是夹在中间的李爱国,他站在谁的一边也不对,慢慢的,心里就存了埋怨,觉得爹娘对不起他,给他娶了这么一个拎不清的媳妇进门。
  天长日久的在心里头念叨这事,怨怼就越来越深,以前最听爹娘话的人,现在是彻底放飞自我了,只要能跟父母作对的事,他都干,为的就是心里头的那口不平气!
  晚饭的时候,不知道去哪了的李爱国也从外面游荡了回来。
  李老头拿着筷子,咬了口馍,位同嚼蜡,儿子大了不分家不行了,由着分出去闹,到时候他和老婆子就跟过去住,好歹看着这两口子不要闹出啥大事,在这屋里一起,没的连累了老大家。
  一顿饭,一家人吃的都不是味道。
  吃完饭,李老头喊住要往出走的李爱国。敲了敲碗沿,清脆的响声像是敲到李爱国心里,“老三,你坐下,我有话和你说。”
  厨房里就剩下这父子两人,其他人早就有眼色的出去了。
  “爹,你有话就说吧,我知道你要说啥,我今天说不是气话,我是真的想离婚。”
  “你先别说,”李老头道,“今天的事情我都听说了,你媳妇有错,你就没有错吗?我有没有和你说过,不要往知青点跑,再跑就打断你的腿?”
  “说过。”李爱国平静道。
  “我有没有和你说过,寡妇门前是非多,离队上死了男人的女人远些?你明白不,这不是为了你的名声,是为了人家的命,世道就是这么个世道,流言能杀人,你老耿叔那事你不记得了?”
  “说过,记得。”李爱国眼神闪躲。
  “我是不是还说过,让你对五妮好点。”
  “说过。”李爱国低下了头。
  李老头痛心疾首,“这些你有哪些做到了,这些话我给你们弟兄几个都说过,没往心里头放的只有你,你媳妇闹,是她不对,但你自己的身正不正,心静不静,你自己知道。”
  这几年,他拘着老婆子不让她拿周桂花没生儿子的事情做文章,就是希望这两口子不要有压力,能好好的过日子,能把自己的小家顾好,但是这两人呢,话说多了都是气。
  分家,一定要分!哪怕用上老四的钱,也要给老三家把房子建起来!
  ……
  李卫国下午下班回来的时候,炉子上的鸡汤已经炖好了。
  “卫国回来了,吃的啥呀!这么香!”
  李卫国搓搓手,嘿嘿一笑,“我娘来看翠莲,煮了鸡汤!”
  “嗬,怪不知道这么香呢!”
  他和人说了几句话,就端着馍馍进屋了,一进门就嘱咐正在写作业的李三妮,把中午吃的酱菜给方翠莲带到食堂去,今天晚上大师傅是山东人,炒菜浓油赤酱,今晚上的粉条白菜和肉沫豆腐味儿都重,方翠莲吃不下去,事实上她还想吐,但是不想惹大师傅生气,就只能忍着。
  李卫国去打饭的时候,方翠莲想起中午吃的酱菜,就让他回去给自己拿来,也是没办法,这娃闹腾,怀三妮的时候,啥都能吃的下,怀这个的时候,是啥都吃不下,婆婆从家里带的酱菜倒是合了她的心意,就这那个多少能吃下去点。
  李三妮忙放下笔,拿起瓶子就跑了。
  ……
  翌日,李三妮带着李梅梅去了县城唯一的一家书店,这家书店门脸不大,有个三十来平米的样子,靠近门口的地方摆了一张桌子,有个老大爷坐在那里看报纸。
  “大爷,我们买两本语录!”
  那大爷轻轻抬了抬眼皮子,“一本七毛,一共一块四。”意思像是在说,两个毛丫头,拿的出来吗?
  李梅梅和李三妮各自付了钱,拿好找的毛票,小心翼翼的把红皮简装的主席语录放进布包里!
  临走的时候,李梅梅还冲大爷挥了挥手,甜甜一笑,“为人民服务,大爷再见!”
  大爷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这小丫头觉悟还挺高!”
  李婆子那边,方翠莲要请假陪着她逛一逛,李婆子不愿意,请一天假就少挣一天的钱,再说了她还有事情要去做,别人跟着也不方便。
  她熟门熟路的摸到了邮局,邮局工作人员还是上次那个,一见把自己脸包的严严实实的李婆子,熟稔的道,“大娘又来取包裹啊!”


  第21章 分家盖房

  李婆子连忙小声道,“是啊; 我儿子战友给我寄的; 这是我的身份证明,你看看。”
  她不识字,每次来邮局取东西都要签字; 李老头也不能每次都跟着来; 就找赵建军开了张证明; 对赵建军的说法当然是是佐国战友多; 都是好心人,老给他们老两口寄东西。
  当然,战友寄东西这事也只有赵建军知道。
  财不露白的道理李家老两口很懂; 要不是用的上赵建军,这事也不会有第三个人知道。
  那一年,李佐国当兵走了没多久; 就传来了噩耗,说他在战场上牺牲了,是被炮弹炸死的; 连个全尸也没留下; 县城武装部的领导亲自上门送了抚恤金,让老两口节哀顺变。
  李老头和李婆子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整宿整宿的合不上眼; 你说那么一个人怎么就没了呢?
  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李婆子为此还病了一场。
  人没回家; 就给立了个衣冠冢,好歹让后面人有个念想,白发人送黑发人,老两口简直痛不欲生,哭了骂了自己心里痛快了,老四回不来了。
  自此对小儿子的思念也就埋在了心底,轻易触碰不得。
  但是谁也没想到,从三年前起,几乎每月都有包裹寄来,一开始赵建军让他们去县城取东西的时候还有些恍惚,什么战友这么好,人都死了三年了还能记得给老两口寄东西。
  两次三次的,连赵建军都说,佐国的这些战友人都不孬,都记着自己牺牲战友的家人。一开始,老两口也是这么想的,寄件人的地址不一样,他们真以为是李佐国要好的战友寄来的。
  但是这时间久了,隔三差五的就寄来东西,有时是布,有时是钱,有时是票,而且数目还不小,亲儿子还不一定能做到这地步呢,更别提和老两口素不相识的战士们,谁家没有父母儿女要养,就为了两个外人能做到这地步?
  赵建军不知道寄来的东西是啥,以为是部队上的人发达了,隔三差五给老两口寄点吃的,反正李佐国的战友多,也没有瞎怀疑啥。
  但是李老头心里打了鼓,隐隐有了种让他心惊的猜测,偷摸着拿了点大妮的本子笔,写了几封信给所有的地址都回了。
  信当然是石沉大海了,不过邮件却经常能取到,开始是三十多块钱,最后五十多,七十多,你说这么多钱,别人能白给你吗?
  那指定不能啊,老两口'活了大半辈子,见识不多,阅历总有,心里的猜测证实了八分,老四他可能没死!
  李老头在部队呆过,多少了解一点部队的规矩,有些特殊部队,或者身负秘密任务的军人,是不能和家里人联系的。
  这事太大了,他们谁都没有说,连老大都瞒着,甚至害怕老大和老三发现端倪,还特地嘱咐赵建军不要把佐国战友寄东西来的事情告诉其他人,就是害怕老四是用了手段给他们寄钱,坏了部队的规矩,知道的人太多对娃不好。
  “给,大娘!您儿子战友真是好人,这都好几年了,给您二老寄了不少东西吧。”
  李婆子连忙哽咽了下,“……可不是吗,要不是他们,我们老两口咋活呀,你不知道,我儿子救过他们好多人的命,这些人都记着呢,都是好人,当兵的都有良心。”
  工作人员肃然起敬,军人保家卫国,军人家属在大后方支持,都是英雄。
  “大娘儿子是英雄,大娘以后要保重身体,您儿子在天之灵一定希望看到您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生活!”
  李婆子连忙在心里呸了几口,谁在天之灵,呸呸呸!
  她儿子一定全须全尾的活的好好的,说不定都做了大官了,不然每个月能寄回来这么多钱。
  ……
  从书店出来,李梅梅和李三妮拉着手去逛供销社,县城供销社在政府不远处,是座两层的小楼,据说建国以前是日本人开的酒馆,后来收归国有,就改成了供销社。
  一层卖的东西比较杂,油盐酱醋,针头线脑,肥皂毛巾,鸡蛋零食,人也比较少,一上了二楼,才知道什么是人挤人。
  那卖布的柜台前挤满了大姑娘小媳妇还有老大娘,这个说要两尺花布,那个说要三尺青步,排在前面的人嗓门很大,生怕售货员没听清自己的要求,后面的就很着急,颠着脚一个劲儿的往前边看。
  李梅梅咋舌,她没来过供销社,也没想象过这样的情形,看现在人穿衣服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人,她还以为卖布的柜台一定是门可罗雀呢。
  看来是她短视了。
  挤也挤不到前边去,看也看不到,李梅梅只好无奈的扯了扯李三妮的袖子,“姐,人这么多,我们不去看了,走吧,反正也没钱!”
  “穷鬼还来供销社。”不知道是谁这么小声嘟囔了一句,落在李梅梅耳里。
  她转身去看,是一个看起来和李三妮差不多大,梳着辫子,穿着改小了的海魂衫的女孩儿,此时,这女孩扬着下巴,一脸鄙夷的看着李梅梅和李三妮。
  “咋啦,看啥看,穷鬼穷鬼穷鬼,略略略。”女孩提高了声音,做了个鬼脸。
  李三妮当然也听见了,她拧着眉头,惊愕道,“冯翠翠,怎么是你?”
  “三姐,你们认识?”
  “认识,她是我同学。”
  冯翠翠是跟着大人来的,她娘去前边排队买布了,她就站在旁边等着,没想到竟然碰到了李娜这个讨厌鬼,当然要给她找点不痛快了。
  “李娜,你家那么穷,你爹还是乡下人,你买的起布吗,还来供销社,是不是想偷东西啊,各位阿姨大姐大娘,把你们的钱和票看好啊,别让小偷给摸走了。”
  冯翠翠没有压低声音,周围好多人都听到了,都捂紧了自己的口袋,看李三妮的眼神也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